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端面接触推杆摆线减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1446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端面接触推杆摆线减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摆线机械传动领域的减速装置,具体说是一种单端面接触推杆摆线减速装置。
现有技术中,在摆线传动的减速装置上,其推杆与偏心轴上的轴承外径的接触,均为线接触,因而压强过大,运转受力时易使轴承外圈变形,致使两者磨损较大,并使系统产生一定振动,增大了噪音,缩短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中的缺点,将结构加以改进,主要解决由于推杆与偏心轴上的轴承外径接触为线接触所带来的问题,减小轴承外圈及推杆在压力作用下的变形和周期力作用下的疲劳,减小磨损与振动,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输出效率,降低噪音,改善传动性能。
本实用新型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单端面接触推杆摆线减速装置,在转轴外部通过外部支承偏心地安装一个输入套,输入套由外力带动转动,输入套外部套有轴承,沿轴承外圆均布数个推杆,推杆的另一端有凹槽,在凹槽内装有滚柱,滚柱与摆线环内侧的摆线峰谷相接触,推杆的侧面连接输出环架并能推动输出环架转动,输出环架连接棘爪、棘轮并能带动其转动,棘轮再带动执行元件转动。推杆与轴承外周接触部位是曲面,曲率半径相等。
摆线环内侧的峰谷数与传速比有关,可以选择7~95个,推杆与滚柱个数与摆线环内侧的峰谷个数成比例。可以选用4~48个。
当选择减速比为116时,摆线环内侧的峰谷个数为15个,推杆与滚柱个数可以选择8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将推杆与轴承相接触的底部形状改为圆弧形状,并与轴承相接触部位的曲率半径相等,由已有技术的线接触改为面接触,减小磨损及振动,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输出效率,降低运转噪音,从而明显改善传动性能。
本实用新型动作原理是齿差传动原理。现结合
一个实施例及其动作原理图1是单端面接触推杆摆线减速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A-A截面局部剖视图,在转轴(1)外部通过外部支承偏心地安装一个输入套(2),输入套(2)外部套有轴承(11),较高的输入转速及较小的扭矩通过输入套(2)传入该装置。由于输入套(2)的偏心,在转动时,通过轴承(11)将偏心作用产生的径向推力传给推杆(3)和有一半被推杆另一端包住的滚柱(5),在圆周上均布有8个推杆和8个滚柱,这是相对于摆线环内侧峰谷为15个时,减速比为116时选定的个数。当某一时刻,只有一个推杆在摆线环的最大斜面处受到最大的切向偏反作用力,该力由推杆(3)的侧面推动输出环架(9),并输出较低的转速及较大的扭矩,此输出通过棘爪(8)带动棘轮(7),进一步带动执行元件转动,从而实现减速转动。装有轴承(10)、(12)起支承作用,轴承(11)起推动推杆(3)的作用。推杆(3)与轴承(11)的圆弧形外径相接触,推杆(3)的底部是圆弧形,其曲率半径与轴承(11)的圆弧形外径曲率半径相同,因此接触紧密,为面接触,减小接触处的压力和磨损,减小轴承外圈及推杆在压力作用下的变形及周期力作用下的疲劳,降低运转噪音,明显改善传动功能,提高输出效率,延长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单端面接触推杆摆线减速装置,在转轴外部通过外部支承偏心地安装一个输入套,输入套外部套有轴承,沿轴承外圆均布数个推杆,推杆的另一端有凹槽,凹槽里装有滚柱,滚柱与摆线环内侧的摆线峰谷相接触,其特征在于推杆侧面连接输出环架并能推动输出环架转动,输出环架连接棘爪、棘轮并能带动其转动,推杆与轴承外周接触部位是曲面,曲率半径相等。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端面接触推杆摆线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摆线环内侧峰谷的个数与传速比有关,可以是7~95个,推杆与滚柱的个数与摆线环内侧的摆线峰谷个数成比例,为4~48个。
专利摘要单端面接触推杆摆线减速装置是一种摆线机械传动领域的减速装置结构的改进。在转轴外部安装一个输入套,输入套外部套有轴承,沿轴承外圆均布数个推杆,推杆的另一端凹槽里装的滚柱与摆线环内侧的摆线峰谷相接触,推杆侧面连接输出环架,并能推动输出环架,输出环架连接棘爪、棘轮并带动其转动,推杆与轴承外圆接触部位是曲面,曲率半径相等。优点是由原线接触改为面接触,减小磨损和振动,延长寿命,提高输出效率。
文档编号F16H37/00GK2199370SQ94240450
公开日1995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1994年5月7日 优先权日1994年5月7日
发明者王国栋 申请人:王国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