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海拔物位测量一体化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22048发布日期:2025-03-25 19:20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海拔物位测量一体化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物位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海拔物位测量一体化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1、在高海拔矿山现场(现场应用海拔高度5300米),受现场环境影响(低温、空气绝缘强度降低、散热能力降低、粉尘浓度高、机械振动强度大等),矿山矿仓物位检测的难度成倍增大,不仅要考虑物位计的形式,还要考虑物位计如何安装、配电、防震防尘等各种因素。不恰当的安装方式导致现场仪表维护频率升高,难度增大,甚至需要现场设备停机配合,而高海拔环境下,人员的劳动能力急剧下降,因此,选择合适的安装装置,对于提高仪表检测准确性、延长仪表使用寿命、降低工人对仪表的检修工作强度及频率尤为重要。

2、大型矿仓通过皮带机及移动布料小车进行布料,皮带机或移动布料小车正下方为物位监测最佳检测点,但是该位置存在没有安装平台,皮带机正下方粉尘大、容易被落料砸碰、受皮带机及布料小车运行机械振动大等问题。现有技术采用简单的支架安装或者法兰固定安装型式,将物位计固定在料仓上部的平台上(需调整雷达物位计发射角度,非最佳检测位置),此种安装方式容易受到现场机械振动的影响,运行一段时间后,探头被粉尘覆盖,无法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对现场的气管或者电线没有有效的保护,而料仓的物料降落过程中,容易砸到气管或电线,造成设备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海拔物位测量一体化安装装置。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3、一种高海拔物位测量一体化安装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主槽钢上的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的底部连接有物位计,安装框架一侧设有用于容许主槽钢进入安装框架内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设有防止安装框架脱离主槽钢的限位杆;所述安装框架上设有用于对物位计进行清灰的清灰组件。

4、进一步的,安装框架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一侧通过侧板连接有底板;所述顶板与底板设置在侧板的同一侧;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相对侧板的另一侧为安装口。

5、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远离侧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通过转轴与底板转动连接;所述顶板上远离侧板的一侧设有可定位限位杆位置的闭锁组件。

6、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远离底板的一端设有锁定板;所述锁定板上设有锁定孔;所述闭锁组件包括间隔设置在顶板侧方的若干限位板与止挡板,以及活动连接在限位板与止挡板内的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的端部插入锁定孔实现对限位杆的锁定;所述推拉杆的端部脱离锁定孔实现对限位杆的解锁。

7、进一步的,所述推拉杆上设有把手;所述止挡板靠近把手设置;所述止挡板上设有容许把手通过的让位槽;所述推拉杆远离限位杆的一端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板靠近限位件设置;所述限位件与限位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8、进一步的,所述闭锁组件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定位板;所述锁定孔与推拉杆配合时,所述锁定板位于两个所述定位板之间;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容许推拉杆通过的定位槽。

9、进一步的,所述侧板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保护管;所述清灰组件包括吹气管路或出水管路;所述吹气管路或出水管路设置在保护管内。

10、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抵接在主槽钢上与底板配合固定所述主槽钢。

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螺栓的外螺纹与连接座上的内螺纹相连;所述连接座固定在顶板上;所述固定螺丝的一端可伸入安装框架内;所述底板相对固定螺栓的一侧面上间隔设有用于抵接在主槽钢上的连接凸块。

12、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通过物位计安装架与物位计固定连接;所述物位计安装架包括从底板下方延伸形成的至少一块延伸板;所述延伸板远离底板的一端延伸形成有用于固定物位计的安装底板;所述物位计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在安装底板上。

13、(三)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安装框架稳定的固定在主槽钢上;由于主槽钢是料仓顶部的承重主槽钢,安装后受机械振动的影响远远小于安装在其他位置,主槽钢在布料皮带正下方,物位计无需调整发射角,保证测量数据的可用性和可靠性。相对比支架或法兰形式安装在料仓顶部的彩钢板上,稳定性更好,使物位计不容易受现场机械振动的干扰,提高测量精确度;

15、本装置引入空气吹扫管路,间隔一段时间即可清扫物位计上的灰尘,保证物位计测量效果,同时可以将信号传输电线和气管用保护管进行保护,防砸防碰,降低维护频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通过本装置集成气/水冲扫管路引入空气/清水冲洗仪表探头,防止粉尘累积覆盖影响测量结果,有效延长仪表使用寿命;通过本装置集成气/水冲扫管路及配电/信号线路保护装置,对仪表的气管/电线管进行有效保护,减少现场工人对仪表的维护。

16、通过闭锁组件进行二次保护,防止在安装或运行过程中物位计掉入矿堆,同时也方便维护人员进行拆卸检修。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海拔物位测量一体化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在主槽钢(200)上的安装框架(100);所述安装框架(100)的底部连接有物位计(170),安装框架(100)一侧设有用于容许主槽钢(200)进入安装框架(100)内的安装口(101);所述安装口(101)设有防止安装框架(100)脱离主槽钢(200)的限位杆(140);所述安装框架(100)上设有用于对物位计(170)进行清灰的清灰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海拔物位测量一体化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框架(100)包括顶板(110);所述顶板(110)的一侧通过侧板(120)连接有底板(130);所述顶板(110)与底板(130)设置在侧板(120)的同一侧;所述顶板(110)与底板(130)之间相对侧板(120)的另一侧为安装口(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海拔物位测量一体化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30)上远离侧板(120)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限位杆(140);所述限位杆(140)通过转轴(141)与底板(130)转动连接;所述顶板(110)上远离侧板(120)的一侧设有可定位限位杆(140)位置的闭锁组件(1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海拔物位测量一体化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40)远离底板(130)的一端设有锁定板(142);所述锁定板(142)上设有锁定孔(143);所述闭锁组件(150)包括间隔设置在顶板(110)侧方的若干限位板(152)与止挡板(153),以及活动连接在限位板(152)与止挡板(153)内的推拉杆(151);所述推拉杆(151)的端部插入锁定孔(143)实现对限位杆(140)的锁定;所述推拉杆(151)的端部脱离锁定孔(143)实现对限位杆(140)的解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海拔物位测量一体化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151)上设有把手(155);所述止挡板(153)靠近把手(155)设置;所述止挡板(153)上设有容许把手(155)通过的让位槽(154);所述推拉杆(151)远离限位杆(140)的一端设有限位件(158);所述限位板(152)靠近限位件(158)设置;所述限位件(158)与限位板(152)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59)。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海拔物位测量一体化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组件(150)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定位板(156);所述锁定孔(143)与推拉杆(151)配合时,所述锁定板(142)位于两个所述定位板(156)之间;所述定位板(156)上设有容许推拉杆(151)通过的定位槽(157)。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海拔物位测量一体化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20)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保护管(121);所述清灰组件包括吹气管路或出水管路;所述吹气管路或出水管路设置在保护管(121)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海拔物位测量一体化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0)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11);所述固定螺栓(111)抵接在主槽钢(200)上与底板(130)配合固定所述主槽钢(2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海拔物位测量一体化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111)的外螺纹与连接座(112)上的内螺纹相连;所述连接座(112)固定在顶板(110)上;所述固定螺栓(111)的一端可伸入安装框架(100)内;所述底板(130)相对固定螺栓(111)的一侧面上间隔设有用于抵接在主槽钢(200)上的连接凸块(131)。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海拔物位测量一体化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30)通过物位计安装架(160)与物位计(170)固定连接;所述物位计安装架(160)包括从底板(130)下方延伸形成的至少一块延伸板(161);所述延伸板(161)远离底板(130)的一端延伸形成有用于固定物位计(170)的安装底板(162);所述物位计(170)通过法兰(171)固定连接在安装底板(162)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海拔物位测量一体化安装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主槽钢上的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的底部连接有物位计,安装框架一侧设有用于容许主槽钢进入安装框架内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设有防止安装框架脱离主槽钢的限位杆;所述安装框架上设有用于对物位计进行清灰的清灰组件。本技术通过安装框架稳定的固定在主槽钢上;由于主槽钢是料仓顶部的承重主槽钢,安装后受机械振动的影响远远小于安装在其他位置,主槽钢在布料皮带正下方,物位计无需调整发射角,保证测量数据的可用性和可靠性。相对比支架或法兰形式安装在料仓顶部的彩钢板上,稳定性更好,使物位计不容易受现场机械振动的干扰,提高测量精确度。

技术研发人员:蔡国良,白鹏,李兴华,林财兴,张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紫金智控(厦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614
技术公布日:2025/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