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干式耐压陶瓷阀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途广泛、耐压性能较好的的陶瓷阀芯,属于水暖器材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干式耐压陶瓷阀芯。
现有的阀门阀芯一般均采用橡胶件作为密封器件,也有采用不锈钢与橡胶件配合作为密封件,这类阀芯均存在着密封效果较差以及使用寿命较短的弊病,专利号为93221788的“一种低噪声节能水嘴陶瓷阀芯”较好地解决了上述不足,但却存在着以下不足该阀芯在工作时,水流穿过下陶瓷片和上陶瓷片进入阀体内,然后由阀体流出,整个阀芯都浸泡在水中,阀杆与阀芯体之间通过O型密封圈施以动密封,因而其耐压能力较差,在开启状态时一般耐压均在0.6MPa以下,难以满足耐压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干式耐压陶瓷阀芯,以通过其独特的流体通道结构,即流体穿过下陶瓷片的流体通道进入上陶瓷片的空腔,再通过下陶瓷片的另一流体通道流出,阀体的其他部分保持干燥,而减少了阀体与阀门之间的密封圈,从而使其具有较好的耐压能力,既较好的保留了现有技术的各种优点,同时又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的一种干式耐压陶瓷阀芯,主要是由阀体、阀杆、垫圈、弹性垫、陶瓷阀片及密封垫圈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陶瓷阀片是由上陶瓷片和下陶瓷片组成,在下陶瓷片上开有流体入孔和流体出孔,在上陶瓷片的与下陶瓷片相接触的面上开有可连通下陶瓷片上流体入孔和流体出孔的空腔,在阀门开启时,上述空腔与流体入孔和流体出孔形成流体通道。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干式耐压陶瓷阀芯,由于采用了独特的独特的流体通道结构,即流体穿过下陶瓷片的流体通道进入上陶瓷片的空腔,再通过下陶瓷片的另一流体通道流出,使阀体其他部分保持干燥,而减少了阀体与阀门之间的密封圈从而使其具有较好的耐压能力,以及该阀芯可根据不同阀门而制成旋入式或栓柱式的阀芯,并充分地利用了陶瓷阀片的密封和调节的优良性能,从而既较好的保留了现有技术的优点,同时又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密封性能好以及耐压性能好的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干式耐压陶瓷阀芯。
。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旋入式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栓柱式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其中1-阀体,2-阀杆,3-垫圈,4-螺纹,5-弹性垫,6-上陶瓷片,7-下陶瓷片,8-流体出孔,9-密封垫圈,10-流体入孔,11-空腔,12-阀门,13-压紧螺母,14-定位凸台。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干式耐压陶瓷阀芯,主要是由阀体(1)、阀杆(2)、垫圈(3)、弹性垫(5)、陶瓷阀片及密封垫圈(9)组成,阀体(1)内装置有阀杆(2),阀杆与阀体之间设置有垫圈(3),在阀杆的下部依次设置有弹性垫(7)、上陶瓷片(6)、下陶瓷片(7)及密封垫圈(9),阀杆(2)通过其上卡爪控制上陶瓷片相对下陶瓷片作一定角度的旋转,在下陶瓷片(7)上开有流体入孔(10)和流体出孔(8),在上陶瓷片的与下陶瓷片相接触的面上开有可连通下陶瓷片上流体入孔(10)和流体出孔(8)的空腔(11),在阀门开启时,上述空腔(11)与流体入孔(10)和流体出孔(8)形成流体通道,密封垫圈(9)上也开有与下陶瓷片相同的流体入孔和流体出孔。在旋入式实施例中,在阀体(1)的周边上设置有与阀门(12)相配合的螺纹(4);在栓柱式实施例中,在阀体(1)的外侧设置有与阀门(12)上凹口相配合的定位凸台(14),上述阀芯通过压紧螺母(13)固定在阀门(12)上。
权利要求1.一种干式耐压陶瓷阀芯,主要由阀体(1)、阀杆(2)、垫圈(3)、弹性垫(5)、陶瓷阀片及密封垫圈(9)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陶瓷阀片是由上陶瓷片(6)和下陶瓷片(7)组成,在下陶瓷片上(7)开有流体入孔(10))和流体出孔(8),在上陶瓷片的与下陶瓷片相接触的面上开有可连通下陶瓷片上流体入孔和流体出孔的空腔(11),在阀门开启时,上述空腔与流体入孔和出水孔形成流体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式耐压陶瓷阀芯,其特征在于在阀体(1)的外侧周边上设置有与阀门(12)相配合的螺纹(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式耐压陶瓷阀芯,其特征在于在阀体(1)的外侧设置有与阀门(12)上凹口相配合的定位凸台(14),阀芯通过压紧螺母(13)固定在阀门(12)上。
专利摘要一种干式耐压陶瓷阀芯,主要在下陶瓷片上开有流体入孔和出水孔,在上陶瓷片内开有空腔,阀门开启时,上述空腔与流体入孔和流体出孔形成流体通道,采用本干式耐压陶瓷阀芯,由于使用时阀体其他部分保持干燥,而减少了阀体与阀门之间的密封圈,从而具有较好的耐压能力,该阀芯可根据不同的阀门而制成旋入式或栓柱式的阀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密封性能好以及耐压性能好的优点。
文档编号F16K3/314GK2234534SQ9523717
公开日1996年9月4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7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7日
发明者谢庆俊 申请人:谢庆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