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用液压振子缓冲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8494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辆用液压振子缓冲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辆减振器制造技术。
现有技术中,机动车辆,例如轿车、卡车、摩托车等,为了减振的需要,通常设有用以减少车体振动频率的减振弹簧和用以衰减振动的液压缓冲减振机构。后者具体的做法是将车体通过连杆固连在压力缸柱塞上,盛有液压油的压力缸、储油缸与车轮轴固连成一体,在柱塞上设置有节流孔及单向阀门、阻尼小孔,当车轮通过凸起时,压力缸相对于柱塞作上升运动,下室产生压力使阀门开通,下室的油迅速从节流孔流向上室,从而使柱塞只有细小的运动,由此达到了减振目的。但由于所述阀门单向开通,因此,这种液压缓冲机构仅对路面上的凸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而对路面上有凹坑的情况不起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液压缓冲机构的组成,从而提供一种能使车辆在凸起处和凹坑处都有较好减振效果的机动车辆用液压振子缓冲减振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以下方式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动车辆用液压振子缓冲减振器,包括有通过连杆与车体连接的柱塞,与车轮轴连接的储油缸,在储油缸内包容有一个压力缸,柱塞外圆和压力缸内径相配合,并将压力缸分为上、下两室,柱塞上设有沟通二室的阻尼小孔,在储油缸的顶壁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气孔,其特征在于,在压力缸上、下室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与储油缸相通的上、下节流孔,在其孔口处设有用以关闭或开启的上、下环形振子,该环形振子套装在压力缸的外圆面上,并由弹性件支承,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固连在压力缸外壁面上或储油缸内壁上;在压力缸的上室顶壁面和下室的底壁面上还设有只能使油从储油缸流向压力缸的油孔及单向阀。所述的设置在柱塞上沟通上下二室的阻尼小孔,也能够设在压力缸上、下室的避开环形振子遮盖的侧壁上,使上、下室分别和储油缸有微量沟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用由弹性件支承的两个环形振子,关闭或开启上、下节流孔来控制油压,从而达到缓冲、减振的目的。当车辆在平坦道路上行驶时,上、下环形振子分别将上、下节流孔口封闭,压力缸和储油缸内的油压均衡,上、下单向阀门均闭合,仅由阻尼小孔作微量调节,使上、下两室的油压处于平衡状态。当车轮遇到凹坑或凸起时,压力缸体随车轮轴上升或下降运动,上下两室的油压失去平衡,环形振子在冲击力作用下,瞬间开启上或下节流孔,使储油缸内的油迅速流向上室或下室,从而限制了柱塞的位移,起到了缓冲减振作用。当车轮到达凹坑坑底或凸起顶点后,上环形振子或下环形振子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回位,使节流孔关闭,此时的柱塞在连杆端部的减振弹簧的作用下,相对压力缸作向上或向下运动,使得压力缸上室或下室内的压力增加,从而限制柱塞运动的速度,达到衰减振动的目的。由于上、下两室上分别设有节流孔,两者在遇到凹坑和凸起时分别开启,因此本实用新型对路面的凹坑或凸起均有较好的缓冲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液压缓冲减振机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参见
图1,图中(1)为用以和车体连接的圆环,(2)为罩壳,(3)为连杆,(4)为储油缸,(5)为压力缸,(6)为柱塞上的节流孔及单向阀,(7)为柱塞,(8)阻尼小孔,(9)用以和车轮轴连接的圆环。
参见图2,图中(10)为上进油孔及单向阀,(11)为上压簧,(12)为上阻尼小孔,(13)为上环形振子,(14)为上节流孔,(15)上、下限位块,(16)为下节流孔,(17)为下环形振子,(18)下压簧,(19)为下阻尼小孔,(20)为下进油孔及单向阀。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是上、下压簧(11)和(18),它们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储油缸的内壁面上,另一端分别与环形振子(13)、(17)固连。固连在压力缸外壁面上的上、下限位块(15)对上、下环形振子起了限位作用。车轮在平坦道路上行驶时,上、下环形振子分别将上、下节流孔(14)、(16)闭合。当车轮遇到凸起时,压力缸随车轮轴相对柱塞上升,在冲击力作用下,下环形振子与限位块分离,开启下节流孔,使压力缸下室内的油迅速向储油缸流动,而上振子受到限位块阻档,不能随意向下运动,使上节流孔仍处于关闭状态;当储油缸内油压加大到使上进油孔及单向阀开启时,则油从储油缸进入压力缸上室,以达到平衡;当车轮到达凸起顶点后,压力缸向上运动停止,下振子回位关闭下节流孔,柱塞在连杆端部减振弹簧的作用下上升,上进油孔关闭,上室压力增大,限制柱塞向上运动速度,起到了衰减振动的作用。当平坦路面上有凹坑时,首先开启上节流孔,其余过程类似,效果相同。
参见图3,本实施例在上、下环形振子和限位块之间增设上、下内压簧(21)、(22),该两个弹簧的一端固连在上、下限位块(15)上,另一端分别固连在环形振子(13)、(17)上,这样,在环形振子的上、下端面均固连有弹簧,其上下的位移由弹力控制,动作更为可靠。
权利要求1.机动车辆用液压振子缓冲减振器,包括有通过连杆与车体连接的柱塞,与车轮轴连接的储油缸,在储油缸内包容有一个压力缸,柱塞外圆和压力缸内径相配合,并将压力缸分为上、下二室,在柱塞上设有沟通二室的阻尼小孔,在储油缸顶壁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气孔,其特征在于,在压力缸上、下室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与储油缸相通的上、下节流孔,在其孔口处设有用以关闭或开启的上、下环形振子,该环形振子套装压力缸外圆面上,并由弹性件支承;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固连在压力缸的外圆壁面上或储油缸内壁上;所述压力缸的上室顶壁面和下室的底壁面上还设有只能使油从储油缸流向压力缸的进油孔及单向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振子缓冲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在柱塞上沟通上下二室的阻尼小孔也能够设置在压力缸上、下室的避开环形振子遮盖的侧壁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辆减震器制造技术。它包括现有液压缓冲机构中的柱塞、连杆、压力缸、储油缸,所述柱塞上设有沟通压力缸上、下室的阻尼小孔,储油缸顶壁上有气孔,在压力缸上、下室侧壁上分别设有节流孔,该孔口由上、下环形振子控制开闭,其环形振子套装在压力缸的外圆面上并由弹性件支承。当车辆遇到凹坑或凸起时,在瞬间冲击力作用下,环形振子能分别开启或关闭节流孔口,以调整压力缸上室或下室的压力,达到减振或衰减振动目的。
文档编号F16F9/14GK2360676SQ9721948
公开日2000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5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5日
发明者吴大文 申请人:吴大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