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基于混合监测的识别受损索和支座位移的递进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基于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基于混合监测、采用递进式方法来识别支座位移和索结构的索系统中的受损索,属工程结构健康监测领域。
背景技术:
:支座位移对索结构安全是一项重大威胁,同样的,索系统通常是索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它的失效常常带来整个结构的失效,基于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来识别支座位移和索结构的索系统中的受损索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方法。当支座出现位移时、或索系统的健康状态发生变化时、或者两种情况同时发生时,会引起结构的可测量参数的变化,例如会引起索力的变化,会影响索结构的变形或应变,会影响索结构的形状或空间坐标,会引起过索结构的每一点的任意假想直线的角度坐标的变化(例如结构表面任意一点的切平面中的任意一根过该点的直线的角度坐标的变化,或者结构表面任意一点的法线的角度坐标的变化),所有的这些变化都包含了索系统的健康状态信息,实际上这些可测量参数的变化包含了索系统的健康状态信息、包含了支座位移信息,因此可以通过对这些不同类型的结构的特征参量的变化的混合监测来判断结构的健康状态,本发明将所有被监测的结构特征参量统称为“被监测量”,由于此时被监测量是由结构的不同类型的可测量参数混合组成,本发明称此为混合监测,也就是说可以利用混合监测来识别支座位移和受损索。为了能对索结构的索系统的健康状态和支座位移有可靠的监测和判断,必须有一个能够合理有效的建立索结构的可测量参数的变化同支座位移和索系统中所有索的健康状况间的关系的方法,基于该方法建立的健康监测系统可以给出更可信的支座位移评估和索系统的健康评估。
发明内容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对多类参量的混合监测的、采用递进式方法的、能够合理有效地识别支座位移和受损索的健康监测方法。技术方案斜拉桥、悬索桥、桁架结构等结构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有许多承受拉伸载荷的部件,如斜拉索、主缆、吊索、拉杆等等,该类结构的共同点是以索、缆或仅承受拉伸载荷的杆件为支承部件,为方便起见本发明将该类结构表述为“索结构”。在索结构的服役过程中,索结构的支承系统(指所有承载索、及所有起支承作用的仅承受拉伸载荷的杆件,为方便起见,本专利将该类结构的全部支承部件统一称为“索系统”,但实际上索系统不仅仅指支承索,也包括仅承受拉伸载荷的杆件)会受损,同时索结构的支座也可能出现位移,这些变化对索结构的安全是一种威胁。设索的数量和支座位移分量的数量之和为N。为叙述方便起见,本发明统一称被评估的索和支座位移为“被评估对象”,给被评估对象连续编号,本发明用用变量j表示这一编号,j=1,2,3,...,N,因此可以说有N个被评估对象。本发明由两大部分组成。分别是一、建立被评估对象健康监测系统所需的知识库和参量的方法、基于知识库(含参量)和对索结构的混合监测数据的被评估对象健康状态评估方法;二、健康监测系统的软件和硬件部分。本发明的第一部分建立用于被评估对象健康监测的知识库和参量的方法。可按如下步骤依次循环往复地、递进式进行第一步每一次循环开始时,首先需要建立或已建立本次循环开始时的被评估对象初始健康状态向量d/(i=1,2,3,…)、建立索结构的初始力学计算基准模型A。(例如有限元基准模型,在本发明中A。是不变的)、建立索结构的力学计算基准模型Ai(例如有限元基准模型,i=1,2,3,…)。字母i除了明显地表示步骤编号的地方外,在本发明中字母i仅表示循环次数,即第i次循环。第i次循环开始时需要的索结构“初始健康状态向量d如式(1)所示),用(C表示第i次循环开始时索结构(用力学计算基准模型Ai表示)的索结构的初始健康状态。d'0=[d'0l^2···<···d-oNJ(1)式(1)中(!^(i=1,2,3,=1,2,3,.......,N)表示第i次循环开始时、力学计算基准模型Ai中的索系统的第j个被评估对象的当前健康状态,如果该被评估对象是索系统中的一根索(或拉杆),那么Cli表示其当前损伤,屯为0时表示无损伤,为100%时表示该索彻底丧失承载能力,介于0与100%之间时表示丧失相应比例的承载能力,如果该被评估对象是一个支座的一个位移分量,那么屯表示其当前位移数值。式(1)中T表示向量的转置(后同)。第一次循环开始时建立初始健康状态向量(依据式(1)记为d1。)时,利用索的无损检测数据等能够表达索的健康状态的数据以及支座位移测量建立被评估对象初始健康状态向量d1。。如果没有索的无损检测数据及其他能够表达索的健康状态的数据时,或者可以认为结构初始状态为无损伤无松弛状态时,向量(V的中与索相关的各元素数值取0。第i次(i=2,3,4,5,6…)循环开始时需要的被评估对象初始健康状态向量屮。,是在前一次(即第i_l次,i=2,3,4,5,6…)循环结束前计算获得的,具体方法在后文叙述。第i次循环开始时需要建立的力学计算基准模型或已建立的力学计算基准模型记为A、根据索结构完工之时的索结构的实测数据(包括索结构形状数据、索力数据、拉杆拉力数据、索结构支座坐标数据、索结构模态数据等实测数据,对斜拉桥、悬索桥而言是桥的桥型数据、索力数据、桥的模态数据、索的无损检测数据等能够表达索的健康状态的数据)和设计图、竣工图,利用力学方法(例如有限元法)建立A°;如果没有索结构完工之时的结构的实测数据,那么就在建立健康监测系统前对结构进行实测,得到索结构的实测数据(包括索结构形状数据、索力数据、拉杆拉力数据、索结构支座坐标数据、索结构模态数据等实测数据,对斜拉桥、悬索桥而言是桥的桥型数据、索力数据、桥的模态数据、索的无损检测数据等能够表达索的健康状态的数据),根据此数据和索结构的设计图、竣工图,利用力学方法(例如有限元法)建立A。。不论用何种方法获得A。,基于A。计算得到的索结构计算数据(对斜拉桥、悬索桥而言是桥的桥型数据、索力数据、桥的模态数据)必须非常接近其实测数据,误差一般不得大于5%。这样可保证利用A。计算所得的模拟情况下的应变计算数据、索力计算数据、索结构形状计算数据和位移计算数据、索结构角度数据等,可靠地接近所模拟情况真实发生时的实测数据。A。是不变的,只在第一次循环开始时建立。第一次循环开始时建立的索结构的力学计算基准模型记为A1,A1就等于A。。A1对应的被评估对象的健康状态由d1。描述。第i次(i=2,3,4,5,6…)循环开始时需要的力学计算基准模型Ai,是在前一次(即第i_l次,i=2,3,4,5,6…)循环结束前计算获得的,具体方法在后文叙述。已有力学计算基准模型A1和被评估对象初始健康状态向量d1。后,模型A1中的各被评估对象的健康状态由向量d1。表达。在A1的基础上,将所有被评估对象的健康状态数值变更为0,力学模型A1更新为一个所有被评估对象的健康状态都为0的力学模型(记为A°),力学模型A°实际上是完好无损无支座位移的索结构对应的力学模型。不妨称模型乂为索结构的无损伤无支座位移模型A°。被监测的多类参量可以包括索力、应变、角度和空间坐标,分别叙述如下设索系统中共有Q根索,结构的被监测的索力数据由结构上M1个指定索的M1个索力数据来描述,结构索力的变化就是所有指定索的索力的变化。每次共有M1个索力测量值或计算值来表征结构的索力信息。M1是一个不小于0的整数。结构的被监测的应变数据可由结构上K2个指定点的、及每个指定点的L2个指定方向的应变来描述,结构应变数据的变化就是K2个指定点的所有被测应变的变化。每次共有M2(M2=K2XL2)个应变测量值或计算值来表征结构应变。M2是一个不小于0的整数。结构的被监测的角度数据由结构上K3个指定点的、过每个指定点的L3个指定直线的、每个指定直线的H3个角度坐标分量来描述,结构角度的变化就是所有指定点的、所有指定直线的、所有指定的角度坐标分量的变化。每次共有M3(M3=K3XL3XH3)个角度坐标分量测量值或计算值来表征结构的角度信息。M3是一个不小于0的整数。结构的被监测的形状数据由结构上K4个指定点的、及每个指定点的L4个指定方向的空间坐标来描述,结构形状数据的变化就是K4个指定点的所有坐标分量的变化。每次共有虬^4=K4XL4)个坐标测量值或计算值来表征结构形状。M4是一个不小于0的整数。综合上述被监测量,整个结构共有M(M=Mi+M2+M3+M4)个被监测量,定义参量K(K=M1+K2+K3+K4),K和M不得小于被评估对象的数量N。由于M个被监测量是不同类型的,所以本发明称为“基于混合监测的识别受损索和支座位移的递进式方法”。为方便起见,在本发明中将“结构的被监测的所有参量”简称为“被监测量”。本发明中用被监测量初始数值向量Cit/'(i=1,2,3,…)表示第i次(i=1,2,3,4,5,6···)循环开始时所有指定的被监测量的初始值(参见式(2)),Citj的全称为“第i次循环被监测量的初始数值向量”。C=[C,C2·.·C,.··C1omJ(2)式(2)中CiokG=1,2,3,…;k=1,2,3,....,M;M彡N;)是第i次循环开始时、索结构中第k个被监测量。向量Citj是由前面定义的M个被监测量依据一定顺序排列而成,对此排列顺序并无特殊要求,只要求后面所有相关向量也按此顺序排列数据即可。第一次循环开始时,“第1次循环被监测量的初始数值向量C1。”(见式(2))由实测数据组成,由于根据模型A1计算所得被监测量的初始数值可靠地接近于相对应的实测数值,在后面的叙述中,将用同一符号来表示该计算值组成向量和实测值组成向量。第i次(i=2,3,4,5,6···)循环开始时需要的“第i次循环被监测量的初始数值向量CV’,是在前一次(即第i-l次,i=2,3,4,5,6···)循环结束前计算获得的,具体方法在后文叙述。第二步每一次循环需建立“单位损伤被监测量数值变化矩阵”和“名义单位损伤向量”,第i次循环建立的“单位损伤被监测量数值变化矩阵”记为八(^,第1次循环建立的“名义单位损伤向量”记为Diu,i=1,2,3,…。第一次循环建立的索结构“单位损伤被监测量数值变化矩阵”记为ΔC1。建立ΔC1的过程如下在索结构的力学计算基准模型A1的基础上进行若干次计算,计算次数数值上等于N。每一次计算假设只有一个被评估对象有单位损伤,具体的,如果该被评估对象是索系统中的一根支承索,那么就假设该支承索有单位损伤(例如取5%、10%、20%或30%等损伤为单位损伤),如果该被评估对象是一个支座的一个方向的位移分量,就假设该支座在该位移方向发生单位位移(例如10mm,20mm,30mm等为单位位移)。为叙述方便,本发明将假定的支承索的损伤和支座位移统称为单位损伤。为方便计算,每一次循环中设定单位损伤时可以都是把该次循环开始时的结构健康状态当成是完全健康的,并在此基础上设定单位损伤(在后续步骤中、计算出的、被评估对象的健康状态数值一称为名义健康状态向量CliJi=1,2,3,…),都是相对于将该次循环开始时的、将索结构的健康状态当成是完全健康而言的,因此必须依据后文给出的公式将计算出的名义健康状态数值换算成真实健康状态数值)。同一次循环的每一次计算中出现单位损伤的被评估对象不同于其它次计算中出现单位损伤的被评估对象,并且每一次假定有单位损伤的被评估对象的单位损伤值可以不同于其他被评估对象的单位损伤值,用“名义单位损伤向量Di/(如式(3)所示)记录各次循环中所有被评估对象的假定的单位损伤,第一次循环时记为D1ut5每一次计算都利用力学方法(例如有限元法)计算索结构的、在前面已指定的M个被监测量的当前计算值,每一次计算所得M个被监测量的当前计算值组成一个“被监测量的计算当前数值向量”(当假设第j个被评估对象有单位损伤时,可用式(4)表示所有指定的M个被监测量的计算当前数值向量C1tj);每一次计算得到的被监测量的计算当前数值向量减去被监测量的初始数值向量C1。,所得向量就是此条件下(以有单位损伤的被评估对象的编号为标记)的“被监测量的数值变化向量”(当第j个被评估对象有单位损伤时,用δC1j表示被监测量的数值变化向量,SC1j的定义见式(5)、式(6)和式(7),式(5)为式(4)减去式⑵后再除以向量D1u的第j个元素Duj所得),被监测量的数值变化向量δC1j的每一元素表示由于计算时假定有单位损伤的那个被评估对象(例如第j个被评估对象)有单位损伤(例如Duj),而引起的该元素所对应的被监测量的数值改变量相对于假定的单位损伤Diu的变化率;有N个被评估对象就有N个“被监测量的数值变化向量”,每个被监测量的数值变化向量有M(—般的,M^N)个元素,由这N个“被监测量的数值变化向量”依次组成有MXN个元素的“单位损伤被监测量数值变化矩阵AC1”(M行N列),每一个向量SC1jG=1,2,3,.......,N)是矩阵AC1的一列,AC1的定义如式(8)所示。Dl=IDil錢2···%···D^nJ(3)式(3)中名义单位损伤向量Diu的元素DiujG=1,2,3,…;j=1,2,3,.......,N)表示第i次循环中假定的第j个被评估对象的单位损伤数值,向量Diu中的各元素的数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9</formula>(4)式(4)中元素<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9</formula>M;M^N)表示第i次循环由于第j个被评估对象有单位损伤时,依据编号规则所对应的第k个指定的被监测量的计算当前数值。SCj(5)<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9</formula>式(5)中各量的上标i(i=1,2,3,···)表示第i次循环,下标j(j=1,2,3,.......,N)表示第j个被评估对象有单位损伤,式中Diuj是向量Diu中的第j个元素。向量SCij的定义如式(6)所示,5(^的第1^&=1,2,3,.......,M;M彡N)个元素δCijk表示第i次循环中,建立矩阵ACi时,假定第j个被评估对象有单位损伤时计算所得第k个被监测量的改变量相对于假定的单位损伤Diiu.的变化率,其定义如式(7)所示。<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9</formula>式(7)中各量的定义已在前面叙述过。Δ。=[sqSC12···Scij···δσΝ~\(8)式(8)中向量SC、(i=1,2,3,.......,,j=1,2,3,.......,N)表示第i次循环中,由于第j个被评估对象有单位损伤Diiu而引起的、所有被监测量的相对数值变化。矩阵ACi的列(下标j)的编号规则与前面向量必的元素的下标j的编号规则相同。第三步识别被评估对象的当前健康状态。具体过程如下。第i(i=1,2,3,···)次循环中,“被监测量的当前(计算或实测)数值向量Ci"同“被监测量的初始数值向量C1。”、“单位损伤被监测量数值变化矩阵ΔCi"和“当前名义损伤向量dV’间的近似线性关系,如式(9)或式(10)所示。<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9</formula>式(9)和式(10)中被监测量的当前(计算或实测)数值向量Ci的定义类似于被监测量的初始数值向量Citj的定义,见式(11);被评估对象当前名义损伤向量C^的定义见式(12)。Ci=\c[C2···C[···Cm^(11)式(11)中元素CiJi=1,2,3,.......;k=1,2,3,.......,M;M彡N)是第i次循环时索结构的、依据编号规则所对应的编号为k的被监测量的当前数值。<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9</formula>(12)式(12)中(!^(i=1,2,3,.......;J=1,2,3,.......,N)是第i次循环中索结构第j个被评估对象的当前名义损伤值,向量f。的元素的下标j的编号规则与矩阵ACi的列的编号规则相同。当被评估对象实际损伤或支座位移不太大时,由于索结构材料仍然处在线弹性阶段,索结构的变形也较小,式(9)或式(10)所表示的这样一种线性关系同实际情况的误差较小,误差可用误差向量^(式(13))定义,表示式(9)或式(10)所示线性关系的误差。<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formula>式(13)中abs()是取绝对值函数,对括号内求得的向量的每一个元素取绝对值。由于式(9)或式(10)所表示的线性关系存在一定误差,因此不能简单根据式(9)或式(10)和“被监测量的当前(实测)数值向量Ci"来直接求解得到当前名义损伤向量Clic0而获得当前名义损伤向量f。的可接受的解(即带有合理误差,但可以比较准确的从索系统中确定受损索的位置及其损伤程度、确定支座位移量)成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法,可用式(14)来表达这一方法。<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formula>式(14)中abs()是取绝对值函数,向量gi描述偏离理想线性关系(式(9)或式(10))的合理偏差,由式(15)定义。<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formula>式(15)中giji=1,2,3,.......;k=1,2,3,.......,M)描述了第i次循环中偏离式(9)或式(10)所示的理想线性关系的最大允许偏差。向量¥可根据式(13)定义的误差向量eH式算选定。在被监测量的初始数值向量CiJ实测或计算得到)、单位损伤被监测量数值变化矩阵ΔCi(计算得到)和被监测量的当前数值向量Ci(实测得到)已知时,可以利用合适的算法(例如多目标优化算法)求解式(14),获得当前名义损伤向量f。的可接受的解,当前实际损伤向量Cli(定义见式(16))的元素可以根据式(17)计算得到,也就是得到了被评估对象当前实际损伤向量dS从而可由Cli确定受损索的位置和损伤程度、确定支座位移量,也就是实现了损伤识别和支座位移识别。<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formula>式(16)中ClijG=1,2,3,-;j=1,2,3,.......,N)表示第i次循环中第j个被评估对象的实际损伤值,其定义见式(17),如果该被评估对象是索系统中的一根索(或拉杆),那么(表示其当前损伤,Clij为0时表示该索无损伤,为100%时表示该索彻底丧失承载能力,介于0与100%之间时表示该索丧失相应比例的承载能力,如果该被评估对象是一个支座的一个位移分量,那么(表示其当前位移数值。向量Cli的元素的编号规则与式(1)中向量必的元素的编号规则相同。<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formula>式(17)中(!^(i=1,2,3,4,-;j=1,2,3,.......,N)是向量(Ii。的第j个元素,d、是向量<的第j个元素。第四步判断是否结束本次(第i次)循环,如果是,则完成本次循环结束前的收尾工作,为下一次(即第i+Ι次,i=1,2,3,4,…)循环准备力学计算基准模型和必要的向量。具体过程如下。在本次(第i次)循环中求得当前名义损伤向量Cli。后,首先,按照式(18)建立标识向量Fi,式(19)给出了标识向量Fi的第j个元素的定义;如果标识向量Fi的元素全为0,则在本次循环中继续对索结构的健康监测和计算;如果标识向量Fi的元素不全为0,则完成后续步骤后,进入下一次循环。所谓的后续步骤为首先,根据式(20)计算得到下一次(即第i+Ι次,i=1,2,3,4,···)循环所需的初始损伤向量di+1。的每一个元素(T1tjj;第二,在力学计算基准模型AiG=1,2,3,4,…)或索结构的无损伤模型A°的基础上,令被评估对象的健康状况状况为di+1。后更新得到下一次(第i+Ι次,i=1,2,3,4,…)循环所需的力学计算基准模型Ai+1;最后,通过对力学计算基准模型Ai+1的计算得到被监测量的初始数值,由其组成下一次(即第i+Ι次,i=1,2,3,4,…)循环所需的“被监测量的初始数值向量Ci+1。,,(i=1,2,3,4,…)。F1=[F;F;···Fj···F;]7(18)式(18)中标识向量Fi的上标i表示第i次循环,其元素FijG=1,2,3,…,N)的下标j表示第j个被评估对象的损伤特征,只能取O和1两个量,具体取值规则见式(19)。^J0'^^^(19)jUifd'C]>D'UJ式(19)中元素Fij是标识向量Fi的第j个元素,Diuj是名义单位损伤向量Diu的第j个元素(见式(3)),(1、是当前名义损伤向量f。的第j个元素(见式(12)),它们都表示第j个被评估对象的相关信息。(20)式(20)中Diuj是名义单位损伤向量Diu的第j个元素(见式⑶),d、是当前名义损伤向量C^的第j个元素(见式(12))。本发明的第二部分健康监测系统的软件和硬件部分。硬件部分包括被监测量监测系统、信号采集器和计算机等。要求实时或准实时监测每一个被监测量。软件应当具用下列功能软件部分应当能够完成本发明的第一部分所设定的过程,即完成本发明中所需要的、可以用计算机实现的监测、记录、控制、存储、计算、通知、报警等功能。本发明方法具体包括a.为叙述方便起见,本发明统一称被评估的支承索和支座位移分量为被评估对象,设被评估的支承索的数量和支座位移分量的数量之和为N,即被评估对象的数量为N;确定被评估对象的编号规则,按此规则将索结构中所有的被评估对象编号,该编号在后续步骤中将用于生成向量和矩阵;本发明用变量j表示这一编号,j=1,2,3,...,N;b.确定混合监测时指定的将被监测索力的支承索,设索系统中共有Q根索,结构的被监测的索力数据由结构上轧个指定索的M1个索力数据来描述,结构索力的变化就是所有指定索的索力的变化;每次共有M1个索力测量值或计算值来表征结构的索力信息^是一个不小于0的整数;确定混合监测时指定的将被监测应变的被测量点,结构的被监测的应变数据可由结构上K2个指定点的、及每个指定点的L2个指定方向的应变来描述,结构应变数据的变化就是K2个指定点的所有被测应变的变化;每次共有M2个应变测量值或计算值来表征结构应变,M2为K2和L2之积;M2是不小于0的整数;确定混合监测时指定的将被监测角度的被测量点,结构的被监测的角度数据由结构上K3个指定点的、过每个指定点的L3个指定直线的、每个指定直线的H3个角度坐标分量来描述,结构角度的变化就是所有指定点的、所有指定直线的、所有指定的角度坐标分量的变化;每次共有M3个角度坐标分量测量值或计算值来表征结构的角度信息,M3为K3、L3和H3之积;M3是一个不小于O的整数;确定混合监测时指定的将被监测的形状数据,结构的被监测的形状数据由结构上K4个指定点的、及每个指定点的L4个指定方向的空间坐标来描述,结构形状数据的变化就是K4个指定点的所有坐标分量的变化;每次共有M4个坐标测量值或计算值来表征结构形状,M4为K4和L4之积;M4是一个不小于O的整数;综合上述混合监测的被监测量,整个结构共有M个被监测量,M为ΜρΜ2、Ν3和M4之和,定义参量K,K为M1,K2,K3和K4之和,K和M不得小于被评估对象的数量N;由于M个被监测量是不同类型的,所以本发明称为“基于混合监测的识别受损索和支座位移的递进式方法”;为方便起见,在本发明中将本步所列出的“混合监测时结构的被监测的所有参量”简称为“被监测量”;c.利用被评估对象的无损检测数据等能够表达被评估对象的健康状态的数据建立被评估对象初始健康状态向量f。;如果没有被评估对象的无损检测数据时,向量f。的各元素数值取0;向量Cli0的元素的编号规则和被评估对象的编号规则相同;本发明用i表示循环次数,i=1,2,3,......;这里是第一次循环,i取1,即这里建立的初始健康状态向量必可以具体化为d1。;d.在建立初始健康状态向量d1。的同时,直接测量计算得到索结构的所有被监测量的初始数值,组成被监测量的初始数值向量Citj;这里是第一次循环,i取1,即这里建立的被监测量的初始数值向量Citj可以具体化为C1。;在实测得到被监测量初始数值向量C1。的同时,实测得到索结构的所有索的初始索力数据、结构的初始几何数据和初始索结构支座坐标数据;e.根据索结构的设计图、竣工图和索结构的实测数据、索的无损检测数据和初始索结构支座坐标数据建立索结构的力学计算基准模型Ai;这里是第一次循环,i取1,即这里建立的索结构的力学计算基准模型Ai可以具体化为A1;f.在力学计算基准模型Ai的基础上进行若干次力学计算,通过计算获得“单位损伤被监测量数值变化矩阵ACi"和“名义单位损伤向量Di/;g.实测得到索结构的所有指定被监测量的当前实测数值,组成“被监测量的当前数值向量Ci";给本步及本步之前出现的所有向量的元素编号时,应使用同一编号规则,这样可以保证本步及本步之前出现的各向量的、编号相同的元素,表示同一被监测量的、对应于该元素所属向量所定义的相关信息;h.定义当前名义损伤向量f。和当前实际损伤向量dS两个损伤向量的元素个数等于被评估对象的数量,当前名义损伤向量f。的元素数值代表对应被评估对象的当前名义损伤程度或支座位移,当前实际损伤向量Cli的元素数值代表对应被评估对象的当前实际损伤程度或支座位移,两个损伤向量的元素的元素个数等于被评估对象的数量,两个损伤向量的元素和被评估对象之间是一一对应关系,两个损伤向量的元素的编号规则和被评估对象的编号规则相同;i.依据“被监测量的当前数值向量Ci"同“被监测量的初始数值向量C1。”、“单位损伤被监测量数值变化矩阵ACi"和“当前名义损伤向量屮。”间存在的近似线性关系,该近似线性关系可表达为式1,式1中除<外的其它量均为已知,求解式1就可以算出当前名义损伤向量屮。;<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formula>式1j.利用式2表达的当前实际损伤向量Cli同初始损伤向量屮。和当前名义损伤向量Cli0的元素间的关系,计算得到当前实际损伤向量Cli的所有元素;<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formula>式2式2中j=1,2,3,……,N;当前实际损伤向量Cli的元素数值代表对应被评估对象的实际损伤程度或实际支座位移,根据当前实际损伤向量Cli就能确定有哪些索受损及其损伤程度,就能确定实际支座位移;若当前实际损伤向量的某一元素对应于是索系统中的一根索,且其数值为0,表示该元素所对应的索是完好的,没有损伤的,若其数值为100%,则表示该元素所对应的索已经完全丧失承载能力,若其数值介于0和100%之间,则表示该索丧失了相应比例的承载能力;如果当前实际损伤向量的某一元素对应于一个支座的一个位移分量,那么表示其当前位移数值;k.在求得当前名义损伤向量必后,按照式3建立标识向量Fi,式4给出了标识向量Fi的第j个元素的定义;<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formula>式3<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formula>式4式4中元素Fij是标识向量Fi的第j个元素,Diuj是名义单位损伤向量Diu的第j个元素,Clicj是当前名义损伤向量C^的第j个元素,它们都表示第j个被评估对象的相关信息,式4中j=1,2,3,……,N;1.如果标识向量Fi的元素全为0,则回到第g步继续本次循环;如果标识向量Fi的元素不全为0,则进入下一步、即第m步;m.根据式5计算得到下一次、即第i+Ι次循环所需的初始损伤向量di+1。的每一个元素d1+1oJ;<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formula>式5式5中Diuj是名义单位损伤向量Diu的第j个元素,Clicj是当前名义损伤向量<的第j个元素,Fij是标识向量Fi的第j个元素,式5中j=1,2,3,……,N;向量di+1。的元素的编号规则和被评估对象的编号规则相同;η.在力学计算基准模型Ai的基础上,令被评估对象的健康状况为di+1。后更新得到下一次、即第i+Ι次循环所需的力学计算基准模型Ai+1;ο.通过对力学计算基准模型Ai+1的计算得到对应于模型Ai+1的结构的所有被监测应变的点的、将被监测的应变方向的应变数值,这些数值组成下一次、即第i+Ι次循环所需的被监测量的初始数值向量Ci+1。;p.回到第f步,开始下一次循环。在步骤f中,在力学计算基准模型Ai的基础上进行若干次力学计算,通过计算获得“单位损伤被监测量数值变化矩阵ΔCi"和“名义单位损伤向量Di/的具体方法为Π.在索结构的力学计算基准模型Ai的基础上进行若干次力学计算,计算次数数值上等于N;依据被评估对象的编号规则,依次进行计算;每一次计算假设只有一个被评估对象在原有损伤或位移的基础上再增加单位损伤或单位位移,具体的,如果该被评估对象是索系统中的一根支承索,那么就假设该支承索再增加单位损伤,如果该被评估对象是一个支座的一个方向的位移分量,就假设该支座在该位移方向再增加单位位移,每一次计算中再增加单位损伤或单位位移的被评估对象不同于其它次计算中再增加单位损伤或单位位移的被评估对象,用“名义单位损伤向量Di/记录记录所有假定的再增加的单位损伤或单位位移,其中i表示第i次循环,每一次计算都利用力学方法计算索结构的所有被监测量的当前计算值,每一次计算得到的所有被监测量的当前计算值组成一个被监测量计算当前数值向量;f2.每一次计算得到的被监测量计算当前数值向量减去被监测量初始数值向量后再除以该次计算所假设的单位损伤或单位位移数值,得到一个被监测量变化向量,有N个被评估对象就有N个被监测量变化向量;f3.由这N个被监测量变化向量按照N个被评估对象的编号规则,依次组成有N列的索结构被监测量单位变化矩阵ΔC、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可以同时识别出索结构支座位移和索系统的健康状态(包括所有受损索的位置和损伤程度),本发明公开的系统和方法对索结构的安全是非常有益的。具体实施例方式针对索结构的健康监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合理有效地同时监测索结构中索系统中每一根索的健康状况和每一个支座位移分量的系统和方法。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下面说明实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目的绝不在于限制本发明的应用或使用。本发明采用一种算法,该算法用于监测索结构中的索系统的健康状态。具体实施时,下列步骤是可采取的各种步骤中的一种。第一步为叙述方便起见,本发明统一称被评估的支承索和支座位移分量为被评估对象,设被评估的支承索的数量和支座位移分量的数量之和为N,即被评估对象的数量为N;确定被评估对象的编号规则,按此规则将索结构中所有的被评估对象编号,该编号在后续步骤中将用于生成向量和矩阵;本发明用变量j表示这一编号,j=1,2,3,...,N0确定混合监测时指定的将被监测应变的被测量点,结构的被监测的应变数据可由结构上K2个指定点的、及每个指定点的L2个指定方向的应变来描述,结构应变数据的变化就是K2个指定点的所有被测应变的变化。每次共有M2个应变测量值或计算值来表征结构应变,M2*K2和L2之积。M2是一个不小于0的整数。每一个将被监测应变的被测量点可以就是每一根索的固定端点(例如是斜拉桥的拉索在桥梁上的固定端)附近的一个点,该指定点还可以是结构支座附近的一个点,该点一般不应当是应力集中点,以避免出现过大的应变测量值,这些点一般也不应当全部是混合监测时指定的被监测索力的索的固定端点或在其附近。确定混合监测时指定的将被监测角度的被测量点,结构的被监测的角度数据由结构上K3个指定点的、过每个指定点的L3个指定直线的、每个指定直线的H3个角度坐标分量来描述,结构角度的变化就是所有指定点的、所有指定直线的、所有指定的角度坐标分量的变化。每次共有M3个角度坐标分量测量值或计算值来表征结构的角度信息,M3为K3、L3和H3之积。M3是一个不小于O的整数。每一个指定点可以就是每一根索的固定端点(例如是斜拉桥的拉索在桥面上的固定端)或其附近的一个点,该指定点还可以是结构支座附近的一个点,被监测角度数据的点一般不应该全部选择为“混合监测中指定的被监测索力的索的固定端点或在其附近的点”和“混合监测中指定的被监测应变的点或在其附近的点”;在每一指定点可以仅仅测量一个指定直线的一个角度坐标,例如测量过指定点的结构表面法线或切线相对于重力加速度方向的角度坐标,这里实际上就是倾角测量。确定混合监测时指定的将被监测的形状数据,结构的被监测的形状数据由结构上K4个指定点的、及每个指定点的L4个指定方向的空间坐标来描述,结构形状数据的变化就是K4个指定点的所有坐标分量的变化。每次共有M4个坐标测量值或计算值来表征结构形状,M4为K4和L4之积。M4是一个不小于0的整数。每一个指定点可以就是每一根索的固定端点(例如是斜拉桥的拉索在桥梁上的固定端),该指定点还可以是结构支座附近的一个点,或者直接就是结构支座支点;这里选定的被监测点不应该全部选用“混合监测中指定的被监测索力的索的固定端点或在其附近的点”、“混合监测中指定的被监测应变的点或在其附近的点”和“混合监测中指定的被监测角度数据的点或在其附近的点”。综合上述被监测量,整个结构就混合监测而言共有M个被监测量,M为MpM2、M3和M4之和,定义参量K,K为M1、K2,K3和K4之和,K和M不得小于被评估对象的数量N。由于M个被监测量是不同类型的,所以本发明称为“基于混合监测的识别受损索和支座位移的递进式方法”。为方便起见,在本发明中将本步所列出的“混合监测时结构的被监测的所有参量”简称为“被监测量”。第二步利用被评估对象的无损检测数据等能够表达被评估对象的健康状态的数据建立被评估对象初始健康状态向量d1。;如果没有被评估对象的无损检测数据时,向量d1。的各元素数值取0;向量d1。的元素的编号规则和被评估对象的编号规则相同。第三步在初始健康状态向量d1。的同时,直接测量计算得到索结构的所有被监测量的初始数值,组成被监测量的初始数值向量C1。。第四步在实测得到被监测量的初始数值向量C1。的同时,可以采用成熟的测量方法进行索力测量、应变测量、角度测量和空间坐标测量。同时,直接测量或测量后计算得到索结构的所有索的初始索力和索结构初始几何形状数据(对于斜拉桥就是其初始桥型数据),索结构的初始几何形状数据可以是所有索的端点的空间坐标数据加上结构上一系列的点的空间坐标数据,目的在于根据这些坐标数据就可以确定索结构的几何特征。对斜拉桥而言,初始几何形状数据可以是所有索的端点的空间坐标数据加上桥梁两端上若干点的空间坐标数据,这就是所谓的桥型数据。根据索结构的设计图、竣工图和索结构的实测数据(包括结构初始几何形状数据、应变数据、所有索的初始索力、结构模态数据等数据,对斜拉桥、悬索桥而言是桥的桥型数据、应变数据、索力数据、桥的模态数据)、索的无损检测数据和初始索结构支座坐标数据建立索结构的力学计算基准模型A。,基于力学计算基准模型A。计算得到结构的计算数据必须非常接近其实测数据,误差一般不得大于5%。A。是不变的,只在第一次循环开始时建立;第i次循环开始时建立的索结构的力学计算基准模型记为Ai,其中i表示循环次数;本发明的申请书中字母i除了明显地表示步骤编号的地方外,字母i仅表示循环次数,即第i次循环;因此第一次循环开始时建立的索结构的力学计算基准模型记为A1,本发明中A1就等于A。;第五步安装索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硬件部分。硬件部分至少包括被监测量监测系统(例如含角度测量分系统、索力测量分系统、应变测量分系统、空间坐标测量分系统、信号调理器等)、信号(数据)采集器、计算机和通信报警设备。每一个被监测量都必须被监测系统监测到,监测系统将监测到的信号传输到信号(数据)采集器;信号经信号采集器传递到计算机;计算机则负责运行索结构的索系统的健康监测软件,包括记录信号采集器传递来的信号;当监测到被评估对象的健康状态有变化时,计算机控制通信报警设备向监控人员、业主和(或)指定的人员报警。第六步编制并在监控计算机上安装索结构的健康监测系统软件。在每一次循环时都运行该软件,或者说此软件始终在运行。该软件将完成本发明的各项任务所需要的监测、记录、控制、存储、计算、通知、报警等功能(即本具体实施方法中所有可以用计算机完成的工作),并能定期或由人员操作健康监测系统生成索结构健康情况报表,还能依据设定的条件(例如损伤达到某一值),自动通知或提示监控人员通知特定的技术人员完成必要的计算工作。第七步由此步开始循环运作,为叙述方便记为第i次循环,其中i=1,2,3,4,59···ο第八步在索结构的力学计算基准模型记为Ai的基础上进行若干次力学计算,通过计算获得索结构单位损伤被监测量变化矩阵ACi和名义单位损伤向量Diut5具体方法为a.在第i次循环开始时,在索结构的力学计算基准模型Ai的基础上进行若干次力学计算,计算次数数值上等于N;依据被评估对象的编号规则,依次进行计算;每一次计算假设只有一个被评估对象在原有损伤或位移的基础上再增加有单位损伤或单位位移,具体的,如果该被评估对象是索系统中的一根支承索,那么就假设该支承索再增加单位损伤,如果该被评估对象是一个支座的一个方向的位移分量,就假设该支座在该位移方向再增加单位位移,每一次计算中再增加单位损伤或单位位移的被评估对象不同于其它次计算中再增加单位损伤或单位位移的被评估对象,用“名义单位损伤向量Diu”记录记录所有假定的再增加的单位损伤或单位位移,其中i表示第i次循环,每一次计算都利用力学方法计算索结构的所有被监测量的当前计算值,每一次计算得到的所有被监测量的当前计算值组成一个被监测量计算当前数值向量;在本步骤中给各向量的元素编号时,应同本发明中其它向量使用同一编号规则,这样可以保证本步骤中各向量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同其它向量中的、编号相同的元素,表达了同一被监测量或同一被评估对象对象的相关信息。b.每一次计算得到的被监测量计算当前数值向量减去被监测量初始数值向量后再除以该次计算所假设的单位损伤或单位位移数值,得到一个被监测量变化向量SC^;有N个被评估对象就有N个被监测量变化向量SCijG=1,2,3,…,N)。c.由这N个被监测量变化向量按照N个被评估对象的编号规则,依次组成有N列的索结构被监测量单位变化矩阵ΔCi。“单位损伤被监测量变化矩阵ΔCi"的列的编号规则与后面定义的当前名义损伤向量f。和当前实际损伤向量Cli的元素编号规则相同。在本步骤中及其后给各向量的元素编号时,应同本发明中其它向量使用同一编号规则,这样可以保证本步骤中各向量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同其它向量中的、编号相同的元素,表达了同一被监测量或同一对象的相关信息。第九步建立线性关系误差向量^和向量g、利用前面的数据(“被监测量的初始数值向量Ci。”、“单位损伤被监测量变化矩阵ACi"),在第八步进行每一次计算的同时,即在每一次计算中假设索系统中只有一个被评估对象在原有损伤或位移的基础上再增加有单位损伤或单位位移的同时,每一次计算组成一个健康状态向量牝,健康状态向量Clit的元素个数等于被评估对象的数量,向量Clit的所有元素中只有一个元素的数值取每一次计算中假设增加单位损伤的索的单位损伤值或增加的单位位移值,Clit的其它元素的数值取0,那个不为0的元素的编号与假定增加单位损伤或单位位移的被评估对象的对应关系、同其他向量的同编号的元素同该索的对应关系是相同的;将C^C:AC1、Clit带入式(13),式(13)Clic用Clit带入,得到一个线性关系误差向量eS每一次计算得到一个线性关系误差向量ei;有N个被评估对象就有N次计算,就有N个线性关系误差向量d,将这N个线性关系误差向量61相加后得到一个向量,将此向量的每一个元素除以N后得到的新向量就是最终的线性关系误差向量e、向量f等于最终的误差向量e、将向量f保存在运行健康监测系统软件的计算机硬盘上,供健康监测系统软件使用。将“被监测量的初始数值向量Cit/'和“单位损伤被监测量变化矩阵ACi"等参数以数据文件的方式保存在运行健康监测系统软件的计算机硬盘上。第十步实测得到索结构的所有指定被监测量的当前实测数值,组成“被监测量的当前数值向量Ci:第十一步依据“被监测量的当前数值向量Ci"同“被监测量的初始数值向量C1。”、“单位损伤被监测量变化矩阵ACi"和“当前名义损伤向量屮。”间存在的近似线性关系(式(9)),按照多目标优化算法计算索系统当前名义损伤向量f。的非劣解。可以采用的多目标优化算法有很多种,例如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多目标优化、基于粒子群的多目标优化算法、基于蚁群算法的多目标优化、约束法(ConstrainMethod)、力口权法(WeightedSumMethod)、目标规划法(GoalAttainmentMethod)等等。由于各种多目标优化算法都是常规算法,可以方便地实现,本实施步骤仅以目标规划法为例给出求解当前名义损伤向量<的过程,其它算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可根据其具体算法的要求以类似的方式实现。按照目标规划法,式(9)可以转化成式(21)和式(22)所示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式(21)中Yi是一个实数,R是实数域,空间区域Ω限制了向量C^的每一个元素的取值范围(本实施例要求向量f。的每一个元素不小于0,不大于1)。式(21)的意思是寻找一个绝对值最小的实数Yi,使得式(22)得到满足。式(22)中G(Clic)由式(23)定义,式(22)中加权向量矿与Yi的积表示式(22)中G(Clic)与向量f之间允许的偏差,f的定义参见式(15),其值将在第八步计算得到。实际计算时向量Wi可以与向量f相同。目标规划法的具体编程实现已经有通用程序可以直接采用。按照目标规划法就可以求得当前名义损伤向量d1。。minimizeγ1(21)YiGRj^eQG(Ci1c)-Wri<g'(22)G)=abs(AC'·Ciic-Ci+CiJ(23)求得当前名义损伤向量f。后,可依据式(17)得到的当前实际损伤向量Cli每一个元素,当前实际损伤向量Cli就是带有合理误差、但可以比较准确地确定受损索的位置及其损伤程度的解、可以比较准确地确定所有支座位移的解。Cli的每一个元素对应于一个被评估对象的健康状态,如果该被评估对象是索系统中的一根索(或拉杆),那么该元素的数值表示其当前损伤,该元素的数值为0时表示该索无损伤,为100%时表示该索彻底丧失承载能力,介于0与100%之间时表示该索丧失相应比例的承载能力,如果该被评估对象是一个支座的一个位移分量,那么该元素的数值表示其当前位移数值。第十二步在本次循环,即第i次循环中求得当前名义损伤向量C^后,按照式(18)、式(19)建立标识向量F、如果标识向量Fi的元素全为0,则回到第十步继续本次循环;如果标识向量Fi的元素不全为0,则进入下一步、即第十三步。第十三步根据式(20)计算得到下一次、即第i+Ι次循环所需的初始损伤向量di+1。的每一个元素cT、。第十四步在索结构力学计算基准模型Ai的基础上,令被评估对象的健康状况为上一步计算得到的向量di+1。后,得到新的力学计算基准模型,即下一次(第i+Ι次)循环所需的力学计算基准模型Ai+1。第十五步通过对力学计算基准模型Ai+1的计算得到对应于模型Ai+1的结构的所有被监测量的数值,这些数值组成下一次、即第i+ι次循环所需的向量Ci+1。,即被监测量的初始数值向量。第十六步健康监测系统中的计算机定期自动或由人员操作健康监测系统生成索系统健康情况报表。第十七步在指定条件下,健康监测系统中的计算机自动操作通信报警设备向监控人员、业主和(或)指定的人员报警。第十八步回到第七步,开始下一次循环。权利要求一种基于混合监测的识别受损索和支座位移的递进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a.称被评估的支承索和支座位移分量为被评估对象,设被评估的支承索的数量和支座位移分量的数量之和为N,即被评估对象的数量为N;确定被评估对象的编号规则,按此规则将索结构中所有的被评估对象编号,该编号在后续步骤中将用于生成向量和矩阵;用变量j表示这一编号,j=1,2,3,...,N;b.确定混合监测时指定的将被监测索力的支承索,设索系统中共有Q根索,结构的被监测的索力数据由结构上M1个指定索的M1个索力数据来描述,结构索力的变化就是所有指定索的索力的变化;每次共有M1个索力测量值或计算值来表征结构的索力信息;M1是一个不小于0的整数;确定混合监测时指定的将被监测应变的被测量点,结构的被监测的应变数据可由结构上K2个指定点的、及每个指定点的L2个指定方向的应变来描述,结构应变数据的变化就是K2个指定点的所有被测应变的变化;每次共有M2个应变测量值或计算值来表征结构应变,M2为K2和L2之积;M2是不小于0的整数;确定混合监测时指定的将被监测角度的被测量点,结构的被监测的角度数据由结构上K3个指定点的、过每个指定点的L3个指定直线的、每个指定直线的H3个角度坐标分量来描述,结构角度的变化就是所有指定点的、所有指定直线的、所有指定的角度坐标分量的变化;每次共有M3个角度坐标分量测量值或计算值来表征结构的角度信息,M3为K3、L3和H3之积;M3是一个不小于0的整数;确定混合监测时指定的将被监测的形状数据,结构的被监测的形状数据由结构上K4个指定点的、及每个指定点的L4个指定方向的空间坐标来描述,结构形状数据的变化就是K4个指定点的所有坐标分量的变化;每次共有M4个坐标测量值或计算值来表征结构形状,M4为K4和L4之积;M4是一个不小于0的整数;综合上述混合监测的被监测量,整个结构共有M个被监测量,M为M1、M2、M3和M4之和,定义参量K,K为M1、K2、K3和K4之和,K和M不得小于被评估对象的数量N;由于M个被监测量是不同类型的,所以本发明称为“基于混合监测的识别受损索和支座位移的递进式方法”;将本步所列出的“混合监测时结构的被监测的所有参量”简称为“被监测量”;c.利用被评估对象的无损检测数据等能够表达被评估对象的健康状态的数据建立被评估对象初始健康状态向量dio;如果没有被评估对象的无损检测数据时,向量dio的各元素数值取0;向量dio的元素的编号规则和被评估对象的编号规则相同;本发明用i表示循环次数,i=1,2,3,......;这里是第一次循环,i取1,即这里建立的初始健康状态向量dio可以具体化为d1o;d.在建立初始健康状态向量d1o的同时,直接测量计算得到索结构的所有被监测量的初始数值,组成被监测量的初始数值向量Cio;这里是第一次循环,i取1,即这里建立的被监测量的初始数值向量Cio可以具体化为C1o;在实测得到被监测量初始数值向量C1o的同时,实测得到索结构的所有索的初始索力数据、结构的初始几何数据和初始索结构支座坐标数据;e.根据索结构的设计图、竣工图和索结构的实测数据、索的无损检测数据和初始索结构支座坐标数据建立索结构的力学计算基准模型Ai;这里是第一次循环,i取1,即这里建立的索结构的力学计算基准模型Ai可以具体化为A1;f.在力学计算基准模型Ai的基础上进行若干次力学计算,通过计算获得“单位损伤被监测量数值变化矩阵ΔCi”和“名义单位损伤向量Diu”;g.实测得到索结构的所有指定被监测量的当前实测数值,组成“被监测量的当前数值向量Ci”;给本步及本步之前出现的所有向量的元素编号时,应使用同一编号规则,这样可以保证本步及本步之前出现的各向量的、编号相同的元素,表示同一被监测量的、对应于该元素所属向量所定义的相关信息;h.定义当前名义损伤向量dic和当前实际损伤向量di,两个损伤向量的元素个数等于被评估对象的数量,当前名义损伤向量dic的元素数值代表对应被评估对象的当前名义损伤程度或支座位移,当前实际损伤向量di的元素数值代表对应被评估对象的当前实际损伤程度或支座位移,两个损伤向量的元素的元素个数等于被评估对象的数量,两个损伤向量的元素和被评估对象之间是一一对应关系,两个损伤向量的元素的编号规则和被评估对象的编号规则相同;i.依据“被监测量的当前数值向量Ci”同“被监测量的初始数值向量Cio”、“单位损伤被监测量数值变化矩阵ΔCi”和“当前名义损伤向量dic”间存在的近似线性关系,该近似线性关系可表达为式1,式1中除dic外的其它量均为已知,求解式1就可以算出当前名义损伤向量dic;<mrow><msup><mi>C</mi><mi>i</mi></msup><mo>=</mo><msubsup><mi>C</mi><mi>o</mi><mi>i</mi></msubsup><mo>+</mo><mi>Δ</mi><msup><mi>C</mi><mi>i</mi></msup><mo>·</mo><msubsup><mi>d</mi><mi>c</mi><mi>i</mi></msubsup></mrow>式1j.利用式2表达的当前实际损伤向量di同初始损伤向量dio和当前名义损伤向量dic的元素间的关系,计算得到当前实际损伤向量di的所有元素;<mrow><msub><msup><mi>d</mi><mi>i</mi></msup><mi>j</mi></msub><mo>=</mo><mn>1</mn><mo>-</mo><mrow><mo>(</mo><mn>1</mn><mo>-</mo><msubsup><mi>d</mi><mi>oj</mi><mi>i</mi></msubsup><mo>)</mo></mrow><mrow><mo>(</mo><mn>1</mn><mo>-</mo><msubsup><mi>d</mi><mi>cj</mi><mi>i</mi></msubsup><mo>)</mo></mrow></mrow>式2式2中j=1,2,3,……,N;当前实际损伤向量di的元素数值代表对应被评估对象的实际损伤程度或实际支座位移,根据当前实际损伤向量di就能确定有哪些索受损及其损伤程度,就能确定实际支座位移;若当前实际损伤向量的某一元素对应于是索系统中的一根索,且其数值为0,表示该元素所对应的索是完好的,没有损伤的,若其数值为100%,则表示该元素所对应的索已经完全丧失承载能力,若其数值介于0和100%之间,则表示该索丧失了相应比例的承载能力;如果当前实际损伤向量的某一元素对应于一个支座的一个位移分量,那么dij表示其当前位移数值;k.在求得当前名义损伤向量dic后,按照式3建立标识向量Fi,式4给出了标识向量Fi的第j个元素的定义;<mrow><msup><mi>F</mi><mi>i</mi></msup><mo>=</mo><msup><mfencedopen='['close=']'><mtable><mtr><mtd><msubsup><mi>F</mi><mn>1</mn><mi>i</mi></msubsup></mtd><mtd><msubsup><mi>F</mi><mn>2</mn><mi>i</mi></msubsup></mtd><mtd><mo>.</mo></mtd><mtd><mo>.</mo></mtd><mtd><mo>.</mo></mtd><mtd><msubsup><mi>F</mi><mi>j</mi><mi>i</mi></msubsup></mtd><mtd><mo>.</mo></mtd><mtd><mo>.</mo></mtd><mtd><mo>.</mo></mtd><mtd><msubsup><mi>F</mi><mi>N</mi><mi>i</mi></msubsup></mtd></mtr></mtable></mfenced><mi>T</mi></msup></mrow>式3<mrow><msubsup><mi>F</mi><mi>j</mi><mi>i</mi></msubsup><mo>=</mo><mfencedopen='{'close=''><mtable><mtr><mtd><mn>0</mn><mo>,</mo></mtd><mtd><mi>if</mi></mtd><mtd><msubsup><mi>d</mi><mi>cj</mi><mi>i</mi></msubsup><mo><</mo><msubsup><mi>D</mi><mi>uj</mi><mi>i</mi></msubsup></mtd></mtr><mtr><mtd><mn>1</mn><mo>,</mo></mtd><mtd><mi>if</mi></mtd><mtd><msubsup><mi>d</mi><mi>cj</mi><mi>i</mi></msubsup><mo>≥</mo><msubsup><mi>D</mi><mi>uj</mi><mi>i</mi></msubsup></mtd></mtr></mtable></mfenced></mrow>式4式4中元素Fij是标识向量Fi的第j个元素,Diuj是名义单位损伤向量Diu的第j个元素,dicj是当前名义损伤向量dic的第j个元素,它们都表示第j个被评估对象的相关信息,式4中j=1,2,3,……,N;l.如果标识向量Fi的元素全为0,则回到第g步继续本次循环;如果标识向量Fi的元素不全为0,则进入下一步、即第m步;m.根据式5计算得到下一次、即第i+1次循环所需的初始损伤向量di+1o的每一个元素di+1oj;<mrow><msubsup><mi>d</mi><mi>oj</mi><mrow><mi>i</mi><mo>+</mo><mn>1</mn></mrow></msubsup><mo>=</mo><mn>1</mn><mo>-</mo><mrow><mo>(</mo><mn>1</mn><mo>-</mo><msubsup><mi>d</mi><mi>oj</mi><mi>i</mi></msubsup><mo>)</mo></mrow><mrow><mo>(</mo><mn>1</mn><mo>-</mo><msubsup><mi>D</mi><mi>uj</mi><mi>i</mi></msubsup><msubsup><mi>F</mi><mi>j</mi><mi>i</mi></msubsup><mo>)</mo></mrow></mrow>式5式5中Diuj是名义单位损伤向量Diu的第j个元素,dicj是当前名义损伤向量dic的第j个元素,Fij是标识向量Fi的第j个元素,式5中j=1,2,3,……,N;向量di+1o的元素的编号规则和被评估对象的编号规则相同;n.在力学计算基准模型Ai的基础上,令被评估对象的健康状况为di+1o后更新得到下一次、即第i+1次循环所需的力学计算基准模型Ai+1;o.通过对力学计算基准模型Ai+1的计算得到对应于模型Ai+1的结构的所有被监测应变的点的、将被监测的应变方向的应变数值,这些数值组成下一次、即第i+1次循环所需的被监测量的初始数值向量Ci+1o;p.回到第f步,开始下一次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混合监测的识别受损索和支座位移的递进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f中,在力学计算基准模型Ai的基础上进行若干次力学计算,通过计算获得“单位损伤被监测量数值变化矩阵ACi"和“名义单位损伤向量Diu”的具体方法为fl.在索结构的力学计算基准模型Ai的基础上进行若干次力学计算,计算次数数值上等于N;依据被评估对象的编号规则,依次进行计算;每一次计算假设只有一个被评估对象在原有损伤或位移的基础上再增加单位损伤或单位位移,具体的,如果该被评估对象是索系统中的一根支承索,那么就假设该支承索再增加单位损伤,如果该被评估对象是一个支座的一个方向的位移分量,就假设该支座在该位移方向再增加单位位移,每一次计算中再增加单位损伤或单位位移的被评估对象不同于其它次计算中再增加单位损伤或单位位移的被评估对象,用“名义单位损伤向量Diu”记录记录所有假定的再增加的单位损伤或单位位移,其中i表示第i次循环,每一次计算都利用力学方法计算索结构的所有被监测量的当前计算值,每一次计算得到的所有被监测量的当前计算值组成一个被监测量计算当前数值向量;f2.每一次计算得到的被监测量计算当前数值向量减去被监测量初始数值向量后再除以该次计算所假设的单位损伤或单位位移数值,得到一个被监测量变化向量,有N个被评估对象就有N个被监测量变化向量;f3.由这N个被监测量变化向量按照N个被评估对象的编号规则,依次组成有N列的索结构被监测量单位变化矩阵ΔC全文摘要基于混合监测的识别受损索和支座位移的递进式方法基于混合监测,考虑到了被监测量的当前数值向量同被监测量的初始数值向量、单位损伤被监测量变化矩阵和当前名义损伤向量间的线性关系是近似的,为克服此缺陷,本发明给出了使用线性关系分段逼近非线性关系的方法,将大区间分割成连续的一个个小区间,在每一个小区间内上述线性关系都是足够准确的,在每一个小区间内可以利用多目标优化算法等合适的算法快速识别出支座位移和受损索。文档编号G01M99/00GK101819098SQ201010137568公开日2010年9月1日申请日期2010年3月31日优先权日2010年3月31日发明者韩玉林申请人:东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