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气体注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注入器,尤其涉及能够将氦气或氮气等气体容易地 注入到如制冷循环系统中的热交换器一样通过管道构成的气体注入对象物的 气体注入器。
背景技术:
一般,在冰箱或空调中将冷却装置作为制冷循环系统使用。 制冷循环系统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以及蒸发器形成闭式回路。 其中,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冷凝器将从压缩机接 收的制冷剂冷凝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的液
态制冷剂在经过所述膨胀装置的过程中节流膨胀(Throtting Expansion)而转 换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而蒸发器对经过膨胀装置的低温低压的液态制 冷剂进行蒸发之后使其转换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
因此,在制冷循环系统中循环的制冷剂在冷凝器中被冷凝的同时向周围 排放热量,而在蒸发器中蒸发的同时吸收周围的热量,从而冰箱储藏室的空 气或设有空调机的周边的室内空气与这种蒸发器进行热交换的同时转换为冷
气
在此,蒸发器和冷凝器形成热交换器,而这种热交换器包含用一般的制 冷剂管形成的管道和用于增大管道的热交换面积的热交换翅片。
另外,制冷循环系统是通过逐个制造所述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以 及热交换器之后相互之间通过制冷剂管连接成闭式回路,然后在其内部注入 制冷剂而构成的。然而,为了提高制冷循环系统的冷却效果和防止制冷循环 系统的性能低下,不能在制冷循环系统内部流入有空气。那是因为,如果在 制冷循环系统中流入了空气,则制冷剂难以冷凝和气化,并由此压缩机超负 荷运转,从而缩短压缩机的寿命。
尤其,对于所述热交换器,当作为一种产品流通时,由于水分而有可能检查是否漏气,而且被确认是否漏气的热交换器为了防止氧化,在其内部再 次充填氮气,并在此状态下流通于市场中。
此时,为了使热交换器能够维持充填有氮气的状态,构成热交换器的管 道的端部通过焊接等作业来进行密封。但是,当热交换器构成制冷循环系统 时,需要再次去掉通过如上焊接等作业而被密封的所述管道的端部,因此存 在不仅作业困难,而且还消耗材料的问题。
因此,最近开发着一种技术,即对热交换器的管道端部套住橡胶材质的 密封罩,并利用针注射器状的气体注入器来对热交换器注入氦气或氮气,其
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例子在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216472号公开。
但是,当利用这种注射器状的气体注入器来注入气体时,由于气体注入 时注入到热交换器的气体的压力,而存在气体注入器从热交换器的管道脱离 的隐患,因此作业者必须在气体注入作业期间一直牢固地抓持气体注入器和 管道,所以操作起来非常繁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氦气或氮 气等气体容易地注入到如制冷循环系统中的热交换器一样通过管道构成的气 体注入对象物的气体注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气体注入器可通过用橡胶材质的密封 罩密封的制冷循环系统中的热交换器的管道端部注入气体,所述气体注入器 包含气体注入针,以用于扎入到所述密封罩而向所述热交换器内部注入气 体;防止脱离单元,以用于防止处于扎入到所述密封罩的状态的所述气体注 入针从所述密封罩脱离。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气体注入器还包含固定所述气体注入针的入口侧端 部且具有将所述气体引导至所述气体注入针的引导通道的主体,所述防止脱 离单元包含4交链结合于所述主体两侧的一对防止脱离部件,且所述防止脱离 单元呈钳子状。
并且,所述密封罩内侧的所述管道形成挂接台,所述一对防止脱离部件 相互对称,所述防止脱离部件包含铰链结合于所述主体的铰链部和设置于所 述铰链部一侧以用于挂接在所述挂接台而^皮支撑的挂接部,所述防止脱离单 元包含弹性部件,以用于将所述各防止脱离部件的挂接部侧沿相接触的方向弹性支撑。
并且,所述挂接部包含沿着所述管道的长度方向朝所述气体注入针一 侧设置的侧面盖部,以用于盖住所述密封罩和所述挂接台的一侧;从所述侧 面盖部的末端朝所述气体注入针侧折曲延伸的折曲延伸部,以用于挂接在所 述挂4妻台。
并且,所述一对防止脱离部件相互对称,所述防止脱离部件包含铰链结 合于所述主体的铰链部和设置于所述铰链部一侧而用于夹持所述密封罩侧所 述管道外表面的夹持部,所述防止脱离单元包含弹性部件,以用于将所述各 防止脱离部件的夹持部侧沿相接触的方向弹性支撑。
并且,所述一对防止脱离部件相互对称,所述防止脱离部件包含铰链 结合于所述主体的铰链部;设置于所述铰链部一侧而用于挂接在形成于所述 密封罩内侧的所述管道的挂接台而被固定的挂接部;从所述挂接部延伸的夹 持部,以用于夹持所述密封罩侧所述管道外表面,所述防止脱离单元包含弹 性部件,以用于将所述各防止脱离部件的挂接部和夹持部侧沿相接触的方向 弹性支撑。
并且,所述防止脱离部件还包含设在所述铰链部另一侧的按压部,以用 于张开所述挂接部和夹持部侧。
并且,所述4姿压部相隔于所述主体/人所述4交《连部侧延伸,以用于对所述 按压部进行按压动作。
延伸,所述夹持部的内表面形成为具有所述管道外表面的曲率的曲面,以用 于紧贴于所述管道的外表面。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气体注入器还包含固定所述气体注入针的入口侧 端部且具有将所述气体引导至所述气体注入针的引导通道的主体;设置于所 述主体的螺紋接头,该螺紋接头连接用于供给所述气体的气体供给管,且与 所述引导通道连通;设置于所述螺紋接头的止回阀,以用于控制所述气体供 给管的气体供给至所述引导通道。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气体注入器可通过用橡胶材质的密封罩密封的气体 注入对象物的管道端部注入气体,所述气体注入器包含气体注入针,以用 于扎入到所述密封罩而向所述气体注入对象物内部注入气体;防止脱离单元, 以用于防止处于扎入到所述密封罩的状态的所述气体注入针从所述密封罩脱离。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气体注入器,能够将气体注入到利用橡胶材质
的密封罩密封的气体注入对象物的管道端部,并且包含能够扎入到所述密 封罩而对所述气体注入对象物内部注入气体的气体注入针;能够防止处于扎 入到所述密封罩的状态的气体注入针从所述密封罩脱离的防止脱离单元。
因此,如果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气体注入器,则在对如热交换器一样的气 体注入对象物注入气体的过程中,即使作业者不用抓持并固定气体注入对象 物侧管道或气体注入器,也能够有效地防止气体注入针从密封罩脱离。
图1为示出作为气体注入对象物采用于制冷循环系统的通常的热交换器 的结构的立体图;;、 、'乙、、、口q 、 a 、"
图4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气体注入器的结构的侧视图,并 示出防止脱离部件的按压部^皮按压的状态;
图5为示出在图4的状态下气体注入针扎入到密封罩的状态的侧视图6为示出在图5的状态下防止脱离部件恢复到原始状态的同时气体注 入器被挂接并固定在管道侧的状态的侧视图。
附图主要符号说明10为气体注入器,20为气体注入针,30为主体, 50为螺紋接头,60为防止脱离单元,70为防止脱离部件,71为4交链部,72 为挂接部,73为夹持部,76为按压部,80为弹性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才艮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气体注入器不仅能够将气体注入到用在制冷循环系统中的 热交换器,而且还能够将气体注入到如这种热交换器一样的通过管道构成且 管道端部利用橡胶材质的密封罩密封的所有气体注入对象物,但作为参考, 在以下实施例将制冷循环系统中的热交换器作为气体注入对象物的 一例进行 说明。图1示出了作为能够利用根据本实施例的气体注入器注入气体的气体注 入对象物,即采用于通常的制冷循环系统的热交换器1的结构。
如图l所示,热交换器1具有用通常的制冷剂管形成的管道2和为了增 大热交换面积而结合于管道2外表面侧的多个热交换翅片3。管道2可通过 对一个长的制冷剂管进行弯曲(bending)加工而制造出来,或者通过对多个 短的制冷剂管进行相互连接而制造出来。
管道2的两端通过橡胶材质的密封罩4进行密封,而管道2的各端部设 有用于结合热交换器1与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另一构成要素之间的螺紋接头 (nipple ) 5,且密封罩4为了能够盖住管道2外侧的螺紋接头5的一端而设 在管道2上。因此,所述螺紋接头5可包含于管道2。
作为参考,所述螺紋接头5的中央位置为了能够挂接后述的气体注入器 10的挂接部72而形成挂接台5a,并且当不设置所述螺紋接头5的状态下密 封罩4直接设置在管道2的端部时,挂接台5a也可形成于密封罩4内侧的管 道2外表面上。
图2至图6示出了才艮据本实施例的气体注入器10的结构。
如图2至图6所示,气体注入器10包含能够通过出口侧端部扎入到所述 密封罩4而将气体注入到热交换器1内部的气体注入针20和能够固定气体注 入针20的入口侧端部的主体30。
气体注入针20的出口侧形成得较尖细,而气体注入针20的入口侧相比 出口侧具有扩大的外径。
主体30可利用注塑物制造。这种主体30的一端为了插入所述气体注入 针20的入口侧端部而形成插入槽31,插入槽31里侧的主体30内部形成用 于将气体引导至所述气体注入针20侧的引导通道32。
为了将气体注入针20固定到主体30,所述气体注入针20的入口侧端部 设有支撑台21,而且在插入槽31侧主体30的端部用螺栓42固定具有使气 体注入针20通过且卡在所述支撑台21而被支撑的支撑孔41a的固定板41。 作为参考,未说明符号43为用于防止气体从气体注入针20与插入槽31之间 泄漏的O型环。
并且,在气体注入针20相反侧的主体30端部设有用于连接与氦气或氮 气等气体筒相连的气体供给管100的螺紋接头(nipple) 50。螺紋接头50形 成为与所述引导通道32连通,螺紋接头50的末端设有用于控制通过螺紋接头50供给到所述引导通道32的气体的流动的止回阀51。止回阀51可设计 为只有在通过气体供给管100移送的气体的压力为预定值以上时被开放。
通过这种结构,如果将连接于所述气体筒(未图示)的气体供给管100 连接到所述螺纟丈接头50,并且在所述气体注入针20扎入到密封罩4的状态 下开放气体供给管100,则此时当气体供给管100的气体的压力为预定值以 上时,气体供给管100的气体沿着螺紋接头50和引导通道32供给到气体注 入针20,而供给到气体注入针20的气体继而沿着管道2充填到热交换器1。 充填完气体之后从密封罩4拔出气体注入针20,此时在扎入气体注入针20 的过程中形成在密封罩4的孔根据橡胶材质制成的密封罩4的自身弹性而自 然收缩密闭。
另外,在这种气体注入过程中,由于通过气体注入针20注入到管道2 内部的气体的压力,从而存在气体注入器10从密封罩4脱离的隐患。为了防 止这种隐患,根据本实施例的气体注入器10还包含防止脱离单元60,以用 于防止在气体注入针20扎入到所述密封罩4而向热交换器内部注入气体的状 态下气体注入针20从密封罩4脱离出来。
因此,才艮据本实施例的气体注入器10通过这种防止脱离单元60,即使 在气体注入到热交换器的过程中作业者不用抓持并固定热交换器1的管道2 或气体注入器10也能够有效地防止气体注入针20从密封罩4脱离出来。
具体来讲,所述防止脱离单元60包含4交链结合于所述主体30两侧的一 对防止脱离部件70,且呈钳子状。
所述一对防止脱离部件70设置成相互对称,各防止脱离部件70首先为 了铰链结合于主体30的侧面而在中央部位形成铰链部71。铰链部71和对应 于铰链部71的主体30的部位分别形成有铰链孔71a、 33,而铰链部71通过 结合于各铰链孔71a、 33的铰链轴34可旋转地铰链结合于主体30。
并且,防止脱离部件70朝铰链部71 —侧形成能够挂接在所述热交换器 侧挂接台5a而被支撑的挂接部72和能够夹持密封罩4侧管道2的外表面的 夹持部73。所述防止脱离单元60还包含能够将各防止脱离部件70的挂接部 72和夹持部73沿着相接触的方向弹性支撑的弹性部件80。
首先,挂接部72包含从铰链部71沿着管道2的长度方向朝气体注入 针20的一侧延伸的侧面盖部74,以用于气体注入针20在扎入到密封罩4的 状态下盖住密封罩4和所述挂接台5a的一侧;从侧面盖部74的末端朝气体注入针20侧折曲延伸的折曲延伸部75,以用于挂接在挂接台5a。主体30侧的侧面盖部74:&置为与所述主体30相接触。
夹持部73从所述折曲延伸部75的末端开始再次沿着管道2的长度方向折曲延伸预定长度而形成,而为了夹持部73在紧贴于管道2外表面的状态下稳定地夹持管道2,所述夹持部73的内表面形成为具有所述管道2外表面的曲率的曲面。
并且,所述弹性部件80用扭转弹簧制成而插入到各铰链轴34,且其一端支撑于主体30,而另 一端使挂接部72和夹持部73侧的各防止脱离部件70朝气体注入针20侧弹性支撑。
并且,为了更加容易地进行挂接部72和夹持部73侧的各防止脱离部件70之间的张开动作,防止脱离部件70还包含设置在铰链部71另 一侧的按压部76。为了能够对4安压部76进行按压动作,按压部76从所述铰链部71侧延伸,且与所述主体30和螺纟丈4妄头50相隔预定间距。
以下,对具有如上构成的根据本实施例的气体注入器10的动作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若想要通过所述气体注入器10将氦气或氮气等气体注入到热交换器1内部,则作业者首先朝主体30侧按压各防止脱离部件70的按压部76,以使挂接部72和夹持部73侧各防止脱离部件70之间张开,如图4所示。之后,在按压部76维持被按压的状态下,将气体注入针20扎入密封罩4,如图5所示。并且,气体注入针20在扎入密封罩4的状态下,消除施加到按压部76的外力,^v而防止脱离部件70通过弹性部件80的弹性恢复力而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如图6所示。此时,所述挂接部72被挂接在密封罩4内侧的挂接台5a而被支撑,并且所述夹持部73稳定地夹持挂接台5a内侧的管道2的外表面,因此作业者即使在没有专门固定管道2或气体注入器IO的状态下向热交换器1内部供应气体,也能够有效防止由于注入到热交换器1内部的气体的压力而气体注入针20从密封罩4脱离出来。
在气体注入动作结束的状态下,将气体注入器10从管道2去除的动作,理所当然应按照图4至图6的逆顺序进行的,因此省略对此详细说明。
权利要求
1、一种气体注入器,该气体注入器可通过用橡胶材质的密封罩密封的制冷循环系统中的热交换器的管道端部注入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注入器包含气体注入针,以用于扎入到所述密封罩而向所述热交换器内部注入气体;防止脱离单元,以用于防止处于扎入到所述密封罩的状态的所述气体注入针从所述密封罩脱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注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固定所述气体 注入针的入口侧端部且具有将所述气体引导至所述气体注入针的引导通道的 主体,所述防止脱离单元包含铰链结合于所述主体两侧的 一对防止脱离部件, 且所述防止脱离单元呈^"子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注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罩内侧的所 述管道形成挂接台,所述一对防止脱离部件相互对称,所述防止脱离部件包含铰链结合于所述主体的4交链部和设置于所述铰链 部一侧以用于挂接在所述挂接台而被支撑的挂接部,所述防止脱离单元包含弹性部件,以用于将所述各防止脱离部件的挂接 部侧沿相接触的方向弹性支撑。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注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部包含沿 着所述管道的长度方向朝所述气体注入针一侧设置的侧面盖部,以用于盖住 所述密封罩和所述挂接台的一侧;从所述侧面盖部的末端朝所述气体注入针 侧折曲延伸的折曲延伸部,以用于挂接在所述挂接台。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注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防止脱离部 件相互对称,所述防止脱离部件包含铰链结合于所述主体的铰链部和设置于所述铰链 部一側而用于夹持所述密封罩侧所述管道外表面的夹持部,所述防止脱离单元包含弹性部件,以用于将所述各防止脱离部件的夹持 部侧沿相接触的方向弹性支撑。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注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防止脱离部 件相互对称,所述防止脱离部件包含铰链结合于所述主体的铰链部;设置于所述铰 链部一侧而用于挂接在形成于所述密封罩内侧的所述管道的挂接台而被固定 的挂接部;从所述挂接部延伸的夹持部,以用于夹持所述密封罩侧所述管道 外表面,所述防止脱离单元包含弹性部件,以用于将所述各防止脱离部件的挂接 部和夹持部侧沿相接触的方向弹性支撑。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注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脱离部件还 包含设在所述铰链部另 一侧的按压部,以用于张开所述挂接部和夹持部侧。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注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相隔于所 述主体从所述铰链部侧延伸,以用于对所述按压部进4亍:換压动作。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注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挂接部包含 沿着所述管道的长度方向朝所述气体注入针一侧i殳置的侧面盖部,以用于盖 住所述密封罩和所述挂-接台的一侧;从所述侧面盖部的末端朝所述气体注入 针侧折曲延伸的折曲延伸部,以用于挂接在所述挂接台。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体注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从所述 折曲延伸部的末端沿所述管道的长度方向折曲延伸,所述夹持部的内表面形成为具有所述管道外表面的曲率的曲面,以用于 紧贴于所述管道的外表面。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注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固定所述 气体注入针的入口侧端部且具有将所述气体引导至所述气体注入针的引导通 道的主体;设置于所述主体的螺紋接头,该螺紋接头连接用于供给所述气体 的气体供给管,且与所述引导通道连通;设置于所述螺紋接头的止回阀,以 用于控制所述气体供给管的气体供给至所述引导通道。
12、 一种气体注入器,该气体注入器可通过用橡胶材质的密封罩密封的 气体注入对象物的管道端部注入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注入器包含气 体注入针,以用于扎入到所述密封罩而向所述气体注入对象物内部注入气体; 防止脱离单元,以用于防止处于扎入到所述密封罩的状态的所述气体注入针 从所述密封罩脱离。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体注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固定所述气的主体,所述防止脱离单元包含4交链结合于所述主体两侧的 一对防止脱离部件,且所述防止脱离单元呈钳子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体注入器,该气体注入器可通过用橡胶材质的密封罩密封的气体注入对象物的管道端部注入气体,所述气体注入器包含气体注入针,以用于扎入到所述密封罩而向所述气体注入对象物内部注入气体;防止脱离单元,以用于防止处于扎入到所述密封罩的状态的所述气体注入针从所述密封罩脱离。如果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气体注入器,则在对如热交换器一样的气体注入对象物注入气体的过程中,即使作业者不用抓持并固定气体注入对象物侧管道或气体注入器,也能够有效地防止气体注入针从密封罩脱离。
文档编号G01M3/02GK101672401SQ20091017070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8日
发明者文炳喆 申请人:三星光州电子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