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室内击实土腐蚀性评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击实土的腐蚀性测试评价领域,具体是一种室内击实土腐蚀性评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用地紧张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击实土成为山区基本建设挖山填沟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在各种地下管线的铺设完成后均需击实土进行覆盖保护,因此击实土的腐蚀性测试评价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击实土的腐蚀性测试评价有现场埋片试验和室内试验。现场埋片时间长、测试难度也较大;室内试验大多是研究材料的腐蚀行为,未对击实土的击实参数做具体要求,与实际工程的环境没有相似可比性;同时击实土的腐蚀性评价测试时测试位置不同也会给评价带来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室内击实土腐蚀性评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室内击实土腐蚀性评价装置,包括测试筒,罩放测试筒的恒温恒湿箱,电动击实装置,装配于测试筒内且导线引出测试筒的两个极化电流密度测试电极、电解失重工作电极、电解失重辅助电极、锥形瓶指示电极、氯化钾参比电极以及钼电极,以测试筒的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的装配于测试筒内且导线引出测试筒的两个电阻率测试电极,所述的测试筒包括带有底座的下筒,可拆卸固定连接于下筒上端的环形中筒,可拆卸固定连接于环形中筒上端的环形上筒,所述的测试筒的下端和侧面均开有透气孔。下筒与环形中筒之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环形中筒与环形上筒之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均采用的是本领域公知的可拆卸固定连接方式,如两筒之间呈卡接配合、长螺钉连接、或两筒之间通过连接扣相连。电动击实装置、极化电流密度测试电极、电解失重工作电极、电解失重辅助电极、锥形瓶指示电极、氯化钾参比电极、钼电极以及电阻率测试电极均是本领域公知装置。所述的室内击实土腐蚀性评价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下筒内装满原土,由电动击实装置分别对不同含水量的原土进行击实试验,确定最优含水量;第二步、下筒内均匀铺敷最优含水量的原土,电动击实装置击实形成击实土,下筒的击实土上放置两个极化电流密度测试电极,且将极化电流密度测试电极外接于极化曲线测定仪;第三步、下筒上端连接环形中筒,环形中筒内均匀铺敷同一最优含水量的原土,同时将两个电阻率测试电极以测试筒的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的埋设于环形中筒内,两个电阻率测试电极外接于交流数字电桥,电动击实装置击实环形中筒内的原土形成击实土,环形中筒的击实土上放置电解失重工作电极和电解失重辅助电极,且将电解失重工作电极和电解失重辅助电极外接于直流电源上;第四步、环形中筒上端连接环形上筒,环形上筒内均匀铺敷同一最优含水量的原土,同时将锥形瓶指示电极、氯化钾参比电极和钼电极均布埋设于环形上筒内,锥形瓶指示电极、氯化钾参比电极和钼电极外接于pH/mV计,电动击实装置击实环形上筒内的原土形成击实土;第五步、恒温恒湿箱罩放测试筒,控制恒温恒湿箱内的温度以及湿度,进行击实土的腐蚀参数的测试,评价击实土的腐蚀性。击实试验确定最优含水量的试验方法为本领域公知试验方法。电动击实装置击实原土形成击实土的操作方法,为本领域常规操作方法。交流数字电桥、直流电源以及PH/mV计为现有公知仪器。所述的恒温恒湿箱包括箱体,安装于箱体内的加热器和加湿器,安装于箱体内的温度、湿度传感器,设于箱体外可监视箱体内温度、湿度的仪表。所述的恒温恒湿箱还配置有可根据仪表显示的温度、湿度控制加热器、加湿器的控制单元。本发明所述的恒温恒湿箱为现有公知装置,该控制单元为现有公知技术,因此在此不再赘述。具体使用时,根据实际工程环境设计恒温恒湿箱内测试筒的测试环境。所述的测试筒的下端和侧面均开有透气孔,是为了便于测试筒内击实土所处的环境更加逼真的模拟实际工程环境。上述使用方法中各电极的安装位置可有效减小各电极之间的干扰影响,使得击实土的腐蚀性评价更加准确。本发明所述的室内击实土腐蚀性评价装置模拟了击实土的实际工程环境,将各项击实土的各项腐蚀性指标一次性测量,可获得不同时间下击实土的极化电流密度、电阻率、电解失重、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等腐蚀参数,操作方便、快捷、综合性高,腐蚀性评价准确。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室内击实土腐蚀性评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恒温恒湿箱,2-底座,3-下筒,4-极化电流密度测试电极,5-环形中筒,6-电动击实装置,7-电解失重工作电极,8-电解失重辅助电极,9-锥形瓶指示电极,10-氯化钾参比电极,11-钼电极,12-电阻率测试电极,13-环形上筒,14-透气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室内击实土腐蚀性评价装置,包括测试筒,罩放测试筒的恒温恒湿箱1,电动击实装置6,装配于测试筒内且导线引出测试筒的两个极化电流密度测试电极4、电解失重工作电极7、电解失重辅助电极8、锥形瓶指示电极9、氯化钾参比电极10以及钼电极11,以测试筒的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的装配于测试筒内且导线引出测试筒的两个电阻率测试电极12,所述的测试筒包括带有底座2的下筒3,可拆卸固定连接于下筒3上端的环形中筒5,可拆卸固定连接于环形中筒5上端的环形上筒13,所述的测试筒的下端和侧面均开有透气孔14。具体实施时,所述的可拆卸固定连接方式可采用卡接配合、长螺钉连接、或连接扣。所述的室内击实土腐蚀性评价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下筒3内装满原土,由电动击实装置6分别对不同含水量的原土进行击实试验,确定最优含水量;第二步、下筒3内均匀铺敷最优含水量的原土,电动击实装置6击实形成击实土,下筒3的击实土上放置两个极化电流密度测试电极4,且将极化电流密度测试电极4外接于极化曲线测定仪;第三步、下筒3上端连接环形中筒5,环形中筒5内均匀铺敷同一最优含水量的原土,同时将两个电阻率测试电极12以测试筒的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的埋设于环形中筒5内,两个电阻率测试电极12外接于交流数字电桥,电动击实装置6击实环形中筒5内的原土形成击实土,环形中筒5的击实土上放置电解失重工作电极7和电解失重辅助电极8,且将电解失重工作电极7和电解失重辅助电极8外接于直流电源上;第四步、环形中筒5上端连接环形上筒13,环形上筒13内均匀铺敷同一最优含水量的原土,同时将锥形瓶指示电极
9、氯化钾参比电极10和钼电极11均布埋设于环形上筒13内,锥形瓶指示电极9、氯化钾参比电极10和钼电极11外接于pH/mV计,电动击实装置6击实环形上筒13内的原土形成击实土 ;第五步、恒温恒湿箱I罩放测试筒,控制恒温恒湿箱I内的温度以及湿度,进行击实土的腐蚀参数的测试,评价击实土的腐蚀性。具体制作时,极化电流密度测试电极4、电解失重工作电极7、电解失重辅助电极
8、锥形瓶指示电极9、氯化钾参比电极10、钼电极11以及电阻率测试电极12的外接可通过于测试筒上开设引线孔,将各电极连接于相应的仪器上。
权利要求
1.室内击实土腐蚀性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筒,罩放测试筒的恒温恒湿箱 (1),电动击实装置(6),装配于测试筒内且导线引出测试筒的两个极化电流密度测试电极(4)、电解失重工作电极(7)、电解失重辅助电极(8)、锥形瓶指示电极(9)、氯化钾参比电极(10)以及钼电极(11),以测试筒的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的装配于测试筒内且导线引出测试筒的两个电阻率测试电极(12),所述的测试筒包括带有底座(2)的下筒(3),可拆卸固定连接于下筒(3)上端的环形中筒(5),可拆卸固定连接于环形中筒(5)上端的环形上筒(13), 所述的测试筒的下端和侧面均开有透气孔(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击实土腐蚀性评价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下筒(3)内装满原土,由电动击实装置(6)分别对不同含水量的原土进行击实试验,确定最优含水量;第二步、下筒(3)内均匀铺敷最优含水量的原土,电动击实装置(6)击实形成击实土, 下筒(3)的击实土上放置两个极化电流密度测试电极(4),且将极化电流密度测试电极(4) 外接于极化曲线测定仪;第三步、下筒(3)上端连接环形中筒(5),环形中筒(5)内均匀铺敷同一最优含水量的原土,同时将两个电阻率测试电极(12)以测试筒的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的埋设于环形中筒(5)内,两个电阻率测试电极(12)外接于交流数字电桥,电动击实装置(6)击实环形中筒(5)内的原土形成击实土,环形中筒(5)的击实土上放置电解失重工作电极(7 )和电解失重辅助电极(8 ),且将电解失重工作电极(7 )和电解失重辅助电极(8 )外接于直流电源上;第四步、环形中筒(5)上端连接环形上筒(13),环形上筒(13)内均匀铺敷同一最优含水量的原土,同时将锥形瓶指示电极(9)、氯化钾参比电极(10)和钼电极(11)均布埋设于环形上筒(13 )内,锥形瓶指示电极(9 )、氯化钾参比电极(10 )和钼电极(11)外接于pH/mV 计,电动击实装置(6)击实环形上筒(13)内的原土形成击实土 ;第五步、恒温恒湿箱(I)罩放测试筒,控制恒温恒湿箱(I)内的温度以及湿度,进行击实土的腐蚀参数的测试,评价击实土的腐蚀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击实土的腐蚀性测试评价领域,具体是一种室内击实土腐蚀性评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测试筒,罩放测试筒的恒温恒湿箱,电动击实装置,装配于测试筒内且导线引出测试筒的两个极化电流密度测试电极、电解失重工作电极、电解失重辅助电极、锥形瓶指示电极、氯化钾参比电极以及铂电极,以测试筒的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的装配于测试筒内且导线引出测试筒的两个电阻率测试电极,所述的测试筒包括带有底座的下筒,可拆卸固定连接于下筒上端的环形中筒,可拆卸固定连接于环形中筒上端的环形上筒,所述的测试筒的下端和侧面均开有透气孔。所述的室内击实土腐蚀性评价装置模拟了击实土的实际工程环境,操作方便、快捷、综合性高,腐蚀性评价准确。
文档编号G01N27/00GK102998339SQ20121050819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日
发明者韩鹏举, 郝海艳, 王海杰, 何斌, 刘飞姣, 白晓红, 杜湧, 张文博, 齐园园, 刘新 申请人:太原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