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油机管路连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52613阅读:839来源:国知局
滤油机管路连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路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滤油机的管路连接头。
【背景技术】
[0002]在变电站内,新安装的变压器设备需要进行真空注油并进行热油循环。真空注油和热油循环操作必须采用真空滤油机和压力滤油机进行,这就需要通过管路和连接头将变压器和真空滤油机以及压力滤油机连接起来。目前我们所用的真空滤油机和压力滤油机管路连接头都是传承的活连接头,由于变压器和真空滤油机以及压力滤油机的对接口连接比较复杂,至少需要三个接口对接在一起,因此存在连接时平衡不易掌握、容易发生错位、组装连接过程中费时费力、有时还需要反复连接等问题,这就导致每次组装连接的时间都会超过20分钟,极大的影响了工作进度。另外,由于滤油机管路连接头型号较多,丝路不匹配,连接过程中需要缠绕大量的生料带,从而给管路的连接带来很大困难,导致连接过程异常繁琐;再加上滤油机管路管节口质量差、壁薄,经长时间使用和采用管钳装拆后特别容易变形,因此使用过程中时常会出现由于管路连接不紧密而发生的漏油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能够有效防止漏油现象发生的滤油机管路连接头。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滤油机管路连接头,包括第一连接件至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右端与第二连接件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的右端与第三连接件机械配装并通过螺纹配装在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外圆周面上的拉紧螺母紧固,第三连接件的右端穿过拉紧螺母的通孔后与第四连接件的左端固定连接;
[0006]所述第二连接件自左至右包括主体部和配合部,配合部包括下平台配合部和下锥面配合部,主体部和下平台配合部管壁厚度以及内径相应,下锥面配合部的左端与下平台配合部的右端相接,下锥面配合部的右端与主体部管内壁相接,所述主体部和下平台配合部之间为外径大于主体部管外径且设置有外螺纹的环形凸起部;
[0007]所述第三连接件自左至右包括上平台装配部、上锥面装配部和连接管部,上平台装配部与第二连接件的下平台配合部上下配装,上锥面装配部和第二连接件的下锥面配合部上下配装;
[0008]所述拉紧螺母包括内螺纹端部和通孔部,内螺纹端部的内圆周面设置有与第二连接件环形凸起部上的外螺纹相配装的内螺纹,通孔部的左端卡装在内螺纹端部右端,通孔部穿过第三连接件的连接管部并与连接管部过盈配合。
[0009]上述滤油机管路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以及第三连接件与第四连接件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0010]上述滤油机管路连接头,所述第四连接件的右端部外圆周设置有滤油机钢丝油管连接的外螺纹。
[0011]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001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管路连接的时间可由采用传统活接头连接的最长28分钟降低到6分钟,大大缩短了滤油管路连接时间,同时还缩短了滤油时间,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采用竹节状的凸凹槽连接以及锥面配合方式,使管节口和连接头之间连接得非常牢固、紧密,避免了漏油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三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拉紧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封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第一连接件,2.第二连接件,21.主体部,22.环形凸起部,23.下平台配合部,24.下锥面配合部,3.第三连接件,31.上平台装配部,32.上锥面装配部,33.连接管部,4.拉紧螺母,41.内螺纹端部,42.通孔部,5.第四连接件,6.第一焊接区,7.第二焊接区,8.封堵头,81.螺纹配装部,82.锥面封堵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种滤油机管路连接头,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连接件至第四连接件,第一连接件1的右端与第二连接件2的左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并在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的连接处形成环形的第一焊接区6 ;第二连接件2的右端与第三连接件3机械配装并通过拉紧螺母4紧固,拉紧螺母4螺纹配装在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外圆周面上,第三连接件3的右端穿过拉紧螺母的通孔后与第四连接件5的左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并在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的连接处形成环形的第二焊接区7 ;第四连接件5的右端部外圆周设置有外螺纹,用于连接滤油机钢丝油管。
[0021]第二连接件2的结构如图2所示,自左至右包括主体部21和配合部,配合部包括下平台配合部23和下锥面配合部24,主体部和下平台配合部管壁厚度以及内径相应,下锥面配合部24的左端与下平台配合部23的右端相接,下锥面配合部24的右端与主体部21管内壁相接;主体部和下平台配合部之间为外径大于主体部管外径且设置有外螺纹的环形凸起部22,环形凸起部用于与拉紧螺母螺纹配装。
[0022]第三连接件3的结构如图3所示,自左至右包括上平台装配部31、上锥面装配部32和连接管部33,上平台装配部31与第二连接件的下平台配合部23上下配装,上锥面装配部32和第二连接件的下锥面配合部24上下配装;使第三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形成斜面密封配合和平台过度配合,便于拉紧螺母将第三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牢固地装配在一起。
[0023]拉紧螺母4的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内螺纹端部41和通孔部42,内螺纹端部41的内圆周面设置有与第二连接件环形凸起部上的外螺纹相配装的内螺纹,通孔部42的左端卡装在内螺纹端部41右端,通孔部42穿过第三连接件的连接管部33并与连接管部过盈配入口 ο
[0024]本实用新型中,不用于连接变压器和滤油机管路时,可在第二连接件的右端配装封堵头8将管路密封。封堵头8的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自左至右成一体结构设置的螺纹配装部81和锥面封堵部82 ;螺纹配装部81的结构与拉紧螺母内螺纹端部的结构相同;锥面封堵部82配装第二连接件的下锥面配合部。
【主权项】
1.滤油机管路连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至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右端与第二连接件(2)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2)的右端与第三连接件(3)机械配装并通过螺纹配装在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外圆周面上的拉紧螺母(4)紧固,第三连接件(3)的右端穿过拉紧螺母的通孔后与第四连接件(5)的左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2)自左至右包括主体部(21)和配合部,配合部包括下平台配合部(23)和下锥面配合部(24),主体部和下平台配合部管壁厚度以及内径相应,下锥面配合部(24)的左端与下平台配合部(23)的右端相接,下锥面配合部(24)的右端与主体部(21)管内壁相接,所述主体部和下平台配合部之间为外径大于主体部管外径且设置有外螺纹的环形凸起部(22); 所述第三连接件(3 )自左至右包括上平台装配部(31)、上锥面装配部(32 )和连接管部(33),上平台装配部(31)与第二连接件的下平台配合部(23)上下配装,上锥面装配部(32)和第二连接件的下锥面配合部(24)上下配装; 所述拉紧螺母(4)包括内螺纹端部(41)和通孔部(42),内螺纹端部(41)的内圆周面设置有与第二连接件环形凸起部上的外螺纹相配装的内螺纹,通孔部(42)的左端卡装在内螺纹端部(41)右端,通孔部(42 )穿过第三连接件的连接管部(33 )并与连接管部过盈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油机管路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以及第三连接件与第四连接件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油机管路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件的右端部外圆周设置有滤油机钢丝油管连接的外螺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滤油机管路连接头,包括第一连接件至第四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右端与第二连接件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的右端与第三连接件机械配装并通过拉紧螺母紧固,第三连接件的右端穿过拉紧螺母的通孔后与第四连接件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之间的机械配装包括平台装配部和锥面装配部,拉紧螺母螺纹配装在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的外圆周面上。本实用新型用于连接变压器和真空滤油机,缩短了滤油管路连接时间,使接口不再漏油,减少了滤油机的停运次数,大大提高了滤油机操作的安全性,确保了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IPC分类】F16L19/025
【公开号】CN204962093
【申请号】CN201520739987
【发明人】张丽, 衷新平, 吕尊堂, 杨峰, 马腾, 梁奉山, 张贤秋, 文勇, 苏海龙, 欧阳英华
【申请人】国网电网公司, 国网山东嘉祥县供电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