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流量计发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号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流量计发信装置。
背景技术:
20世纪由于过程工业、能量计量、城市公用事业对流量测量的需求急剧增长,促使仪表迅速发展,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极大地推动仪表更新换代,新型流量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至今已有上百种流量计投向市场,然而流量计的自动化水平以及精度测量仍然是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不少厂家通过在流量计上加设发信器,利用发信频率与流体流量大小成正比,将被测流体介质流量转换为电脉冲信号,根据脉冲信号实现远程控制,减少了劳动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流量计的灵敏度。随着技术的发展,对流量计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即使是加设发信器的流量计也普遍存在流量系数与原有技术系数偏大的问题,而流量系数偏大表明阀门的流通能力小,且计量存在误差,计量灵敏度也达不到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量计发信装置,该发信装置具有灵敏度高、计量精确、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量计发信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驱动轴和一体成型的隔板,所述驱动轴的上端与隔板连接,驱动轴的两端设置有两个轴承,隔板上固定有发信器和叶轮,所述发信器通过固定轴固定,固定轴下端设有卡簧,发信器上端装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与外壳上的接线柱连接,所述叶轮通过旋转轴与隔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信器的固定轴上设有一对齿轮组。所述齿轮组由17牙齿轮和68牙齿轮啮合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发信装置上加设一对齿轮组,通过改变齿轮传动比,使得流量系数缩小10倍,利用机械传动来扩大比例,提高流量计的测量灵敏度,可以满足石油、化工、医药、食品、冶金等各行业内对精确定量的计量要求。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流量计发信装置的剖视图。图中1壳体、2叶轮、3发信器、4隔板、5旋转轴、6驱动轴、7轴承、8轴承、9齿轮组、10固定轴、11卡簧、12接线柱、13接线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I所示,一种流量计发信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I内设有驱动轴6和一体成型的隔板4,所述驱动轴6的上端与隔板4连接,驱动轴6的两端设置有轴承7和轴承8,隔板4上固定有发信器3和叶轮2,所述发信器3通过固定轴10固定,固定轴10下端设有卡簧11,发信器3上端装有接线端子13,接线端子13与外壳I上的接线柱12连接,所述叶轮2通过旋转轴5与隔板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信 器3的固定轴10上设有一对齿轮组9,齿轮组9由17牙齿轮9-1和68牙齿轮9-2啮合而成。流体介质通过流量计时,将叶轮的旋转角速度转换成脉冲信号,通过发信器给出的信号调节齿轮组的转速,进而调节传动比,改变流体流量。
权利要求1.一种流量计发信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I)内设有驱动轴(6)和一体成型的隔板(4),所述驱动轴(6)的上端与隔板(4)连接,驱动轴(6)的两端设置有两个轴承(7,8),隔板(4)上固定有发信器(3)和叶轮(2),所述发信器(3)通过固定轴(10)固定,固定轴(10)下端设有卡簧(11),发信器(3)上端装有接线端子(13),接线端子(13)与外壳(I)上的接线柱(12)连接,所述叶轮(2)通过旋转轴(5)与隔板(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信器(3)的固定轴(10)上设有一对齿轮组(9)。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流量计发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9)由17牙齿轮(9-1)和68牙齿轮(9-2 )啮合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量计发信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驱动轴和一体成型的隔板,所述驱动轴的上端与隔板连接,驱动轴的两端设置有两个轴承,隔板上固定有发信器和叶轮,所述发信器通过固定轴固定,固定轴下端设有卡簧,发信器上端装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与外壳上的接线柱连接,所述叶轮通过旋转轴与隔板连接,所述发信器的固定轴上设有一对由17牙齿轮和68牙齿轮啮合而成齿轮组。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齿轮组,通过改变齿轮传动比,可将流体系数缩小10倍,提高计量精度。
文档编号G01F15/00GK202793493SQ20122048516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1日
发明者孔健 申请人:安徽天维仪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