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车轴碟刹轮端结构。
背景技术:
1、abs,全称 anti-lock brake system,即防抱死制动系统,是车辆的一种刹车装置,它采用电子控制方式,防止车辆在紧急制动时车轮抱死,其作用是在制动过程中防止车轮被制动抱死,避免车轮在路面上进行纯粹地滑移,提高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方向稳定性和转向操纵能力,缩短制动距离的汽车abs防抱死齿圈安全装置。
2、其中,abs齿圈为信号采集对象,abs齿圈随着车辆轮胎的转动,从而产生轮速信号,通过传感器产生的交流电传送到ecu,随后由abs信号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判断轮胎的车速,防止轮胎抱死。
3、现在的abs齿圈一般固定在轮毂轴端(也称为轮毂轴头、轮毂轴承),而轮毂轴端与车轮轮毂固定位一体,测量轮毂轴端与车辆轮胎同步转动,可以完成“产生轮速信号”,比如公开号为cn202896174u的专利文献。
4、但是,abs齿圈安装在轮毂轴端上,其更加靠近车轮,车轮溅起的泥污会溅到abs齿圈上,容易导致abs传感器测量不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何设计出一种车轴碟刹轮端结构,使得abs传感器测量更加准确。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3、一种车轴碟刹轮端结构,包括轮毂轴端其通过螺栓a连接制动盘,制动盘的背面内侧设有环装的凹陷,凹陷内设有abs齿圈,abs齿圈通过螺栓b连接在制动盘上,螺栓b的螺帽与abs齿圈之间设有弹簧垫圈,abs齿圈的端面为齿槽所在的平面。
4、轮毂轴端的中空部设有外轴承、内轴承、主轴油封。
5、轮毂轴端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凸柱,凸柱上设有与螺栓a配合的螺栓孔,凸柱为锥状,靠近制动盘的一端为小头端,凸柱的大头端延伸到轮毂轴端的法兰盘上,两个相邻凸柱之间为内陷空间。
6、轮毂轴端的法兰盘设有用于穿越螺栓c的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该通孔的孔壁向制动盘的一侧延伸形成凸台a。
7、制动盘的正面的内侧设有环装的加强筋,加强筋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用于与螺栓b配合的螺孔,螺孔的孔壁向轮毂轴端的一侧延伸形成凸台b,两个相邻凸台b之间的加强筋与制动盘本体之间设有散热风道。
8、abs齿圈为冲压钢板,其边缘为冲压形成的翻边结构。
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置在制动盘的背面,距离车轮更远,车轮溅起的泥污会溅到abs齿圈上的机会变小,使得abs传感器测量更加准确。
1.一种车轴碟刹轮端结构,包括轮毂轴端(10)其通过螺栓a(21)连接制动盘(20),其特征在于:制动盘(20)的背面内侧设有环装的凹陷(201),凹陷(201)内设有abs齿圈(30),abs齿圈(30)通过螺栓b(32)连接在制动盘(20)上,螺栓b(32)的螺帽与abs齿圈(30)之间设有弹簧垫圈(31),abs齿圈(30)的端面为齿槽(301)所在的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轴碟刹轮端结构,其特征在于:轮毂轴端(10)的中空部设有外轴承(11)、内轴承(12)、主轴油封(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轴碟刹轮端结构,其特征在于:轮毂轴端(10)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凸柱(101),凸柱(101)上设有与螺栓a(21)配合的螺栓孔,凸柱(101)为锥状,靠近制动盘(20)的一端为小头端,凸柱(101)的大头端延伸到轮毂轴端(10)的法兰盘上,两个相邻凸柱(101)之间为内陷空间(10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轴碟刹轮端结构,其特征在于:轮毂轴端(10)的法兰盘设有用于穿越螺栓c(105)的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该通孔的孔壁向制动盘(20)的一侧延伸形成凸台a(10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轴碟刹轮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制动盘(20)的正面的内侧设有环装的加强筋(202),加强筋(202)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用于与螺栓b(32)配合的螺孔(203),螺孔(203)的孔壁向轮毂轴端(10)的一侧延伸形成凸台b(204),两个相邻凸台b(204)之间的加强筋(202)与制动盘(20)本体之间设有散热风道(20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轴碟刹轮端结构,其特征在于:abs齿圈(30)为冲压钢板,其边缘为冲压形成的翻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