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建筑,具体涉及一种齿形双臂升降器。
背景技术:
1、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厂房的规模不断扩大,对通风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通风系统往往存在通风效果不佳、能耗高、维护困难等问题,无法满足现代工业厂房的通风需求。
2、因此,升降式厂房屋顶通风器应运而生,它结合了现代机械技术和通风原理,通过升降机构实现通风口的开启和关闭,从而实现对通风量的精确控制。这种通风器不仅能够根据厂房内部的温度和湿度变化自动调节通风量,还能够有效防止恶劣天气对通风设备的损害,提高了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目前的屋顶通风器基本采用单杆式升降机构,以实现顶部阀板的升降,而这种单杆式升降机构存在以下弊端:
4、1.稳定性问题:单杆式升降机构可能不够稳定,特别是在强风或恶劣天气条件下,可能导致通风器晃动或倾斜,进而影响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5、2.占用空间:单杆式升降机构的设计通常需要占用一定的屋顶空间,这可能对于空间有限的屋顶环境来说是一个问题。同时,这种设计还可能影响到屋顶的美观性和整体布局。
6、3.维护困难:由于单杆式升降机构位于屋顶通风器中部挡板的下部,维护和检修相对困难。需要专业人员进行高空作业,增加了维护成本和操作风险。
7、4.升降效率问题:立柱式升降机构在升降过程中可能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特别是在大型或重型通风器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升降速度缓慢或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屋顶通风器的齿形双臂升降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齿形双臂升降器,包括动力装置、套杆、升降杆、齿形升降臂、传动杆和第一耳板;在每个相对设置的套杆内均设有升降杆,所述齿形升降臂尾部可旋转的贯穿安装在升降杆和套杆的下部,在所述套杆的内壁上横向装有两个轴承,所述齿形升降臂尾部位于两个轴承之间,两个齿形升降臂的端部相对设置,且其端部的齿盘相啮合,其中一个所述齿形升降臂的下部下方连接有第一耳板,所述第一耳板与动力装置通过传动杆相连。
3、优选的,在所述齿形升降臂与耳板的连接处开有腰槽,所述腰槽的长度与顶部挡雨板的升降高度一致。
4、优选的,在所述动力装置为电动推杆,在所述电动推杆的前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耳板,所述第二耳板与第一耳板的下端共同固定连接在传动杆上。
5、优选的,在所述传动杆上装有耳板限位块。
6、再者,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屋顶通风器,包括如上所述的齿形双臂升降器。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8、1.通过动力装置推动耳板,耳板带动齿形升降臂转动,其齿盘进行啮合传动,具有精确的传动比和稳定的传动性能,因此升降过程非常平稳,避免了其他传动方式可能出现的颠簸或抖动等情况。
9、2.齿形升降臂可以承受较大的负载,能够满足屋顶通风器对升降设备的负载需求,无论是轻量级还是重型的设备,此升降器都能提供可靠的升降支持。
10、3.此齿形双臂升降器的结构相对紧凑,占用空间小,这使得屋顶通风器升降设备在设计和安装时更加灵活,能够适应不同的空间限制,且维护方便。
1.一种齿形双臂升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1)、套杆(2)、升降杆(3)、齿形升降臂(4)、传动杆(5)和第一耳板(6);在每个相对设置的套杆(2)内均设有升降杆(3),所述齿形升降臂(4)尾部可旋转的贯穿安装在升降杆(3)和套杆(2)的下部,在所述套杆(2)的内壁上横向装有两个轴承(21),所述齿形升降臂(4)尾部位于两个轴承(21)之间,两个齿形升降臂(4)的端部相对设置,且其端部的齿盘相啮合,其中一个所述齿形升降臂(4)的下部下方连接有第一耳板(6),所述第一耳板(6)与动力装置(1)通过传动杆(5)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形双臂升降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齿形升降臂(4)与第一耳板(6)的连接处开有腰槽(61),所述腰槽(61)的长度与顶部挡雨板的升降高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形双臂升降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力装置(1)为电动推杆(12),在所述电动推杆(12)的前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耳板(7),所述第二耳板(7)与第一耳板(6)的下端共同固定连接在传动杆(5)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齿形双臂升降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动杆(5)上装有耳板限位块(8)。
5.一种屋顶通风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齿形双臂升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