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37466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对产品气密性进行检测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气密性检测装置一般由底板、压板、限位柱和压力检测装置组成,检测时需将螺母沿限位柱旋转带动压板向下运动,使被检测装置达到封闭状态,但是由于各个螺母在旋转过程中不可能保持一致,造成压板与底板无法平行,使得被检测物体无法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检测,影响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并且制作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为实现以上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由转盘、压力丝杆、压力表、连接杆、限位
柱、上压板A、上压板B、底板、球阀、橡胶垫片A、橡胶垫片B和支架组成;其中底板、上压板A和上压板B相互平行,底板与上压板B大小相等,其相对面分别粘结有橡胶垫片A和橡胶垫片B,上压板B套接于与底板垂直的四根限位柱上,上压板B和与其粘结的橡胶垫片B上设有大小相同的同轴通孔,通孔四周焊接有与上压板B垂直的四根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与上压板A焊接固连;压力丝杆的一端与转盘连接,另一端与设在支架上的内丝孔螺纹咬合后,穿过上压板A,其与上压板A相交及以下部位的直径略小于上部,并且相交处无螺纹,下部与螺母连接;球阀通过进气管密封地与上压板B上的通孔连通,进气管内径大于通孔直径。
所述的支架下端焊接在底板一侧。
所述的压力表与进气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利用限位柱来限制上压板B的运动,使之始终与底板平行,又利用连接杆,使上压板A得到的力均匀地传递给上压板B,保证了被检测物体的封闭性,整体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等有益特点。


图l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由转盘1、压力丝杆2、压力表3、连接杆4、限位柱5、上压板A6、上压板B7、底板8、球阀9、橡胶垫片AIO、橡胶垫片Bll、支架12和进气管13组成;实施时,将被检测物体放置在与底板8粘结的橡胶垫片Bll上,开口对准橡胶垫片A10上的通孔,将转盘1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压力丝杆2沿着支架12上的内丝孔向下运动,由于其直径大于上压板A6孔内径,则带动上压板A6、连接杆4、上压板B7、橡胶垫片A10—起向下沿着限位柱5垂直运动,直至将被检测物体完全密闭,打开球阀9,将高压气体通过进气管13送入被检测物体内部,关闭球阀9,记录压力表3数值,放置一段时间后,通过观察压力表数值是否变化判断被检测装置的气密性,检测完成后,打开球阀9,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转盘l,利用固定在压力丝杆2下端的螺母将上压板A6、连接杆4、上压板B7和橡胶垫片AlO沿限位柱5向上垂直运动,取出被检测物体。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被检测物体在完全密闭的状态下进行检测,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权利要求1、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由转盘、压力丝杆、压力表、连接杆、限位柱、上压板A、上压板B、底板、球阀、橡胶垫片A、橡胶垫片B和支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丝杆的一端与转盘连接,另一端与设在支架上的内丝孔螺纹咬合后,穿过上压板A。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丝杆与上压板A相交及以下部位的直径略小于上部,并且相交处无螺纹,下部与螺母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由转盘、压力丝杆、压力表、连接杆、限位柱、上压板A、上压板B、底板、球阀、橡胶垫片A、橡胶垫片B和支架组成;其中底板、上压板A和上压板B相互平行;其相对面分别粘结有橡胶垫片A和橡胶垫片B,压力丝杆的一端与转盘连接,另一端与设在支架上的内丝孔螺纹咬合后,穿过上压板A,其与上压板A相交及以下部位的直径略小于上部,并且相交处无螺纹,下部与螺母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被检测物体在完全密闭的状态下进行检测,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G01M3/26GK201359550SQ200820129110
公开日2009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9日
发明者单正娅, 奚茂龙, 麟 黄 申请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