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氨气蒸发,尤其是一种蒸汽供热管道防冻装置及检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1、我国火电厂scr烟气脱硝系统均以氨气作为还原介质,与烟气中的no、no2发生反应,生成n2和水,目前,氨气普遍通过液氨蒸发生成,液氨由液氨罐车送至氨站,贮存在液氨储罐内,然后通过液氨泵输送到液氨蒸发器,采用蒸汽加热的方法,由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蒸汽将液氨蒸发为气氨,气氨经缓冲罐稳定压力后,由管道送至scr脱硝系统使用,氨站一般布置在厂区的边角位置,距离锅炉房很远,液氨蒸发器产生的氨气需要通过长距离的管道输送才能到达锅炉尾部的scr反应区,蒸发液氨所用的蒸汽,由主机的辅汽系统供给。大部分火电厂为2台机组或多台机组共用一个液氨系统,而对于北方地区来说,冬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当一台机停运、辅汽联箱隔离、供氨站蒸汽管道阀门关闭后,辅汽至氨站只有邻机一路供汽在停运机组辅汽至氨站的厂房外供汽管道内,从邻机倒返入蒸汽,蒸汽在其管道内部流动凝结成死水,最终冻结成冰,使厂房外蒸汽管道冻结,同时当发现不及时,或操作不得当会使液氨随供氨管道进入脱硝系统,会使氨逃逸增大,缩短催化剂的寿命,对空预器造成腐蚀、堵塞,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3、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当一台机停运、辅汽联箱隔离、供氨站蒸汽管道阀门关闭后,辅汽至氨站只有邻机一路供汽在停运机组辅汽至氨站的厂房外供汽管道内,从邻机倒返入蒸汽,蒸汽在其管道内部流动凝结成死水,最终冻结成冰,使厂房外蒸汽管道冻结。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供热组件,包括第一机辅汽联箱、第二机辅汽联箱、辅助供热管、独立供热管和氨站供汽总管,所述独立供热管一端与所述第一机辅汽联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机辅汽联箱连接,所述辅助供热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机辅汽联箱、所述第二机辅汽联箱和所述独立供热管连接,所述氨站供汽总管与所述独立供热管连接;所述辅助供热管103包括第一辅热管103a、第二辅热管103b和抱箍103c,所述第一辅热管103a和所述第二辅热管103b与所述抱箍103c连接;疏水组件,包括一号疏水件、二号疏水件、三号疏水件和四号疏水件,所述一号疏水件、所述二号疏水件、所述三号疏水件和四号疏水件分别与所述辅助供热管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一号疏水件、二号疏水件、三号疏水件和四号疏水件结构相同
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表盖用紧固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机辅汽联箱包括第一机辅汽一号阀门和第一机辅汽二号阀门,所述第一机辅汽一号阀门和所述第一机辅汽二号阀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机辅汽联箱侧面。
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表盖用紧固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机辅汽联箱,包括第二机辅汽一号阀门和第二机辅汽二号阀门所述第二机辅汽一号阀门和所述第二机辅汽二号阀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机辅汽联箱两端。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表盖用紧固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辅助供热管包括第一辅热管和第二辅热管,所述第一辅热管与第二辅热管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辅热管与第一机辅汽二号阀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二辅热管与所述第二机辅汽二号阀门通过管道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表盖用紧固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辅热管上设置有第一辅热管阀门;所述第二辅热管上设置有第二辅热管阀门。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表盖用紧固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独立供热管包括第一独立供热管和第二独立供热管,所述第一独立供热管与所述第二独立供热管连接,所述第一独立供热管和第二独立供热管分别与第一机辅汽一号阀门和第二机辅汽一号阀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独立供热管和所述第二独立供热管分别和所述第一辅热管和所述第二辅热管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表盖用紧固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独立供热管上设置有独立供热管一号阀门、独立供热管二号阀门和独立供热管三号阀门;所述第二独立供热管包括独立供热管四号阀门和独立供热管五号阀门、独立供热管六号阀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表盖用紧固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一号疏水件,包括疏水一次门、疏水二次门、储水箱和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有疏水一次门、疏水二次门和储水箱,所述疏水一次门设置于所述储水箱上端,所述疏水二次门设置于储水箱下端。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表盖用紧固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氨站供汽总管上设置有供气一次门和供气二次门,所述供气二次门设置于所述供气一次门上端,所述供气一次门与独立供热管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一和第二机辅汽联箱与第一和第二独立供热管之间加辅助供热管和联络阀门,解决了机组停运、辅汽联箱隔离后,其氨站蒸汽管道内倒返入邻机蒸汽而发生冻结、管道冻裂的问题,保障了脱硝系统的正常运行。
14、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同时当发现不及时,或操作不得当会使液氨随供氨管道进入脱硝系统,会使氨逃逸增大,缩短催化剂的寿命,对空预器造成腐蚀、堵塞,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
1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检测控制系统控制组件,包括plc、传感器和阀门控制器,所述plc与所述传感器连接,所述阀门控制器与所述plc连接,所述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机辅汽联箱和所述第二机辅汽联箱连接,所述阀门控制器与供热组件连接。
16、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有益效果:便于及时发现机辅汽联箱问题,并及时开启辅热管道。
1.一种蒸汽供热管道防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供热管道防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辅汽联箱(101)包括第一机辅汽一号阀门(101a)和第一机辅汽二号阀门(101b),所述第一机辅汽一号阀门(101a)和所述第一机辅汽二号阀门(101b)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机辅汽联箱(101)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蒸汽供热管道防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辅汽联箱(102),包括第二机辅汽一号阀门(102a)和第二机辅汽二号阀门(102b)所述第二机辅汽一号阀门(102a)和所述第二机辅汽二号阀门(102b)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机辅汽联箱(102)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供热管道防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热管(103a)与第一机辅汽二号阀门(101b)连接,所述第二辅热管(103b)与所述第二机辅汽二号阀门(102b)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供热管道防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03a-2)包括卡块(103a-21)、拉槽(103a-22)、拉块(103a-23)、弹簧(103a-24)和活动腔(103a-25),所述卡块(103a-21)一侧设置有所述拉块(103a-23),所述拉槽(103a-22)与所述拉块(103a-23)配合,所述弹簧(103a-24)与是所述卡块(103a-21)连接,所述卡块(103a-21)和弹簧(103a-24)置于活动腔(103a-25)内,所述拉槽(103a-22)设置于凸块(103a-2)圆周面上、并与活动腔(103a-25)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供热管道防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供热管(104)包括第一独立供热管(104a)和第二独立供热管(104b),所述第一独立供热管(104a)与所述第二独立供热管(104b)连接,所述第一独立供热管(104a)和第二独立供热管(104b)分别与第一机辅汽一号阀门(101a)和第二机辅汽一号阀门(102a)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独立供热管(104a)和所述第二独立供热管(104b)分别和所述第一辅热管(103a)和所述第二辅热管(103b)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汽供热管道防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独立供热管(104a)上设置有独立供热管一号阀门(104a-1)、独立供热管二号阀门(104a-2)和独立供热管三号阀门(104a-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汽供热管道防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疏水件(201),包括疏水一次门(201a)、疏水二次门(201b)、储水箱(201c)和输水管(201d),所述输水管(201d)上设置有疏水一次门(201a)、疏水二次门(201b)和储水箱(201c),所述疏水一次门(201a)设置于所述储水箱(201c)上端,所述疏水二次门(201b)设置于储水箱(201c)下端。
9.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所述的蒸汽供热管道防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氨站供汽总管(105)上设置有供气一次门(105a)和供气二次门(105b),所述供气二次门(105b)设置于所述供气一次门(105a)上端,所述供气一次门(105a)与独立供热管(104)连接。
10.一种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蒸汽供热管道防冻装置,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