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环开槽关节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96054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环开槽关节轴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外环开槽关节轴承。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按运动元件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其中滚动轴承已经标准化、系列化,但与滑动轴承相比它的径向尺寸、振动和噪声较大,价格也较高。滑动轴承是在滑动摩擦下工作的轴承。滑动轴承工作平稳、可靠、无噪声。在液体润滑条件下,滑动表面被润滑油分开而不发生直接接触,还可以大大减小摩擦损失和表面磨损,油膜还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但起动摩擦阻力较大。轴被轴承支承的部分称为轴颈,与轴颈相配的零件称为轴瓦。为了改善轴瓦表面的摩擦性质而在其内表面上浇铸的减摩材料层称为轴承衬。轴瓦和轴承衬的材料统称为滑动轴承材料。滑动轴承应用场合一般在低速重载工况条件下。国内针对滑动轴承磨损一般采用的是补焊、镶轴套、打麻点等方法,但当轴的材质为45号钢(调质处理)时,如果仅采用堆焊处理,则会产生焊接内应力,在重载荷或高速运转的情况下,可能在轴肩处出现裂纹乃至断裂的现象,如果采用去应力退火,则难于操作,且加工周期长,检修费用高;当轴的材质为HT200时,采用铸铁焊也不理想。一些维修技术较高的企业会采用电刷镀、激光焊、微弧焊甚至冷焊等,这些维修技术往往需要较高的要求及高昂的费用。关节轴承为滑动轴承,现有技术当中关节轴承多采用挤压型结构,其工艺简单,但轴承外环较软,承载能力低,易于磨损,且不易更换。
[0003]现在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轴承,该轴承能够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滑动轴承生产制造以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外环开槽关节轴承,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关节轴承生产制造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利影响。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外环开槽关节轴承,包括轴承外环,用于关节轴承内环的安装,轴承外环设置有安装边,安装边设置于轴承外环的一端的环口,轴承外环远离安装边的环口处开设有内环的安装槽。
[0006]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内环的安装槽的宽度与轴承内环的宽度相同,保障轴承内环可以塞进轴承外环内。
[0007]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轴承外环的内侧沿轴承外环的内壁周向设置有外环润滑槽,在外环润滑槽内贯穿轴承外环的壁设置有外环通孔。外环通孔与外环润滑槽配合可以将轴承外环的润滑剂通过外环通孔注入到轴承外环的内壁上,起到轴承外环与轴承内环之间的润滑作用。
[0008]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轴承内环的内侧,沿轴承内环的外壁周向设置有第一内环润滑槽,垂直于第一内环润滑槽间隔设置有第二内环润滑槽,在第一内环润滑槽内贯穿轴承内环的壁设置有内环通孔。轴承内环安装至轴承外环后,第一内环润滑槽与外环润滑槽处于同一面上,第一内环润滑槽与第二内环润滑槽配合将润滑剂均匀地涂覆在轴承内环的壁的内侧,同时,还可以通过内环通孔注入润滑剂至外环润滑槽内。
[0009]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外环开槽关节轴承的有益效果在于,轴承外环的强度较现有技术中的轴承外环有较大的提高,承载能力较现有技术中的关节轴承有提高,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装置稳定性高,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外环开槽关节轴承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外环开槽关节轴承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轴承内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外环开槽关节轴承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轴承外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外环开槽关节轴承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轴承内环与轴承外环处于安装状态。
[0014]附图标记:
[0015]I是轴承内环、1-1是第一内环润滑槽、1-2是第二内环润滑槽、2是轴承外环、2-1是安装槽、2-2是安装边、2-3是安装孔、2-4是外环润滑槽、2-5是外环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沮围的限制。
[0018]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环开槽关节轴承,包括轴承外环2,用于关节轴承内环I的安装,轴承外环2设置有安装边2-2,安装边2-2设置于轴承外环2的一端的环口,轴承外环2远离安装边2-2的环口处开设有内环I的安装槽2-1。
[0019]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环开槽关节轴承的技术方案中,内环I的安装槽2-1的宽度与轴承内环I的宽度相同。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保障轴承内环I能够通过轴承外环2上的安装槽2-1而塞进轴承外环2内。
[0020]轴承外环2的内侧沿轴承外环2的内壁周向设置有外环润滑槽2-4,在外环润滑槽2-4内贯穿轴承外环2的壁设置有外环通孔2-5。外环通孔2-5的设计是方便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环开槽关节轴承外侧将润滑剂注入到轴承外环2的内壁,即轴承外环2与轴承内环I之间,润滑剂使轴承外环2与轴承内环I在进行相对转动的过程中不产生相对摩擦而造成结构损伤。
[0021]轴承内环I的内侧沿轴承内环I的内壁周向设置有第一内环润滑槽1-1,垂直于第一内环润滑槽1-1间隔设置有第二内环润滑槽1-2,在第一内环润滑槽1-1内贯穿轴承内环I的壁设置有内环通孔1-3。第一内环润滑槽1-1与第二内环润滑槽1-2垂直设置,并在交汇处设置有内环通孔1-3,使轴承内环I与轴承外环2之间的润滑剂可通过内环通孔1-3流入到轴承内环I的内侧,也可通过内环通孔1-3从轴承内环I的内侧传至轴承内环I与轴承外环2之间。轴承外环2与轴承外环2的安装机体采用间隙配合,方便后续的更换。
[0022]轴承外环2的安装边2-2为法兰,轴承外环2与上述法兰为一体成型结构,在法兰上设置有安装孔2-3,通过销轴连接或者螺栓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环开槽关节轴承安装固定在机体上。将轴承外环2与法兰一体成型,避免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对轴承外环2的结构造成损伤。
[00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环开槽关节轴承避免了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将轴承外环2设计成刚度小于轴承内环I的形式,通过安装槽2-1的设计可使轴承内环I避免通过挤压形式与轴承外环2组合成型。轴承外环2可由高强度材料制成,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环开槽大承载可以承受比现有技术中的通过挤压成型的轴承能够达到更高的承载能力。通过在轴承外环2与轴承内环I上设置润滑槽,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环开槽关节轴承的轴承内环I与轴承外环2不易磨损。
[0024]以上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外环开槽关节轴承具体实施例做了详细描述,但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还需要说明的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外环开槽关节轴承技术方案的范畴包括上述各部分之间的任意组合。
【主权项】
1.一种外环开槽关节轴承,用于关节轴承内环(I)的安装,包括轴承外环(2),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环(2)设置有安装边(2-2),所述安装边(2-2)设置于所述轴承外环(2)的一端的环口,所述轴承外环(2)远离所述安装边(2-2)的环口处开设有所述内环(I)的安装槽(2-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环开槽关节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I)的所述安装槽(2-1)的宽度与所述轴承内环(I)的宽度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环开槽关节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环(2)的内侧沿所述轴承外环(2)的内壁周向设置有外环润滑槽(2-4),在所述外环润滑槽(2-4)内贯穿所述轴承外环(2)的壁设置有外环通孔(2-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环开槽关节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内环(I)的外侧沿所述轴承内环(I)的外壁周向设置有第一内环润滑槽(1-1),垂直于所述第一内环润滑槽(1-1)间隔设置有第二内环润滑槽(1-2),在所述第一内环润滑槽(1-1)内贯穿所述轴承内环(I)的壁设置有内环通孔(1-3)。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环开槽关节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环(2)的安装边(2-2)为法兰,所述轴承外环(2)与所述安装法兰为一体成型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外环开槽关节轴承,涉及飞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用于关节轴承内环的安装,轴承外环设置有安装边,安装边设置于轴承外环的一端的环口,轴承外环远离所述安装边的环口处开设有所述内环的安装槽,用于轴承内环的安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环开槽关节轴承,工艺简单,轴承外环开装配槽,轴承装配方便,承载能力强,同时易于更换。
【IPC分类】F16C33/04, F16C23/02
【公开号】CN205207426
【申请号】CN201521037474
【发明人】薛会民, 刘利阳, 邓永先, 单泉, 刘易卓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