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高分散型管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71852发布日期:2025-01-14 21:37阅读:7来源:国知局
应力高分散型管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管件,具体为一种应力高分散型管件。


背景技术:

1、三通管路作为管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类液体输送系统,用于三条相同或不同管路汇集处,其主要的作用是改变流体方向的,因输送介质不同,三通管的材质分为:铸铁、铸钢、铸铜、铸铝、塑料、玻璃等。

2、然而,这类管件在分叉口往往存在应力集中的问题,水流冲击容易导致管件损坏,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现有技术中为缓解三通管件的应力集中问题,常采用增加管壁厚度或选用高强度材料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效果有限,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应力集中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应力高分散型管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力高分散型管件,具备管件的结构强度高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解决了采用增加管壁厚度或选用高强度材料等方法,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效果有限,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应力集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应力高分散型管件,包括三通管本体,所述三通管本体内底壁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曲面段,所述三通管本体内侧壁设有多个应力分散筋,所述三通管本体的外侧设有用于提高三通管本体结构强度的加强机构;

3、所述加强机构包括定位架、螺纹杆、活动板、两个驱动块、两个移动杆、两个移动块、两个挤压环和限位件,所述定位架设置于三通管本体的外侧,所述螺纹杆与定位架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所述活动板设置于定位架的内腔,所述螺纹杆的下表面贯穿定位架的内顶壁并延伸至定位架的内腔且与活动板的上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驱动块固定在活动板下表面的左右两端,两个所述移动杆分别贯穿定位架的左右两侧并延伸至定位架的内腔,所述移动块固定在移动杆的上表面,两个所述挤压环固定在两个移动杆相对的一侧,所述限位件设置于定位架内腔左右两侧壁的底部且用于对移动杆的移动进行限位。

4、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提供了额外的支撑和保护,进一步增强了三通管本体的结构强度和耐压性能。

5、进一步,所述应力分散筋与三通管本体的内壁之间有夹角,所述应力分散筋沿水流方向延伸。

6、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在三通管本体内腔的分流口处为曲面段,使得水流在通过时能够平滑转向,减少直接冲击,在内部设置多个应力分散筋,以有效分散水流冲击产生的应力。

7、进一步,所述定位架的截面形状为倒u形,所述螺纹杆的上表面固定有手轮。

8、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手轮能够便于工作人员驱动螺纹杆。

9、进一步,所述定位架内腔左右两侧壁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活动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之间滑动连接。

10、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限位块和限位槽能够对活动板的移动进行限位,使得其只能进行直线运动。

11、进一步,两个所述驱动块对称分布于活动板竖向中轴线的左右两侧,所述驱动块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移动块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12、进一步,两个所述移动杆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外径大于移动杆的外径。

13、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避免移动杆与定位架脱离。

14、进一步,所述限位件包括两个伸缩杆和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伸缩杆固定在定位架内腔左右两侧壁相对一侧的底部,两个所述连接板固定在两个伸缩杆相对的一侧。

15、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设置的限位件可用于对移动杆的移动进行限位。

16、进一步,所述伸缩杆包括相互嵌套的固定套和内杆,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与移动杆固定。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1、该应力高分散型管件,通过设置三通管本体内腔的分流口处为曲面段,使得水流在通过时能够平滑转向,减少直接冲击,在内部设置多个应力分散筋,以有效分散水流冲击产生的应力,不仅提高了管件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还减少了维修和更换的频率,降低了整体运营成本。

19、2、该应力高分散型管件,在三通管的外表面设置了加强机构,通过定位架、螺纹杆、活动板、驱动块、移动杆、移动块、挤压环和限位件之间的互相配合,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保护,进一步增强了三通管本体的结构强度和耐压性能。



技术特征:

1.应力高分散型管件,包括三通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本体(1)内底壁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曲面段(2),所述三通管本体(1)内侧壁设有多个应力分散筋(3),所述三通管本体(1)的外侧设有用于提高三通管本体(1)结构强度的加强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力高分散型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分散筋(3)与三通管本体(1)的内壁之间有夹角,所述应力分散筋(3)沿水流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力高分散型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41)的截面形状为倒u形,所述螺纹杆(42)的上表面固定有手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力高分散型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41)内腔左右两侧壁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活动板(4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之间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力高分散型管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驱动块(44)对称分布于活动板(43)竖向中轴线的左右两侧,所述驱动块(44)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移动块(46)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力高分散型管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移动杆(45)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外径大于移动杆(45)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力高分散型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48)包括两个伸缩杆(481)和两个连接板(482),两个所述伸缩杆(481)固定在定位架(41)内腔左右两侧壁相对一侧的底部,两个所述连接板(482)固定在两个伸缩杆(481)相对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力高分散型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481)包括相互嵌套的固定套和内杆,所述连接板(482)的上表面与移动杆(45)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应力高分散型管件,属于管件技术领域,包括三通管本体,所述三通管本体内底壁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曲面段,所述三通管本体内侧壁设有多个应力分散筋,所述三通管本体的外侧设有用于提高三通管本体结构强度的加强机构;所述加强机构包括定位架、螺纹杆、活动板、两个驱动块、两个移动杆、两个移动块、两个挤压环和限位件,所述定位架设置于三通管本体的外侧。该应力高分散型管件,通过设置三通管本体内腔的分流口处为曲面段,使得水流在通过时能够平滑转向,减少直接冲击,在内部设置多个应力分散筋,以有效分散水流冲击产生的应力,不仅提高了管件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还减少了维修和更换的频率,降低了整体运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虞娇蓉,虞文辉,钱包浙,陈为炎,吴智奇,陈海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德首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607
技术公布日:2025/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