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Sar测试用便携式笔记本电脑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SAR测试用便携式笔记本电脑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众在享受无线通信设备带来的各种便利之时,也日益关 注无线通信终端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各国政府对无线通信终端的这项指标一直 十分重视;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和台湾等都已经制定了本地区或本国 的"射频和微波辐射管理"法规或指令;美国和台湾地区还要求移动用户终端厂商在产品包 装上标示"本产品对人体的电磁辐射在安全限值以内"等字样。因此,测定手机产生的辐射 显得十分重要。现有技术中测试设备,仅是为测试手机的辐射而开发,适合手机的特点。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电脑尤其是笔记本电脑成为人们最常用的电子产品之一。 笔记本电脑在运行过程中,同样会产生一定的辐射。辐射率大的话,同样会危害人体健康。 为确保使用者安全,对笔记本电脑的辐射强度进行测试成为重要问题。对笔记本电脑辐射 强度测试时,测试的指标称为比吸收率(SAR),通过测试比吸收率来定义辐射强度。现有技 术中,SAR测试装置包括手机抓持设备,人体模型,探头,探头控制臂,服务器,输入设备等。 手机抓持设备模拟人使用手机时握持手机的状态,因此,适合于抓持手机。但是,现有技术 中使用的辐射测试设备仅适用于比笔记本电脑体积小的多的手机,无法直接用来测试笔记 本电脑。手机体积小,可以使用抓持设备抓持。但笔记本电脑体积往往比手机大几倍,而且, 测试时,需将笔记本电脑运行,这样就必然要求将笔记本电脑显示器打开,增加了其体积。 而且,笔记本电脑打开后,其重心会发生变化,如使用抓持设备,很难抓牢。而且,由于手机 体积小,测试时需要不断变换各种角度,因此,其结构非常复杂,操作麻烦,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方便调
整高度的SAR测试用便携式笔记本电脑支架。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SAR测试用便携式笔记本电脑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
长度可调的连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连接在高度可调的连杆两端。 优选地是,所述的长度可调的连杆,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内螺纹套筒,第一
螺杆和第二螺杆均设置有外螺纹,第一螺杆的外螺纹与第二螺杆的外螺纹旋向相反,内螺
纹套筒两端分别设置与第一螺杆的螺纹和第二螺杆的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第一螺杆和第
二螺杆分别旋入内螺纹套筒两端内,第一螺杆与第一支撑板连接,第二螺杆与第二支撑板连接。 优选地是,所述的套筒上设置有第一把手。 优选地是,长度可调的连杆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中心处连接,围 绕长度可调的连杆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可插拔连杆,所述可插拔连杆包括第三套筒和插杆,插杆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第三套筒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插杆插入第三套筒内。 优选地是,所述的长度可调的连杆,包括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螺杆,第一套筒
和第二套筒均设置有内螺纹,第一套筒的内螺纹与第二套筒的内螺纹旋向相反,螺杆两端
分别设置与第一套筒的内螺纹和第二套筒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螺杆两端分别旋入第
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内。 优选地是,所述的螺杆上设置有第二把手。 优选地是,长度可调的连杆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中心处连接,围
绕长度可调的连杆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可插拔连杆,所述可插拔连杆包括第三套筒和插杆,
插杆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第三套筒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插杆插入第三套筒内。 使用时,将笔记本电脑放在第一支撑板上,第二支撑板放在地上或平台上并固定
不动,通过调节长度可调的连杆的长度,以调节第一支撑板的高度,满足不同的测试要求。 本实用新型中的SAR测试用笔记本电脑支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方便的调整
高度,适用于SAR测试中放置笔记本电脑,且可根据测试要求调整高度。由于结构简单,制
造容易,成本低,所以可根据笔记本的体积制作,使其适合在SAR测试中放置笔记本电脑,
由于可增大承载面积,即使笔记本打开后放置,也可以很稳定的放置上面,没有掉落的危
险。而且携带和移动也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SAR测试用便携式笔记本电脑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 和长度可调的连杆3,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连接在高度可调的连杆3两端。 长度可调的连杆3包括第一螺杆31 、第二螺杆32和内螺纹套筒33,第一螺杆31和 第二螺杆32均设置有外螺纹,第一螺杆31的外螺纹与第二螺杆32的外螺纹旋向相反,内 螺纹套筒33两端分别设置与第一螺杆31的螺纹和第二螺杆32的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第 一螺杆31和第二螺杆32分别旋入内螺纹套筒33两端内,第一螺杆31与第一支撑板1连 接,第二螺杆32与第二支撑板2连接。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套筒33上设置有第一把手34。增加把手34, 需要旋转套筒33时,抓住把手34进行旋转即可,旋转更加方便和容易。 实施例3[0028] 如图3所示,长度可调的连杆3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中心处 连接,其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增加可插拔连杆4,围绕长度可调的连杆3设置有四个可插拔 连杆4,所述可插拔连杆4包括第三套筒41和插杆42,插杆42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上,第 三套筒41设置在第二支撑板2上,插杆42插入套筒41内并可随着第一支撑板1升高而滑 动。 可插拔连杆4的设置,增加了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
在调整高度过程中,第一支撑板1的重心运动而倾倒或歪斜。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SAR测试用便携式笔记本电脑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 和长度可调的连杆3,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连接在高度可调的连杆3两端。 长度可调的连杆3包括第第一套筒35、第二套筒36和螺杆37,第一套筒35和第 二套筒36均设置有内螺纹,第一套筒35的内螺纹与第二套筒36的内螺纹旋向相反,螺杆 37两端分别设置与第一套筒35的内螺纹和第二套筒36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螺杆37 两端分别旋入第一套筒35和第二套筒36内。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螺杆37上增加第二把手38。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长度可调的连杆3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中心处 连接,其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增加可插拔连杆4,围绕长度可调的连杆3设置有四个可插拔 连杆4,所述可插拔连杆4包括第三套筒41和插杆42,插杆42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上,第 三套筒41设置在第二支撑板2上,插杆42插入套筒41内并可随着第一支撑板1升高而滑 动。 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 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内。
权利要求SAR测试用便携式笔记本电脑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高度可调的连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连接在高度可调的连杆两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AR测试用便携式笔记本电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 度可调的连杆,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内螺纹套筒,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均设置有外螺 纹,第一螺杆的外螺纹与第二螺杆的外螺纹旋向相反,内螺纹套筒两端分别设置与第一螺 杆的螺纹和第二螺杆的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分别旋入内螺纹套筒两 端内,第一螺杆与第一支撑板连接,第二螺杆与第二支撑板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AR测试用便携式笔记本电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 上设置有第一把手。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SAR测试用便携式笔记本电脑支架,其特征在于,长度可 调的连杆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中心处连接,围绕长度可调的连杆设置有两 个以上的可插拔连杆,所述可插拔连杆包括第三套筒和插杆,插杆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第 三套筒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插杆插入第三套筒内。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AR测试用便携式笔记本电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度 可调的连杆,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螺杆,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均设置有内螺纹,第一 套筒的内螺纹与第二套筒的内螺纹旋向相反,螺杆两端分别设置与第一套筒的内螺纹和第 二套筒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螺杆两端分别旋入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内。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SAR测试用便携式笔记本电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杆 上设置有第二把手。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SAR测试用便携式笔记本电脑支架,其特征在于,长度可 调的连杆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中心处连接,围绕长度可调的连杆设置有两 个以上的可插拔连杆,所述可插拔连杆包括第三套筒和插杆,插杆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第 三套筒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上,插杆插入第三套筒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SAR测试用便携式笔记本电脑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长度可调的连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连接在高度可调的连杆两端。本实用新型中的SAR测试用笔记本电脑支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方便的调整高度,适用于SAR测试中放置笔记本电脑,且可根据测试要求调整高度。由于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所以可根据笔记本的体积制作,使其适合在SAR测试中放置笔记本电脑,由于可增大承载面积,即使笔记本打开后放置,也可以很稳定的放置上面,没有掉落的危险。而且携带和移动也方便。
文档编号G01R1/04GK201464502SQ20092007148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30日
发明者凌敏宝, 杨伟中, 黄小琴 申请人:上海同耀通信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