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探头的微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8985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超声波探头的微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波探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声波探头的微调装置。
背景技术
超声波在被检测材料中传播时,材料的声学特性和内部组织的变化对超声波的传播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超声波受影响程度和状况的探测了解材料性能和结构变化的技术称为超声检测,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能透入金属材料的伸入,并由一截面进入另一截面时,在截面边缘发生反射的特点来检查缺陷零件的一种方法。目前,自动超声波探伤设备己广泛应用十工业管材、棒材生产领域。大直径金属管、棒材超声波白动探伤设备检测时,一般采用局部水浸的方法,工件原地旋转,探头在工件上部沿管、棒材表面轴心方向行走,实现自动扫描。这种探伤方法是以水作为探头与被测工件之间的耦合介质,探头与被测工件表面的距离要保持固定不变,探头装置内的水层要 保持稳定,这样才能保证探伤的准确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声波探头的微调装置,能够对探头的探伤位置进行手动调节,探伤更精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超声波探头的微调装置,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和探头,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下支架底部连接有多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杆,所述探头通过连接杆与连接板相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和探头之间设置有多个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连接杆上。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轴上设置有锁紧旋钮。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下支架呈三角形。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探头上设置有缓冲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超声波探头的微调装置能够对探头的探伤位置进行手动调节,探伤更精确。

图I是本实用新型超声波探头的微调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上支架,2、下支架,3、探头,4、转轴,5、伸缩杆,6、连接板,7、连接杆,8、弹簧,9、锁紧旋钮,10、缓冲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一种超声波探头的微调装置,包括上支架I、下支架2和探头3,所述上支架I和下支架2之间通过转轴4连接,所述下支架2底部连接有多个伸缩杆5,所述伸缩杆5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杆7,所述探头3通过连接杆7与连接板6相连接。另外,所述连接板6和探头3之间设置有多个弹簧8,所述弹簧8套设于连接杆7上。另外,所述转轴4上设置有锁紧旋钮9,下支架2可以绕转轴4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旋转到位后通过锁紧旋钮9进行紧固。另外,所述下支架2呈三角形。另外,所述探头3上设置有缓冲层10,缓冲层10可以防止探头3受到碰撞引起损伤。本实用新型超声波探头的微调装置具体工作原理如下通过旋转下支架2来调整探头3的探伤角度,调整到适当位置之后通过锁紧旋钮9锁紧,还可以通过调节伸缩杆5的长度来调节探头3的位置,确保探伤位置准确。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超声波探头的微调装置能够对探头的探伤位置进行手动调节,探伤更精确。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超声波探头的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和探头,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下支架底部连接有多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杆,所述探头通过连接杆与连接板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超声波探头的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和探头之间设置有多个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连接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超声波探头的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设置有锁紧旋钮。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超声波探头的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呈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超声波探头的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上设置有缓冲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声波探头的微调装置,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和探头,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下支架底部连接有多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杆,所述探头通过连接杆与连接板相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超声波探头的微调装置能够对探头的探伤位置进行手动调节,探伤更精确。
文档编号G01N29/265GK202693535SQ20122039118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9日
发明者赵勤俭, 王振, 杨昺 申请人:江苏三合声源超声波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