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受压试验中防止受压构件绕弱轴失稳破坏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19834阅读:9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在受压试验中防止受压构件绕弱轴失稳破坏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受压试验中防止受压构件绕弱轴失稳破坏的结构。
背景技术
按照构件截面绕不同形心轴惯性矩的大小,可将构件截面相互正交的两个形心轴区分为强轴和弱轴。在结构构件的受压试验中,大长细比的构件在压力作用下,容易发生绕弱轴的失稳破坏;但有时为了研究受压构件绕强轴的受力性能,必须避免受压构件发生绕弱轴的失稳破坏(即保证受压构件只绕强轴发生破坏),而这在常规的结构构件,尤其是在构件截面强、弱轴两个方向的惯性矩相差较大的情况下,很难实现。
发明内容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受压试验中防止受压构件绕弱轴失稳破坏的结构,保证在受压试验中受压构件只绕强轴发生破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在受压试验中防止受压构件绕弱轴失稳破坏的结构,包括受压构件,所述受压构件的截面上相互正交的两个形心轴区分为强轴和弱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压构件的截面形心处设置有垂直于弱轴的波形钢板, 所述波形钢板的板肋方向平行于受压构件的强轴,所述波形钢板在弱轴的两侧对称布置。进一步地,每侧波形钢板的长度均根据设置波形钢板后的截面绕弱轴惯性矩大于绕强轴惯性矩的原则计算确定。进一步地,每侧波形钢板均为焊接在受压构件的弱轴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设置波形钢板后的受压构件,由于其绕弱轴的惯性矩大于绕强轴的惯性矩,因此可避免受压构件发生绕弱轴的失稳破坏。与此同时,由于波形钢板沿垂直板肋方向的轴向刚度非常小(基本上不承受轴向压应力),因此与现有受压构件相比,设置了波形钢板的受压构件,其轴压承载力并不会有明显的改变。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改变受压构件的轴压承载力的情况下,提高受压构件绕弱轴的惯性矩,使受压构件在压力作用下只发生绕强轴的破坏, 以便研究受压构件绕强轴的受力性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B-B剖视示意图。图中1-工字钢,2-波形钢板,Ix-强轴,Iy-弱轴,3-截面形心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0014]参考图广3,下面受压构件以工字钢为例,一种在受压试验中防止工字钢绕弱轴失稳破坏的结构,包括工字钢,所述工字钢的截面上相互正交的两个形心轴区分为强轴和弱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的截面形心处设置有垂直于弱轴的波形钢板,所述波形钢板的板肋方向平行于工字钢的强轴,所述波形钢板在弱轴的两侧对称布置。在本实施例中,每侧波形钢板的长度均根据设置波形钢板后的截面绕弱轴惯性矩大于绕强轴惯性矩的原则计算确定,每侧波形钢板的两端与工字钢的两端相平齐,其厚度应小于工字钢腹板的厚度,其他具体参数可按所选波形钢板的型号进行确定;每侧波形钢板均为焊接在工字钢截面弱轴的两侧,但不局限于此。请参考图1,所述工字钢1在压力作用下易发生绕截面上的弱轴Iy的失稳破坏。 于是,为了避免该工字钢发生绕弱轴Iy的失稳破坏,可在工字钢1的截面形心处3,分别沿工字钢的腹板两侧设置与强轴Ix平行且与弱轴Iy垂直的波形钢板2,所述波形钢板2的板肋方向平行于工字钢截面的强轴Ix (如图2、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波形钢板的工字钢可以在不改变工字钢的轴压承载力的情况下,提高工字钢绕弱轴Iy的惯性矩,使工字钢在压力作用下只发生绕强轴Ix的破坏,以便研究工字钢绕强轴的受力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在受压试验中防止受压构件绕弱轴失稳破坏的结构,包括受压构件,所述受压构件的截面上相互正交的两个形心轴区分为强轴和弱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压构件的截面形心处设置有垂直于弱轴的波形钢板,所述波形钢板的板肋方向平行于受压构件的强轴,所述波形钢板在弱轴的两侧对称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受压试验中防止受压构件绕弱轴失稳破坏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侧波形钢板的长度均根据设置波形钢板后的截面绕弱轴惯性矩大于绕强轴惯性矩的原则计算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在受压试验中防止受压构件绕弱轴失稳破坏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侧波形钢板均为焊接在受压构件的弱轴的两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受压试验中防止受压构件绕弱轴失稳破坏的结构,包括受压构件,所述受压构件的截面上相互正交的两个形心轴区分为强轴和弱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压构件的截面形心处设置有垂直于弱轴的波形钢板,所述波形钢板的板肋方向平行于受压构件的强轴,所述波形钢板在弱轴的两侧对称布置。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受压构件在受压试验中绕弱轴失稳破坏,以保证受压构件只绕强轴发生破坏,进而方便研究受压构件绕强轴的受力性能。
文档编号G01N3/02GK202153196SQ201120268229
公开日2012年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7日
发明者吴庆雄, 陈宝春, 韦建刚 申请人:福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