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位减震结构和应用其的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72815发布日期:2025-04-18 16:06阅读:2来源:国知局
限位减震结构和应用其的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汽车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减震垫,具体涉及一种限位减震结构和应用其的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的快速发展,车用空气压缩机作为气源装置的主要部分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空气压缩机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化为气体压力能,是压缩空气的压力发生器,现有的大多数空气压缩机是往复活塞式、旋转叶片或旋转螺杆,其中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在压缩气体的过程中,其活塞的上下往复运行所产生的惯性力、力矩以及气体作用力等会导致空压机产生工作震动,通常会在空气压缩机的固定连接位置上设计减震垫,以此来隔离空气压缩机的震动,使空压机的震动不对安装基础(如:车辆横梁、支架、底座等)产生影响。

2、但是,目前当装载有空气压缩机的车辆经过减速带以及恶劣路况时,车辆发生强烈颠簸而导致空气压缩机剧烈震动,其震动幅度超出减震垫正常的弹性形变范围;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减震垫上方的金属嵌件和橡胶连接处会产生撕裂,造成减震垫失效,从而导致空压机磕碰、异响、振动大、失效等问题。

3、因此在汽车压缩机减震装置中需要增加一种限位减震结构和应用其的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及车辆来避免减震垫因剧烈震动造成的撕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限位减震结构和应用其的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及车辆。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限位减震结构包括:

4、呈拱状的减震垫,顶部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下端延伸至于所述减震垫内侧空间连通的开孔,所述减震垫的底部具有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裙边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5、限位件,包括柱身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柱状主体部分和位于所述柱状主体部分下端沿周向向外延伸的第一挡部,所述柱状主体部分穿过安装件且上端伸至所述减震垫的开孔内;所述柱状主体部分的上端外侧壁与所述减震垫的开孔的内侧壁形成环形的嵌入槽;

6、嵌入件,包括筒身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筒状主体部分和位于所述筒状主体部分上端沿周向向外延伸的板部;所述筒状主体部分配合地嵌入在所述柱状主体部分的嵌入槽中;

7、包裹在所述限位件的外侧壁上的弹性套,所述弹性套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挡部外围的挡部外套部;

8、当所述限位减震结构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挡部外套部的顶面与安装件的底面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的缓冲间距,所述缓冲间距大于零;所述限位件的柱状主体部分的顶面与所述嵌入件的板部的顶面的间距为第一间距。

9、在某些实施例中,当所述限位减震结构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挡部外套部的顶面与安装件的底面接触;所述限位件的柱状主体部分的顶面与所述嵌入件的板部的顶面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二间距小于所述第一间距。

10、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嵌入件的筒状主体部分的底部与所述嵌入槽底部在第一方向上具有间距。

11、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的柱状主体部分包括位于上端的竖直段和位于该竖直段下端沿周向向外延伸的第二挡部。

12、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的弹性套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挡部外围和所述第二挡部以下外围部分的外套部,且该第二挡部以下外围部分的外套部与安装件接触。

13、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活塞式空气压缩机以及车辆连接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左右两侧,所述安装支架的侧板顶部与所述安装件之间形成空间,包括减震垫的限位减震结构固定于该空间中。

14、第二方面,提供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包括所述减震垫限位结构。

15、第三方面,提供车辆,包括所述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减震垫和安装件以及限位件的配合,并合理设置减震垫的最大变形位移距离,当减震垫的弹性变形超过最大变形位移距离时,安装在减震垫内部的限位件则会与安装件相接触,从而有效避免减震垫因长期弹性形变造成的橡胶撕裂,解决了目前车用活塞式空气压缩机装置中减震垫因长期剧烈震动造成的撕裂、失效等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限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限位减震结构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挡部外套部的顶面与安装件的底面接触;所述限位件的柱状主体部分的顶面与所述嵌入件的板部的顶面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二间距小于所述第一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件的筒状主体部分的底部与所述嵌入槽底部在第一方向上具有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的柱状主体部分包括位于上端的竖直段和位于该竖直段下端沿周向向外延伸的第二挡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限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的弹性套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挡部外围和所述第二挡部以下外围部分的外套部,且该第二挡部以下外围部分的外套部与安装件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减震结构还包括将所有的所述限位减震结构与活塞式空气压缩机以及车辆连接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固定在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左右两侧,所述安装支架的侧板顶部与所述安装件之间形成空间,包括减震垫的限位减震结构固定于该空间中。

7.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限位减震结构。

8.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限位减震结构和应用其的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及车辆,包括减震垫、限位件和嵌入件及弹性套,减震垫呈拱状且顶部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下端延伸至于减震垫内侧空间连通的开孔,减震垫的底部具有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裙边部;限位件包括柱身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柱状主体部分和位于柱状主体部分下端沿周向向外延伸的第一挡部,柱状主体部分穿过安装件且上端伸至减震垫的开孔内,柱状主体部分的上端外侧壁与减震垫的开孔的内侧壁形成环形的嵌入槽,嵌入件配合地嵌入在柱状主体部分的嵌入槽中,弹性套包裹在限位件的外侧壁上;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车用活塞式空气压缩机装置中减震垫因长期剧烈震动造成的撕裂、失效中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朱彬,钟周乐,林海锋,林涛,余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瑞立空压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15
技术公布日:2025/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