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松紧固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20304发布日期:2025-02-06 16:55阅读: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松紧固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紧固件,具体为一种防松紧固件。


背景技术:

1、紧固件,是作紧固连接用且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类机械零件。紧固件,使用行业广泛,包括能源、电子、电器、机械、化工、冶金、模具、液压等等行业,在各种机械、设备、车辆、船舶、铁路、桥梁、建筑、结构、工具、仪器、化工、仪表和用品等上面,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紧固件,是应用最广泛的机械基础件。但是紧固件在日常使用中一直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松动的现象。

2、专利号为cn219673068u公开了一种防松紧固件,该防松紧固件通过将螺母旋转至螺杆表面后,通过六角螺丝刀卡进六边形凹槽内并转动,使转动块在第一凹槽内转动,转动块会带动转动杆和表面的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进行转动时,会带动表面的滑动块在第一滑槽内滑动,并带动表面的固定块进行移动,当固定块移动至第二凹槽内后,由于螺纹杆的表面开设有槽口,圆台状的固定块会将螺杆的四周撑开,使螺母无法进行转动,达到防松的目的。但是该紧固件通过固定块将螺杆撑开从而使螺母无法转动的范围是有限制的,无法适应需要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的不同厚度的物体,适用范围有限,并且长时间的撑开会导致螺杆变形,增加了后期紧固件拆卸工作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松紧固件,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松紧固件,包括螺帽、螺杆、螺母和防止外部物体剐蹭的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转动连接有用于防止紧固件松动的防松机构,所述防松机构包括防松板和固位槽,所述防松板于螺杆内部移动,所述固位槽开设在螺母内壁,所述固位槽内壁与防松板表面滑动连接。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与螺母内壁开设的固位槽滑动连接的防松板对螺母进行固位,防止螺母松动。

6、优选的,所述防松机构还包括转盘和转动腔,所述转盘底部与凹槽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盘底部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转动腔开设在螺帽底部,所述齿轮位于转动腔内部上方。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转盘转动带动移动腔内部的齿轮转动,为防松机构的运转提供动力支撑。

8、优选的,所述防松机构还包括齿条和连接杆,所述齿条一侧与齿轮侧面啮合连接,所述齿条顶部与转动腔顶部两侧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顶部与齿条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底部与防松板顶部固定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与齿轮啮合连接的齿条移动带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移动带动防松板移动至与固位槽贴合,达到对螺母进行限制的目的。

10、优选的,所述防松机构还包括移动腔,所述移动腔开设在螺杆顶部,所述移动腔顶部与转动腔底部联通。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移动腔为连接杆底部的防松板提供放置空间,降低防松板影响螺杆与螺母正常使用的可能性。

12、优选的,所述防松机构还包括防松槽,所述防松槽开设在螺杆两侧,所述防松槽与移动腔两侧联通,所述防松板侧面与防松槽内壁滑动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防松槽对防松板的移动提供活动空间,并且对防松板的移动进行限制。

14、优选的,所述防松机构中齿条、连接杆和防松板数量均为两个且中心对称设置。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对称设置的齿条、连接杆和防松板达到防松作用力均衡的目的。

16、优选的,所述凹槽内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将转盘的转动进行限制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孔和伸缩管,所述限位孔均匀开设在转盘侧面,伸缩管与凹槽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管一端与限位孔内壁滑动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伸缩管与限位孔的滑动连接对转盘进行限位。

18、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移动板和伸缩腔,所述移动板与伸缩管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腔开设在伸缩管内部,所述伸缩腔两端固定连接有弹簧。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移动板达到便于对伸缩管的长短进行控制的目的,并且利用伸缩腔内部的弹簧所具备的弹力将伸缩管的一端与限位孔一端贴合。

20、(三)有益效果

2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松紧固件。具备有益效果如下:

22、1.该防松紧固件,通过设置防松机构,转动转盘带动转动腔内的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带动齿条移动,齿条移动带动连接杆于移动腔内移动,连接杆移动带动防松板于防松槽内移动至与固位槽贴合,扩大了紧固件对于需要不同厚度的物体的适用范围,防止了由于螺杆变形导致后期紧固件拆卸工作的难度加大的情况发生。

23、2.该防松紧固件,通过设置限位机构,需要调整防松机构时,移动移动板带动伸缩管脱离限位孔,同时带动伸缩腔内的弹簧压缩,调整完成后,松开对移动板的控制,使伸缩管在弹簧弹力的带动下伸长至其一端与限位孔贴合,达到对转盘进行限位固定的目的,防止转盘在非人力影响下转动从而导致防松板脱离固位槽的情况出现,增强了防松紧固件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松紧固件,包括螺帽(1)、螺杆(2)、螺母(3)和防止外部物体剐蹭的凹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底部转动连接有用于防止紧固件松动的防松机构(5),所述防松机构(5)包括防松板(508)和固位槽(509),所述防松板(508)于螺杆(2)内部移动,所述固位槽(509)开设在螺母(3)内壁,所述固位槽(509)内壁与防松板(508)表面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松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机构(5)还包括转盘(501)和转动腔(502),所述转盘(501)底部与凹槽(4)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盘(501)底部固定连接有齿轮(503),所述转动腔(502)开设在螺帽(1)底部,所述齿轮(503)位于转动腔(502)内部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松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机构(5)还包括齿条(504)和连接杆(505),所述齿条(504)一侧与齿轮(503)侧面啮合连接,所述齿条(504)顶部与转动腔(502)顶部两侧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505)顶部与齿条(504)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505)底部与防松板(508)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松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机构(5)还包括移动腔(506),所述移动腔(506)开设在螺杆(2)顶部,所述移动腔(506)顶部与转动腔(502)底部联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松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机构(5)还包括防松槽(507),所述防松槽(507)开设在螺杆(2)两侧,所述防松槽(507)与移动腔(506)两侧联通,所述防松板(508)侧面与防松槽(507)内壁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松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机构(5)中齿条(504)、连接杆(505)和防松板(508)数量均为两个且中心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松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内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将转盘(501)的转动进行限制的限位机构(6),所述限位机构(6)包括限位孔(601)和伸缩管(602),所述限位孔(601)均匀开设在转盘(501)侧面,伸缩管(602)与凹槽(4)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管(602)一端与限位孔(601)内壁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松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6)还包括移动板(603)和伸缩腔(604),所述移动板(603)与伸缩管(602)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腔(604)开设在伸缩管(602)内部,所述伸缩腔(604)两端固定连接有弹簧(605)。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松紧固件,涉及紧固件领域。该防松紧固件,包括螺帽、螺杆、螺母和防止外部物体剐蹭的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转动连接有用于防止紧固件松动的防松机构,所述防松机构包括防松板和固位槽,所述防松板于螺杆内部移动,所述固位槽开设在螺母内壁,所述固位槽内壁与防松板表面滑动连接。该防松紧固件,通过设置防松机构,转动转盘带动转动腔内的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带动齿条移动,齿条移动带动连接杆于移动腔内移动,连接杆移动带动防松板于防松槽内移动至与固位槽贴合,扩大了紧固件对于需要不同厚度的物体的适用范围,防止了由于螺杆变形导致后期紧固件拆卸工作的难度加大的情况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春,张学胜,王伟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特固紧固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508
技术公布日:202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