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试验用中压接地端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50419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试验用中压接地端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容式电压互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试验用中间电压接地端子结构。
背景技术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交付使用时,通常要提供例行试验,即出厂试验报告,用户接收时要进行验收试验,使用期间要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验收试验及预防性试验的主要试验项目之一是电容器电容及损耗测量。这项试验的测量方法是:测试电压加在电容器两端后再进行测量,当电容分压器与电磁装置装配在一起时,用此方法测量,误差会很大。测量电容及其损耗一般采用自激法,由于自激法是二次加电压,此时被测电容为变压器负载,变压器励磁电流较大,容易造成电磁装置零部件损坏。传统的解决办法是:在瓷套壁上打孔,中压端子从这个孔中引出,这种结构的产品俗称带中压抽头产品,以方便现场测试。这种带中压抽头产品的缺点在于:1、产品漏油率高。因瓷套是圆筒形,瓷套壁上开孔并且要在内壁上加工一个加工精度较高的平面用来密封,所以加工较困难。2、装配困难。因对端子有一定的绝缘要求,所以,瓷套壁上开孔高度是有要求的,因此,当开孔高度较高时,很难装配,因而影响电容器质量,如造成电容器漏油、局放大等。3、外部出现放电现象。当端子较低时,雨季期间,雨水容易造成端子与低压端子短路,产生放电,从而影响产品运行,造成电力系统的误操作。4、容易引起误接线错误。有些用户不清楚端子的作用,擅自在端子上接线,造成产品接线错误,投运后,产品损坏,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试验用中间电压接地端子结构,本结构加工方便、操作方便,并方便现场试验,避免现场试验时损坏
女口
广叩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试验用中压接地端子结构,包括中压接地端子,油箱。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所述中压接地端子由设置在油箱内部的一对电极触头、一个手柄、一块手柄位置标识牌、一块接地标识牌形成中压接地端子主体。油箱内部的一对电极触头的一端与中压端子相连,另一端与油箱箱壳相连,手柄设置在油箱外壁上,手柄位置标识牌固定在手柄旋转的位置,接地标识牌固定在手柄转轴的位置。中压端子在电磁单元内部通过电极触头转换后,从油箱壁引出并接地。手柄与标识牌在油箱外壁构成中压接地端子动作位置模拟图所述一对电极触头一端的静触头与中压端子相连,另一端的动触头分别与油箱及手柄相连。电极触头断开时,触头间距离是50mm 100mm。所述手柄以活动连接方式设置在油箱外壁上,可旋转,旋转角度为20° 90°。[0010]所述接地标识牌上标识两个动作位置,分别是正常运行及中压端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1、方便现场试验,避免现场试验时损坏产品。2、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正常工作时,中压端子没有引出,即产品没有额外的高电位引出,提高了产品的运行可靠性。3、试验时,中压端子引出并接地,便于操作者操作,保证了操作者的安全。4、手柄的位置处在油箱的油面上部,减少了产品漏油的机率,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5、手柄在油箱外壁上,操作方便。6、手柄与标识牌在油箱外壁构成中压接地端子动作位置模拟图,可避免误操作。

图1带试验用中压接地端子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电气原理图;图中“S”即为试验用的中压接地端子,其余符号表示为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内部元件。图2为试验用的中压接地端子手柄位置示意图.[0014]图中:1、油箱壁;2、手柄;3、手柄位置标识牌;4、固定螺栓;5、接地标识牌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在试验时,电容分压器的中压端子A'在电磁单元内部通过电极触头转换后,从油箱壁上引出并接地;电极转换的操作手柄,简称手柄,设置在油箱壁上;手柄与标识牌在油箱外壁构成中压接地端子动作位置模拟图,以避免误操作。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中压接地端子结构的中压端子A'的主体包括设置在油箱内部一对电极触头、一个手柄2、一块手柄位置标识牌3、一块接地标识牌5。在试验时,中压端子A'是从电磁部分的油箱壁引出并接地;手柄在油箱外壁上并始终处于接地状态;两标识牌分别在手柄的动作位置;一对 电极触头在油箱内部。手柄在油箱外壁上,且与电极动触头的一端相连;接地标识牌在手柄转轴位置,表明手柄始终处于接地状态;手柄位置标识牌在手柄的动作位置,分别标明了“正常运行”及“ K' ”,供手柄操作时标识之用;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避免了误操作、方便了现场试验。电极静触头与中压端子A'相连,动触头即手柄,与油箱相连,手柄在油箱外壁上可旋转,并有两个动作位置“正常运行”及位置“A, ”。当手柄旋转至“正常运行”位置时,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正常工作,此时电极动、静触头断开,即中压端子A'没有引出。当需要试验时,把手柄旋转至“A, ”位置时,电极动、静、触头闭合,即中压端子A'引出并接地。手柄与标识牌在油箱外壁构成中压接地端子动作位置模拟图。因此,无论手柄处在哪个位置,都与油箱一样都处在接地位置,避免了安全隐患、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方便了现场试验。上述实施例,仅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一步详细说明的具体个例。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公开的范围之内所做的等同替换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试验用中压接地端子结构,包括中压端子、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接地端子由设置在油箱内部的一对电极触头,一个手柄,一块手柄位置标识牌,一块接地标识牌形成中压接地端子主体;油箱内部的一对电极触头的一端与中压端子相连,另一端与油箱相连;手柄设置在油箱外壁上,手柄位置标识牌固定在手柄旋转对应的位置,接地标识牌固定在手柄转轴对应的位置,中压端子在电磁单元内部通过电极触头转换后,从油箱壁引出并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用中压接地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电极触头一端的静触头与中压端子相连,另一端的动触头分别与油箱及手柄相连;电极触头断开时,触头间距离是50mm 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用中压接地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以活动连接方式设置在油箱外壁上,可旋转,旋转角度为20° 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用中压接地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位置标识牌上标识两个动作位置,分别是正常运行及中压端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试验用中压接地端子结构,包括一对电极触头、一个手柄、一块手柄动作位置标识牌、一块接地标识牌形成中压端子的主体。一对电极触头在油箱内部,一端静触头与中压端子相连,另一端动触头与油箱及手柄相连。手柄在油箱外壁上可旋转,并有两个动作位置,分别是正常运行及中压端子。手柄始终处在接地位置,避免了安全隐患、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方便了现场试验。
文档编号G01R1/04GK203037682SQ201220713970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1日
发明者王增文, 李小燕, 肖晓红, 莫华明, 宋守龙, 谭彦民, 顾风彪 申请人:桂林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