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罐车的灌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7831发布日期:2023-12-07 01:39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罐车的灌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罐车污水转运的,具体涉及一种罐车的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石油天然气站内,常常设置有的污水池,污水池内的污水通常含有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而由于一般的石油天然气站内无法直接进行处理,也不能进行排放,故需要通过油罐车等运输工具将污水池内的污水转运,以集中进行处理。

2、现有的污水运输过程中污水装载时存在以下问题:

3、在装载完毕后,转运污水的管路中残留大量污水,管路中的污水回收难度大;

4、污水罐车在装车时,罐内的硫化氢、空气等混合气体直接在大气中敞放,引起作业环境硫化氢超标,易导致人员中毒,操作人员需要爬到罐顶进行装载作业,有跌落的高空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罐车的灌装装置,解决了管路残留积液的回收问题,且使得罐车装车便捷。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罐车的灌装装置,包括壳体、排水管路与排空管路;所述壳体内连接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分割为上下两部分,其上部为用于容纳所述排水管路的管体与所述排空管路的管体的容置空腔,其下部为储液腔室,所述储液腔室分别于排空管路与排水管路连通,在储液腔室内还连接有出水管;其中,所述排水管路在与所述储液腔室的连接管体上设置有积液放水阀,以使得打开所述积液放水阀后沉积于所述排水管路的管体内的液体自然流入所述储液腔室内。

3、上述实施例中,在安装时将本装置固定安装在石油天然气站内的装车位置处,然后通过设置抽水泵来实现污水池内的污水转移,也就是通过排水管路将污水由污水池内抽出转移到罐车内;而排空管路使得在进行抽水时提供足够的空气,以便于顺利将污水转移到油罐内;而在罐车装载完成后,通过打开积液放水阀使得排水管内的积液流入到储液腔室内,以集中进行处理,解决了在装载完成后管内残留积液的问题。排空管路的设置,还使得在罐车装车时能够通过排空装置与大气连通,不必人工进行敞开,避免了人工进行敞放的操作,避免了人工攀爬罐车操作的危险。

4、本申请的一方面,连接于所述壳体内的排水管路至少具有三个连接端口;其一个端口连接有第一快接头,所述第一快接头与罐车的油罐连接,另一端口与储液腔室连通,剩余一端口连接有抽水泵并与污水池连通。第一快接头连接的稍为油罐的底部,便于更好实现污水转移;排水管路的部分管体连接在壳体内,这便于制作,降低制作成本。

5、进一步地,连接于所述壳体内的排空管路至少具有三个连接端口;其一个端口连接有第二快接头,所述第二快接头与罐车的油罐连通,另一端口于储液腔室连通,剩余一端口与大气连通,以使得在作业时储液腔室和油罐与大气连通。第二快接头连接在油罐的顶部,以便于在注入污水时将油罐中的空气排出。

6、以上方式,将排水管路与排空管路均连接在一壳体内,能够实现模块化制备,也就是在制备时将其作为装置模块进行生产,接着将其运输至石油天然气站内然后进行水泵以及电路的连接,便可实现污水池内的污水安全转移。

7、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上连接有另一抽水泵;以用于储液腔室内积液的排出,且出水管还与排水管路连接,这使得通过抽水泵可以将储液腔室内的积液抽出并进入到排水管路中,然后转移到罐车内。

8、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包括自动控制单元;自动控制单元的设置能够提升整个污水转移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9、进一步地,所述储液腔室内设置有液为传感器,所述液为传感器与自动控制单元关联。

10、进一步地,所述抽水泵与所述自动控制单元关联。

11、以这种方式,使得抽水泵能够通过自动控制单元进行工作控制,并通过传感器反馈数据进行控制,由此提升了自动化程度。

12、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通过储液腔室以及积液放水阀的设置,使得在装载完成后管体内的积液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储液腔室内,解决了在装载完成后管体内积液的处理问题。

14、排空管的设置使得在罐车进行装载时只需要将排空管连接起来即可,比避免了爬到罐顶操作的安全风险。

15、自动控制单元以及液为传感器的设置,为本装置提供了自动化的实现方案,提升了自动化程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罐车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排水管路与排空管路;所述壳体内连接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分割为上下两部分,其上部为用于容纳所述排水管路的管体与所述排空管路的管体的容置空腔,其下部为储液腔室,所述储液腔室分别与排空管路和排水管路连通,所述储液腔室内还连接有出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于所述壳体内的排水管路至少具有三个连接端口;其一个端口连接有第一快接头,所述第一快接头与罐车的油罐连接,另一端口与储液腔室连通,剩余一端口连接有抽水泵并与污水池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于所述壳体内的排空管路至少具有三个连接端口;其一个端口连接有第二快接头,所述第二快接头与罐车的油罐连通,另一端口于储液腔室连通,剩余一端口与大气连通,以使得在作业时储液腔室和油罐与大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上连接有另一抽水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控制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室内设置有液为传感器,所述液为传感器与自动控制单元关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泵与所述自动控制单元关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罐车的灌装装置,包括壳体、排水管路与排空管路;所述壳体内连接有一隔板,隔板将壳体分割为上下两部分,其下部为储液腔室,所述储液腔室分别于排空管路与排水管路连通,在储液腔室内还连接有出水管;其中,所述排水管路在与所述储液腔室连接管体上设置有积液放水阀,以使得打开所述积液放水阀后沉积于所述排水管路管体内的液体自然流入所述储液腔室内;通过储液腔室以及积液放水阀的设置,使得在装载完成后管体内的积液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储液腔室内,解决了在装载完成后管体内积液的处理问题,排空管的设置使得在罐车进行装载时只需要将排空管连接起来即可,比避免了爬到罐顶操作的安全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杨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壹乾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