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活动抱夹式弹力卡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力夹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弹力夹持装置主要用作一种自行车附件。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到一些人在自行车前挡泥板的尾部贴装一快胶皮(俗称泥板胶)以防止雨天行驶时污水飞溅鞋袜裤腿和车体。通常人们用一些易于弯折的金属条(如熟铁皮条、铝皮条等)把泥板胶束贴在挡泥板上,也有用小螺丝装接的。而上述贴装方法存在的缺点是,安装起来颇费工夫,而要反复装上和取下就更为不便了,装好后又不便再调整泥板胶在挡泥板上的高度位置,前一装法还往往不易装牢。所以更多的人一来是怕麻烦,二来也嫌晴天时老拖着块脏胶皮不顺眼,还有就是怕长期贴着块胶皮会加速挡泥板的锈蚀,都没有在挡泥板上贴装泥板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动抱夹式弹力卡夹,(简称弹力卡夹),其典型用途正在于使用它仅用一只手便可快捷牢靠地把泥板胶携接在挡泥板上,且反复装上和取下也毫无不便之感,还可以随时随意调整其在挡泥板上的高度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活动抱夹式弹力卡夹尚有其它用途,例如用于制造新型的化学实验用漏斗架等。这种新型漏斗架其水平架臂在垂直架杆上的高度位置调整操作比现有漏斗架的操作方便得多。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活动抱夹式弹力卡夹本身的结构也非常简单。可以说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程度,因而也很易于制造。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至少由一个弹性元件构成的活动抱夹式弹力卡夹,它可凭借其自身的弹力夹持在槽形或填心槽形物体、尤其是形如自行车挡泥板那样的槽形物体上,也可以夹持在由三根以上细柱构成的品字形或槽形骨架构型的细柱组合体上,并从而可在上述物体上携接其它物件,也可很方便地把弹力卡夹连同它所携接的物件一起取下来。
在这里先要说明“槽形或填心槽形物体”和“细柱组合体”是些什么东西。“槽形物体”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自行车挡泥板就是一种典型的槽形物体),
图1a和
图1b分别为两种常见的槽形物体(圆槽和梯形槽)的形状,其横截面则分别如
图1c和
图1d所示;还有另外的几种槽形物体(如三角槽、多棱槽、方形槽)的横截面则分别如
图1e、
图1f、
图1g所示(具体形状不再绘出)。而“填心槽形物体”是指一种内沟心被填充但仍留有两道槽边的槽形物体,图2a、图2b分别为其中的两种的形状,其横截面分别如图2c、图2d所示,其余的依此类推。“细柱组合体”是指一种由三根以上细柱构成的品字形或槽形骨架构型的刚性结构物体,图3a、图3b分别表示两种细柱组合体的基本构造,其横截面分别如图3c、图3d所示。
上述的槽形或填心槽形物体以及细柱组合体统称承夹基体,它们都有一个外脊面和一个内沟面。不过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对于细柱组合体来说,实际的外脊面和内沟面是不存在的,而只能如图4所示那样用虚线勾画出来。这样做,是为了下面叙述的方便和使用术语的一致,对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和作用原理并无影响。还有对于填心槽形物体来说,其内沟心已被填掉,但基于同样的理由,而仍然使用“内沟面”这一名称。
活动抱夹式弹力卡夹的基本结构如图5所示,图5a是实体形状图(轴测图),图5b是形状特征图(俯视图)。它是由簧身〔1〕和抱压臂〔2〕等构成。簧身〔1〕是指从〔1a〕至〔1b〕的一个弹簧段。抱压臂〔2〕从簧身〔1〕弯回于簧身〔1〕的一侧。它有左部〔2a〕和右部〔2b〕,〔2a〕和〔2b〕分别从〔1a〕和〔1b〕弯回。图中虚线部分表示抱压臂〔2〕可有不同的两种结构,去掉虚线部分是一种,不去掉虚线部分则是另一种。关于抱压臂〔2〕的两种结构将在下文详述。
顺带说明一点,把弹力卡夹分成簧身〔1〕和抱压臂〔2〕等部分,只是为了便于说明其结构和作用原理,并非说这些部分之间就真的有截然可分之处。实际上通常是把弹力卡夹作为一个整体元件来制造的。
上述结构的弹力卡夹还需具备以下几个特征(其中前两个是本实用新型在通常的制造和使用条件下一般所具备的特征)a、制造弹力卡夹所用的材料具有与黑色金属材料或硬塑料同等或更高的硬度及刚度,以保证弹力卡夹有足够的夹持弹力。通常用普通弹簧钢即可满足这一要求。
b、在指力作用下簧身〔1〕可向抱压臂〔2〕所在一侧的方向(如图5b箭头所示)及其相反方向弹性地改变其弯度,但一般不希望它在别的空间方向上也有这样的弹性弯曲形变性能。所谓“指力”是指一个人的手指(二只手指以上)作用于弹力卡夹时所能产生的力;c、弹力卡夹能以簧身〔1〕傍着承夹基体的外脊面而抱压臂〔2〕则绕至内沟面那边这样的姿态松弛地横抱承夹基体(如图6a所示的情形。图中〔3〕为承夹基体),此时簧身〔1〕的弯度被外力压在一个弹性形变状态(可称为第一弹性形变状态),外力撤除后,簧身〔1〕伸张至另一弯度较小的弹性形变状态(可称第二弹性形变状态)而使弹力卡夹抱紧承夹基体(如图6b所示的情形,图中〔3〕为承夹基体),此时簧身〔1〕的段中部压着承夹基体外脊面的脊部而抱压臂〔2〕的左部〔2a〕和右部〔2b〕则分别压着承夹基体左、右两缘的内侧(或内沟面近缘处),夹持力正是由这三处压力提供的。
这样的一个弹力卡夹,当用手指夹住其A、B两端,并施加压力使簧身〔1〕处于第一弹性形变状态时,便可松顺地往承夹基体上套而以簧身〔1〕傍着承夹基体的外脊面而抱压臂〔2〕则绕至内沟面那边这样的姿态松弛地横抱承夹基体了,然后松开手指,当簧身〔1〕伸张至第二弹性形变状态时,弹力卡夹便抱紧在承夹基体上,完成了它的“凭借自身的弹性力夹持在承夹基体上”的使命。若事先把需接物件接合在弹力卡夹上,它便可进而完成“在承夹基体上携接其它物件”的任务,此外,随着手指对弹力卡夹的一压一松,便可自如地调整其在承夹基体上的夹持位置,也可方便地装上和取下,故称之为“活动抱夹式弹力卡夹”。
根据抱压臂〔2〕的两种结构,活动抱夹式弹力卡夹可有以下两种型式。
第一种是基本型活动抱夹式弹力卡夹,如图7所示,抱压臂〔2〕由分别基于左部〔2a〕和右部〔2b〕而构成的左抱压臂和右抱压臂组成,左、右抱压臂之间不连续,它们的端部也不与簧身〔1〕相闭合,亦即是把图5的虚线部分去掉的那种结构。弹力卡夹的形状相当于一弹簧条两头弯有一对对的钩,其夹持弹力仅由簧身〔1〕提供,但有易于制造的优点。
第二种可称作一体抱压臂型活动抱夹式弹力卡夹,如图8所示,抱压臂〔2〕为从左部〔2a〕连续至右部〔2b〕的一体抱压臂,亦即是图5的虚线部分不去掉的那种结构,此一体抱压臂也象簧身〔1〕那样具有弹性弯曲形变性能,随着簧身〔1〕的弯度弹性地改变,其弯度也相应的弹性地改变。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增强了弹力卡夹的整体夹持弹力,且在抱压臂或簧身上连接其它物件都一样方便。
若弹力卡夹是专以自行车挡泥板为承夹基体的。则又应有其具体特征弹力卡夹能以簧身〔1〕傍着挡泥板的外侧面而抱压臂〔2〕则绕至挡泥板的内侧这样的姿态松弛地横抱挡泥板,此时簧身〔1〕的弯度被外力压缩为一个弹性形变状态,外力撤除后,簧身〔1〕伸张至另一弯度较小的弹性形变状态而使弹力卡夹抱紧挡泥板,此时簧身〔1〕的段中部压着挡泥板外侧面的脊部而抱压臂〔2〕的左部〔2a〕和右部〔2b〕则分别压着挡泥板两缘的内侧(或内侧面近缘处),夹持力正是由这三处压力提供的。
图1表示几种槽形物体的形状。
图2表示两种填心槽形物体的形状。
图3表示两种细柱组合体的形状。
图4表示用虚线勾画出细柱组合体的“外脊面”和“内沟面”的情形。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其中图5a是实体形状图(轴测图),图5b是形状特征图(俯视图)。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原理,其中图6a表示簧身〔1〕处于第一弹性形变状态时,弹力卡夹松弛地横抱承夹基体的情形,图6b表示簧身〔1〕伸张至第二弹性形变状态时,弹力卡夹抱紧承夹基体的情形。
图7表示基本型活动抱夹式弹力卡夹的结构。
图8表示一体抱压臂型活动抱夹式弹力卡夹的结构。
下面的两个实施例将分别结合图9和
图10、11予以说明。
实施例一本例为用于在永久牌QE26型自行车前挡泥板的尾部携接泥板胶的基本型活动抱夹式弹力卡夹。用0.5mm厚的65钢薄钢板裁成长105mm、宽10mm的直条形弹簧片,再按常规的弹簧制作工艺弯成如图9所示的形状即可。泥板胶可粘接在簧身〔1〕的外侧。
实施例二本例为一个基于一体抱压臂型活动抱夹式弹力卡夹而构成的新型漏斗架水平架臂,其形状如
图10所示。其中包括由簧身〔1〕和一体抱压臂〔2〕构成的弹力卡夹以及放置漏斗的架圈〔4〕、连接弹力卡夹和架圈的连柄〔5〕。弹力卡夹部分用0.5mm厚的1Cr18Ni9薄钢板(裁成7mm宽)制造,架圈和连柄部分则用0.8mm厚的同种薄钢板(裁成7mm宽)制造。漏斗架的垂直架杆(在这里即为承夹基体)可用由三根细钢柱(φ4.0mm)构成的品字形细柱组合体,三根细钢柱的排列如
图11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活动抱夹式弹力卡夹,其特征在于该弹力卡夹包括簧身[1]和从簧身[1]弯回于其一侧的抱压臂[2],其左部和右部的[2a]和[2b]分别从[1a]和[1b]弯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抱夹式弹力卡夹,其特征在于抱压臂(2)由分别基于左部〔2a〕和右部〔2b〕而构成的左抱压臂和右抱压臂组成,左、右抱压臂之间不连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抱夹式弹力卡夹,其特征在于抱压臂〔2〕为从左部〔2a〕连续至右部〔2b〕的一体抱压臂。
专利摘要活动抱夹式弹力卡夹,是一种主要用作自行车附件的弹力夹持装置。其结构包括簧身[1]和抱压臂[2]。用手指在其A、B两端加压使簧身[1]处于第一弹性形变状态时,即可套上并松弛地横抱承夹基体[3],然后松开手指,簧身[1]即伸张至第二弹性形变状态而使它抱紧承夹基体[3],基于本实用新型可制成极易于拆装的自行车泥板胶等;也可用于制造新型的化验用漏斗架,其水平架臂在垂直架杆上的高度位置调整操作极为方便。
文档编号F16B2/20GK2041375SQ8820243
公开日1989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1988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1988年3月22日
发明者招永锦 申请人:招永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