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钩持式卷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54313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重钩持式卷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重钩持式巻尺,特别是指一种在巻尺外壳的前 方设一长条形防护组件,该防护组件不仅可防止尺带回收时伤到手指,而
且提供巻尺不使用时能够直接吊挂于墙壁上收纳;而该巻尺的挂设结合端 设于外壳的圓周端面上,使挂钩能够依使用者的使用习惯而选择安装于外 壳的不同侧。
背景技术
巻尺为测量工具中十分具有机动性且经常使用的器具,如图1所示, 公知的巻尺1,于外壳11内藉由弹簧机构(图未示)巻收一尺带12,尺带12 的一端结合一尺头钩13,该尺头钩13以一固定片14经铆钉结合于尺带, 尺头钩13的另端向下垂直延伸形成钩部15,使用时藉由尺头钩13将尺带 拉出钩住或抵住一物体进行量测,进行量测时则以一设于外壳11 一端的按 压控制机构16,对尺带12的释放或固定进行控制。
如图所示,在外壳11的侧端面处又设有一挂钩17,该挂钩17为朝下 设置的倒U型钩片,藉其锁设于外壳11的侧面,提供使用者不使用时能够 将巻尺整体吊挂于腰间皮带上。
然而上述习见巻尺,使用上仍有以下不便之处
1. 由于尺带是通过设于巻尺内部的巻收弹簧回收,当尺带在快速回收 下,很容易会伤到使用者的手指,尤其是小孩子使用或玩耍时,更容易会 发生受伤的情形。
2. 该巻尺缺乏吊挂的装置,当巻尺不使用时必需放在抽屉内部,会造 成拿取使用的不便。
3. 携带巻尺时,除非将巻尺吊挂于腰间皮带,否则使用者必需以整只手掌握持巻尺,缺乏方便提携的构造。
4.挂钩为开口朝下固定的倒U型片,而且仅能固定在外壳单一侧边, 无法因应使用者的左右手使用习惯而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人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乃依其从事各种巻尺的制造 经验和技术累积,针对上述缺失悉心研究各种解决的方法,在经过不断地 研究、实验与改良后,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重钩持式巻尺, 以期能摒除现有技术所产生的缺失。
本实用新型的双重钩持式巻尺,是在巻尺的外壳前方设一防护组件, 以防止尺带回收时伤到使用者的手指。
本实用新型的双重钩持式巻尺,其防护组件为长条型,除了具有防护 的作用,又可提供使用者便于提拿,以及提供巻尺不使用时能够直接吊挂 至墙壁上,为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
依本实用新型的双重钩持式巻尺,其设于巻尺前方的防护组件,能够
为可调整式或为固定式的结构,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
依本实用新型的双重钩持式巻尺,其外壳上又设有提供使用者能够依
个人使用习惯而调整吊挂位置的挂钩,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
依本实用新型的双重钩持式巻尺,其提供挂钩固定的结合端设置在外
壳的圆周边上,使用时只需改变挂钩的方向,即可配合使用者的左右手使 用习惯,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
为便于贵审查员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形状、构造装置特征及其功
效,做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兹举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常见巻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纵剖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上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上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巻尺 11:外壳 12:尺带 13:尺头钩 14:固定片 15:钩部
16:按压控制机构
17:挂钩
2:外壳
3:巻绕式尺带
31:尺头钩
4:拍j几式控制才几构
5:防护组件
6-.挂钩
41:拍j几式纟安纽 42:横向弹簧 43:压块 51:压部 52:凸粒 7:挂钩结合端 71:结合孔 72、 73:凸条
74
61
62 81
结合空间 固定面板 钩挂面板 导板82:齿轨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乃是有关于一种双重钩持式巻尺,请参阅图2所示,该双 重钩持式巻尺,包括 一外壳2, 一设于外壳2内部的巻绕式尺带3 (如图 4所示),尺带3的一端设一尺头钩31,尺带3能够向外延伸以进行量测; 如图所示,外壳2的一端复设有一组可对尺带3进行固定或释放的扳机式 控制4几构4、 一防护组件5、以及一挂钩6。
请参照图3、 4所示,外壳2的前端为内凹弧形面,其内部设一扳机式 控制机构4,该扳机式控制机构4包括一可前后翘动的扳冲几式按纽41、 一 顶抵于扳机式按纽41 一端的横向弹簧42、以及一连接扳机式按纽41尾端 的压块43,该压块43适位于尺带移动路径的上方;藉此,当扳机式按纽 41因一端被按压时,可推动压块43下沉而压抵尺带3;当压力释放后,扳 机式按纽41受横向弹簧42推动而回复原位。
如图所示,上述防护组件5,为凸弧形设置于扳机式按纽41前端的长 条薄片,可防止尺带回收时不慎伤到使用者的手指。而且,防护组件5和 扳机式按纽41之间构成一提取空间51,防护组件5的上端头设一压部51, 压部51的表面设有数个凸粒52,提供使用者以手指穿过提取空间51,同 时以拇指指头压按压部51,进而勾持防护组件5,达到巻尺方便携带的目 的。
而该防护组件5,除了具有上述防护及方便提取的功能,又可提供当 巻尺不使用时,能够直接吊挂于墙壁上。
如图所示,上述外壳2的圓周边上设有一挂钩结合端7,该挂钩结合 端7的中央设一结合孔71,其两侧各设一凸条72、 73以构成一结合空间 74;而该挂钩6包括一可固定于该结合空间71的固定面^反61,以及一可 贴覆外壳侧边的钩挂面板62;藉此,提供使用者可依其为左手使用习惯或 右手使用习惯,调整钩挂面板62贴覆于外壳的左侧面或右侧面。
请参照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该图表示,挂钩结合端7 又可设置在外壳2的侧圓周边,使挂钩6的钩挂面板62改为横向贴覆于外 壳侧边,提供使用者吊挂于腰间皮带时,其尺头钩的方向为向下,同样地,提供使用者可依其为左手使用习惯或右手使用习惯,调整钩挂面板62贴覆 于外壳的左侧面或右侧面。
请参照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该图表示,防护组件5又 能够为可调整式,是在压部51的下端和外壳之间设一导板81,并设置齿 轨82,使压部51可藉由导板81滑动,再藉由齿轨82调整其固定位置, 藉此可调整提取空间的大小,而且可依使用或不使用时改变防护组件5的 位置,使整体体积得以大幅缩小。
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双重钩持式巻尺,确实具有前所未有的 创新构造,其既未见于任何刊物,且市面上亦未见有任何类似的产品,所 以,其具有新颖性应无疑虑。另外,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独特特征以及功 能远非现有技术所可比拟,所以其确实比现有技术更具有其进步性,而符 合我国专利法有关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的规定,乃依法提起专利申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具体实施例,然而本实用新型的构造 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项技艺者在本实用新型领域内,可轻易思 及的变化或修饰,皆可涵盖在本案的专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双重钩持式卷尺,包括一外壳、一设于外壳内部的卷绕式尺带、一组可对尺带固定或释放的控制机构、以及一挂钩;其特征在于卷尺上又设有一防护组件,该防护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至外壳,其和外壳构成一提取空间,以提供使用者便于提取,而且提供卷尺在不使用时得以吊挂收纳。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钩持式巻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 为长条形,其上端头设一压部,压部的表面设有数个凸粒,以提供使用者 便于以指头压按固定。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钩持式巻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又设 有一挂钩结合端,而该挂钩结合端位于外壳的圆周边上。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重钩持式巻尺,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结合 端,包括一结合孔,以及设于该结合孔两侧的凸条,而构成一提供挂钩结 合的结合空间。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重钩持式巻尺,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包 括一可固定于该结合空间的固定面板,以及一可贴覆外壳侧边的钩挂面板, 藉此提供使用者可依其为左手使用习惯或右手使用习惯,调整钩挂面板贴覆于外壳的左侧面或右侧面。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钩持式巻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 为扳机式控制机构,该扳机式控制机构包括一设于外壳前端而可前后翘动 的扳机式按纽、 一顶抵于扳机式按纽一端的横向弹簧、以及一连接扳机式 按纽尾端的压块,该压块适位于尺带移动路径的上方。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重钩持式巻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 设于扳机式按纽的前方,可防止尺带回收时伤到使用者的手指。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钩持式巻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 又能够为可调整式,为在其压部下端和外壳之间设一导板,并设置齿轨, 使压部可藉由导板滑动,再藉由齿轨调整其固定的位置,进而调整提取空 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重钩持式卷尺,该卷尺包括一外壳、一设于外壳内部的卷绕式尺带,尺带的一端能够向外延伸以进行量测,外壳一端复设有一组可对尺带固定或释放的控制机构,而且有一挂钩;其中所述卷尺,在外壳的前方设有一防护组件,该防护组件除了可防止尺带回收时伤到手指,而且当卷尺不使用时能够藉该防护组件吊挂于墙上;而该卷尺的挂钩结合端设置在外壳的圆周端面上,使挂钩可依使用者的左手使用习惯或右手使用习惯而安装于外壳的不同侧。
文档编号G01B3/10GK201425453SQ20092015648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7日
发明者林炳煌 申请人:友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