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通式加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31291发布日期:2023-07-28 07:29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通式加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加油设施,尤其涉及一种三通式加油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各类水上施工工程中(例如疏浚施工等),为大型施工船舶补给燃油是一种基础的保障作业。大型施工船舶单次补给燃油量通常在1000吨以上,现有补给燃油作业方式通常采取加油船补给的方式补给。在一些特殊的施工场景中,由于补给条件有限而不具备加油船设备条件。在没有加油船进行燃油补给的条件下,现有的施工船舶通常采用加油卡车加油的方式补给燃油。加油卡车单体加油速度慢,单车40吨燃油需要2小时,1000吨燃油需要60小时(含准备时间)以上,严重影响船舶的施工时间。为了克服单车加油速度慢的问题,可以采用多台加油车同步加油的作业方式来提升燃油补给的效率。

2、然而,多车补给燃油的方式涉及到加油车的调度、与施工船舶之间的连接等问题,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满足多车加油作业条件的辅助加油装置,需要根据需求开发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具备多车同步加油功能、提升施工船舶燃油补给效率的三通式加油装置。

2、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通式加油装置包括后端底部带有出油管道的集油管道,在集油管道的前端可拆卸地安装有进油组件,在出油管道的下端连接有供油组件;进油组件包括锥形外套,在锥形外套的侧壁上安装有前端带有第一手动球阀的第一进油管、前端带有第二手动球阀的第二进油管以及前端带有第三手动球阀的第三进油管;供油组件包括由电动执行器驱动的三通阀门,电动执行器带有操作手轮,三通阀门的进油口通过输油管与出油管道连接,在三通阀门的其中一个出油口上安装有t型出油管,t型出油管的横管外端与三通阀门的出油口可拆卸地连接,t型出油管的竖管上端封闭、竖管下端设有供油抱箍,在三通阀门的另一个出油口上设有供油抱箍。

3、优选地:输油管包括第一弯管、连接直管和第二弯管,第一弯管的前端与出油管道焊接连接,第一弯管的后端与连接直管的前端采用供油抱箍对接连接,连接直管的后端与第二弯管的前端采用供油抱箍对接连接,第二弯管的后端与三通阀门的进油口采用供油抱箍对接连接。

4、优选地:在第一弯管的后端设有环形翼板,在连接直管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环形翼板,在第二弯管的前端和后端设有环形翼板,第一弯管后端的环形翼板与连接直管前端的环形翼板对接连接并采用供油抱箍固定且在两个环形翼板之间设有密封垫,连接直管后端的环形翼板与第二弯管前端的环形翼板对接连接并采用供油抱箍固定且在两个环形翼板之间设有密封垫,第二弯管后端的环形翼板与三通阀门的进油口环形翼板对接连接并采用供油抱箍固定且在两个环形翼板之间设有密封垫。

5、优选地:在三通阀门的阀体后部安装有支座,电动执行器的外壳安装固定在支座上。

6、优选地:在集油管道的前端设有环形翼板,在进油组件的锥形外套的后端设有连接盘,连接盘与集油管道前端的环形翼板对接连接并采用进油抱箍固定且在环形翼板与连接盘之间设有密封垫圈。

7、优选地:进油抱箍和供油抱箍的结构相同,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内侧带有凹槽的抱箍单体,在两个抱箍单体各自的两端均设有带有连接孔的连接块,对接扣合后同侧的两个连接块采用螺栓固定连接。

8、优选地:还包括支架,支架由底板、前后两组支撑框架以及位于两组支撑框架之间的连接梁构成,支撑框架的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支撑框架的上端与集油管道的外壁固定连接令集油管道水平设置。

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三通式加油装置,作为一个独立的辅助加油设施使用,在采用加油车对施工船舶进行燃油补给的过程中,对多辆加油车同时加油的工况提供辅助作用,即允许多辆加油车同时为施工船舶加注燃油,因而显著提升了燃油补给的效率。

11、通过在集油管道的前端安装带有多个进油管的锥形外套并且在各进油管的前端安装手动球阀,令多个加油车的加油管路易于与本三通式加油装置进行对接连接,实现了对多股加注燃油的汇集。通过在集油管道的后部安装由电动执行器驱动的三通阀门,并且三通阀门的进油口通过输油管与出油管道连接,实现了管道内汇流燃油的可控输出供应。通过在电动执行器上设置操作手轮,在无电力供应的条件下也能够操作三通阀门进行动作。通过在三通阀门的一个出油口上安装t型出油管,令一个出油接口朝向侧方、另一个出油接口朝向下方,这样就为施工船舶的接油管路提供了连接的便利性,而且双出油接口的设计令本三通式加油装置能够同时与两个施工船舶连接,完成一个施工船舶的燃油补给作业后快速切换到另一个施工船舶执行补给作业,进一步提升了燃油补给的作业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三通式加油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后端底部带有出油管道(5)的集油管道(4),在集油管道(4)的前端可拆卸地安装有进油组件(2),在出油管道(5)的下端连接有供油组件(6);进油组件(2)包括锥形外套(2-2),在锥形外套(2-2)的侧壁上安装有前端带有第一手动球阀(2-4)的第一进油管(2-3)、前端带有第二手动球阀(2-6)的第二进油管(2-5)以及前端带有第三手动球阀(2-8)的第三进油管(2-7);供油组件(6)包括由电动执行器(6-7)驱动的三通阀门(6-4),电动执行器(6-7)带有操作手轮(6-8),三通阀门(6-4)的进油口通过输油管与出油管道(5)连接,在三通阀门(6-4)的其中一个出油口上安装有t型出油管(6-5),t型出油管(6-5)的横管外端与三通阀门(6-4)的出油口可拆卸地连接,t型出油管(6-5)的竖管上端封闭、竖管下端设有供油抱箍(6-3),在三通阀门(6-4)的另一个出油口上设有供油抱箍(6-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通式加油装置,其特征是:输油管包括第一弯管(6-1)、连接直管(6-2)和第二弯管(6-9),第一弯管(6-1)的前端与出油管道(5)焊接连接,第一弯管(6-1)的后端与连接直管(6-2)的前端采用供油抱箍(6-3)对接连接,连接直管(6-2)的后端与第二弯管(6-9)的前端采用供油抱箍(6-3)对接连接,第二弯管(6-9)的后端与三通阀门(6-4)的进油口采用供油抱箍(6-3)对接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通式加油装置,其特征是:在第一弯管(6-1)的后端设有环形翼板,在连接直管(6-2)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环形翼板,在第二弯管(6-9)的前端和后端设有环形翼板,第一弯管(6-1)后端的环形翼板与连接直管(6-2)前端的环形翼板对接连接并采用供油抱箍(6-3)固定且在两个环形翼板之间设有密封垫,连接直管(6-2)后端的环形翼板与第二弯管(6-9)前端的环形翼板对接连接并采用供油抱箍(6-3)固定且在两个环形翼板之间设有密封垫,第二弯管(6-9)后端的环形翼板与三通阀门(6-4)的进油口环形翼板对接连接并采用供油抱箍(6-3)固定且在两个环形翼板之间设有密封垫。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通式加油装置,其特征是:在三通阀门(6-4)的阀体后部安装有支座(6-6),电动执行器(6-7)的外壳安装固定在支座(6-6)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通式加油装置,其特征是:在集油管道(4)的前端设有环形翼板,在进油组件(2)的锥形外套(2-2)的后端设有连接盘(2-1),连接盘(2-1)与集油管道(4)前端的环形翼板对接连接并采用进油抱箍(3)固定且在环形翼板与连接盘(2-1)之间设有密封垫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通式加油装置,其特征是:进油抱箍(3)和供油抱箍(6-3)的结构相同,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内侧带有凹槽的抱箍单体,在两个抱箍单体各自的两端均设有带有连接孔的连接块,对接扣合后同侧的两个连接块采用螺栓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通式加油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支架(1),支架(1)由底板、前后两组支撑框架以及位于两组支撑框架之间的连接梁构成,支撑框架的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支撑框架的上端与集油管道(4)的外壁固定连接令集油管道(4)水平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三通式加油装置。包括后端底部带有出油管道的集油管道,在集油管道的前端可拆卸地安装有进油组件,在出油管道的下端连接有供油组件;进油组件包括锥形外套,在其侧壁上安装有前端带有手动球阀的多个进油管;供油组件包括由电动执行器驱动的三通阀门,电动执行器带有操作手轮,三通阀门的进油口通过输油管与出油管道连接,在三通阀门的其中一个出油口上安装有T型出油管,T型出油管的横管外端与三通阀门的出油口可拆卸地连接,T型出油管的竖管上端封闭、竖管下端设有供油抱箍,在三通阀门的另一个出油口上设有供油抱箍。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具备多车同步加油功能,提升施工船舶燃油补给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景利,孟令斌,弓宝江,李小龙,单纪峰,周振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天津)疏浚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