一种新型内啮合齿轮泵用波形弹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64353发布日期:2025-01-24 21:01阅读: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内啮合齿轮泵用波形弹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弹簧,具体为一种新型内啮合齿轮泵用波形弹簧。


背景技术:

1、波形弹簧是一种金属薄圆环上具有若干峰谷的弹性元件,它通常是由薄钢板冲压形成,在圆周上均匀分布多个波峰,这种弹簧具有节省空间的能力,因此在需要减重的应用和受较小安装空间制约的应用中特别适用,它们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石油化工、液压设备等多个行业,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280356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内啮合齿轮泵,该实用新型采用波形弹簧使密封棒与第一月牙板、第二月牙板挤压紧密,保证第一月牙板和第二月牙板之间的密封状态,避免高压腔的高压油通过月牙板组件内部与低压腔连通,并且还能有效保证第一月牙板和第二月牙板分别与主动齿轮和内齿圈的齿顶密切接触,从而保证油泵高压工作时的高容积效率。

2、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波形弹簧两端是不平的,在油压作用下,波形弹簧容易发生偏移,导致波形弹簧无法施加足够的压力,从而会影响齿轮泵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内啮合齿轮泵用波形弹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内啮合齿轮泵用波形弹簧,包括泵体、安装在泵体内部的第一月压板和第二月压板、设置在第一月压板与第二月压板之间的密封棒、以及设置在密封棒与第一月压板之间的波形弹簧本体,所述波形弹簧本体的两端均设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的外侧一体成型有多个定位块,所述波形弹簧本体与导向环上均贯穿设有多个呈环形等距分布的通孔。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月压板和密封棒上均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块相匹配的定位槽,所述第一月压板和密封棒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导向环相匹配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定位槽连通。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向环通过焊接方式与波形弹簧本体连接固定。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向环的中心与波形弹簧本体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块的横截面为半圆形。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波形弹簧本体与导向环的材质均为硅锰弹簧钢。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向环与定位块用于对波形弹簧本体起到定位作用,防止波形弹簧本体发生偏移,确保波形弹簧本体可以对密封棒和第一月压板施加足够的压力,以保证第一月压板和第二月压板之间的密封状态,同时通过设置的通孔可以减少波形弹簧本体的有效截面积,使部分液体能够流过波形弹簧本体,从而降低对波形弹簧本体的压力,进而减小油压对波形弹簧本体的作用力,不仅可以减少由于油压导致波形弹簧本体发生偏移的概率,同时还能延长波形弹簧本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内啮合齿轮泵用波形弹簧,包括泵体(5)、安装在泵体(5)内部的第一月压板(6)和第二月压板(7)、设置在第一月压板(6)与第二月压板(7)之间的密封棒(8)、以及设置在密封棒(8)与第一月压板(6)之间的波形弹簧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弹簧本体(1)的两端均设有导向环(2),所述导向环(2)的外侧一体成型有多个定位块(4),所述波形弹簧本体(1)与导向环(2)上均贯穿设有多个呈环形等距分布的通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内啮合齿轮泵用波形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月压板(6)和密封棒(8)上均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块(4)相匹配的定位槽,所述第一月压板(6)和密封棒(8)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导向环(2)相匹配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定位槽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内啮合齿轮泵用波形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环(2)通过焊接方式与波形弹簧本体(1)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内啮合齿轮泵用波形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环(2)的中心与波形弹簧本体(1)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内啮合齿轮泵用波形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4)的横截面为半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内啮合齿轮泵用波形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弹簧本体(1)与导向环(2)的材质均为硅锰弹簧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内啮合齿轮泵用波形弹簧,包括泵体、安装在泵体内部的第一月压板和第二月压板、设置在第一月压板与第二月压板之间的密封棒、以及设置在密封棒与第一月压板之间的波形弹簧本体,波形弹簧本体的两端均设有导向环,导向环的外侧一体成型有多个定位块,波形弹簧本体与导向环上均贯穿设有多个呈环形等距分布的通孔,本技术通过设置向环与定位块用于对波形弹簧本体起到定位作用,防止波形弹簧本体发生偏移,确保波形弹簧本体可以对密封棒和第一月压板施加足够的压力,以保证第一月压板和第二月压板之间的密封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皓,郭永辉,郭林丽,郑瑶琴,卢飞飞,郑乐勇,刘景,孙宪文,陈晶亮,胡晓晓,姚兰,李刚,李杰龙,肖勇,余旭杰,刘州,何晓亮,范广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力升弹簧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322
技术公布日:2025/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