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土壤氮素流失原位吸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测试装置,特别是一种测试土壤氮素的土壤氮素流失原位吸 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土壤氮素流失的计算主要依赖于打取特定层次的土壤,利用KCL溶液浸提各 层土壤的硝态氮和铵态氮,通过对各层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进行比较,对氮素流 失情况进行评价。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如果样品测定不及时,硝态氮和铵态氮会发 生相互转化,易产生误差;同时样品难以混勻,取样测定时与田间实际情况有一定偏差。后 来研究者通过田旁修渗漏池,渗漏计以及土层中放置托盘和接液瓶,通过抽液管连接地面 的采样瓶、接液瓶和真空泵等来获得土壤渗漏液,室内通过装填土柱,应用基础数据构建相 应模型,对农田氮素流失进行模拟。这些试验设计存在共性问题是不仅投资较大和试验成 本高;而且土柱模拟和修渗漏池对原状土结构有一定破坏,渗漏计扰乱试验田土层,试验过 程复杂,渗漏液收集过程中容易会出现导液管堵塞,渗漏液体积难以计算,真空泵的压力不 易控制等问题,影响试验进程;以上试验测定均是模拟结果,距离真值还有距离,很大程度 上限制了氮素流失研究的深入发展。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原位吸附和精确测 量土壤中氮素流失量的土壤氮素流失原位吸附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土壤氮素流失原位吸附装置,包 括下端为楔形的采样管,其特征在于采样管的中部开有孔,在采样管的下部放置有装有离 子交换树脂的树脂袋。在采样管内安装有两块带漏水孔的隔板,装有离子交换树脂的树脂袋放置在两块 隔板之间,安装在采样管下部的下隔板通过定位装置与采样管固定。上述离子树脂为阳离子交换树脂或阴离子交换树脂或者两者混合的交换树脂。上述定位装置是由采样管上与下隔板对应处开的定位孔和插在定位空中的销轴 组成。在上述采样管的上端安装有提手。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简易实用、价格低廉。根据不同测定深度将其加工成不 同长度,在田间打取原状土柱,去除底部少许土壤,填充阳离子、阴离子或者两者混合的树 脂袋后,通过离子吸附树脂袋对淋溶的氮素进行原位吸附,对氮素的流失情况作定量分析, 避免因估测渗漏量而引起的误差。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打入时的结构示意图;[0011]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取出并填充树脂袋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根据不同田间测定深度,制作不同长度的采样管2,在采样管的中 部对称开有两个孔3,使采样管内外湿度和温度尽量保持一致。为便于将采样管打入土壤 中,采样管的下端为楔形,在采样管的上端可放置一个与采样管相配的盖1,这样在打击采 样管时,可避免将采样管上端打击变形。将采样管打入规定深度后,取下盖1,装上提手9, 通过提手将采样管拔出,去除采样管底部少许土壤4后,将隔板5、装有离子交换树脂的树 脂袋6和隔板顺序放入采样管内,在采样管的下端与下隔板对应处开有定位孔,在定位空 中插有销轴7,这样就可防止隔板和树脂袋6掉出。安装完成后,将采样管放回土壤中的孔 内,袋内的离子树脂可对流失氮素进行吸附。隔板5如图3所示,在隔板上开有漏水孔8。袋内的离子树脂可以根据需要,选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或阴离子交换树脂或者两者 混合的交换树脂。
权利要求一种土壤氮素流失原位吸附装置,包括下端为楔形的采样管,其特征在于采样管(2)的中部开有孔(3),在采样管(2)的下部放置有装有离子交换树脂的树脂袋(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氮素流失原位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采样管(2)内安 装有两块带漏水孔(8)的隔板(5),装有离子交换树脂的树脂袋(6)放置在两块隔板(5)之 间,安装在采样管下部的下隔板通过定位装置与采样管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氮素流失原位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离子树脂(6) 为阳离子交换树脂或阴离子交换树脂或者两者混合的交换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土壤氮素流失原位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定位装置 是由采样管上与下隔板对应处开的定位孔和插在定位空中的销轴(7)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壤氮素流失原位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采样管(2) 的上端安装有提手(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吸附装置,特别是土壤氮素流失的原位吸附装置,该吸附装置包括下端为楔形的采样管,其特征在于采样管的中部开有孔(3),在采样管的下部放置有装有离子交换树脂的树脂袋。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简易实用、价格低廉。根据不同测定深度将其加工成不同长度,在田间打取原状土柱,去除底部少许土壤,填充含有阳离子、阴离子或者两者混合的树脂袋后,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对流失的氮素进行原位吸附,对氮素的流失情况作定量分析,避免因估测渗漏量而引起的误差。
文档编号G01N1/02GK201724834SQ20102028286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5日
发明者易军, 杨世琦, 杨正礼, 王世荣, 王永生, 赵天成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