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气排放装置及氢冷发电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98654发布日期:2024-03-05 11:52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氢气排放装置及氢冷发电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氢冷发电机冷却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氢气排放装置及氢冷发电机系统。


背景技术:

1、氢冷发电机是指将氢气作为冷却剂的发电机,因氢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低损耗等特性,氢冷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发电机上,例如核电站发电机机组。但因氢气具有易燃易爆的属性,如何在异常工况下快速泄放氢气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2、现有技术虽然提供有解决方案,但存在以下不足:

3、第一种解决方案中氢气的泄放主要依靠工作人员手动操作阀门,这给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

4、第二种解决方案中使用单个电磁阀远程控制阀门,该技术方案虽然解决工作人员人身安全问题,但技术方案不满足单一故障原则,一旦电磁阀出现故障将导致排氢功能完全失效,因此不具备实用性。

5、第三种解决方案采用多个电磁阀并联控制阀门来提供系统可靠性,该方案虽然满足单一故障原则,但经济型差,日常维护工作量大,实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氢气排放装置及氢冷发电机系统。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氢气排放装置,包括排氢主隔离阀、主回路隔离阀、主回路排放电磁阀、支路排放电磁阀、旁路隔离阀、中间联络支路和稳压支路;

3、所述排氢主隔离阀的第一端用于通过管路连接氢冷发电机的氢气排放管路,所述排氢主隔离阀的第二端通过管路分别连接所述主回路隔离阀的第一端和所述支路排放电磁阀的第一端;

4、所述主回路隔离阀的第二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主回路排放电磁阀的第一端,所述主回路排放电磁阀的第二端通过管路连通大气环境;

5、所述支路排放电磁阀的第二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旁路隔离阀的第一端,所述旁路隔离阀的第二端通过管路连通大气环境;

6、所述中间联络支路的第一端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主回路隔离阀和所述主回路排放电磁阀之间的管路,所述中间联络支路的第二端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支路排放电磁阀和所述旁路隔离阀之间的管路;

7、所述稳压支路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主回路隔离阀和所述主回路排放电磁阀之间的管路。

8、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氢气排放装置中,所述中间联络支路包括正常排氢控制阀和支路间联络阀;

9、所述正常排氢控制阀的第一端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主回路隔离阀和所述主回路排放电磁阀之间的管路,所述正常排氢控制阀的第二端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支路排放电磁阀和所述旁路隔离阀之间的管路;

10、所述支路间联络阀的第一端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主回路隔离阀和所述主回路排放电磁阀之间的管路,所述支路间联络阀的第二端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支路排放电磁阀和所述旁路隔离阀之间的管路。

11、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氢气排放装置中,所述正常排氢控制阀为常闭截止阀,所述支路间联络阀为常闭截止阀。

12、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氢气排放装置中,所述正常排氢控制阀对应的管路口径小于所述支路间联络阀对应的管路口径。

13、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氢气排放装置中,所述稳压支路包括稳压气源、供应隔离阀和背压控制阀;

14、所述供应隔离阀的第一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稳压气源,所述供应隔离阀的第二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背压控制阀的第一端,所述背压控制阀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主回路隔离阀和所述主回路排放电磁阀之间的管路。

15、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氢气排放装置中,所述稳压气源为二氧化碳气源;

16、所述供应隔离阀为常闭截止阀,所述背压控制阀为自力式减压阀。

17、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氢气排放装置中,所述主回路排放电磁阀为常闭电磁阀,所述支路排放电磁阀为常闭电磁阀。

18、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氢气排放装置中,还包括与所述主回路排放电磁阀和所述支路排放电磁阀连接的远程控制终端;

19、所述远程控制终端被配置为控制所述主回路排放电磁阀和所述支路排放电磁阀的开关状态,并实时显示所述主回路排放电磁阀和所述支路排放电磁阀的开关状态。

20、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氢气排放装置中,还包括测试压力表,所述测试压力表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支路排放电磁阀和所述旁路隔离阀之间的管路。

21、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氢冷发电机系统,包括氢冷发电机,所述氢冷发电机系统还包括如上述的氢气排放装置,所述氢气排放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氢冷发电机的氢气排放管路。

22、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氢气排放装置及氢冷发电机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两路排氢管路并联再加交叉串联的工字型排气结构,加之稳压管路和双电磁阀,不仅能保障工作人员安全,还能提升排氢装置的可靠性,降低维护工作量。



技术特征:

1.一种氢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氢主隔离阀(101)、主回路隔离阀(102)、主回路排放电磁阀(103)、支路排放电磁阀(201)、旁路隔离阀(202)、中间联络支路(30)和稳压支路(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联络支路(30)包括正常排氢控制阀(301)和支路间联络阀(3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常排氢控制阀(301)为常闭截止阀,所述支路间联络阀(302)为常闭截止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常排氢控制阀(301)对应的管路口径小于所述支路间联络阀(302)对应的管路口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支路(40)包括稳压气源(401)、供应隔离阀(402)和背压控制阀(4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氢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气源(401)为二氧化碳气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回路排放电磁阀(103)为常闭电磁阀,所述支路排放电磁阀(201)为常闭电磁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主回路排放电磁阀(103)和所述支路排放电磁阀(201)连接的远程控制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试压力表,所述测试压力表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支路排放电磁阀(201)和所述旁路隔离阀(202)之间的管路。

10.一种氢冷发电机系统,包括氢冷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氢冷发电机系统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氢气排放装置,所述氢气排放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氢冷发电机的氢气排放管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氢气排放装置及氢冷发电机系统。该氢气排放装置包括排氢主隔离阀、主回路隔离阀、主回路排放电磁阀、支路排放电磁阀、旁路隔离阀、中间联络支路和稳压支路。本技术设计两路排氢管路并联再加交叉串联的工字型排气结构,加之稳压管路和双电磁阀,不仅能保障工作人员安全,还能提升排氢装置的可靠性,降低维护工作量。

技术研发人员:戴加林,金征盈,许瑞杰,郑大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广核惠州核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7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