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特性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49172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浸润特性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仪器,具体地说,是指一种通过测试液体(包括小分子液体和树脂)对不同形式增强体(如纤维、织物、颗粒、粉末、毡状及片状材料)的浸润质量得到其浸润特性的测试仪。
背景技术
在复合材料成型过程中,树脂与增强体之间良好的浸润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获得良好界面的前提,从而为提高复合材料性能和稳定性提供先决条件。由于固体(如增强体)的表面不能流动,不能直接测得其表面能,因此一般通过测试液体与固体(如增强体)的接触角得到固体(如增强体)的表(界)面性能,这是目前获得固体表(界)面性能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然而纤维和粉末状增强体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直接测试液体与这两类物质的接触角非常困难。并且由于纤维的表面状态在长度方向上不均匀,纤维单丝的安装操作困难,容易引起表面污染等原因,致使测试结果重复性差,因此迄今尚无公认的准确测定液体对纤维和粉末状增强体浸润性能的方法及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浸润特性测试仪,该测试仪器能够测试不同时刻液体浸润复合材料增强体的质量变化状况。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浸润特性测试仪,包括测试器、控温装置、计算机三部分,控温装置与测试液体接触,计算机与传感器连通。
所述的计算机内存储有浸润曲线控制执行程序;浸润曲线控制执行程序采用Visual Basic6.0语言进行编程,执行串口通信响应、基准时间设定、曲线处理和数据保存四个功能。
所述的控温装置,包括第一热电偶、第二热电偶、以及安装在控制箱内的硬件电路板,第一热电偶的测温端与测试液体接触,另一端与控制箱内的温度表连接,第二热电偶安装在容器本体与加热套之间且与加热套内壁接触,另一端与控制箱内的温度控制仪连接,控制箱上设有设定温度显示窗和液体温度显示窗。
所述的测试器,包含隔热壳体、上盖、水平稳定器、传感器、容器、升降台、置样器,隔热壳体的上端设有上盖,隔热壳体的下端安装在水平稳定器上,隔热壳体上开设有观察窗,隔热壳体内水平稳定器上安装有升降台,升降台上放置有容器;水平稳定器上隔热壳体外沿设有供观察门滑动的沟槽,沟槽与隔热壳体外沿有1~5mm间距;上盖内安装有传感器,传感器的接触端与传质导线连接,传质导线的另一端与置样器连接,传感器的输出端与计算机连接;容器由容器本体、加热套、电热丝构成,电热丝安装在加热套内,加热套包裹在容器本体的外壁,容器本体内盛装有用于测试用的测试液体;水平稳定器的侧面上开设有安装操作台的孔和电源开关,操作台上设有显示屏和功能按键。
所述的浸润特性测试仪,其操作台也可以安装在隔热壳体的上部。
所述的浸润特性测试仪,其置样器可以是管状结构、夹具结构和桶状结构。
所述的浸润特性测试仪,其隔热壳体为中空双层结构,中空层内填充有泡沫保温材料和设置有导线。
所述的浸润特性测试仪,其测试液体可以是小分子液体或者树脂。小分子液体可以是水或正己烷或正庚烷或正癸烷或乙醇或甘油;树脂可以是或环氧系列树脂或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或酚醛树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借助计算机与传感器的连接,可以实时显示液体浸润质量与浸润时间变化关系曲线;(2)采用不同结构的置样器可以测试液体在颗粒、粉末、毡状及片状增强体中的浸润性能,同时也可以改变纤维织物的置样方式,使测试液体沿平行纤维方向或沿纤维垂直方向进行浸润;(3)能够改变沿平行纤维方向或沿纤维垂直方向的纤维置样密度;(4)测试结果精确,操作方便,测试数据可重复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置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容器与控温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控温装置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质量测试显示界面图。
图中1.隔热壳体 101.水平稳定器 102.上盖103.操作台104.电源开关 105.沟槽106.观察窗 2.传感器 4.容器401.容器本体 5.升降台8.测试液体 9.置样器 901.传质导线902.上板 903.下板904.螺柱905.桶体 906.微孔塑料薄膜
1101.加热套1102.电热丝1103.控制箱 1104.设定温度显示窗1105.液体温度显示窗 1106.第一热电偶 1107.第二热电偶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浸润特性测试仪是指一种通过测试液体(包括小分子液体和树脂)对不同形式增强体(如纤维、织物、颗粒、粉末、毡状及片状材料)的浸润质量得到其浸润特性的测试仪。
本实用新型的浸润特性测试仪,由测试器、控温装置和计算机以及存储于计算机内的浸润曲线控制执行程序三部分组成,控温装置的测温端与测试液体接触,计算机与传感器连通,下面将对各部分进行分别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中,计算机的最低配置在486以上,且操作平台为Windos98、2000、XP,存储于计算机内的浸润曲线控制执行程序采用Visual Basic6.0语言进行编程。电磁力传感器2输出端的RS232通讯接口连接在计算机的串口上,并将不同形式增强体的浸润质量数据信息传输至计算机内的浸润曲线控制执行程序,经浸润曲线控制执行程序计算、处理后显示于计算机的显示屏上和自动存储生成的数据文件。
请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测试器包含隔热壳体1、上盖102、水平稳定器101、电磁力传感器2、容器4、升降台5、置样器9,隔热壳体1为中空双层结构,在隔热壳体1中空双层内布置有电源导线、传输导线等和泡沫保温材料。隔热壳体1的上端设有上盖102,隔热壳体1的下端安装在水平稳定器101上,隔热壳体1上开设有观察窗106,观察窗106通过一玻璃门在沟槽105内滑动实现打开和关闭。隔热壳体1内水平稳定器101上安装有升降台5,升降台5上放置有容器4;水平稳定器101上隔热壳体1外沿设有供观察门滑动的沟槽105,沟槽105与隔热壳体1外沿间距有3mm,观察门约大于观察窗106,以方便密封观察窗106使测试器内的热量不造成损失;电磁力传感器2安装在上盖102内(即隔热壳体1上端的外底部内),电磁力传感器2的接触端与纤维线连接,纤维线的另一端与置样器9连接,电磁力传感器2输出端的RS232通讯接口连接在计算机的串口上,传感器与计算机的联路可以将传感器采集的被测增强体的浸润质量数据信息输出至存储于计算机内的浸润曲线控制执行程序,通过该控制执行程序的处理表征在显示屏上,以较为直观的方式观察到被测增强体的浸润特性。水平稳定器101与观察窗106的同侧面上开有一个孔,孔内安装有操作台103,电源开关104也设在水平稳定器101的侧面上,操作台103上设有显示屏和功能按键,通过对操作台103的操作,实现对被测增强体的数据设定、清零、数据导入等。请参见图4所示,容器4由容器本体401、加热套1101、电热丝1102构成,电热丝1102安装在加热套1101内,加热套1101包裹在容器本体401的外壁,容器本体401内盛装有用于测试用的测试液体8。在控温装置中,包括第一E型热电偶1106、第二E型热电偶1107、以及安装在控制箱1103内的硬件电路板(如图5所示),第一E型热电偶1106的测温端与测试液体8接触,第一E型热电偶1106的输出端与控制箱1103内的测量温度的XST/C-H型温度表输入端连接;第二E型热电偶1107安装在容器本体401与加热套1101之间且与加热套1101内壁接触,第二E型热电偶1107输出端与控制箱1103内的XSC/B-F型PID温度控制仪输入端连接。控制箱1103上设有设定温度显示窗1104和液体温度显示窗1105。当液体温度显示窗1105中显示的测试液体8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显示窗1104中的设定温度时,XSC/B-F型PID温度控制仪便输出电流使电热丝1102对测试液体8进行加热升温。在本实用新型中,设定温度显示窗1104中设定的温度随测试液体8的不同,如环氧618树脂的温度设定为80℃,则测试液体8温度应当保持在该温度条件下,但由于散热等因素会造成热量的损失,当测试液体8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0.5℃时,XSC/B-F型PID温度控制仪的开关K2闭合,并对容器本体401加热;当测试液体8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0.5℃时,XSC/B-F型PID温度控制仪的开关K2断开,停止对容器本体401加热。RD1和RD2是熔断器,避免短路现象发生。XSC/B-F是PID温度控制仪,接线端1和2为其提供220V交流电源,端子13和14输出电流控制固态继电器SSR导通与否,端子9和10分别与E型热电偶TC1的正负极相接。XST/C-H是温度测量仪表,端子15和16为其提供220V交流电源,端子1和2分别与E型热电偶TC2的正负极相接。
在整体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操作台103也可以安装在隔热壳体1的上部侧面(如图2所示)。一般,操作台103是正对着操作者的,也就是说,操作台103和玻璃门方向是同向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浸润曲线控制执行程序,采用Visual Basic6.0语言进行编程。Visual Basic语言是对事件编程的语言,主要结构就是对事件的响应。该程序主要实现四个功能串行接口(串口)通信、基准时间、曲线处理和数据保存。串口通信功能是利用MScomm控件,通过计算机串口对质量测试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发出指令,并且接收其传输的数据信号。基准时间是利用timer控件获得精确的时间,从而对数据采集和显示部分提供时间信号。曲线处理功能是将采集的数据转变为坐标值,在Picturebox控件中利用PSet方法把点画在坐标系中。数据保存功能是通过对文件的读写指令生成一个数据文件,并将采集的数据和实验参数保存到数据文件中。程序启动后,timer控件就开始计时,每隔一定时间就触发一次timer_timer()事件。程序对这个事件的响应就是通过MScomm控件从串口中发出对传感器采集指令,将其显示在软件运行界面上。当实验开始后,记录程序开始,则打开一个以实验时间为文件名的数据文件,将实验参数全部写入。另一个时间控件开始计时,显示在软件运行界面。实验结束,程序停止后,关闭数据文件,而采样仍然进行,直至退出程序。程序运行界面如图6所示,程序运行时计算机的显示屏上主要显示浸润曲线实时观察部分,系统控制部分和实验参数记录部分。浸润曲线实时观察部分位于显示屏的中间,可以对浸润曲线进行实时观察,了解浸润进行的状况。系统控制部分位于显示屏的下部,可以对测量系统发出各种指令,以及显示时间和浸润质量。实验参数记录部分位于显示屏右侧,填写关于此次实验的一些参数,并保存到最终的数据文件中。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对纤维束进行浸润特性测试,可以采用管状结构的置样器9。将几束或几十束纤维放入管状结构的置样器9内,可以观察到测试液体沿平行纤维方向的浸润性能。通过丝线或金属丝传质导线901一端上连接的电磁力传感器2对这上万根纤维丝进行在不同时刻液体浸润的质量变化实时显示在计算机的显示屏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果是对纤维织物进行浸润特性测试,可以采用夹具结构的置样器9。该夹具结构的置样器9由四根螺柱904通过螺母安装在置样器上板902和置样器下板903的端部形成四边形结构,置样器上板902和置样器下板903上设有孔。进行测试时,将纤维织物一层一层平铺于夹具内,通过电磁力传感器2与计算机以及浸润曲线控制执行程序的组合,可以观察到测试液体沿垂直纤维方向的浸润性能。不同时刻液体浸润的质量变化实时显示在计算机的显示屏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果对粉末状材料进行浸润特性测试,可以采用桶状结构的置样器9。桶状结构的置样器9是在桶体905底端设有微孔塑料薄膜906,微孔塑料薄膜906上设有微孔,微孔塑料薄膜906可以采用聚酯塑料制成。
在复合材料成型过程中,不同类型的树脂体系对增强体的浸润作用不同直接影响所制得的复合材料性能,故在本实用新型中选用浸润特性测试仪的测试液体8是根据所要制备的复合材料基体来决定的,一般树脂类测试液体可以选取环氧系列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酚醛树脂等。为了与其它测试方法作对比,小分子类测试液体8也可以采用水、正己烷、正庚烷、正癸烷、乙醇、甘油等。
本实用新型的浸润特性测试仪能够有效的测试复合材料成型过程中液体对增强体的浸润性能。其设备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测试数据精确。
权利要求1.一种浸润特性测试仪,包括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试器、控温装置,控温装置的测温端与测试液体接触,计算机与传感器连通;所述的控温装置,包括第一热电偶(1106)、第二热电偶(1107)、以及安装在控制箱(1103)内的硬件电路板,第一热电偶(1106)的测温端与测试液体(8)接触,另一端与控制箱(1103)内的温度表连接,第二热电偶(1107)安装在容器本体(401)与加热套(1101)之间且与加热套(1101)内壁接触,另一端与控制箱(1103)内的温度控制仪连接,控制箱(1103)上设有设定温度显示窗(1104)和液体温度显示窗(1105);所述的测试器,包含隔热壳体(1)、上盖(102)、水平稳定器(101)、传感器(2)、容器(4)、升降台(5)、置样器(9),隔热壳体(1)的上端设有上盖(102),隔热壳体(1)的下端安装在水平稳定器(101)上,隔热壳体(1)上开设有观察窗(106),隔热壳体(1)内水平稳定器(101)上安装有升降台(5),升降台(5)上放置有容器(4);水平稳定器(101)上隔热壳体(1)外沿设有供观察门滑动的沟槽(105),沟槽(105)与隔热壳体(1)外沿有1~5mm间距;上盖(102)内安装有传感器(2),传感器(2)的接触端与传质导线(901)连接,传质导线(901)的另一端与置样器(9)连接,传感器(2)的输出端与计算机连接;容器(4)由容器本体(401)、加热套(1101)、电热丝(1102)构成,电热丝(1102)安装在加热套(1101)内,加热套(1101)包裹在容器本体(401)的外壁,容器本体(401)内盛装有用于测试用的测试液体(8);水平稳定器(101)的侧面上开设有安装操作台(103)的孔和电源开关(104),操作台(103)上设有显示屏和功能按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润特性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操作台(103)也可以安装在隔热壳体(1)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浸润特性测试仪,其特征在于传感器(2)采用电磁力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浸润特性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置样器(9)是管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浸润特性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置样器(9)是夹具结构,其夹具由四根螺柱(904)通过螺母安装在置样器上板(902)和置样器下板(903)的端部形成四边形结构,置样器上板(902)和置样器下板(903)上设有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浸润特性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置样器(9)是桶状结构,在桶体(905)底端设有微孔塑料薄膜(906),微孔塑料薄膜(906)上设有微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浸润特性测试仪,其特征在于隔热壳体(1)为中空双层结构,中空层内填充有泡沫保温材料和设置有导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浸润特性测试仪,其特征在于传质导线(901)可以是纤维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浸润特性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测试液体(8)是小分子液体或者树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浸润特性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测试液体(8)是水或正己烷或正庚烷或正癸烷或乙醇或甘油或环氧系列树脂或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或酚醛树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浸润特性测试仪,包括测试器、控温装置、计算机三部分,控温装置的测温端与测试液体接触,计算机与传感器连通。测试器的隔热壳体的上端设有上盖,下端安装在水平稳定器上,隔热壳体上开设有观察窗,隔热壳体内水平稳定器上安装有升降台,升降台上放置有容器;水平稳定器上隔热壳体外沿设有供观察门滑动的沟槽;上盖内安装有传感器,传感器的接触端与传质导线连接,传质导线的另一端与置样器连接,传感器的输出端与计算机连通;水平稳定器的侧面上开设有安装操作台的孔以及电源开关。本实用新型测试仪器能够测试不同时刻液体浸润复合材料增强体的质量变化状况。
文档编号G01N13/00GK2775645SQ20042011587
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日
发明者李敏, 张佐光, 张大兴, 孙志杰 申请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