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氯化硅卸车结构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21354发布日期:2018-11-30 23:14阅读:1358来源:国知局



背景技术:
在气相白炭黑生产领域中,原材料四氯化硅的汽化温度是57.4度。现在,四氯化硅卸车在时均采用氮气压力将处于高水平位置罐车中的液态四氯化硅压进低水平位置的储罐中。随着储罐内液体体积增加,气体体积缩小,当储罐内压力与罐车内压力一样时,就不能继续卸车,这时候需要在储罐上部开一个泄压口,卸载掉储罐的压力。而低沸点的四氯化硅就会挥发并随氮气溢出。气态四氯化硅一旦遇到潮湿空气中的水分迅速发生水解反应而生成硅酸和氯化氢,形成大量的带刺激性气味的白烟,造成环境污染,直接危害操作工人的安全。此时,为了处理四氯化硅烟气,本行业通常的做法是将尾气管放进水池里,让四氯化硅水解成氧化硅和盐酸。即使这样依然有部分四氯化硅溢出,造成二次污染。

中国专利cn107893907a号所公开的“一种适用于高纯氯硅烷的充装系统及其充卸料方法”专利(申请号:201711310529.3),该充装系统通过对常规氮气管线系统与尾气管线系统进行并联连通,对第一高纯氮气管线系统与尾气管线系统进行并联连通,对第二高纯氮气管线系统与卸车管线系统进行并联连通,对装车管线系统与尾气管线系统和卸车管线系统均进行并联连通,实现了对高纯氯硅烷的充卸料和吹扫置换。这项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结构比较复杂,增加了工人的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四氯化硅卸车结构及方法,在防止四氯化硅溢出造成污染的同时,简化卸车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四氯化硅卸车结构由卸料管路、排气管路和支架组成,其中,卸料管路由罐车卸料口、连接管、鹤管、泵、过滤器、进料阀门和储罐进料口构成,鹤管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罐车卸料口连接,鹤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泵的入口连接,过滤器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泵的出口连接,过滤器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储罐进料口连接,进料阀门安置在储罐进料口外侧的连接管上;排气管路由储罐排气口、排气阀门、连接管、鹤管和罐车进气口构成,鹤管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储罐排气口连接,鹤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罐车进气口连接,排气阀门安置在储罐排气口外侧的连接管上;支架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卸料管路和排气管路中的鹤管均固定在支架上。

另外,鹤管是一种可以伸缩移动的管子,是石化行业流体装卸过程中的专用设备,又称流体装卸臂。它采用旋转接头与刚性管道及弯头连接起来,以实现火车、汽车槽车与栈桥储运管线之间传输液体介质的活动设备,以取代老式的软管连接,具有很高的安全性,灵活性及寿命长等特点。泵的外壳上有开关,泵通过开关与外部电源连接。鹤管、泵和过滤器均是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选择相应的型号进行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四氯化硅卸车方法依托上述四氯化硅卸车结构,具体步骤为:①、通过连接管依次连接罐车卸料口、鹤管、泵、过滤器和储罐进料口,通过连接管依次连接储罐排气口、鹤管和罐车进气口;②、打开进料阀门,开启泵,将罐车内液态四氯化硅沿卸料管路加入到储罐中,储罐中的压力逐渐增加;③、两分钟后,打开排气阀门,储罐内上部的氮气和气态四氯化硅混合气体在压力作用下沿排气管路返回罐车内上部;④、直到罐车内的液态四氯化硅全部加入到储罐中,关闭进料阀门和排气阀门,完成卸车。

为进一步是本发明适于应用,罐车卸料口的水平位置比储罐进料口的水平位置高2~7米,高度差低于2米则影响液态四氯化硅卸车速度,高度差大于7米则增加管路长度而影响安置。

本发明提供的四氯化硅卸车结构及方法具有积极的效果:由卸料管路、排气管路和支架组成,结构简单;使用时储罐内上部的氮气和气态四氯化硅混合气体在压力作用下沿排气管路返回罐车内上部,实现零排放,不会对环境和操作工人造成危害。

附图说明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看附图:

附图1表示本发明的横截面结构原理示意图。

附图1所示的结构包括:罐车进气口1、罐车卸料口2、鹤管3、连接管4、支架5、储罐排气口6、过滤器7、进料阀门8、排气阀门9、储罐进料口10。

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的四氯化硅卸车结构由卸料管路、排气管路和支架5组成,其中,卸料管路由罐车卸料口2、连接管4、鹤管3、泵、过滤器7、进料阀门8和储罐进料口10构成,鹤管3的一端通过连接管4与罐车卸料口2连接,鹤管3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4与泵的入口连接,过滤器7的一端通过连接管4与泵的出口连接,过滤器7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4与储罐进料口10连接,进料阀门8安置在储罐进料口10外侧的连接管4上;排气管路由储罐排气口6、排气阀门9、连接管4、鹤管3和罐车进气口1构成,鹤管3的一端通过连接管4与储罐排气口6连接,鹤管3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4与罐车进气口1连接,排气阀门9安置在储罐排气口6外侧的连接管4上;支架5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卸料管路和排气管路中的鹤管3均固定在支架5上。

另外,鹤管3是一种可以伸缩移动的管子,是石化行业流体装卸过程中的专用设备,又称流体装卸臂。它采用旋转接头与刚性管道及弯头连接起来,以实现火车、汽车槽车与栈桥储运管线之间传输液体介质的活动设备,以取代老式的软管连接,具有很高的安全性,灵活性及寿命长等特点。泵的外壳上有开关,泵通过开关与外部电源连接。鹤管3、泵和过滤器7均是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选择相应的型号进行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四氯化硅卸车方法依托上述四氯化硅卸车结构,具体步骤为:①、通过连接管4依次连接罐车卸料口2、鹤管3、泵、过滤器7和储罐进料口10,通过连接管4依次连接储罐排气口6、鹤管3和罐车进气口1;②、打开进料阀门8,开启泵,将罐车内液态四氯化硅沿卸料管路加入到储罐中,储罐中的压力逐渐增加;③、两分钟后,打开排气阀门9,储罐内上部的氮气和气态四氯化硅混合气体在压力作用下沿排气管路返回罐车内上部;④、直到罐车内的液态四氯化硅全部加入到储罐中,关闭进料阀门8和排气阀门9,完成卸车。

为进一步是本发明适于应用,罐车卸料口2的水平位置比储罐进料口10的水平位置高2~7米,高度差低于2米则影响液态四氯化硅卸车速度,高度差大于7米则增加管路长度而影响安置。

本发明保护范围涉及上面所述的所有变化形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氯化硅卸车结构,由卸料管路、排气管路和支架组成,其中,卸料管路由罐车卸料口、连接管、鹤管、泵、过滤器、进料阀门和储罐进料口构成;本发明公开的四氯化硅卸车方法依托四氯化硅卸车结构,使用时储罐内上部的氮气和气态四氯化硅混合气体在压力作用下沿排气管路返回罐车内上部,实现零排放,不会对环境和操作工人造成危害。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峨眉山长庆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01
技术公布日:2018.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