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散阀的开闭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51744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放散阀的开闭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开闭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放散阀的开闭设备。
【背景技术】
[0002]链篦机是履带式传热设备,在球团生产工艺过程中,链篦机承担干燥和预热工序。
[0003]在链篦机的预热段温度高达850°C?950°C,当链篦机出现故障时,需立即排出热量,从而保护设备不受高温的损坏。所以在预热段我们设计烟囱以及烟囱上面的放散阀。当链篦机正常工作时,烟囱放散阀关闭,使链篦机内腔形成一密闭空间,出现故障检修时,放散阀需打开,热量从烟囱通过放散阀排出,放散阀的开启和关闭均通过开闭设备的驱动实现。
[0004]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放散阀01的上阀体通过钢丝绳02与电液推杆03连接,电液推杆03上活塞杆伸缩,拉动与上阀体连接的钢丝绳02,从而实现上阀体的启闭。活塞杆的伸缩通过电机驱动,并且电液推杆03的油路集成块中设计了压力自锁机构,当电机停止转动时,活塞杆立即停留在一定的位置,压力油处于保压状态,从而实现上阀体开启或关闭状态的保持。但是,但在实际运用中,液压设备常常出现故障,使放散阀不能及时打开,以及在国外工程中常常有停电情况发生,电机无法启动,也使放散阀01不能及时打开,从而造成严重损失。
[0005]由以上所述,如何控制放散阀及时打开,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放散阀的开闭设备,其能够控制放散阀及时打开,避免了造成损失。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放散阀的开闭设备,包括与放散阀的上阀体连接的钢丝绳,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能够凭借自身重力拉动所述上阀体开启的配重块,以及能够支撑所述配重块升降的支撑装置。
[0009]优选的,上述放散阀的开闭设备中,所述支撑装置为螺旋千斤顶。
[0010]优选的,上述放散阀的开闭设备中,还包括设置导向所述配重块在竖直方向上升降的导向滑座。
[0011]优选的,上述放散阀的开闭设备中,所述导向滑座为长方体形框架结构,所述配重块位于其内部空间中。
[0012]优选的,上述放散阀的开闭设备中,所述支撑装置位于所述导向滑座的内部空间中,并设置在所述配重块的底部。
[0013]优选的,上述放散阀的开闭设备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滑座内部空间中,控制所述支撑装置停止工作的顶部限位开关。
[0014]优选的,上述放散阀的开闭设备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滑座内部空间中,控制所述支撑装置停止工作的底部限位开关。
[001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放散阀的开闭设备,钢丝绳的一端连接放散阀的上阀体,另一端连接配重块,在配重块不受支撑的情况下,其能够凭借自身重力拉动钢丝绳,使上阀体开启,即需要放散阀打开时,控制支撑装置不对配重块进行支撑,就能实现放散阀的开启;当需要放散阀关闭时,启动支撑装置,使其支撑配重块上升,使其不对钢丝绳施加拉力,从而令上阀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闭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放散阀的开闭设备,放散阀的打开,是通过配重块的重力拉动实现的,其不仅结构、制作简单,安装方便,在任何恶劣情况下(包括无电力供应的情况下)都能使用,达到了放散阀及时打开的目的,同时也降低了故障率,降低了自身设备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现有技术中开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放散阀的开闭设备的工作示意图;
[0019]图3为放散阀的开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0]放散阀O1、钢丝绳02、电液推杆03 ;
[0021]上阀体1、钢丝绳2、配重块3、支撑装置4、导向滑座5、顶部限位开关6、底部限位开关7。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放散阀的开闭设备,其能够控制放散阀及时打开,避免了造成损失。
[00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放散阀的开闭设备,包括与放散阀的上阀体I连接的钢丝绳2,其还包括连接在钢丝绳2另一端,能够凭借自身重力拉动上阀体I开启的配重块3,以及能够支撑配重块3升降的支撑装置4。
[0025]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放散阀的开闭设备,钢丝绳2的一端连接放散阀的上阀体1,另一端连接配重块3,在配重块3不受支撑的情况下,其能够凭借自身重力拉动钢丝绳2,使上阀体I开启,即需要放散阀打开时,控制支撑装置4不对配重块3进行支撑,就能实现放散阀的开启;当需要放散阀关闭时,启动支撑装置4,使其支撑配重块3上升,使其不对钢丝绳2施加拉力,从而令上阀体I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闭合。
[0026]本实施例提供的放散阀的开闭设备,放散阀的打开,是通过配重块3的重力拉动实现的,其不仅结构、制作简单,安装方便,在任何恶劣情况下(包括无电力供应的情况下)都能使用,达到了放散阀及时打开的目的,同时也降低了故障率,降低了自身设备的制造成本。
[0027]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放散阀的开闭设备中,支撑装置4为螺旋千斤顶。本实施例优选螺旋千斤顶作为支撑装置4,用以驱动配重块3的升降,是因为螺旋千斤顶不易发生故障,且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体积小,不仅能够及时的解除对配重块3的支撑,而且也更加适合导向滑座5的安装结构。
[0028]本实施例提供的放散阀的开闭设备中,还包括设置导向配重块3在竖直方向上升降的导向滑座5。为了进一步保证操作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放散阀的及时打开,本实施例优选设置导向滑座5,使配重块3沿着导向滑座5导向的方向上下移动,令配重块3的升降轨迹更加规范且升价灵活。
[0029]具体的,导向滑座5为长方体形框架结构,配重块3位于其内部空间中。上述结构的导向滑座5为本实施例的优选设置方式,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导向效果显著。
[0030]优选的,支撑装置4位于导向滑座5的内部空间中,并设置在配重块3的底部。此种设置方式能够对配重块3的多个方位进行导向,并且此种导向方式能够节省设置空间。
[0031]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放散阀的开闭设备中,还包括设置在导向滑座5内部空间中,控制支撑装置4停止工作的顶部限位开关6和底部限位开关7。如图3所示,在导向滑座5的内侧,设置了上下两个限位开关,分别为顶部限位开关6和底部限位开关7,在螺旋千斤顶驱动配重块3上升时,当配重块3移动至顶部限位开关6所在的部位时,与顶部限位开关6接触,顶部限位开关6控制螺旋千斤顶停止工作,配重块3不再上升,此时配重块3不对钢丝绳2施加拉力,放散阀的上阀体I关闭,当需要开启放散阀时,开启螺旋千斤顶,使螺旋千斤顶收缩,配重块3下移,拉动放散阀的上阀体I开启,当配重块3移动至底部限位开关7所在的部位时,与底部限位开关7接触,底部限位开关7控制螺旋千斤顶停止收缩,配重块3不再下降,避免行程过大而对上阀体I造成损伤,为上阀体I正常、安全的启闭提供了保证。
[0032]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33]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放散阀的开闭设备,包括与放散阀的上阀体连接的钢丝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能够凭借自身重力拉动所述上阀体开启的配重块,以及能够支撑所述配重块升降的支撑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散阀的开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为螺旋千斤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散阀的开闭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导向所述配重块在竖直方向上升降的导向滑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散阀的开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座为长方体形框架结构,所述配重块位于其内部空间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散阀的开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位于所述导向滑座的内部空间中,并设置在所述配重块的底部。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散阀的开闭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滑座内部空间中,控制所述支撑装置停止工作的顶部限位开关。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散阀的开闭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滑座内部空间中,控制所述支撑装置停止工作的底部限位开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散阀的开闭设备,包括与放散阀的上阀体连接的钢丝绳,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能够凭借自身重力拉动所述上阀体开启的配重块,以及能够支撑所述配重块升降的支撑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放散阀的开闭设备,放散阀的打开,是通过配重块的重力拉动实现的,其不仅结构、制作简单,安装方便,在任何恶劣情况下(包括无电力供应的情况下)都能使用,达到了放散阀及时打开的目的,同时也降低了故障率,降低了自身设备的制造成本。
【IPC分类】F16K31/00, F16K31/46
【公开号】CN204704454
【申请号】CN201520289042
【发明人】朱强龙
【申请人】朱强龙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5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