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核反应堆,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反应堆的三旋塞组件及适用于三旋塞组件的容器开口旋塞。
背景技术:
1、这里的陈述仅仅提供与本申请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2、快堆中,旋塞组件是设置于堆容器上的主要换料设备,能够实现换料机与堆芯组件的定位,并配合换料机完成堆容器内部组件的倒运。同时旋塞组件安装在堆容器上,作为堆容器的压力边界的一部分,起到堆容器密封和防止放射性氩气、钠气溶胶的外泄作用。
3、目前,旋塞组件的设计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反应堆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1、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申请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申请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申请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申请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申请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2、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反应堆的三旋塞组件及适用于三旋塞组件的容器开口旋塞。
3、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三旋塞组件的容器开口旋塞,用于可转动地设置于反应堆堆容器的容器开口处。三旋塞组件还包括用于安装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控制棒驱动旋塞和用于安装换料机的换料旋塞;控制棒驱动旋塞可转动地设置于容器开口旋塞,换料旋塞可转动地设置于控制棒驱动旋塞;容器开口旋塞设有偏心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尺寸大于容器开口旋塞的半径,第一通孔用于安装控制棒驱动旋塞。
4、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三旋塞组件的容器开口旋塞,由于使第一通孔的尺寸大于容器开口旋塞的半径,通过三个旋塞的转动配合,有利于增加换料机的移动范围,同时减少容器开口旋塞的尺寸,从而有利于减少三旋塞组件整体的尺寸,提高反应堆经济性。
5、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反应堆的三旋塞组件,反应堆包括堆容器、设置于堆容器中的堆芯组件,堆容器包括与堆芯组件同轴的容器开口,反应堆还包括换料机和控制棒驱动机构。三旋塞组件包括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容器开口旋塞、控制棒驱动旋塞以及换料旋塞。容器开口旋塞可转动地设置于反应堆的堆容器的容器开口;控制棒驱动旋塞设置于容器开口旋塞的第一通孔,且能够相对于容器开口旋塞转动,控制棒驱动旋塞设有偏心的第二通孔;换料旋塞设置于控制棒驱动旋塞的第二通孔,且能够相对于控制棒驱动旋塞转动,换料旋塞设有偏心的第三通孔;控制棒驱动机构设置于控制棒驱动旋塞,换料机设置于换料旋塞的第三通孔。
6、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三旋塞组件通过设置三个旋塞,且使第一通孔的尺寸大于容器开口旋塞的半径,通过三个旋塞的转动配合,有利于增加换料机的移动范围,同时减少容器开口旋塞的尺寸,从而有利于减少三旋塞组件整体的尺寸,提高反应堆经济性。
1.一种适用于三旋塞组件的容器开口旋塞,用于可转动地设置于反应堆堆容器的容器开口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旋塞组件还包括用于安装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控制棒驱动旋塞和用于安装换料机的换料旋塞;所述控制棒驱动旋塞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器开口旋塞,所述换料旋塞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控制棒驱动旋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开口旋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开口旋塞包括:第一本体段、第一伽马屏蔽段以及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伽马屏蔽段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本体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开口旋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段包括热屏蔽层和中子屏蔽层,分别用于减少热量传递和屏蔽堆内中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开口旋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段包括上段部分和下段部分,所述下段部分通过多个螺杆与所述上段部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开口旋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包括上顶板、上底板、上径向外侧板以及第一通孔上围板,这些板共同围成密封空间,所述多层中子屏蔽层设置于所述密封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开口旋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段部分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开口旋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的底部与下层的所述支撑板采用螺纹连接进行固定,所述钢柱的顶部与上层的所述支撑板抵接以支撑上层的所述支撑板。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开口旋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开口旋塞还形成用于操作人员通过的人孔通道和用于将所述人孔通封闭的人孔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容器开口旋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孔塞包括塞本体屏蔽段、连接杆以及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塞本体屏蔽段连接的塞体伽马屏蔽层;
10.一种适用于反应堆的三旋塞组件,所述反应堆包括堆容器、设置于所述堆容器中的堆芯组件,所述堆容器包括与所述堆芯组件同轴的容器开口,所述反应堆还包括换料机和控制棒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旋塞组件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