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温室物联网传感器防护支承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37196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温室物联网传感器防护支承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室传感器的防护支承装置,尤其是多种传感器的安装和部署,适用于温室环境因素的数据采集和综合管理。
二、【背景技术】
[0002]温室中的环境条件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使温室的环境最适宜于农作物的生长,是温室监控和管理技术发展的一个重点。目前,对温室环境信息的测量,主要是利用各种传感器来实现的。由于受到人们设计思路的影响,温室中传感器安装和部署的形式出现了多样化。它们主要的形式和存在的问题是:
[0003]一是支架式的百叶箱。这种百叶箱虽然能够防止太阳光对传感器的直接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能够保证传感器有足够的通风环境,能够保证传感器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但是存在占地面积较大、生产成本较高、影响施肥灌溉等地面生产作业的缺点。
[0004]二是圆柱形百叶桶吊装。虽然这种百叶桶体积小,占的空间不大,但对一些体积略大的传感器及变送器,由于一个百叶桶仅能安装一个传感器,要安装很多类型的传感器势必需要增加百叶桶的数量。这不仅会提高系统建设成本,还会造成传感器安装分散,吊链太多,现场比较凌乱,而且光照传感器无法置于百叶桶内。
[0005]三是支架加百叶桶。这种方式比较第二种而言有了改进,将百叶桶吊装在支架上,减少了吊链,但要是安装较多的传感器,就需要部署多个百叶桶,这样会占据较大的空间,影响农事作业。这些结构的共同问题是不能方便地更换传感器。
[0006]基于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全新的适合部署多种传感器的温室物联网传感器支承装置,以解决现有温室物联网传感器防护支承装置存在占地空间大、生产成本高、通用性差、更换传感器不方便和影响农事作业等问题。
三、
【发明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以较低廉的价格为温室环境监测提供一种适合部署多种传感器的支承装置。
[0008]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0009]本实用新型包括吊件(I)、传感器支承防护架(2)和采集器连接件(3)。
[0010]所述吊件(I)包括吊扣(11)、吊链(12)和吊环(13) ο
[0011]所述传感器支承防护架(2)包括紧固孔及紧固螺杆与螺母(21)、人字防护板A(22A)、人字防护板B(22B)、上挂板(23)、连接片(24)、旋转孔及旋转轴与螺母(25)、下挂板(26)和在下挂板(26)上的采集器盒吊挂孔及固定螺杆螺母(27)。吊件(I)通过吊环
(13)、紧固孔及紧固螺杆与螺母(21)与传感器支承防护架(2)连接;人字防护板A(22A)与人字防护板B(22B)按“人”字结构一体成型,并通过紧固孔及紧固螺杆与螺母(21)实现与上挂板(23)的连接,上挂板(23)通过连接片(24)、旋转孔及旋转轴与螺母(25)实现与下挂板(26)连接,上挂板(23)与下挂板(26)拼接处组成九个通风孔,下挂板(26)中部布置三排传感器安装孔。
[0012]所述采集器连接件(3)包括采集器盒连接片(31)、在采集器连接片上的吊挂孔及固定螺杆螺母(32)。采集器连接件(3)通过下挂板(26)下部的采集器盒吊挂孔及固定螺杆螺母(27)与传感器支承防护架(2)连接。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型独特,功能完备。“个”字型框架改变了以往用多个百叶桶部署传感器的格局,可以方便地安装各种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可以放在南侧,不影响采光。多种传感器集中安装在框架的立面上,节省了空间。“人”字型防护板具有遮阳、防雨、通风性好的特点,能够满足传感器安装对环境的要求。
[0015]2、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实用性强,成本低廉。上挂板(23)和下挂板(26)通过旋转孔、旋转轴连接,可以开合,可以方便地安装和拆卸变送器盒和各种传感器。在上挂板(23)下方和下挂板(26)上方,各具有半圆形豁口,合并后形成圆形,构成了较大的通风孔,既可以用于穿线吊装,又能达到通风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将采集器安放在框架下方并面向北方,用户可以随时观察显示器上的信息。由于多个传感器共用一个框架,并且采集器与传感器共用一个框架,减少了采集器单独部署的成本,从而降低了系统建设成本。
四、【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组成的侧视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吊件⑴结构组成的侧视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传感器支承防护架(2)结构组成的侧视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采集器连接件(3)结构组成的侧视图;
[0020]图5为与本实用新型连接的所述传感器(4)结构组成的侧视图。
[0021]图6为与本实用新型连接的所述采集器装置(5)结构组成的侧视图。
[0022]图7为与本实用新型与传感器(4)、采集器装置(5)连接结构组成的侧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吊件(I)、传感器支承防护架(2)和采集器连接件
(3)。所述吊件⑴是起着吊挂作用,通过图2中的吊链(12)、吊环(13)和图3中紧固孔及紧固螺杆与螺母(21)实现与传感器支承防护架(2)连接。采集器连接件(3)通过图3中的在下挂板(26)上的采集器盒吊挂孔及固定螺杆螺母(27)实现与传感器支承防护架(2)连接。
[0025]如图2所示,所述吊件(I)包括吊扣(11)、吊链(12)和吊环(13)。用于连接和吊挂固定整个传感器支承防护架(2),在下挂板(26)上更换传感器(4)非常方便。
[0026]如图3所示,所述传感器支承防护架(2)包括紧固孔及紧固螺杆与螺母(21)、人字防护板A(22A)、人字防护板B(22B)、上挂板(23)、连接片(24)、旋转孔及旋转轴与螺母
(25)、下挂板(26)和在下挂板(26)上的采集器盒吊挂孔及固定螺杆螺母(27)。人字防护板A(22A)与人字防护板B(22B)按“人”字结构一体成型,并通过紧固孔及紧固螺杆与螺母(21)实现与上挂板(23)的连接,上挂板(23)通过连接片(24)、旋转孔及旋转轴与螺母
[25]实现与下挂板(26)连接,上挂板(23)与下挂板(26)拼接处组成九个通风孔,下挂板
[26]中部布置三排传感器安装孔,用于安放图5中的传感器(4),下挂板(26)两端通过在下挂板(26)上的采集器盒吊挂孔及固定螺杆螺母(27)实现与图6中的采集器装置(5)连接。整个传感器支承防护架(2)侧视图成“个”字形结构,可方便在下挂板(26)上更换传感器⑷。
[0027]如图4所示,采集器连接件(3)包括采集器盒连接片(31)和吊挂孔及固定螺杆螺母(32),起连接作用。通过图3中在下挂板(26)上的采集器盒吊挂孔及固定螺杆螺母(27)实现图3中的下挂板(26)与采集器连接件(3)的连接,而采集器连接件(3)再通过吊挂孔及固定螺杆螺母(32)实现图6中的采集器装置(5)的连接。
[0028]如图5所示,所述传感器(4)包括传感器感应头(41)和变送器盒(42)。它通过固定螺杆螺母实现与图3中的下挂板(26)的连接。
[0029]优选地,所述传感器(4)可以有多个,可以安装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和0)2浓度传感器等。将它们一起部署时,为不影响采光,应将光照传感器感应头安放在南侧。
[0030]具体地,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与传感器(4)和采集器装置(5)的连接实现方式是:所述传感器(4)通过固定螺杆螺母实现与图3中的下挂板(26)连接。采集器装置(5)通过图4中的采集器盒连接片(31)和吊挂孔及固定螺杆螺母(32)实现与图3中的下挂板
(26)连接,以实现对环境信息的数据采集和现场显示。
[0031]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表述,本实用新型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于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表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夕卜,尽管本说明书中实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是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主权项】
1.一种新型的温室物联网传感器防护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件(I)、传感器支承防护架(2)和采集器连接件(3);所述吊件(I)吊挂传感器支承防护架(2),传感器支承防护架(2)通过下挂板(26)吊挂采集器连接件(3);所述传感器支承防护架(2)包括紧固孔及紧固螺杆与螺母(21)、人字防护板A(22A)、人字防护板B(22B)、上挂板(23)、连接片(24)、旋转孔及旋转轴与螺母(25)、下挂板(26)和在下挂板(26)上的采集器盒吊挂孔及固定螺杆螺母(27);人字防护板A(22A)与人字防护板B(22B) —体成型通过紧固孔及紧固螺杆与螺母(21)与上挂板(23)的连接,上挂板(23)通过连接片(24)、旋转孔及旋转轴与螺母(25)与下挂板(26)连接,上挂板(23)与下挂板(26)拼接处组成九个通风孔,下挂板(26)中部布置三排传感器安装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温室物联网传感器防护支承装置,包括吊件、传感器支承防护架和采集器连接件,吊件吊挂传感器支承防护架,传感器支承防护架通过下挂板吊挂采集器连接件;传感器支承防护架包括人字防护板A、人字防护板B、上挂板、下挂板等,可固定并保护采集器和多个传感器。
【IPC分类】F16M13-02
【公开号】CN204345206
【申请号】CN201320639472
【发明人】崔文顺, 李贺强, 李阳, 张志勇
【申请人】廊坊市大华夏神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