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速轴承及径向移动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42189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速轴承及径向移动元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速轴承及径向移动元件,所述减速轴承包括从里到外依次设在同一轴承平面的内圈、中间圈和外圈;所述减速轴承具有至少一个减速级,其中,所述内圈、中间圈和外圈分别具有沿减速轴承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内圈延伸部、中间圈延伸部和外圈延伸部;所述外圈延伸部的内表面为内齿形面、所述内圈延伸部的外表面为外齿形面;所述中间圈延伸部设有用于置放径向移动元件的径向通道,并通过径向移动元件传输波浪型减速动作;所述径向移动元件包括径向移动元件主体和接触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普通轴承的优化设计,使之变成具有减速功能的减速轴承,跟通常的减速器相比较,具有结构紧凑、性能可靠的优点。
【专利说明】
一种减速轴承及径向移动元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速轴承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减少径向移动摩擦的减速轴承和径向移动元件。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的变速箱本身不能或者不适合承受径向力,因此通常要配合外部或附加径向轴承使用。许多技术应用要求减速动作,但是面临一个问题,也即,众所周知的配合轴承使用的变速箱体积太大,不适合机器人以及电动车和电动轮等小型化要求强烈,并且转速的降低要稳固且精确的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能够减小减速轴承中径向移动元件的两端与径向通道之间的接触面积的减速轴承及径向移动元件。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减速轴承,包括从里到外依次设在同一轴承平面的内圈、中间圈和外圈,且所述内圈与中间圈之间以及所述外圈与中间圈之间分别设有滚动元件;所述减速轴承具有至少一个减速级,其中,所述内圈、中间圈和外圈分别具有沿减速轴承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内圈延伸部、中间圈延伸部和外圈延伸部,所述内圈延伸部、中间圈延伸部以及外圈延伸部位于同一减速级平面上;所述外圈延伸部的内表面为内齿形面、所述内圈延伸部的外表面为外齿形面;所述中间圈延伸部设在所述内圈延伸部与外圈延伸部之间并设有用于置放径向移动元件的径向通道;所述中间圈延伸部通过径向移动元件传输波浪型减速动作;
[0005]所述径向移动元件包括径向移动元件主体和分别设在所述径向移动元件主体的轴向两端、并用于与所述径向通道的轴向端面相抵接的接触部;每一所述接触部由径向移动元件主体的轴向端面延伸形成。
[0006]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速轴承中,所述接触部设有一接触点,并且所述接触点位于所述径向移动元件主体的中轴线上,所述接触部通过所述接触点与所述径向通道的轴向端面形成点接触。
[0007]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速轴承中,所述接触部由径向移动元件主体处至接触点处的尺寸逐渐减小。
[0008]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速轴承中,所述外圈延伸部的内齿形面的齿槽的数量大于内圈延伸部的外齿形面的轮齿的数量。
[0009]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速轴承中,所述外圈延伸部的内齿形面上的齿槽的径向深度等于或大于内圈延伸部的外齿形面上的轮齿在径向方向上的高度。
[0010]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速轴承中,所述内圈延伸部的外齿形面的齿槽的数量大于外圈延伸部的内齿形面的轮齿的数量。
[0011]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速轴承中,所述内圈延伸部的外齿形面上的齿槽的径向深度等于或大于外圈延伸部的内齿形面上的轮齿在径向方向上的高度。
[00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径向移动元件,包括径向移动元件主体和分别设在径向移动元件主体的两端、并用于与减速轴承的中间圈上的径向通道的轴向端面相抵接的接触部,每一所述接触部由径向移动元件主体的轴向端面延伸形成。
[0013]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径向移动元件中,所述接触部设有一接触点,并且所述接触点位于所述径向移动元件主体的中轴线上,所述接触部通过所述接触点与所述径向通道的轴向端面形成点接触。
[0014]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径向移动元件中,所述接触部由径向移动元件主体处至接触点处的尺寸逐渐减小。
[0015]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径向移动元件中,所述径向移动主体和接触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6]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径向移动元件中,所述径向移动元件主体为圆柱形,所述接触部为锥形、球冠形或椭球冠形。
[0017]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普通轴承的优化设计,使之变成具有减速功能的减速轴承,跟通常的减速器相比较,具有结构紧凑、性能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减速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减速轴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中的减速轴承的径向移动元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4为图1中的减速轴承的径向移动元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2]图5为图1中的减速轴承的径向移动元件的结构示意图三。
[0023]图6为图1中的减速轴承的径向移动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实施例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002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速轴承,该减速轴承包括从里到外依次设在同一轴承平面的内圈、中间圈和外圈,且内圈与中间圈之间以及外圈与中间圈之间分别设有滚动元件。该减速轴承具有至少一个减速级,其中,内圈、中间圈和外圈分别具有沿减速轴承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内圈延伸部、中间圈延伸部和外圈延伸部,上述内圈延伸部、中间圈延伸部以及外圈延伸部位于同一减速级平面上。外圈延伸部的内表面为内齿形面、内圈延伸部的外表面为外齿形面;中间圈延伸部设在内圈延伸部与外圈延伸部之间并设有用于置放径向移动元件的径向通道;中间圈延伸部通过径向移动元件传输波浪型减速动作。上述径向移动元件包括径向移动元件主体和分别设在径向移动元件主体的轴向两端、并用于与径向通道的轴向端面相抵接的接触部;每一接触部由径向移动元件主体的轴向端面延伸形成。
[0026]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上述减速轴承的横截面。减速轴承包括同心布设的内圈10、中间圈20、外圈30。在横截面的左边部分,标出了轴承平面41,该轴承平面41上包括三个同心布设的内圈10、中间圈20、外圈30以及滚动元件50、51,滚动元件50、51分别放置在内圈10与中间圈20之间和中间圈20与外圈30之间。因此,轴承平面41上的元件构成了具有三个可旋转圈的径向滚动轴承。滚动元件50、51可以是圆柱滚子,也可以使用轴承中常用的任何其他种类的滚动元件,例如滚珠、滚针等。
[0027]内圈10、中间圈20、外圈30分别具有轴向延伸且处于共同减速级平面42的内圈延伸部16、中间圈延伸部26、外圈延伸部36。内圈延伸部16、中间圈延伸部26、外圈延伸部36构成减速级7,并且内圈延伸部16与外圈延伸部36之间设有径向移动件40,中间圈延伸部26设有用于置放径向移动元件40的径向通道,内圈延伸部16的外表面与径向移动元件40(径向移动元件40遮罩在中间圈延伸部26内部的径向通道的内部)接触,外圈延伸部36的内表面接触径向移动元件40,从而通过径向通道引导径向移动元件40的径向移动,使得中间圈延伸部26在内圈延伸部16与外圈延伸部36之间传输波浪型减速动作。
[0028]轴承部分的滚动元件50、51遮罩在滚动元件罩壳52、53中。减速轴承5具有中心开口 13,其构成减速轴承5的总直径的重要部分。另外,在内圈10、中间圈20和外圈30中具有用于附接支撑结构和连接到输入和输出装置的三个通孔,即内圈延伸部16中的输入连接的通孔18、中间圈20中的输出连接的通孔28和外圈30中用于附接到支撑结构的通孔38。
[0029]中间圈延伸部26包括罩壳,径向通道位于罩壳内并用于导引径向移动元件40的线性移动(滑动或滚动)。中间圈延伸部26本身是圆柱形的结构。中间圈延伸部26的内径略大于内圈延伸部16的外齿形面顶端的直径。
[0030]为保证径向移动元件40顺利传递减速波浪形减速动作,外圈延伸部36的内齿形面上的齿槽的径向深度等于或大于内圈延伸部16的外齿形面上的轮齿在径向方向上的高度;或者内圈延伸部16的外齿形面上的齿槽的径向深度等于或大于外圈延伸部36的内齿形面上的轮齿在径向方向上的高度。通过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地避免减速轴承出现三个同心圈之间相互阻挡移动的情况。优选的,内圈延伸部16的外齿形面上的轮齿的形状反映了外圈延伸部36上的齿槽的形状的颠倒形式;或者外圈延伸部36的内齿形面上的轮齿的形状反映了内圈延伸部16上的齿槽的形状的颠倒形式,这样,径向通道中的径向移动元件40将没有游隙或者只有很小的游隙,因而减少了运行过程中各部件出现撕裂和磨损的情况。
[0031]如图2所示,为减少径向移动元件40在径向通道内移动的阻力,上述径向移动元件40可包括径向移动元件主体401和分别设在径向移动元件主体401的轴向两端、并用于与径向通道的轴向端面相抵接的接触部40 2,且每一接触部40 2由径向移动元件主体401的轴向端面延伸形成。通过该方式,可减小径向移动元件40在移动过程中的磨损。
[0032]进一步地,上述接触部402设有一接触点403,并且该接触点403位于径向移动元件主体401的中轴线上,接触部402通过接触点403与径向通道的轴向端面形成点接触。具体地,接触部402只通过接触点403与径向通道形成点接触,每一接触部402有且仅有一个接触点403,从而进一步减少径向移动元件40与径向通道之间的摩擦损耗,减少发热量,提高轴承寿命。
[0033]上述接触部402由径向移动元件主体401处至接触点403处的尺寸逐渐减小。这样,可保证径向移动元件40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平稳。优选的,针对轴承的不同使用场合,接触部402的外形可以选择不同的结构,接触部402具体可采用锥形、球冠形或椭球冠形等,如图3至6所示。其中锥形又可以为圆锥形、三角锥形等,还可以是多种异形体的组合,只要能够保证异形面上能够形成一个位于径向移动元件主体401的中轴线上的接触点403即可。
[0034]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为提高径向移动元件40的结构强度,径向移动元件主体401和接触部402为一体成型结构。
[003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减速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从里到外依次设在同一轴承平面的内圈、中间圈和外圈,且所述内圈与中间圈之间以及所述外圈与中间圈之间分别设有滚动元件;所述减速轴承具有至少一个减速级,其中,所述内圈、中间圈和外圈分别具有沿减速轴承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内圈延伸部、中间圈延伸部和外圈延伸部,所述内圈延伸部、中间圈延伸部以及外圈延伸部位于同一减速级平面上;所述外圈延伸部的内表面为内齿形面、所述内圈延伸部的外表面为外齿形面;所述中间圈延伸部设在所述内圈延伸部与外圈延伸部之间并设有用于置放径向移动元件的径向通道;所述中间圈延伸部通过径向移动元件传输波浪型减速动作; 所述径向移动元件包括径向移动元件主体和分别设在所述径向移动元件主体的轴向两端、并用于与所述径向通道的轴向端面相抵接的接触部;每一所述接触部由径向移动元件主体的轴向端面延伸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设有一接触点,并且所述接触点位于所述径向移动元件主体的中轴线上,所述接触部通过所述接触点与所述径向通道的轴向端面形成点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由径向移动元件主体处至接触点处的尺寸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延伸部的内齿形面的齿槽的数量大于内圈延伸部的外齿形面的轮齿的数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速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延伸部的内齿形面上的齿槽的径向深度等于或大于内圈延伸部的外齿形面上的轮齿在径向方向上的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延伸部的外齿形面的齿槽的数量大于外圈延伸部的内齿形面的轮齿的数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速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延伸部的外齿形面上的齿槽的径向深度等于或大于外圈延伸部的内齿形面上的轮齿在径向方向上的高度。8.—种径向移动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径向移动元件主体和分别设在径向移动元件主体的两端、并用于与减速轴承的中间圈上的径向通道的轴向端面相抵接的接触部,每一所述接触部由径向移动元件主体的轴向端面延伸形成。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径向移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设有一接触点,并且所述接触点位于所述径向移动元件主体的中轴线上,所述接触部通过所述接触点与所述径向通道的轴向端面形成点接触。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径向移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由径向移动元件主体处至接触点处的尺寸逐渐减小。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径向移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移动主体和接触部为一体成型结构。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径向移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移动元件主体为圆柱形,所述接触部为锥形、球冠形或椭球冠形。
【文档编号】F16C19/55GK205423531SQ201620105578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日
【发明人】屈晓东, 李俊田
【申请人】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