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抽样反应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54176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抽样反应杯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生物。生化领域用反应器具,尤其是一种能自动抽样的反应杯。
背景技术
在生物、生化领域,目前世界上通用的分子杂交用反应器具主要有酶标板、杂交盒,近年来美国使用了一种杂交管来进行分子杂交反应,它们均应用广泛,但它们都存在操作不简便,洗涤困难的不足。为了提高试验的自动化水平及精确度,美国采用了机械手进行取样;但这样就必须配置一套昂贵、复杂的机械手操作、控制系统;很明显,这将极大地增加试验室设备的投资,也极大地增加了试验的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抽样反应杯,它结构简单,自动抽样干净,洗涤方便,被免手动操作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自动抽样反应杯主要由杯体、杯盖组成,杯体1厚实,其碗状内腔的平滑曲面上开有多个均布的圆形孔洞3,圆形孔洞3与杯底平行的下端底面为圆形,与杯体曲面相交的上端开口呈椭圆形状,杯体内部设置有可将圆形孔洞内的反应液引出杯体的若干相互连通的水道结构,与水道结构相连通的抽样口12设置在杯体下部中心,可与杯体1嵌合的杯盖2为圆托盘形。
杯体1碗状内腔的平滑曲面可以是一个倒置的圆台的外表面与一个球面相结合的平滑曲面或一至多个曲率半径不同的球面组合成的平滑曲面,曲面上沿的延长线或球面切线的夹角在95°至160°之间。
水道结构主要由上部水平水道11,下部放射形水平水道5,垂直水道10、15及U形连通孔道4组成,上部水平水道11位于杯体1上部环绕在圆形孔洞3的外侧,多个上口与上部水平水道11连通的垂直水道10、15分布于杯体四周,其下口通过U形连通孔道4与圆形孔洞3下端外侧相连通的为垂直上水道10,其下口与下部放射形水平水道5相连通的为垂直下水道15,下部放射形水平水道5可以是一至多条,其中心与位于杯体1最下端的抽样口12相连接,与杯体平滑曲面7中心小圆孔6连接的水平水道16的另一端与一个垂直下水道相连,水平水道16与下部放射形水平水道重叠或不重叠放置。
杯体1内腔上均布的多个圆形孔洞3的圆心处于杯体1的一个同心圆上,杯体1上部杯沿上及杯盖2边沿上可设置或不设置相互配合的定位销孔,杯体下底面与承接的仪器相配合的凸台17的形状依仪器上放置处形状的不同而不同,杯体下底面与承接仪器的接触部设置或不设置定位销孔。
圆托盘形杯盖2顶面设置有若干均布的与杯体圆形孔洞3数目及位置相一致的小通孔14,小通孔14可以是直孔或在其上部扩展成一定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合理,在杯体中的圆形孔洞底面放置CN膜片后用来承接反应物,每个孔洞即相当于一个反应管,当反应杯在仪器上摇动时,膜片在孔洞中既可以自转又可以摆动,洞的开口均布在平滑的曲面上,使操作简便,而且洗涤很方便很充分,可将杂交洗涤的次数从原来的6次减少至1-2次,杯盖上的小通孔能迅速散发反应热,有利于提高杂交效率。
杯体内部水道结构的设置非常科学合理,而且非常独特。在反应进行时由于上部水平水道高于圆形孔洞的反应液面,反应液不会自动倒流入上部水平水道,反应结束后,只要将与抽样口相连接的负压源打开,圆形孔洞中的反应液即在负压的作用下通过垂直上水道进入上部水平水道,再经垂直下水道流入下部放射形水平水道,集中于抽样口被抽出,非常方便。快捷,抽样干净,洗涤也一样干净快速,而且避免了手动的操作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抽样反应杯用途广泛,可以用于分子杂交。蛋白结合以及其它的生物。生化反应等。


附图1是方形的自动抽样反应杯杯体俯视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A——A剖面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1的B——B剖面示意图;附图4是自动抽样反应杯杯盖俯视示意图;附图5是附图4的A-A剖面示意图;附图6是圆形的自动抽样反应杯杯体俯视示意图;附图7是附图6的A-A剖面示意图;附图8是圆形的自动抽样反应杯体上部水平水道平面剖面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反应杯杯体;2——杯盖;3——圆形孔洞;4——U形连通孔道;5——下部放射形水平水道;6——中心小圆孔;7——杯体内腔平滑曲面;8——定位销孔;9——定位销;10——垂直上水道;11——上部水平水道;12——抽样口;13——杯盖定位销孔;14——小通孔;15——垂直下水道;16——与中心小圆孔连接的水平水道;17——小凸台。
五、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如附图1——5所示,杯体1内腔表面为一平滑的曲面,曲面上沿的延长线或球面切线的夹角在95°——160°之间。内腔靠近外沿处的平滑曲面上开有若干个均布的圆形孔洞3,圆形孔洞3与杯底平行的下端底面为圆形,与杯体内腔曲面相交的上端开口呈椭圆形状,杯体1内部设置有可将圆形孔洞内的反应液引出的相互连通的水道结构。水道结构主要由上部水平水道11、下部放射形水平水道5、垂直水道10、15及U形连通孔道4组成,上部水平水道11放置于杯体的上部呈方形环绕在圆形孔洞3的外侧,垂直水道10、15的上口与上部水平水道11相连,分布于杯体四周,其下口通过U形连通孔道4与圆形孔洞3下端外侧相连通的为垂直上水道10,其下口与下部放射形水平水道5相连通的为垂直下水道15,下部放射形水平水道5分为四条,其中心与位于杯体1最下端的抽样口12相连通,与杯体1平滑曲面中心的小圆孔6连接的水平水道16不与下部放射形水平水道相重叠,其另一端与一个垂直下水道相连。圆托盘形杯盖2顶面设置有若干均布的与杯体1中圆形孔洞3数目及位置相一致的小通孔14,反应杯使用时杯体1与杯盖2嵌合在一起。此时,杯体1中的每一个圆形孔洞3即相当于一个反应管,圆形孔洞的底面放置或不放置膜片来承接反应物,在反应进行中,由于上部水平水道11高于圆形孔洞3的反应液液面,反应液不会自动倒流入上部水平水道11中,反应结束后,将与抽样口12连接的负压源打开,反应液即在负压的作用下由圆形孔洞3下端底面通过U形连通孔道4及垂直上水道10进入上部水平水道11,再经垂直下水道15流入下部放射形水平水道5中,集中于抽样口12被抽出。
实施例2如附图4——8所示,杯体1外形为圆形,杯体1内部设置的可将圆形孔洞内的反应液引出的相互连通的水道结构中的上部水平水道11放置于杯体的上部呈圆形环绕在圆形孔洞3的外侧,下部放射形水平水道5分为五条,其中心与位于杯体1最下端的抽样口12相连接,与杯体1平滑曲面中心的小圆孔6连接的水平水道16与一个下部放射形水平水道相重叠,其另一端与一个垂直下水道相连。反应杯使用时杯体1与杯盖2嵌合在一起。此时,杯体1中的每一个圆形孔洞3即相当于一个反应管,圆形孔洞的底面放置或不放置膜片来承接反应物,在反应进行中,由于上部水平水道11高于圆形孔洞3的反应液液面,反应液不会自动倒流入上部水平水道11中,反应结束后,将与抽样口12连接的负压源打开,反应液即在负压的作用下由圆形孔洞3下端底面经U形连通孔道4及垂直上水道10进入上部水平水道11,再经垂直下水道15流入下部放射形水平水道5中,集中于抽样口12被抽出。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抽样反应杯,由杯体、杯盖组成,其特征在于杯体(1)碗状内腔的平滑曲面上开有多个均布的圆形孔洞(3),圆形孔洞(3)与杯底平行的下端底面为圆形,与杯体曲面相交的上端开口呈椭圆形状,杯体内部设置有可将圆形孔洞内的反应液引出杯体的若干相互连通的水道结构,与水道结构相连通的抽样口(12)设置在杯体(1)下部中心,可与杯体(1)嵌合的杯盖(2)为圆托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抽样反应杯,其特征在于杯体(1)碗状内腔的曲面可以是一个倒置的圆台的外表面与一个球面相结合的平滑曲面或一至多个曲率半径不同的球面组合成的平滑曲面,曲面上沿的延长线或球面切线的夹角在95°至160°之间;圆托盘形杯盖(2)顶面设置有若干均布的与杯体圆形孔洞(3)数目及位置相一致的小通孔(14),小通孔(14)可以是直孔或在其上部扩展成一定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抽样反应杯,其特征在于水道结构主要由上部水平水道(11)、下部放射形水平水道(5)、垂直水道(10)(15)及U形连通孔道4组成,上部水平水道(11)位于杯体(1)上部环绕在圆形孔洞(3)的外侧,可为方形、圆形或其它形状,多个上口与上部水平水道(11)相连通的垂直水道(10)、(15)分布于杯体四周,其下口通过U形连通孔道(4)与圆形孔洞(3)下端外侧连通的为垂直上水道(10),其下口与下部放射形水平水道(5)相连通的为垂直下水道(15),下部放射形水平水道(5)可以有一至多条,其中心与位于杯体(1)最下端的抽样口(12)相连接,与杯体平滑曲面中心小圆孔(6)连接的水平水道(16)的设置可与下部放射形水平水道(5)相重叠或不相重叠,其另一端与一个垂直下水道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自动抽样反应杯,其特征在于杯体(1)内腔上均布的多个圆形孔洞(3)的圆心处于杯体(1)的一个同心圆上,杯体(1)上部杯沿上及杯盖(2)边沿上可设置或不设置相互配合的定位销孔,杯体下底面与承接的仪器相配合的凸台(17)的形状依仪器上放置处形状的不同而不同,杯体下底面与承接仪器的接触部可设置或不设置定位销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抽样反应杯,属于生物、生化领域用反应器具,由杯体、杯盖组成,杯体浅碗状内腔呈平滑曲面,曲面上开有多个圆形孔洞,杯体内设置有可将反应液引出杯体的水道结构,水道结构由上部水平水道、垂直水道、下部放射形水平水道、U形连通孔道等组成,水道出口集中于杯体中心最下端的抽样口,抽样口与负压源相连接,反应完成后打开负压源,即可自动将反应液抽出杯体。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操作简便,抽样干净,无污染,效率高,可用于分子杂交、蛋白结合以及其它生物、生化反应等。
文档编号G01N1/28GK2526819SQ0222839
公开日2002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7日
发明者张建国, 赵新先, 王金锐, 付坚 申请人:张建国, 赵新先, 王金锐, 付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