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雷达天线终端电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雷达天线终端电阻,尤其涉及一种发射功率为1000W雷达的天线终端电阻。
背景技术:
每部雷达都需一个天线终端电阻,其作用是吸收发射机的功率;在雷达工作时,必须先对发射机进行调机,确认各项技术参数达到要求,随后才能由转换开关将发射机功率输送到天线,发射电磁波,搜索目标。在当前战备中,通过天线发射讯号,时间必须要越短越好,否则在你还未搜索到敌方目标就已暴露了自己的位置,所以必须有一个相应的天线终端电阻用于发射机的调机准备。随着雷达的功率不同,天线终端电阻的功率也不同,对于一部1000W的雷达,需要一个1000W功率的终端电阻。
现有的终端电阻体积大(约600mm×300mm×500mm),重量重(约25Kg);由图1、图2可见,其中底板101,散热片201;腔体内部结构为上下二个梯形(301,401)合成,中间插入不同功率吸收量的电阻片501,电阻片501在25.5×25.5×3.2mm的氧化铍陶瓷基体上用厚膜工艺制作吸收体,每片电阻片501的功率耗散量为80W左右,即至少要有13~14片的电阻片串接而成,才能吸收1000W的功率,这样导致它的体积大(500×380×170mm)、重量重(约25kg)。
随着小型化发展的需要,如何制造出既能满足吸收1000W功率的终端电阻,又达到体积小、重量轻是摆在科技技术人员面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雷达天线终端电阻,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腔体;所述的腔体是散热筒体;所述的散热筒体内包括一个电阻棒以及将电阻棒浸满的导热油;所述的电阻棒的前、后二端分别与前端电极、后端电极相连;前端电极、后端电极再分别通过前端绝缘垫圈、后端绝缘垫圈与散热筒体外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承受功率达到P≥1000W,而尺寸是φ130×315(筒体)、重量是5Kg。
图1是现有技术的雷达天线终端电阻外部示意图;图2是图1的内部结构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示意图;图4是图3的内部结构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装配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由图3、图4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腔体;所述的腔体是散热筒体9;所述的散热筒体9内包括一个电阻棒91以及将电阻棒91浸满的导热油92;所述的电阻棒91的前、后二端分别与前端电极93、后端电极94相连;前端电极93、后端电极94再分别通过前端绝缘垫圈95、后端绝缘垫圈96与散热筒体9外固定连接;所述的电阻棒91的电阻是300Ω,是在氧化铝瓷管外壁上镀覆高功率密度的氧化钌电阻材料,然后在850℃的隧道炉中烧结制成的;由图3、图5可见将出气阀13固定在前盖板12上,将第一元宝螺丝18、第一六角螺丝17、第一弹簧垫圈16、第一垫圈15、第一绝缘垫圈14按顺序安装在第一电极19上并旋紧,前盖板12安装完毕;将第二元宝螺丝2、第二六角螺丝3、第二弹簧垫圈4、第二垫圈5、第二绝缘垫圈6顺序安装在第二电极1上并旋紧,后盖板7安装完毕;将制备好的300Ω电阻棒91二端装入后端电极94和前端电极93,并通过后端绝缘垫圈96将电阻棒91的一端与后盖板7的第二电极1组合连接,将此后盖板7用卡环8与筒体9连接,并用螺丝旋紧卡环,竖向放置筒体如图5所示;灌导热油至筒内,液面低于平面约10mm左右;将前盖板12装入筒体,通过第一绝缘垫圈14使前盖板12的第一电极19与电阻的前端电极93相连;用卡环11与筒体9连接,并用螺丝旋紧卡环;在筒体的前盖处,将保护罩20装在筒体9上,至此安装完毕,平卧放置。图中二个把手10。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带有散热条的铝筒体为终端电阻的外壳,其电阻采用在氧化铝瓷管外壁上镀覆高功率密度的氧化钌电阻材料,然后在850℃的隧道炉中烧结制成的电阻棒,放在铝筒中浸以导热油冷却。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①原来的上下梯形腔体改成了φ130的筒体,容积大大增大,而且重量减轻了;②原来的电阻由方片改为了瓷管;③冷却方式由原来的空气冷却改为了导热油冷却,即能将瓷管电阻上吸收的1000W功率通过导热油传导到筒体,散热效果好,而且重量轻。
权利要求1.一种雷达天线终端电阻,包括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腔体是散热筒体(9);所述的散热筒体(9)内包括一个电阻棒(91)以及将电阻棒(91)浸满的导热油(92);所述的电阻棒(91)的前、后二端分别与前端电极(93)、后端电极(94)相连;前端电极(93)、后端电极(94)再分别通过前端绝缘垫圈(95)、后端绝缘垫圈(96)与散热筒体(9)外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天线终端电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阻棒(91)的电阻是300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雷达天线终端电阻,包括腔体;所述的腔体是散热筒体(9);所述的散热筒体(9)内包括一个电阻棒(91)以及将电阻棒(91)浸满的导热油(92);所述的电阻棒(91)的前、后二端分别与前端电极(93)、后端电极(94)相连;前端电极(93)、后端电极(94)再分别通过前端绝缘垫圈(95)、后端绝缘垫圈(96)与散热筒体(9)外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承受功率达到P≥1000W,而尺寸是φ130×315(筒体)、重量是5Kg。
文档编号G01S7/00GK2824253SQ20052004260
公开日2006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7日
发明者周蕾, 周俊孟, 谢丽珍 申请人:上海华湘计算机通讯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