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多阀体的尾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80154发布日期:2023-12-30 15:18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多阀体的尾排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尾排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集成多阀体的尾排结构。


背景技术:

1、尾排结构需要结构紧凑,要实现功能的同时减少占用空间,现有的模块一般都是单独布设,连接是不仅要考虑管路连接的密封要求,还需要考虑多余的管路是否对系统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多阀体的尾排结构,不仅将将截止阀、旁通阀、及背压阀集成到尾排结构件上,形成一个整体模块;还减少了管路连接,降低了气体流阻,减少了需要密封的接头数量;还可以通过阀体的开闭实现是否增湿的功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集成多阀体的尾排结构,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第五管路、第六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连接至中冷器的入口,所述中冷器的出口连接至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增湿器的入口,所述增湿器的出口连接至第三管路的一端,所述第三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四管路的中部,所述第四管路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管路的中部,所述增湿器的尾气出口连接至所述第五管路的一端,所述第六管路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管路靠近所述中冷器的一侧,所述第六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五管路远离所述增湿器的一侧,所述第五管路靠近所述增湿器的一侧设置有背压阀,所述第六管路靠近所述第五管路的一侧设置有旁通阀,所述第四管路靠近所述第二管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三管路靠近所述第四管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截止阀。

4、优选的,在上述的集成多阀体的尾排结构中,所述第五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尾气出口。

5、优选的,在上述的集成多阀体的尾排结构中,所述第四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燃料电池系统。

6、优选的,在上述的集成多阀体的尾排结构中,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空气入口。

7、优选的,在上述的集成多阀体的尾排结构中,燃料电池系统处于低功率工况时,关闭第一截止阀,打开第二截止阀,空气经过增湿器增湿处理后进入燃料电池系统参与化学发应。

8、优选的,在上述的集成多阀体的尾排结构中,燃料电池系统处于高功率工况时,打开第一截止阀,关闭第二截止阀,空气直接进入燃料电池系统参与化学发应。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旁通阀、截止阀、背压阀集成到尾排结构件上,符合当前集成化、模块化的发展趋势;减少了旁通阀、截止阀、背压阀到尾排结构件管路连接,降低管路接头处的密封点;通过阀体的开闭,实现是否增湿的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成多阀体的尾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第五管路、第六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连接至中冷器的入口,所述中冷器的出口连接至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增湿器的入口,所述增湿器的出口连接至第三管路的一端,所述第三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四管路的中部,所述第四管路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管路的中部,所述增湿器的尾气出口连接至所述第五管路的一端,所述第六管路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管路靠近所述中冷器的一侧,所述第六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五管路远离所述增湿器的一侧,所述第五管路靠近所述增湿器的一侧设置有背压阀,所述第六管路靠近所述第五管路的一侧设置有旁通阀,所述第四管路靠近所述第二管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三管路靠近所述第四管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截止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多阀体的尾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尾气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多阀体的尾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燃料电池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多阀体的尾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空气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多阀体的尾排结构,其特征在于,燃料电池系统处于低功率工况时,关闭第一截止阀,打开第二截止阀,空气经过增湿器增湿处理后进入燃料电池系统参与化学发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多阀体的尾排结构,其特征在于,燃料电池系统处于高功率工况时,打开第一截止阀,关闭第二截止阀,空气直接进入燃料电池系统参与化学发应。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集成多阀体的尾排结构,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第五管路、第六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连接至中冷器的入口,所述中冷器的出口连接至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增湿器的入口,所述增湿器的出口连接至第三管路的一端,所述第三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四管路的中部。本技术不仅将将截止阀、旁通阀、及背压阀集成到尾排结构件上,形成一个整体模块;还减少了管路连接,降低了气体流阻,减少了需要密封的接头数量;还可以通过阀体的开闭实现是否增湿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盛任,洪绍景,杜超,王超,梁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亿创氢能源科技(张家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