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内衬修复,特别是涉及内衬修复专用水翻转设备。
背景技术:
1、内衬修复水翻转工艺又称原位固化法,将衬管通过水的压力翻转进入到内衬管内部,使内衬管内壁和衬管外壁相贴合,从而完成对内衬进行修复。
2、现有衬管在进行翻转时,通过需要人工将翻转管和内衬管相对齐,使被翻转的衬管可以进入到内衬管内部,否则会使翻转的衬管出现偏移的情况,而当衬管翻转速度较快时,人工难以将衬管准确的导入到内衬管内部,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方便将翻转的衬管导入到内衬管内部的装置,以避免翻转的衬管出现偏移。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内衬修复专用水翻转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衬管在进行翻转时,通过需要人工将翻转管和内衬管相对齐,使被翻转的衬管可以进入到内衬管内部,否则会使翻转的衬管出现偏移的情况,而当衬管翻转速度较快时,人工难以将衬管准确的导入到内衬管内部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为内衬修复专用水翻转设备,包括:
4、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翻转管;
5、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包括固定圆盘、滑槽、活动圆板、限位杆、活动圆盘、导向槽、螺杆,所述固定圆盘固定连接于翻转管下端外侧位置,滑槽开设于固定圆盘内部四周位置,活动圆板滑动连接于滑槽内部位置,限位杆固定连接于活动圆板内部位置,活动圆盘转动连接于翻转管外表面上,导向槽开设于活动圆盘外侧四周位置,螺杆固定连接于固定圆盘外侧四周位置。
6、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组件还包括通孔和第一固定螺母,所述通孔开设于活动圆盘外侧四周位置,第一固定螺母螺纹连接于螺杆外表面上。
7、进一步地,所述翻转组件还包括翻转箱、放置槽和通气槽,所述放置槽开设于翻转箱上端位置,通气槽开设于翻转箱一侧位置,且翻转管固定连接于翻转箱另一侧位置。
8、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槽和通孔相互交错,且导向槽为倾斜状态。
9、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圆盘位于固定圆盘外侧位置,且螺杆贯穿通孔向外延伸。
10、进一步地,还包括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螺纹槽、支撑块、夹持板和第二固定螺母,所述螺纹槽开设于限位杆外表面上,支撑块套接于限位杆外表面上,夹持板固定连接于支撑块底端位置,第二固定螺母螺纹连接于限位杆外表面上。
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内部位置空心结构,夹持板为弧形结构,且夹持板位于翻转管外部位置。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活动组件,通过转动活动圆盘,使活动圆盘在螺杆的导向下沿翻转管进行转动,活动圆盘转动带动限位杆进行转动,使限位杆向内移动,使限位杆外端移动至内衬管的外侧四周位置,从而使限位杆对翻转的衬管外侧进行限位,以对翻转的衬管进行导向,无需人工进行对齐,对齐效果好。
14、二、基于有益效果一,通过设置加持组件,通过移动支撑块在限位杆上的位置,使支撑块带动夹持板向内移动,夹持板向内移动对翻转的衬管外端施加向内的力,使衬管被夹持板和翻转管外侧夹持,从而完成衬管外端的固定。
1.内衬修复专用水翻转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修复专用水翻转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组件还包括通孔(28)和第一固定螺母(29),所述通孔(28)开设于活动圆盘(25)外侧四周位置,第一固定螺母(29)螺纹连接于螺杆(27)外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修复专用水翻转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还包括翻转箱(11)、放置槽(12)和通气槽(13),所述放置槽(12)开设于翻转箱(11)上端位置,通气槽(13)开设于翻转箱(11)一侧位置,且翻转管(14)固定连接于翻转箱(11)另一侧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衬修复专用水翻转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26)和通孔(28)相互交错,且导向槽(26)为倾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修复专用水翻转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圆盘(25)位于固定圆盘(21)外侧位置,且螺杆(27)贯穿通孔(28)向外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衬修复专用水翻转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螺纹槽(31)、支撑块(32)、夹持板(33)和第二固定螺母(34),所述螺纹槽(31)开设于限位杆(24)外表面上,支撑块(32)套接于限位杆(24)外表面上,夹持板(33)固定连接于支撑块(32)底端位置,第二固定螺母(34)螺纹连接于限位杆(24)外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衬修复专用水翻转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32)内部位置空心结构,夹持板(33)为弧形结构,且夹持板(33)位于翻转管(14)外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