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高压试验用绝缘子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试验用绝缘子喷雾装置,属高电压输变电试验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绝缘子是电网输电线路的主要绝缘部件,是保障输电线路电气性能的关键部件。绝缘子用于电线杆塔与导线承接部,变电站构架与线路联结处。常年暴露在大气中,受雷击、污秽、鸟害、冰雪、高温、高寒、高差等因素影响,会导致各类事故的发生。严重危及电网正常运行维护,导致电网安全事故发生。提前发现绝缘子性能劣化的试验研究,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环境和电负荷条件发生变化引起的各种机电应力导致绝缘子绝缘失效,从而损害电力线路的使用和运行寿命。人工污秽试验是用人工方法在绝缘子表面涂以一定程度污秽并使污层受潮,以模拟实际运行工况的一项试验。它可以在较简单的设备上用较短的时间得到大量试验结果,同时能对复杂的自然环境进行归纳和简化,利用多种测试手段进行细致观察,便于进行污闪机理的研究。而污层的受潮湿润过程是人工污秽试验中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环节,其耐受或闪络试验均是在充分湿润受潮后进行。可以说,污层的受潮湿润的均匀、充分与否,直接决定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湿润过程时间长、效率低等问题。在长期的运行中冰霜雨雪和空气中的污秽及腐蚀性气体使得绝缘子性能劣化易出现爆裂现象。导致线路、台区停运,严重影响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甚至导致大面积恶性停电事件发生。
高电压输电线路中绝缘子是电网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是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它的绝缘性能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和对用户供电的可靠性。实践证明,只有保障输电线路的主要绝缘部件的安全可靠支撑连接,才能达到安全输配电的目的,可防止大面积恶性停电事件发生。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高压试验用绝缘子喷雾装置,其试验数据能用于有效地防止输变电设备绝缘子断裂而导致输电线路运行不稳定,引发的大面积停电事故,保障高电压输配电网安全生产工作。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高压试验用绝缘子喷雾装置由喷雾架、调谐喷雾架底座、调节插肖所组成;喷雾架两边喷雾架管插入调谐喷雾架底座上两端的调谐底座管中,插肖径向插入喷雾架管与调谐底座管上的肖孔。本实用新型利用喷雾架和调谐底座上均有调谐高度用孔洞的设计,通过插肖径向插入调谐底座管不同高度的径向插肖孔的位置来达到调谐喷雾架高度的目的。调谐的高度视需要而定,喷雾架管的直径略小于调谐底座管的直径,间隙应使喷雾架管能在调谐底座管中自由上下抽动。通过以上技术措施改善高压绝缘子人工污秽喷雾效率来实现高电压绝缘子防断裂性能。安装方法简单、迅速。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高压试验用绝缘子喷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压试验用绝缘子喷雾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喷雾架底座结构示意图;图中图号:I是喷雾架;2是调谐喷雾架底座;3是调节插肖;11是喷雾架管;12是喷雾喷头;21是调谐底座管;22是调谐底座管的径向插肖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产生的一种绝缘子湿污闪试验用绝缘子喷雾装置结构示意图。由带有喷雾头12的喷雾架I和喷雾架高度调谐底座2组合而成,喷雾架管11和调谐底座管21上均开有调谐高度用的径向插肖孔22,喷雾架管11外径略小于调谐底座管21内径。通过用插肖3调谐喷雾架高度改善喷雾头的喷雾效果,使用方便。将该带有喷头的喷雾架插入有调谐孔的喷雾架底座,调谐好高度,插入插肖即可使用。有效提升了高压绝缘子人工污秽试验的效率。试验数据能有效防止因绝缘子性能劣化掉串引发的大面积恶性停电 事故,提高电网输配电安全生产水平。
权利要求1.一种高压试验用绝缘子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喷雾架(I)、调谐喷雾架底座(2 )、调节插肖(3 )所组成;喷雾架(I)两边喷雾架管(11)插入调谐喷雾架底座上两端的调谐底座管(21)中,插肖(3)径向插入喷雾架管与调谐底座管上的肖孔(22);通过插肖(3)径向插入调谐底座管(21)不同高度的径向插肖孔(22)的位置来达到调谐喷雾架(I)高度 。
专利摘要一种高压试验用绝缘子喷雾装置,该装置由喷雾架(1)、调谐喷雾架底座(2)、调节插肖(3)所组成;喷雾架(1)两边喷雾架管(11)插入调谐喷雾架底座上两端的调谐底座管(21)中,插肖(3)径向插入喷雾架管与调谐底座管上的肖孔(22);通过插肖(3)径向插入调谐底座管(21)不同高度的径向插肖孔(22)的位置来达到调谐喷雾架(1)高度。本实用新型能改善高压绝缘子人工污秽喷雾效率,实现高电压绝缘子防断裂性能。本实用新型安装方法简单、迅速。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高压试验用绝缘子喷雾。
文档编号G01R31/20GK203117374SQ201320109570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2日
发明者焉华, 胡京, 邹建章, 况燕军, 廖言宝 申请人: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家电网公司, 江西科晨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