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磁共振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实施方式涉及磁共振成像(imaging)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与磁共振成像装置相关的摄像法,存在快速自旋回波(Fast SpinEcho FSE)法。该FSE法是通过在对于被检体施加激发脉冲(flip pulse)之后依次施加多个重聚脉冲(flop pulse),从而收集被称为回波链(echo train)的多个回波信号的摄像法。在此,所谓激发脉冲,是指用于励磁被检体内的原子核自旋(spin)的RF(Radi0Frequency)脉冲。另外,所谓重聚脉冲是指用于将原子核自旋的相位重聚(refocus)的RF脉冲。在该FSE法中,由于施加多个RF脉冲,因此,与自旋回波(spin echo) —起生成激发回波(stimulated echo) 0并且,通过该激发回波,有时在收集的回波信号中产生相位偏移。这样的回波信号的相位偏移变为产生灵敏度不均匀或信号降低、重像(ghost)等画质劣化的原因。为了防止这样的画质劣化,一般而言,在主扫描(main-scan)之前执行用于测定回波信号中所生成的相位差的预扫描(pre-scan),并根据通过预扫描测定出的相位差来校正主扫描用脉冲序列(pulse sequence)。此时,例如,在预扫描中,执行取消(cancel)激发回波的脉冲序列,只收集自旋回波。并且,通过预扫描收集到的自旋回波中第I个以及第2个回波信号在读出(readout)方向进行傅立叶(Fourier)转换,并计算第I个回波信号与第2个回波信号之间的0次以及I次的相位差。之后,根据计算出的0次以及I次的相位差计算用于校正读出方向以及切片选择方向的相位偏移的校正量,并根据计算出的校正量变更主扫描用脉冲序列。 并且,在上述技术中,有时由于基于相位编码(encode)用倾斜磁场的涡电流的影响不能校正相位编码方向上所生成的相位偏移,由于该相位偏移而会发生画质劣化。
发明内容
实施方式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具备执行部、计算部、以及校正部。执行部执行规定的摄像参数相互不同的第I以及第2预扫描,该第I以及第2预扫描是与主扫描用脉冲序列相同地分别施加读出用倾斜磁场、切片方向倾斜磁场,并在直到用于校正量计算的回波之前与主扫描用脉冲序列相同地施加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的预扫描。计算部根据通过上述第I以及第2预扫描收集到的多个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差来将相位偏移的量作为校正量进行计算。校正部根据通过上述计算部计算出的上述校正量来校正上述主扫描用脉冲序列。
根据实施方式的磁共振成像装置,能够防止由于回波信号的相位偏移而生成的图像劣化。
图I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涉及的MRI装置的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图I所示的计算机系统的详细的结构的功能性框(block)图。图3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涉及的主扫描用脉冲序列的图。图4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涉及的预扫描用脉冲序列的图。图5以及6是用于说明通过第I实施方式涉及的序列校正部进行的相位偏移的校正的图。 图7是表示通过第I实施方式涉及的MRI装置进行的相位偏移校正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flowchart)。图8是用于说明第I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图9A是表示通过以往的预扫描而得到的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9B是表示通过第I实施方式中的预扫描而得到的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第2预扫描用第2脉冲序列的图。图11是用于说明通过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序列校正部进行的相位偏移的计算的图。图12是用于说明第I以及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图13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预扫描用脉冲序列的图。图14是用于说明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回波信号的收集的图。图15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第2预扫描用第2脉冲序列的图。图16是用于说明第5实施方式涉及的MRI装置的图。图17是用于说明第6实施方式涉及的MRI装置的图。图18是用于说明第7实施方式涉及的MRI装置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针对实施方式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将磁共振成像装置称为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装置。(第I实施方式)图I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涉及的MRI装置的结构的图。如图I所示,该MRI装置100具备静磁场磁铁I、倾斜磁场线圈(coil) 2、倾斜磁场电源3、床4、床控制部5、发送RF线圈6、发送部7、接收RF线圈8、接收部9、序列控制部10以及计算机系统(system) 20。静磁场磁铁I是形成中空的圆筒形状的磁铁,在内部的空间产生均匀的静磁场。作为该静磁场磁铁1,例如使用永久磁铁、超导磁铁等。倾斜磁场线圈2是形成中空的圆筒形状的线圈,被配置在静磁场磁铁I的内侧。该倾斜磁场线圈2是与相互正交的X,Y,Z的各轴对应的3个线圈组合而成,这3个线圈独立地从后述的倾斜磁场电源3接受电流供给,产生磁场强度沿着X,Y,Z的各轴而变化的倾斜磁场。另外,假设Z轴方向是与静磁场相同的方向。倾斜磁场电源3对倾斜磁场线圈2供给电流。在此,通过倾斜磁场线圈2产生的X,Y,Z各轴的倾斜磁场例如分别与切片(slice)选择用倾斜磁场Gs、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Ge以及读出用倾斜磁场Gr对应。切片选择用倾斜磁场G s用于任意地决定摄像断面。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Ge用于根据空间位置使磁共振信号的相位发生变化。读出用倾斜磁场Gr用于根据空间位置使磁共振信号的频率变化。床4具备载置被检体P的顶板4a,在基于后述的床控制部5的控制下,以载置有被检体P的状态将顶板4a插入倾斜磁场线圈2的空洞(摄像口)内。通常,该床4设置成长度方向与静磁场磁铁I的中心轴平行。床控制部5是在基于控制部26的控制下,控制床4的装置,驱动床4,使顶板4a向长度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移动。发送RF线圈6被配置在倾斜磁场线圈2的内侧,从发送部7接受高频脉冲的供给来产生高频磁场。发送部7对发送RF线圈6发送与拉莫尔(Larmor)频率对应的高频脉冲。接收RF线圈8被配置在倾斜磁场线圈2的内侧,接收由于上述的高频磁场的影响而从被检体P放射的磁共振信号。该接收RF线圈8如果接收到磁共振信号,则将该磁共振信号向接 收部9输出。接收部9根据从接收RF线圈8输出的磁共振信号生成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 MR)信号数据。该接收部9通过将从接收RF线圈8输出的磁共振信号进行数字(digital)转换来生成MR信号数据(data)。在该MR信号数据中,通过上述的切片选择用倾斜磁场Gs、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Ge以及读出用倾斜磁场Gr,相位编码方向、读出方向、切片编码方向的空间频率的信息对应地配置在k空间。并且,如果生成了 MR信号数据,则接收部9将该MR信号数据向序列控制部10发送。序列控制部10通过根据从计算机系统20发送的序列执行数据,驱动倾斜磁场电源3、发送部7以及接收部9,从而执行被检体P的扫描。在此,所谓序列执行数据是指倾斜磁场电源3对倾斜磁场线圈2供给的电源的强度或供给电源的定时、发送部7对发送RF线圈6发送的RF信号的强度或发送RF信号的定时、以及接收部9检测磁共振信号的定时等,将表示用于执行被检体P的扫描的步骤的脉冲序列进行定义的信息。另外,序列控制部10根据序列执行数据驱动倾斜磁场电源3、发送部7以及接收部9之后,如果被从接收部9发送了 MR信号数据,则将该MR信号数据向计算机系统20转送。计算机系统20进行MRI装置100的整体控制。例如,计算机系统20通过驱动MRI装置100所具有的各部,来进行被检体P的扫描或图像重建等。该计算机系统20具有接口(interface)部21、图像重建部22、存储部23、输入部24、显示部25以及控制部26。接口部21控制在与序列控制部10之间接受的各种信号的输入输出。例如,该接口部21对于序列控制部10发送序列执行数据,并从序列控制部10接收MR信号数据。如果接收到MR信号数据,则接口部21按每个被检体P将各MR信号数据存储于存储部23。图像重建部22通过对于通过存储部23存储的MR信号数据实施后处理,即实施傅立叶变换等重建处理,来生成被检体P内的希望的核自旋的频谱数据(spectrum data)或图像数据。存储部23存储通过后述的控制部26执行的处理所需的各种数据或各种程序(program)等。例如,存储部2 3按每个被检体P存储通过接口部21接收到的MR信号数据、或通过图像重建部22生成的频谱数据或图像数据等。
输入部24接受来自操作者的各种指示或信息输入。作为该输入部24,能够适当地利用鼠标(mouse)或轨迹球(trackball)等定位设备(pointing device)、模式(mode)切换开关(switch)等选择设备、或者键盘(keyboard)等输入设备。显示部25在基于控制部26的控制下,显示频谱数据或者图像数据等各种信息。作为该显示部25,能够利用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设备。控制部26 具有未图示的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或存储器(memory)等,进行MRI装置100的整体控制。该控制部26通过例如根据经由输入部24从操作者输入的摄像条件来生成各种序列执行数据,并将生成的序列执行数据发送至序列控制部10来控制扫描。另外,作为扫描的结果从序列控制部10发送出MR信号数据时,控制部2 6控制图像重建部22根据该MR信号数据来重建图像。以上,针对第I实施方式涉及的MRI装置100的结构进行了说明。基于这样的结构,MRI装置100执行预扫描。在此,预扫描与主扫描用脉冲序列相同地施加读出用倾斜磁场、切片方向倾斜磁场,并直到计算校正量的回波之前,与主扫描用脉冲序列相同地施加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并且,MRI装置100根据通过预扫描收集到的多个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差来将相位偏移的量作为校正量进行计算。另外,MRI装置100根据通过后述的校正量计算部26c计算出的校正量,校正主扫描用脉冲序列。S卩,第I实施方式涉及的MRI装置100执行施加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的预扫描,并根据与通过预扫描得到的回波信号之间的相位偏移,计算主扫描用脉冲序列的校正量。从而,根据第I实施方式,读出方向、切片方向的偏移之外,也能够防止由于基于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的0次的相位偏移而生成的图像劣化。以下,针对该MRI装置100所具有的功能详细地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图I所示的计算机系统20的详细的结构的功能框图。在图2中,示出计算机系统20所具有的功能部中的接口部21、存储部23、以及控制部26。存储部23具有序列执行数据存储部23a与MR信号数据存储部23b。序列执行数据存储部23a存储通过后述的摄像条件设定部26a生成的序列执行数据。MR信号数据存储部23b存储通过接口部21接收到的MR信号数据。控制部26具有摄像条件设定部26a、预扫描执行部26b、校正量计算部26c、序列校正部26d、以及主扫描执行部26e。摄像条件设定部26a根据由操作者经由输入部24输入的摄像条件,生成将摄像中所使用的脉冲序列进行定义的序列执行数据。例如,当由操作者输入了 FSE法的摄像条件时,摄像条件设定部26a分别针对以下说明的主扫描用脉冲序列、预扫描用脉冲序列,生成序列执行数据。图3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涉及的主扫描用脉冲序列的图。在图3中,“RF”表示施加励磁用激发脉冲以及重聚用重聚脉冲的定时。另外,“Gss”表示切片选择用倾斜磁场的施加定时以及强度,“Gro”表示读出用倾斜磁场的施加定时以及强度,“Gpe”表示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的施加定时以及强度。另外,在图3中,只示出与一个切片选择相关的脉冲序列,针对切片编码省略图示。另外,“ETS(Echo Train Spacing) ”表示回波间隔。如图3所示,主扫描用脉冲序列是一般的FSE法的脉冲序列。如图3所示,主扫描用脉冲序列在激发脉冲fli被施加之后,通过依次施加多个重聚脉冲flol、flo2. . . flo9、flolO> floll...,来收集多个回波信号 Echo I、Echo2. . . Echo9、Echo 10、Echoll.。另外,图3所示的脉冲序列是设定为在第10个收集的回波信号EcholO中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变为零(zero)时的例子。图4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涉及的预扫描用脉冲序列的图。预扫描用脉冲序列与图3所示的主扫描用脉冲序列相同地施加读出用倾斜磁场、切片方向倾斜磁场,并直到计算校正量的回波之前,与主扫描用的脉冲序列相同地施加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例如,如图4所示,预扫描用脉冲序列与主扫描用脉冲序列相同地施加读出用倾斜磁场、切片选择用倾斜磁场,并直到k空间中心附近的回波,施加主扫描用脉冲序列中所施加的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中的至少一个。换而言之,在主扫描用脉冲序列中,该脉冲序列是直到造影(Contrast)TE的附近施加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造影TE以后除去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的脉冲序列。另外,在图4中,示出EcholO与k空间的中心对应时的例子。例如,预扫描用脉冲序列是与主扫描用脉冲序列相同地施加读出用倾斜磁场、切 片选择用倾斜磁场,并在主扫描用脉冲序列中所使用的多个相位编码中,施加平均强度附近的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的脉冲序列。另外,在该脉冲序列中,设定成激发回波被取消,只收集自旋回波。例如,能够使用美国专利第5818229所记载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通过将一边使重聚用重聚脉冲的相位变为31,31 , 31 , JI ...而一边收集到的I次激发(Shot)的回波信号、与一边变为31,-31,
而一边收集到的2次激发的回波信号相加,来只取出自旋回波分量。或者,也可以通过从I次激发的回波信号中减去2次激发的回波信号来只取出激发回波分量,并代替自旋回波分量而使用取出的激发回波分量。在此,例如,当相位编码Matrix在256中是19回波收集时,预扫描用脉冲序列为了填充k空间而将需要256/19 = 13次激发。此时,预扫描用脉冲序列被设定为,施加具有平均的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强度的激发(对序列填充(sequential)填充相位编码时,在中心激发(7次激发))中所施加的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返回图2的说明,预扫描执行部26b执行预扫描用脉冲序列。具体而言,如果通过摄像条件设定部26a生成了预扫描用序列执行数据,则预扫描执行部26b首先从序列执行数据存储部23a读出序列执行数据。并且,预扫描执行部26b通过经由接口部21将读出的序列执行数据发送至序列控制部10,来执行预扫描。例如,预扫描执行部2 6b通过将对图4所示的脉冲序列进行定义的序列执行数据发送至序列控制部10,来执行预扫描。校正量计算部26c根据通过预扫描收集到的多个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差来将相位偏移的量作为校正量进行计算。该校正量计算部26c根据通过预扫描收集到的多个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差,将通过读出用倾斜磁场、切片选择用倾斜磁场而生成的相位偏移(0次以及I次)、通过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生成的0次的相位偏移的量作为校正量进行计算。具体而言,通过预扫描执行部26b执行了预扫描之后,校正量计算部26c从MR信号数据存储部23b读出与通过预扫描收集到的回波信号相关的MR信号数据。之后,校正量计算部26c将读出的各MR信号数据在读出方向进行傅立叶变换之后,计算I次的相位差。该I次的相位差是读出用倾斜磁场的I次相位差。在FSE法中所产生的各回波的相位差中,存在成为位置的I次函数的I次的相位差与由于线圈配置的不匹配等产生的没有位置依存性的相位差。没有位置依存性的相位差被称为O次的相位差。通过校正对于各MR信号数据计算出的I次的相位,并求得相位平均从而计算O次的相位差。在该O次的相位差中,读出用倾斜磁场的O次的相位差、以及切片选择用倾斜磁场的O次以及I次的相位差之外,也包含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的O次的相位
差的影响。在此,校正量计算部26c计算通过预扫描收集到的回波信号中的I次以及0次的相位差。该差值成为通过读出用倾斜磁场、切片选择用倾斜磁场、以及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而生成的相位偏移。 例如,假设执行了图4所示的脉冲序列。此时,校正量计算部26c计算图4所示的第10个回波信号EcholO与第11个回波信号Echoll之间的相位差pi。并且,校正量计算部26c根据计算出的相位差将相位偏移pi作为校正量进行计算。另外,在此,校正量计算部26c将第10个回波信号与第11个回波信号用于校正量的计算,但也可以使用第12个以后的多个回波。例如,校正量计算部26c也可以设定预扫描的脉冲序列的第10个与第11个的相位差为pl,第12个与第11个的相位差为pl_2,第12个与第13个的相位差为pl_3,通过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在相位编码方向生成的相位偏移为(pl+pl_2+pl_3)/3。序列校正部26d根据通过校正量计算部26c计算出的相位偏移,校正主扫描用脉冲序列。具体而言,如果通过校正量计算部26c计算出相位偏移,则序列校正部26d根据计算出的相位偏移,校正序列执行数据存储部23a所存储的主扫描用序列执行数据。在此,序列校正部26d以使得通过校正量计算部26c计算出的相位偏移变为零的方式来校正主扫描用脉冲序列。此时,例如对于I次的相位差,序列校正部26d以在激发脉冲与重聚脉冲之间施加校正倾斜磁场的方式,来变更主扫描用脉冲序列。另外,在主扫描用脉冲序列中的读出用倾斜磁场的前后,序列校正部26d也可以增加校正倾斜磁场。另外,例如对于0次的相位差,序列校正部26d通过变更重聚脉冲的相位,来使相位偏移变为零。这样,通过由序列校正部26d以使得预扫描所观测到的相位偏移变为零的方式校正主扫描用脉冲序列,将能够得到没有受到读出用倾斜磁场、切片选择用倾斜磁场的0次以及I次的涡电流、以及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的0次的涡电流的影响的图像。图5以及6是用于说明通过序列校正部26d进行的相位偏移的校正的图。图5表示相位编码方向的相位偏移的一个例子。在图5中,实线61表示每个回波信号的相位编码方向的0次的相位偏移,虚线62表不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的强度。另外,图6表不配置图5所不的回波信号的k空间。在图6中,横轴表不相位编码方向。在此,相位编码方向的0次的相位偏移依存于对k空间的回波信号的配置的方法。图5所示的例子表示对于k空间,在相位编码方向依次配置收集到的回波信号的情况。图6所示的编号表示收集到的回波信号的顺序。使用图4所示的脉冲序列进行了预扫描时,校正被配置于与第10个收集的回波信号EcholO对应的位置(图6所示的箭头的位置),即k空间的中心附近的回波信号的0次的相位偏移。另外,在此,针对以第10个收集的回波信号EcholO为基准进行校正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作为基准的回波信号也可以是任意的回波信号。主扫描执行部26e使用通过序列校正部26d校正后的主扫描用脉冲序列,执行主扫描。具体而言,如果通过序列校正部26d校正了主扫描用序列执行数据,则预扫描执行部26b从序列执行数据存储部23a读出校正后的序列执行数据。并且,主扫描执行部26e通过经由接口部21将读出的序列执行数据发送至序列控制部10,从而执行主扫描。接着,针对通过第I实施方式涉及的MRI装置100进行的相位偏移校正的处理步骤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通过第I实施方式涉及的MRI装置100进行的相位偏移校正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在第I实施方式涉及的MRI装置100中,由操作者指示开始摄像时(步骤(st印)SlOl,是),摄像条件设定部26a接受经由输入部24由操作者进行的摄像条件的输入(步骤S102)。接着,摄像条件设定部26a根据通过操作者输入的摄像条件,分别生成主扫描用以及预扫描用序列执行数据(步骤S103)。
例如,摄像条件设定部26a将对图3所示的脉冲序列进行了定义的序列执行数据生成为主扫描用序列执行数据。另外,例如,摄像条件设定部26a生成对图4所示的脉冲序列进行了定义的序列执行数据。接着,预扫描执行部26b根据通过摄像条件设定部26a生成的脉冲序列的序列执行数据,执行预扫描(步骤S104)。接着,校正量计算部26c根据通过各预扫描收集到的多个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差来将相位偏移的量作为校正量进行计算(步骤S106)。之后,序列校正部26d根据通过校正量计算部26c计算出的校正量来校正主扫描用序列执行数据(步骤S106)。接着,主扫描执行部26e根据通过序列校正部26d校正后的主扫描用序列执行数据,执行主扫描(步骤S107)。并且,图像重建部22根据通过主扫描收集到的MR信号数据来重建图像(步骤S108)。如上述那样,在第I实施方式中,预扫描执行部26b执行预扫描。在此,预扫描与主扫描用脉冲序列相同地施加读出用倾斜磁场、切片方向倾斜磁场,并直到计算校正量的回波之前,与主扫描用脉冲序列相同地施加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例如,预扫描与主扫描用脉冲序列相同地施加读出用倾斜磁场、切片选择用倾斜磁场,并直到k空间中心附近的回波,施加主扫描用脉冲序列中所施加的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中的至少一个。并且,校正量计算部26c根据通过预扫描收集到的多个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差,将通过读出用倾斜磁场、切片选择用倾斜磁场而生成的相位偏移(0次以及I次)、通过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而生成的0次的相位偏移的量作为校正量进行计算。另外,序列校正部26d根据通过校正量计算部26c计算出的校正量,校正主扫描用脉冲序列。从而,根据第I实施方式,能够防止由于读出用倾斜磁场、切片选择用倾斜磁场的0次以及I次的涡电流、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的0次的涡电流而产生的画质劣化。另外,在第I实施方式中,直到在与在主扫描中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变为零的期间相同的期间或者该期间的附近所收集的回波信号之前,预扫描用脉冲序列与主扫描用脉冲序列相同地施加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从而,根据第I实施方式,由于校正被配置在对画质最有益的k空间的中心附近的回波信号的相位偏移,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通过MRI装置100而生成的图像的画质。另外,作为第I实施方式的变形例,预扫描执行部26b也可以进行多次预扫描。例如,预扫描执行部26b执行与主扫描用脉冲序列相同地施加读出用倾斜磁场、切片方向倾斜磁场,直到计算校正量的回波之前,与主扫描用脉冲序列相同地施加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的第I预扫描,和使用了施加与在第I预扫描中所施加的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不同的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的第2脉冲序列的第2预扫描。例如,作为第I预扫描,预扫描执行部26b施加多次激发中,在最前的回波中施加最大的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的激发的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作为第2预扫描,施加在最前的回波中,施加最小的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的激发的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
图8是用于说明第I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图8表示图5所示的相位编码方向的相位偏移中,从第I个回波信号(Echol)到第4个回波信号(Echo4)的相位偏移。与图5相同,实线61表不每个回波信号的相位编码方向的0次的相位偏移,虚线62表不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的强度。例如,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表示使用多次激发a,b,c,. . .,k,l,m的情况。另外,例如,如图8所示,多次激发a,b,c,...,k,l,m中,在第I个回波信号(Echol)中,假设施加最大的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的激发是激发a,施加最小的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的激发为激发m。此时,作为第I预扫描,预扫描执行部26b施加激发a的相位编码(参照图8所示的三角的标志),作为第2预扫描,施加激发m的相位编码(参照图8所示的黑色的三角的杨)。此时,例如,校正量计算部26c也可以设第I预扫描的相位差为pl,第2预扫描的相位差为p2,pl为对于激发a的校正量,p2为对于激发m的校正量,对于中间的激发的校正量通过插补来求得。具体而言,设激发数为N,则对于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第i大的激发的校正量变为 pl+(p2-pl)*(i-l)/(N-I)。图9A是表示通过以往的预扫描而得到的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9B是表示通过第I实施方式中的预扫描而得到的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9A是通过除去了以往的相位编码的预扫描而收集到的图像的一个例子。另外,图9B是通过第I实施方式的预扫描而收集到的图像的一个例子。如这些图所示的那样,在第I实施方式中得知,改善了基于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的0次的相位偏移而导致的信号降低。(第2实施方式)另外,在第I实施方式中,针对校正被配置在k空间的中心附近的回波信号的相位偏移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MRI装置100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因此,以下,作为第2实施方式,针对校正多个回波信号的相位偏移的情况进行说明。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MRI装置的结构基本上与图I以及2所示的结构相同,但通过摄像条件设定部26a、预扫描执行部26b、校正量计算部26c、以及序列校正部26d进行的处理与第I实施方式不同。在第2实施方式中,除了主扫描用脉冲序列、第I预扫描用第I脉冲序列(图4所示的脉冲序列)之外,摄像条件设定部26a还针对以下说明的第2预扫描用脉冲序列,也制成序列执行数据。图1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第2预扫描用第2脉冲序列的图。第2脉冲序列是施加与第I预扫描中所施加的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不同的与回波数对应的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的脉冲序列。例如,如图10所示,第2脉冲序列是施加与比第I预扫描少的回波数对应的、与主扫描用脉冲序列相同的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的脉冲序列。另外,读出用倾斜磁场以及切片选择用倾斜磁场与第I预扫描相同。例如,如图10所示,第2脉冲序列设定成直到第3个回波信号施加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除了第I预扫描之外,预扫描执行部26b也执行使用了图10所示的第2脉冲序列的第2预扫描。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校正量计算部26c根据通过第I预扫描收集到的多个回波信号计算第I相位偏移。另外,校正量计算部26c根据通过第2预扫描收集到的多个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差来计算第2相位偏移。并且,校正量计算部26c根据计算出的第I相位偏移与第2相位偏移,来计算与多个回波信号相关的校正量。例如,假设分别执行图4所示的第I脉冲序列与图10所示的第2脉冲序列。此时,校正量计算部26c分别计算图4所示的第10个回波信号EcholO与第11个回波信号Echoll 之间的相位差pl、和图10所示的第5个回波信号Echo5与第4个回波信号Echo4之间的相位差p2。另外,作为第I相位偏移,校正量计算部26c计算pl。另外,作为第2相位偏移,校正量计算部26c计算p2。在此,作为第I相位偏移的pl变为第10个回波信号EcholO中的相位偏移diflO。另外,作为第2相位偏移的p2变为第4个回波信号Echo4中的相位偏移dif4o并且,校正量计算部26c根据第I相位偏移与第2相位偏移,计算与第4个以及第10个回波信号以外的回波信号相关的校正量。例如,在主扫描中,当在第10个所收集的回波信号EcholO,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变为零时,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偏移在直到EcholO之前逐渐增加,若超过EcholO则逐渐减少。因此,例如,能够假设第16个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偏移difl6与第4个回波信号Echo4中的相位偏移dif4相等。因此,校正量计算部26c以在主扫描中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变为零的回波信号为基准,根据在该回波信号之前的前半部分收集到的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偏移,来估计在后半部分所收集的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偏移。另外,校正量计算部26c通过将计算出的各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偏移进行线性插补,来计算多个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偏移。图11是用于说明通过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序列校正部26d进行的相位偏移的计算的图。如图11所示,例如,序列校正部26d以第10个回波信号EcholO为基准,根据第4个回波信号Echo4中的相位偏移dif4来估计第16个回波信号Echol6中的相位偏移dif 16。之后,校正量计算部26c通过将回波信号Echo4中的相位偏移dif4、回波信号EcholO中的相位偏移dif 10、回波信号Echoie中的dif 16进行线性插补,来计算多个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偏移。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序列校正部26d根据通过校正量计算部26c计算出的相位偏移,来校正在主扫描用脉冲序列中对各回波信号施加的相位编码方向的倾斜磁场的强度。此时,例如,序列校正部26d变更在各回波信号中所施加的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的强度,以使得各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偏移变为零。或者,序列校正部26d也可以通过变更倒回用倾斜磁场的强度,来使各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偏移变为零。如上述的那样,在第2实施方式中,预扫描执行部26b也执行第2预扫描。在此,第2预扫描是施加与第I预扫描中所施加的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不同的与回波数对应的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的预扫描。例如,第2预扫描是施加与比第I预扫描少的回波数对应的、与主扫描用脉冲序列相同的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的预扫描。另外,校正量计算部26c根据通过第I预扫描收集到的多个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差与通过第2预扫描收集到的多个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差来计算第2相位偏移,并根据计算出的第I相位偏移与第2相位偏移来计算与多个回波信号相关的相位偏移。并且,序列校正部26d根据通过校正量计算部26c对每个回波信号计算出的相位偏移,来校正主扫描用脉冲序列。从而,根据第2实施方式,由于校正通过主扫描收集的各回波信号的相位偏移,因此,能够进一步高精度地防止图像劣化。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假设以在主扫描中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变为零的回波信号为基准,根据在该回波信号之前的前半部分所收集到的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偏移,来估计在后半部分所收集的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偏移。对此,也可以通过再进行一次预扫描,来测量在主扫描中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变为零的回波信号之后的后半部分所收集的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偏移。由此,将能够进一步高精度地防止由于相位编码方向的相位偏移而生成的 图像劣化。另外,在上述第I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针对在一次的收集中对k空间的所有的区域配置回波信号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对此,例如,有时将k空间在相位编码方向分割成多个区域,并通过多次收集来将多个回波信号分组进行收集。此时,也可以按每组计算相位偏移,按每组校正主扫描用脉冲序列。图12是用于说明第I以及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图12表示沿着相位编码方向的k空间,表示k空间被分割成3个区域时的一个例子。另外,图12所示的箭头表示k空间的中心。在此,例如,假设回波信号分为2个组Grl以及Gr2进行收集。此时,例如,如图12所示,对于正中间的区域,组Grl的回波信号在相位编码方向依次进行配置。另外,对于两侧的区域中一侧的区域,依次配置组Gr2的回波信号中在前半部分收集到的回波信号,对于另一侧的区域,依次配置组Gr2的回波信号中在后半部分收集到的回波信号。此时,例如,校正量计算部26c也可以按每组计算校正量。另外,此时,序列校正部26d对每组校正主扫描用脉冲序列。另外,例如,也可以由校正量计算部26c针对任一组计算校正量,由序列校正部26d针对所有的组,根据相同的校正量校正主扫描用脉冲序列。(第3实施方式)接着,作为第3实施方式,说明k空间的中心是最前的回波时的回波信号的收集以及校正的例子。在第3实施方式中,作为预扫描,预扫描执行部26b施加至少一个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图13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预扫描用脉冲序列的图。如图13所示,例如,预扫描执行部26b直到第2个回波信号施加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并将第3个以后的回波信号用于校正量的计算。图14是用于说明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回波信号的收集的图。如图14所示,通常,当k空间的中心是最前的回波时,将k空间分割成两个Gr来收集回波信号。此时,作为第I预扫描,预扫描执行部26b施加Grl的代表性的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作为第2预扫描,施加Gr2的代表性的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并且,校正量计算部26c与第I以及第2实施方式相同,根据各预扫描的多个回波的相位差来计算校正量。另外,在预扫描中所使用的脉冲序列同样地施加在主扫描中所使用的预脉冲等倾斜磁场。
(第4实施方式)接着,作为第4实施方式,对将第I 第3实施方式与考虑了基于3D收集序列的切片编码的相位偏移的预扫描并用时的例子进行说明。图15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第2预扫描用第2脉冲序列的图。在第4实施方式中,预扫描执行部26b执行使用了图4所示的第I脉冲序列的第I预扫描、与使用了图15所示的第2脉冲序列的第2预扫描。在此,例如,第I脉冲序列是与第I实施方式相同,直到k空间中心的附近的回波之前,施加主扫描的代表性的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的脉冲序列。另外,第2脉冲序列是除了第I预扫描中所施加的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以外,还施加主扫描用的至少一个切片编码用倾斜磁场的脉冲序列。例如,第2脉冲序列是施加在主扫描用脉冲序列所施加的切片编码用倾斜磁场中代表性的切片编码用倾斜磁场的脉冲序列。并且,在第4实施方式中,校正量计算部26c根据通过第I预扫描收集到的多个回 波信号中的相位差与通过第2预扫描收集到的多个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差,将通过切片编码用倾斜磁场在切片编码方向生成的相位偏移作为校正量进行计算。另外,序列校正部26d根据通过校正量计算部26c计算出的校正量,来校正主扫描用脉冲序列。从而,根据第4实施方式,也能够防止由于切片编码方向的相位偏移而生成的图像劣化。例如,当切片编码数(切片个数)为64时,切片编码步骤变为-32 31,例如,在第2脉冲序列中,施加-32的切片编码,并设第I预扫描的EcholO与Echoll的相位差(I次或者0次)为Si,第2预扫描的EcholO与Echoll的相位差为s2,则基于第i个切片编码的相位差通过(s2-sl)*(-i)/32求得。通过校正180度脉冲的相位,能够校正基于切片编码的相位偏移。另外,通过在上述中增加预扫描的数量(例如,施加+31的切片编码),能够提高精度。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第I 第4实施方式,能够防止由于相位编码倾斜磁场的0次的相位偏移而生成的图像劣化。(第5实施方式)接着,针对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根据上述第I 第4实施方式,能够防止由于相位编码倾斜磁场的0次的相位偏移而生成的图像劣化,但通过在预扫描中施加相位编码倾斜磁场,可能依存于用于摄像的RF线圈或摄像区域而无法正确地求得相位校正量,使画质恶化。图16是用于说明第5实施方式涉及的MRI装置的图。图16表不将Z轴方向作为相位编码方向,对腰椎的矢状断面进行摄像时的例子。另外,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作为RF线圈使用相阵控线圈(Phased Array Coil :PAC), PAC线圈所包含的4个线圈元件(coilelement)在Z轴方向排列。在该例子中,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如果施加相位编码倾斜磁场,贝1J在Z方向产生I次相位偏移。但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相位编码方向没有进行采样(sampling),因此,不能计算以及校正相位编码方向的I次相位偏移。在此,如果通过以往的方法,对每个RF线圈求得相位校正量,则如图16所示,在与4个线圈元件连接的通道(cannel) chi ch4,分别求得0次的相位偏移pl p4。此时,例如,对于作为校正对象的0次的相位偏移量,存在通过pl p4的平均求得,或采用以线圈元件的信号强度加权的平均的方法。但是,例如,当Pl变为-170度、p3在180度附近变为178度时、或变为-182度时,不能适当地进行Unwrap处理。另外,根据RF线圈的种类,有时不能正确地计算相位,对每个线圈元件求得相位的方法有时未必合适。另一方面,也存在不对每个线圈元件求得相位,而使用检测到最大信号的线圈元件的数据的方法。但是,在该方法中,当chi或者ch4检测出最大信号时,虽然改善了该线圈元件附近的画质,但如果远离该线圈元件,则极端地引起画质劣化。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第5实施方式中,MRI装置100将所有的线圈元件的数据相加来计算一个相位校正量。具体而言,如以下那样,校正量计算部26c将通过预扫描经由多个元件收集到的多个回波信号相加,来计算用于校正在主扫描中所收集的多个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差的一个相位校正量。例如,作为计算的相位校正量,假设I次(倾斜)相位角(rad)为Q1,第i个切片的0次(偏移(offset))相位角(rad)为0吣。并且,假设读出的点(point)数为N,回波数为M,切片个数为NS(0彡i < NS),PAC通道数为L (0彡I < L),预扫描数据为P (x,i,I)(其中,ID傅立叶变换后的复数数据0 < X < N),用于求得I次相位的点数(例如,4点) 为dxx,则S1以及e M通过以下所示的式(I)以及式⑵求得。
/ £-1-1 ^iE-I N-I f_A= arg Z Z如人 0)\式⑴
\ 10 z-0 K-fJJ
^ N~-l f.( (Bfsi = arg 艺 ^ 尸“丄/)^中JJ式(2)
V Z-O JT-O \J J校正量计算部26c使用上述的式(I)以及式(2),作为相位校正量计算S1以及0 o, i°根据该方法,能够不受每个线圈元件的SNR(Signal-to_Noise Ratio)的差,以及相位的差的影响,在摄像对象内求得平均的校正量。另外,该方法对于不施加相位编码倾斜磁场的以往的预扫描也有效。根据上述第5实施方式,能够不管线圈元件而稳定地得到相位校正量,并能够防止画质劣化。(第6实施方式)接着,针对第6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上述第5实施方式中,相位计算时,使用了读出方向的所有的数据。但是,例如,也可以将相位计算所使用的数据缩小为操作者指定的FOV(Field Of View:摄像区域)内的数据。图17是用于说明第6实施方式涉及的MRI装置的图。图17表示将X轴方向作为读出方向将手腕的轴向断面进行摄像时的例子。在图17中,实线所示的范围表示操作者所指定的F0V,虚线所示的范围是增加了 NoWrap的F0V。在此,所谓NoWrap是指,将比摄影计划(plan)时操作者设定的FOV大的FOV设定为展开F0V,通过展开(unfold)处理生成展开FOV的图像之后,通过将操作者设定的FOV的图像从展开FOV的图像中切出并进行显示,从而降低返回伪影的功能。如图17所示,例如,在远离X轴方向的中心的位置有时发生非线性的相位偏移(参照图17下侧的图)。此时,如果使用读出方向的所有的数据,则操作者所指定的FOV外的数据也会对相位计算时有影响,不能正确地求得相位校正量。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第6实施方式中,MRI装置100将读出方向的计算对象区域限定在操作者所指定的FOV内。具体而言,如以下那样,校正量计算部26c使用通过预扫描收集到的多个回波信号中,操作者在读出方向所指定出的FOV内的数据,来计算用于校正主扫描中所收集的多个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差的相位校正量。例如,假设操作者所指定的FOVSFuJfWT NoWrap的FOV为Fn,读出的计算开始点数为Nstart,读出的计算结束点数为Nend,则Nstart通过以下所示的式(3)以及式(4)求得。Nstart = N* (1-Nu/Nf)/2式(3)Nend = N-Nstart 式(4)校正量计算部26c使用式(3)以及式⑷计算出Nstart以及Nend-I之后,从Nstart到Nend-I进行式⑴以及式⑵中的x的相加。根据该方法,当在通过操作者所指定的FOV的内侧与外侧进行相位不同的处理时,能够除去相位校正量计算中的FOV外的数据的影响。另外,该方法对于以往的预扫描也有效。根据上述第6实施方式,可以不管摄像区域而稳定地得到相位校正量,并能够防 止画质劣化。(第7实施方式)接着,针对第7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上述第6实施方式中,相位计算时,将读出方向的数据缩小为操作者所指定的FOV内的数据。但是,例如,当读出方向是Z轴方向时,有时受到静磁场不均匀的影响。因此,相位计算时,也可以将读出方向的数据缩小为静磁场不均匀的影响小的范围内的数据。图18是用于说明第7实施方式涉及的MRI装置的图。图18表示将Z轴方向作为读出方向对腹部进行摄像时的例子。有时会有在远离Z轴方向的中心的位置发生非线性的相位偏移(参照图18中段的图),且由于磁场不均匀性的影响而导致信号强度变强(参照图18下段的图)的情况。此时,如果使用读出方向的所有的数据,则远离Z轴方向的中心的位置的数据会对相位计算时产生很强的影响,不能正确地求得校正量。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第7实施方式中,MRI装置100将读出方向的计算对象区域限定为至少系统补偿的Z轴方向的F0V。具体而言,校正量计算部26c使用通过预扫描而收集到的多个回波信号中,至少补偿了静磁场均匀性的范围内的数据,来计算用于校正主扫描所收集的多个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差的相位校正量。例如,校正量计算部26c使用系统所补偿的Z轴方向的FOV的一半的区域(图18的虚线所包围的区域)的数据,来计算相位校正量。根据该方法,能够除去相位校正量计算中的静磁场不均匀的影响。另外,该方法对于以往的预扫描也有效。根据上述第7实施方式,尽管静磁场不均匀也能够稳定地得到相位校正量,并能够防止画质劣化。与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第I 第7的实施方式,能够防止由于回波信号的相位偏移而生成的图像劣化。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示的,并不意图限定本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的各种形态进行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的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与包含于发明的范围或要旨中一样,包含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执行部,执行规定的摄像参数相互不同的第I以及第2预扫描,该第I以及第2预扫描分别是与主扫描用脉冲序列同样地施加读出用倾斜磁场以及切片方向倾斜磁场,并直到用于校正量计算的回波之前,与主扫描用脉冲序列同样地施加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的预扫描; 计算部,根据通过上述第I以及第2预扫描收集到的多个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差,计算相位偏移的量作为校正量;和 校正部,根据由上述计算部计算出的上述校正量来校正上述主扫描用脉冲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第I以及第2预扫描,在取得了用于上述校正量计算的回波之后,上述执行部 执行不施加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的预扫描。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第I以及第2预扫描,上述执行部执行重聚用重聚脉冲组的相位相互不同的预扫描, 上述计算部使用将通过上述第I预扫描收集到的回波信号与通过上述第2预扫描收集到的回波信号相加或相减而得到的回波分量,来根据上述多个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差计算上述校正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第I以及第2预扫描,上述执行部执行重聚用重聚脉冲组的相位相互不同的预扫描, 上述计算部使用将通过上述第I预扫描收集到的回波信号与通过上述第2预扫描收集到的回波信号相加或相减而得到的回波分量,来根据上述多个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差计算上述校正量。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I以及第2预扫描用脉冲序列是直到在与上述主扫描中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变为零的期间相同的期间或该期间的附近收集的回波信号之前,与上述主扫描用脉冲序列同样地施加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的脉冲序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I以及第2预扫描用脉冲序列是直到在与上述主扫描中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变为零的期间相同的期间或该期间的附近收集的回波信号之前,与上述主扫描用脉冲序列同样地施加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的脉冲序列。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I以及第2预扫描用脉冲序列是在上述主扫描用脉冲序列中所使用的多个相位编码中,施加平均强度附近的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的脉冲序列。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第2预扫描,上述执行部执行施加与上述第I预扫描中所施加的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不同的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的预扫描, 上述计算部根据通过上述第I预扫描收集到的多个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差来计算第I相 位偏移,根据通过上述第2预扫描收集到的多个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差来计算第2相位偏移,并根据计算出的上述第I相位偏移与上述第2相位偏移来计算与多个回波信号相关的校正量, 上述校正部根据由上述计算部对每个回波信号计算出的校正量,来校正上述主扫描用脉冲序列。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第2预扫描,上述执行部执行施加与上述第I预扫描中所施加的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不同的与回波数对应的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的预扫描, 上述计算部根据通过上述第I预扫描收集到的多个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差来计算第I相位偏移,根据通过上述第2预扫描收集到的多个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差来计算第2相位偏移,并根据计算出的上述第I相位偏移与上述第2相位偏移来计算与多个回波信号相关的校正 量, 上述校正部根据由上述计算部对每个回波信号计算出的校正量,来校正上述主扫描用脉冲序列。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在主扫描中,配置回波信号的k空间在相位编码方向被分割成多个区域,并按该多个区域的每个区域将多个回波信号分组进行收集时, 上述计算部按每个上述组计算上述校正量, 上述校正部按每个上述组校正上述主扫描用脉冲序列。
11.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第2预扫描,上述执行部执行除了施加在上述第I预扫描中所施加的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之外,还施加主扫描用的至少一个切片编码用倾斜磁场的预扫描, 上述计算部根据通过上述第I预扫描收集到的多个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差来计算第I相位偏移,根据通过上述第2预扫描收集到的多个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差来计算第2相位偏移,并根据计算出的上述第I相位偏移和上述第2相位偏移来计算与多个回波信号相关的校正量, 上述校正部根据由上述计算部对每个回波信号计算出的校正量,校正上述主扫描用脉冲序列。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I预扫描中的重聚用重聚脉冲组的相位为H,31,31,31......,上述第2预扫描中的重聚用重聚脉冲组的相位为31,- 31,JI , - JI.......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计算部通过将由上述第I预扫描收集到的回波信号与由上述第2预扫描收集到的回波信号相加来提取自旋回波分量,并计算上述校正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计算部通过从由上述第I预扫描收集到的回波信号中减去由上述第2预扫描收集到的回波信号来提取激发回波分量,并计算上述校正量。
1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磁共振成像装置还具备RF线圈,该RF线圈具有多个元件线圈, 上述计算部将通过上述预扫描经由上述多个元件而收集到的多个回波信号相加,来计算上述校正量。
1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计算部使用通过预扫描收集到的多个回波信号中由操作者在读出方向所指定的摄像区域内的数据来计算上述校正量。
1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计算部使用通过预扫描收集到的多个回波信号中至少补偿了静磁场均匀性的范围内的数据来计算上述校正量。
18.—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RF线圈,具有多个元件线圈; 执行部,执行与主扫描用脉冲序列同样地施加读出用倾斜磁场以及切片方向倾斜磁场的预扫描; 计算部,将通过上述预扫描经由上述多个元件收集到的多个回波信号相加,来计算用于校正主扫描中所收集的多个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差的一个相位校正量;和 校正部,根据由上述计算部计算出的上述校正量来校正上述主扫描用脉冲序列。
19.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执行部,执行与主扫描用脉冲序列同样地施加读出用倾斜磁场以及切片方向倾斜磁场的预扫描; 计算部,使用通过预扫描收集到的多个回波信号中由操作者在读出方向所指定的摄像区域内的数据,计算用于校正主扫描中所收集的多个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差的相位校正量;和 校正部,根据由上述计算部计算出的上述校正量来校正上述主扫描用脉冲序列。
20.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执行部,执行与主扫描用脉冲序列同样地施加读出用倾斜磁场以及切片方向倾斜磁场的预扫描; 计算部,使用通过预扫描收集到的多个回波信号中至少补偿了静磁场均匀性的范围内的数据,来计算用于校正主扫描中所收集的多个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差的相位校正量;和 校正部,根据由上述计算部计算出的上述校正量来校正上述主扫描用脉冲序列。
全文摘要
实施方式涉及磁共振成像装置。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由于回波信号的相位偏移而生成的图像劣化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实施方式涉及的磁共振成像装置具备执行部、计算部、以及校正部。执行部执行规定的摄像参数相互不同的第1以及第2预扫描,该第1以及第2预扫描是与主扫描用脉冲序列相同地分别施加读出用倾斜磁场、切片方向倾斜磁场,并直到用于校正量计算的回波之前,与主扫描用脉冲序列相同地施加相位编码用倾斜磁场的预扫描。计算部根据通过上述第1以及第2预扫描收集到的多个回波信号中的相位差来将相位偏移的量作为校正量进行计算。校正部根据通过上述计算部计算出的上述校正量来校正上述主扫描用脉冲序列。
文档编号G01R33/56GK102727203SQ201210091160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1日
发明者梅田匡朗 申请人: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株式会社东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