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压互感器极性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60589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压互感器极性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测试设备技术领域,特别 是一种电压互感器极性测试装置。
技术背景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供电枢纽,它通过变电站内的变压器向用户供电。其中电压互感器是将变电站的高电压(一次电压)转换成低电压(二次电压)的设备,它转换后的 二次电压为变电站的二次设备提供最基本的数据。电压互感器有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两部 分组成,一次绕组接高电压回路,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为57V,经过二次空气开关连接二次 设备,二次设备能否正常运行关键在于电压互感转换后的二次电压是否正常,因此电压互 感器在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如果电压互感器的极性错误,将会引起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的 不正确运行,极性测试工作更加显得突出重要。所谓电压互感器的极性是指电压互感器的 一次绕组的极性端Li,非极性端L2与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的极性端Kl,非极性端K2的 对应关系。但是目前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极性测试工作普遍存在工作流程复杂和设备散乱 繁多,给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不利影响。现在常规的测试方法是一人站在电压互感器上用 两根软铜线将9V电池加在电压互感器的一次绕组的两端,一人在电压互感器二次接线端 子箱用两根软铜线直流毫安表加在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的两端,并负责监视直流毫安表 的指针转动情况,一人负责互唱使上述两人的工作步骤一致。因此工作现场存在几个问题 一、测试设备零散,已发生漏拿设备情况。二、现场接线繁琐复杂,容易出现极性测试错误。 三、试验人员来回换线并互唱,无形当中给工作增加了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四、当统一工 作地点出现多班组交叉作业,更容易出现测试错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准确检查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的极性、避免接线时错误 接入、保障了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电压互感器极性测试装置。一种电压互感器极性测试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一个20V的直流电源, 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Al插孔和A2插孔,所述A2插孔连接一个开关,所述 外壳内还设置一个智能型电流显示机构,所述智能型电流显示机构的正、负接线柱上分别 设置Bl插孔和B2插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用试验线接在电压互感器高压端的极性侧上,用另一根试 验线接在电压互感器高压侧的非极性端上,用试验线接在电压互感器低压侧的极性端上, 用试验线接在电压互感器低压侧的非极性端上,此时短时按下试验按钮后松开,若电压互 感器的二次极性正确,则智能型电流显示装置上显示“极性正确”,否则显示“极性错误”。本 实用新型可以准确检查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的极性,避免接线时错误接入;提高了工作效 率,保障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测试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电压互感器极性测试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置一个20V的直流电源4,所述直流电源4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Al插孔2和A2插孔3,所述A2 插孔3连接一个开关5,所述外壳1内还设置一个智能型电流显示机构8,所述智能型电流 显示机构8的正、负接线柱上分别设置Bl插孔6和B2插孔7。如图2所示,Al插孔2与试验线Ll相连;试验按钮5的两端分别与A2插孔3和试 验线L2相连;智能型电流显示装置8的正极与Bl插孔6相连,智能型电流显示装置A的负 极与B2插孔7相连,Bl插孔6与试验线Kl相连;B2插孔8和试验线K2相连。由于本实用 新型通过将用试验线接在电压互感器高压端的极性侧上,用另一根试验线接在电压互感器 高压侧的非极性端上,用试验线接在电压互感器低压侧的极性端上,用试验线接在电压互 感器低压侧的非极性端上,此时短时按下试验按钮后松开,若电压互感器的二次极性正确, 则智能型电流显示装置上显示“极性正确”,否则显示“极性错误”。本实用新型可以准确检 查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的极性,避免接线时错误接入;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电力系统的 稳定运行。
权利要求一种电压互感器极性测试装置,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置一个20V的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A1插孔和A2插孔,所述A2插孔连接一个开关,所述外壳内还设置一个智能型电流显示机构,所述智能型电流显示机构的正、负接线柱上分别设置B1插孔和B2插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压互感器极性测试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一个20V的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A1插孔和A2插孔,所述A2插孔连接一个开关,所述外壳内还设置一个智能型电流显示机构,所述智能型电流显示机构的正、负接线柱上分别设置B1插孔和B2插孔。本实用新型可以准确检查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的极性,避免接线时错误接入;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文档编号G01R31/06GK201589836SQ20092027674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0日
发明者刘红梅, 吴建辉, 高世伟 申请人:河南省电力公司商丘供电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