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电磁阻尼减震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77034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电磁阻尼减震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电磁阻尼减震器。
【背景技术】
[0002]减震器是一种利用弹簧,气压,液压,油压,用于吸收车辆行驶时的震动的装置。目前,减震器主要分为利用气体以及油压减震两种形式,在使用时间久了之后,需要更换期中的阻尼器,使用寿命达不到要求,且现有的减震器结构也比较复杂,使用不够方便,使用时产生的阻力较大。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电磁阻尼减震器。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发明一种汽车电磁阻尼减震器,其包括阻尼器、线圈、上支架以及与其对应设置的下支架,所述阻尼器安装在所述下支架上,所述线圈固定于所述上支架上,所述阻尼器通过弹簧与所述上支架相连接。
[0006]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之间的壳体,所述阻尼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上均设置有通孔。
[0008]进一步地,所述弹簧与所述阻尼器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阻尼器与所述壳体为间隙配合
[0010]当使用时,通过外部线圈产生磁场,令阻尼器产生感应电流,并生成相应的力,用于减缓震动,通过震动幅度的大小,可以改变线圈中电流的大小,用于改变减震器的减震效力。
[0011]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电磁产生磁力,利用磁力的相斥来产生减震效应,由于利用磁力互斥,所以减震阻尼器不需要与流体以及壳体相互接触,产生的摩擦力小,大大降低了损耗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5]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汽车电磁阻尼减震器,其包括阻尼器1、线圈2、上支架3以及与其对应设置的下支架4,所述阻尼器3安装在所述下支架4上,所述线圈2固定于所述上支架3上,所述阻尼器1通过弹簧5与所述上支架3相连接。
[0018]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支架3与所述下支架4之间的壳体6,所述阻尼器1安装在所述壳体6内。所述上支架3和所述下支架4上均设置有通孔7。所述弹簧5与所述阻尼器1固定连接。所述阻尼器1与所述壳体6为间隙配合.
[0019]当使用时,通过外部线圈产生磁场,令阻尼器产生感应电流,并生成相应的力,用于减缓震动,通过震动幅度的大小,可以改变线圈中电流的大小,用于改变减震器的减震效力。
[0020]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电磁产生磁力,利用磁力的相斥来产生减震效应,由于利用磁力互斥,所以减震阻尼器不需要与流体以及壳体相互接触,产生的摩擦力小,大大降低了损耗的技术问题。
[002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汽车电磁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阻尼器、线圈、上支架以及与其对应设置的下支架,所述阻尼器安装在所述下支架上,所述线圈固定于所述上支架上,所述阻尼器通过弹簧与所述上支架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磁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之间的壳体,所述阻尼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磁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上均设置有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磁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与所述阻尼器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电磁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与所述壳体为间隙配合。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电磁阻尼减震器,其包括阻尼器、线圈、上支架以及与其对应设置的下支架,所述阻尼器安装在所述下支架上,所述线圈固定于所述上支架上,所述阻尼器通过弹簧与所述上支架相连接。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之间的壳体,所述阻尼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弹簧与所述阻尼器固定连接。所述阻尼器与所述壳体为间隙配合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用电磁产生磁力,利用磁力的相斥来产生减震效应,由于利用磁力互斥,所以减震阻尼器不需要与流体以及壳体相互接触,产生的摩擦力小,大大降低了损耗的技术问题。
【IPC分类】F16F6/00
【公开号】CN105333043
【申请号】CN201510860911
【发明人】殷兴旺
【申请人】重庆林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