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容器传感器引出线密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243484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承压容器传感器引出线密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承压容器传感器引出线密封装置,包括用于密封引出线的密封垫片组件、用于定位所述引出线的引线定位结构、用于承载所述密封垫片组件的底座以及用于与所述底座配合压紧所述密封垫片组件的压盖;当所述底座与所述压盖压紧时,所述底座与所述压盖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密封垫片组件的密封腔;所述密封垫片组件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供所述引出线通过的密封通孔,所述引出线可拆卸地穿过所述引线定位结构和所述密封垫片组件。实施本发明的承压容器传感器引出线密封装置能同时密封多根引出线、减少可能的泄漏点且便于引出线的拆装和更换。
【专利说明】承压容器传感器引出线密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装置,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承压容器传感器引出线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承压容器内安装有用于感知测试对象变化情况的传感器,而传感器所测得的电信号需要通过引出线与外部设备相连接以进行传输,引出线需要穿过承压容器的承压边界,故对承压容器上供引出线穿过的结构的密封性能提出了较高要求。
[0003]此外,由于承压容器内的流场、振动等环境十分复杂,传感器及其引出线极易发生损坏,不仅要对承压容器上供引出线穿过的结构进行良好的密封,还要便于传感器及其引出线的拆装和更换。
[0004]现有的承压容器中,对传感器的引出线的密封方法可分为如下三种:
[0005]第一种是在承压容器的壁面上开设供引出线穿过的引出线通孔,使用具有一定强度的管封胶将引出线直接灌封固定在承压容器上。即将液态复合物用机械或手工的方式灌入待密封的引出线所在的空间,该复合物固化后为性能优异的热固性高分子绝缘材料,并与引出线紧密贴合以达到密封的效果。
[0006]第二种是将密封插座安装在承压容器上开设的引出线通孔处,然后将插针固定在密封插座上,容器内部的引出线与插针连接,容器外部的插头与插针插接,密封插座与容器壁采用密封圈的方法进行密封。
[0007]第三种是通过压紧垫片或填料的方式,对每根导线进行逐一密封。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有限空间内的垫片或填料,使其发生变形以达到密封的效果。
[0008]具体如图1所示的一种引出线密封装置,用于密封与应变计相连接的引出线3,该弓I出线密封装置安装在承压容器I上开设的引出线通孔2处。该引出线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头101、组合密封垫圈102和密封胶103组成,其中,密封头101具有用于与承压容器I上的引出线通孔2螺纹连接的外螺纹结构,且外螺纹结构的根部周向设置有凸台104,在凸台104与承压容器I之间设有组合密封垫圈102。密封头101内开设有圆锥孔105,孔内填充有用于密封引出线3的密封胶103。密封头101在圆锥孔105的小径端面开设有多个与圆锥孔105相连通的分支通孔106,每个分支通孔106内也填充有用于固定引出线3的密封胶103。
[0009]然而,这种密封引出线的方法由于设置了引出线密封装置与承压容器之间的密封结构,如图1中的组合密封垫圈102,从而增加了可能的泄漏点,增大了日常维护和检查的工作量。此外,使用密封胶来密封是一种永久连接方式,无法实现对传感器及引出线的单个(根)更换和拆卸,只能更换整个密封装置及与其相关的所有传感器和引出线,造成维修成本闻。
[0010]具体如图2所示的另一种引出线密封装置,该装置包括基座201、密封圈202、橡胶圈203、外盖204和金属垫205。基座201为阶梯管状,其下部设有与承压容器I上开设的引出线通孔2相匹配的外螺纹,其上部设有与外盖204相匹配的外螺纹。外盖204为帽状,其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外盖204的端面中心开设有通孔供引出线3伸出。橡胶圈203与金属垫205依次安装在基座201上部的内腔中,密封圈202套在基座201下部的外螺纹上。拧紧基座201与引出线通孔2之间的螺纹时,基座201上的台阶结构压紧密封圈202以实现基座201与承压容器I之间的密封。拧紧外盖204与基座201之间的螺纹时,外盖204通过金属垫204压紧橡胶圈203,实现基座201与引出线3之间的密封。
[0011]然而,这种密封引出线的方法同样由于设置了引出线密封装置与承压容器之间的密封结构,如图2中的密封圈202和橡胶圈203等,从而增加了可能的泄漏点且泄漏点分布不集中,增大了日常维护和检查的工作量。此外,这种密封装置由于自身结构的局限,不适用于有大量传感器引出线需要密封的承压容器。
[0012]具体如图3和图4所示的另一种引出线密封装置,主要用于快速的安装和拆卸引出线,该密封装置包括基座301、石墨垫圈302以及盖板303。基座301的上表面开设有相互交叉的凹槽304和U型槽305,待密封的引出线3放置在U型槽305内,石墨垫圈302放置在凹槽304内,盖板303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凹槽304相配合的凸台(图中未示出),通过螺栓连接并压紧盖板303与基座301,使位于两者之间的石墨垫圈302挤压变形,以填充引出线3与凹槽304及U型槽305之间的间隙并形成密封。
[0013]然而,这种密封引出线的方法由于密封引出线是从盖板的侧面伸出,考虑到引出线的最小弯曲半径,在密封装置周边需要留出一定的空间以便走线,实际使用中占用的安装空间较大。此外,石墨垫圈与凹槽之间的间隙较小,一旦石墨垫圈在凹槽中被压缩,便会产生变形而紧贴壁面很难取出,使得拆卸过程较为困难,不便于所述引出线的快速安装和拆卸。


【发明内容】

[001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同时密封多根引出线、可能的泄漏点更少、整体密封性能更好、灵活性更强、且便于拆装以更换传感器及其引出线的承压容器传感器弓I出线密封装置。
[001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承压容器传感器引出线密封装置,包括用于密封引出线的密封垫片组件、用于定位所述引出线的引线定位结构、用于承载所述密封垫片组件的底座以及用于与所述底座配合压紧所述密封垫片组件的压盖;当所述底座与所述压盖压紧时,所述底座与所述压盖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密封垫片组件的密封腔;所述密封垫片组件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供所述引出线通过的密封通孔,所述引出线可拆卸地穿过所述引线定位结构和所述密封垫片组件。
[0016]所述密封垫片组件包括第一弹性垫片和第二弹性垫片,所述密封通孔包括至少一个开设在所述第一弹性垫片上的第一密封通孔以及至少一个开设在所述第二弹性垫片上的第二密封通孔;所述第一密封通孔与所述第二密封通孔相互连通。
[0017]沿所述第一弹性垫片的外壁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切口,沿所述第二弹性垫片的内壁面对应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切口 ;所述第一切口与所述第一密封通孔一一对应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切口与所述第二密封通孔一一对应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切口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切口相对于所述密封通孔的延伸方向交错或相反设置。
[0018]所述第一密封通孔与所述第二密封通孔同轴设置。
[0019]所述引线定位结构包括用于承载所述密封垫片组件的支撑凸台,所述支撑凸台由所述底座的内壁面沿周向向内凸出形成,所述支撑凸台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供所述引出线穿过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端位于所述支撑凸台的内壁面上。
[0020]所述支撑凸台的厚度为5?10mm,且所述支撑凸台凸出于所述底座的径向长度为20 ?40mm。
[0021]所述引线定位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与所述密封垫片组件之间的和/或设置在所述压盖与所述密封垫片组件之间的承压垫片;所述承压垫片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应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开口端位于所述承压垫片的外壁面上;所述第一开口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开口的开口端相对设置以形成用于定位所述引出线的定位通孔,所述定位通孔与所述密封通孔轴向连通。
[0022]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为U形凹槽,所述定位通孔为圆形通孔。
[0023]所述压盖包括用于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的盖板以及用于插入所述底座内并与所述底座配合形成所述密封腔的压块,所述压块与所述盖板相互连接。
[0024]所述压块沿轴向呈阶梯状,包括与所述盖板相连的第一压紧部和与所述第一压紧部相连的第二压紧部;所述第一压紧部的外径与所述底座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第二压紧部的外径与所述支撑凸台的内径相匹配;当所述压盖与所述底座压紧时,所述支撑凸台的上端面、所述第一压紧部的下端面、所述底座的内侧壁以及所述第二压紧部的外侧壁围成了所述密封腔。
[0025]沿所述第一压紧部的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沿轴向贯穿所述压盖的导出通孔;当所述压盖与所述底座压紧时,所述导出通孔与所述密封通孔相连通。
[0026]所述底座通过焊接固定在承压容器上开设的引出线通孔外,且所述引出线通孔与所述底座相连通;从所述引出线通孔中伸出的所述引出线,在穿过所述引线定位结构和所述密封通孔后从所述压盖上开设的导出通孔中伸出。
[0027]实施本发明的承压容器传感器引出线密封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I)引出线定位结构中的定位通孔以及密封垫片组件中的密封通孔,不仅可供引出线通过还可以对引出线进行有效定位和密封,进而提高密封垫片组件对引出线的密封效果O
[0029]2)支撑凸台上的第一开口与承压垫片上的第二开口的开口端反向设置,第一弹性垫片上开设的第一切口与第二弹性垫片上开设的第二切口相对于密封通孔的延伸方向交错或反向设置,这一结构特点不仅便于引出线的取放、避免密封垫片组件的整体密封性失效,还可以避免因切口在多次更换引出线后被撑开而导致的密封性失效等问题。
[0030]3)承压容器传感器引出线密封装置与承压容器上供引出线穿出的引出线通孔之间采用直接焊接的密封连接方式,使得密封部位仅限于密封腔和密封垫片组件附近,减少了密封部位的分布及数量,便于日常维护和检查。
[0031]4)由于阶梯状的压盖与底座之间配合形成用于容置密封垫片组件的密封腔,与现有技术中用于容纳密封垫的凹槽等固定结构不同,随着压盖的取出,密封腔内的密封垫片组件所受到的侧向压力完全解除,弹性垫片的侧向膨胀得到了更为自然和充分的释放,不会与底座的内壁面紧密贴合,因而更容易取出。
[0032]5)单个承压容器传感器弓I出线密封装置能够同时密封数量较多的引出线,且该承压容器传感器引出线密封装置所密封的引出线数量,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在考虑密封不同数量的引出线时,只需要更换承压垫片以及密封垫片组件即可,无需更换整个密封装置,在增强了适用性和灵活性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使用和维护成本。
[0033]6)本发明中的承压垫片、密封垫片组件结构简单、尺寸适中,其制造和加工相对便捷。并且,可按照用户的要求提供具有不同数量密封通孔及开口的系列,方便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降低了用户的使用和维护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4]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35]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引出线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2是现有技术中另一引出线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3是现有技术中另一引出线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4是图3中引出线密封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0039]图5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承压容器传感器引出线密封装置的立体图;
[0040]图6是图5中承压容器传感器引出线密封装置在移除密封垫片组件后的局部立体切分图
[0041]图7是图5中承压容器传感器引出线密封装置的局部立体切分图;
[0042]图8是图6中承压垫片的立体图;
[0043]图9是图6中第一弹性垫片的立体图;
[0044]图10是图6中第二弹性垫片的立体图;
[0045]图11是图6中密封垫片组件的拆分图;
[0046]图12是图5中承压容器传感器引出线密封装置在安装在承压容器上时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48]如图5和图6所示,承压容器传感器引出线密封装置包括用于密封引出线3的密封垫片组件、用于定位引出线3的引线定位结构、用于承载密封垫片组件的底座4以及用于与底座4配合压紧密封垫片组件的压盖5。
[0049]在本实施例中,底座4与压盖5之间采用螺栓8进行可拆卸连接,优选的,螺栓8与压盖5之间设有紧固垫片801。
[0050]旋紧螺栓8可使底座4和压盖5配合压紧密封垫片组件,可以理解的是,这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螺栓连接,还可以是卡嵌连接等其他常见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0051]底座4具有贯穿自身的容纳通孔401,在本实施例中,底座4包括用于与压盖5相连的锥形套管402和用于与承压容器相连的柱形套管403。优选的,底座4为一体成型结构,锥形套管402的小直径端面与柱形套管403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底座4的具体形状并不受本发明的限制,还可以是阶梯管状结构、柱形的管状结构等。
[0052]底座4在其大直径端面上沿周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安装通孔404,该安装通孔404沿锥形套管402的轴向延伸至贯穿锥形套管402的侧壁面,供螺栓8伸出与限位件(图中未示出)配合限位。
[0053]如图6所示,引线定位结构包括由底座4的内壁面向内凸出所形成的用于承载密封垫片组件的支撑凸台405,该支撑凸台405为绕底座4的内壁面周向设置的环形凸起,其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供引出线3穿过的第一开口 406。第一开口 406的开口端开设在支撑凸台405的内壁面上,以便于将引出线3 —一对应的从开口端卡入第一开口 406内进行定位。
[0054]优选的,为了确保支撑凸台405的强度以避免在压紧密封垫片组件的过程中出现断裂,支撑凸台405的厚度为5?10mm,其凸出于容纳通孔401内壁的径向长度范围是20?40mm η
[0055]优选的,第一开口 406为U形凹槽,支撑凸台405可根据实际尺寸大小开设8?48个第一开口 406,其中,每一第一开口 406的开口在沿容纳通孔401周向的宽度比引出线3的直径大0.5mm,以方便引出线3的取放。
[0056]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开口 406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形状可以有多种常见变化,只要便于引出线3的取放即可,故第一开口 406的个数和形状在此均不做具体限定。
[0057]压盖5包括盖板501和压块502,压块502位于盖板501的一侧且其端面与盖板501相连。
[0058]优选的,盖板501和压块502为一体成型。
[0059]盖板501沿其周向边缘开设有贯穿自身的连接通孔503,该连接通孔503与安装通孔404 —一对应且相互连通,确保螺栓8能同时穿过连接通孔503和安装通孔404,以实现底座4与压盖5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0060]压块502为与底座4和盖板501同轴设置的环形管状结构,且压块502因外径变化而沿轴向呈阶梯状,包括与盖板501连接的第一压紧部504和与第一压紧部504连接的第二压紧部505。
[0061]第一压紧部504的外径与容纳通孔401的内径相匹配,以确保压块502能顺利的插入容纳通孔401内;第二压紧部505的外径与支撑凸台405的内径相匹配,以确保第二压紧部505能穿过环状的支撑凸台405。
[0062]优选的,第一压紧部504的侧壁与盖板501的端面垂直,其外径小于盖板501的外径;第二压紧部505的侧壁与第一压紧部504的端面垂直,其外径小于第一压紧部504的外径。
[0063]结合图7,当压盖5与底座4压紧时,支撑凸台405的上端面、第一压紧部504的下端面、容纳通孔401的内侧壁以及第二压紧部505的外侧壁之间围成了一个环形的用于容置密封垫片组件的密封腔6,以约束密封垫片组件被压缩后的侧向膨胀,确保密封垫片组件在受压后能够充分填充密封腔6以实现密封。
[0064]而且,由于阶梯状的压盖5与底座4之间是通过装配而形成密封腔6,因此,随着压盖5的取出,密封腔6的结构将被破坏,卡设在密封腔6内的密封垫片组件所受到的侧向压力将被完全解除,弹性垫片的侧向膨胀得到更为自然和充分的释放,不会与底座4的内壁面紧密贴合且更容易取出。
[0065]压块502上还开设有若干个沿其轴向贯穿盖板501和第一压紧部504的导出通孔506,且导出通孔506沿第一压紧部504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均匀分布,其具体个数与第一开口 406的个数相同。
[0066]优选的,导出通孔506的孔径比引出线3的直径大2_6mm以便于引出线3的取放。
[0067]当压盖5与底座4压紧时,该导出通孔506与密封腔6轴向连通并与第一开口 406——对齐,以确保每一条从第一开口 406中引出的引出线3能通过一导出通孔506伸出。
[0068]如图7所示,密封垫片组件放置在支撑凸台405上,且在压盖5与底座4压紧时卡设在密封腔6内。密封垫片组件包括第一弹性垫片702和第二弹性垫片703。
[0069]引线定位结构还包括用于与支撑凸台405配合对引出线3进行定位的承压垫片,结合图8示出的承压垫片701和704的立体图,承压垫片为环形垫片,其周向开设有均布的第二开口 705,第二开口 705的开口端设置在承压垫片的外壁面上。承压垫片是用于增加接触面积,更好的压紧第一弹性垫片702和第二弹性垫片703。
[0070]在本实施例中,承压垫片包括第一承压垫片701和第二承压垫片704。
[0071]第一承压垫片701位于第一弹性垫片702与第一压紧部504之间,用于承载第一压紧部504的下压力;第二承压垫片704放置在支承凸台405上并位于第二弹性垫片703与支承凸台405之间,用于承载支承凸台405的上压力。
[0072]优选的,第二开口 705为开口端远离轴心线方向的U形凹槽,而第一开口 406为开口端朝向轴心线方向的U形凹槽,第一开口 406与第二开口 705的开口端相对设置以形成用于定位引出线的定位通孔,即第一开口 406与第二开口 705在垂直于轴心线的平面上的投影叠加后形成一个圆形的定位通孔,供引出线3穿过并对引出线3进行有效定位。
[0073]优选的,第二开口 705的数量与第一开口 406的数量相同,其凹槽宽度比引出线3的直径大0.5mm,即每一第二开口 705的开口在沿其周向的宽度比引出线3的直径大0.5_,从而在确保引出线3能顺利通过的同时还能有效对安装在第二开口 705内的引出线3进行定位。
[0074]优选的,承压垫片701和704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厚度范围是2?4mm,其径向宽度比支承凸台405凸出于容纳通孔401内壁的径向长度小0.1-0.5mm,以避免在压块502插入容纳通孔401时发生结构干涉,因刮伤或损伤压块502的外壁面而影响密封腔6的密封性能。
[0075]可以理解的是,承压垫片的具体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减,本实施例中采用2块承压垫片701和704只是一种优选实施方案,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76]如图9所示,第一弹性垫片702为环形结构,其上间隔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密封通孔702a,第一密封通孔702a沿周向均匀分布且与第一开口 406和第二开口 705所形成的定位通孔一一对应且轴向连通,以避免引出线3在该密封装置内出现不必要的弯折等现象。
[0077]沿第一弹性垫片702外壁面的周向开设有多个第一切口 702b,第一切口 702b与第一密封通孔702a——对应且相互连通,该第一切口 702b沿与之对应的第一密封通孔702a的径向向外延伸并贯穿第一弹性垫片702的两端面。
[0078]优选的,第一弹性垫片702可采用橡胶等常见的弹性密封材料制成,使用者可将第一切口 702b掰开一定间隙,然后从第一弹性垫片702的外侧将引出线3沿第一切口 702b卡入与之相连通的第一密封通孔702a中。
[0079]优选的,第一弹性垫片702的厚度为3-10mm,其径向宽度比支承凸台405凸出于容纳通孔401内壁的径向长度小0.1-0.5mm,以避免出现结构干涉。第一密封通孔702a的孔径比引出线3的直径大0.1mm。
[0080]如图10所示,第二弹性垫片703同样为环形结构,其上也间隔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密封通孔703a,第二密封通孔703a沿周向均匀分布且与第一密封通孔702a —一对齐且轴向连通,以避免引出线3在该密封装置内出现不必要的弯折等现象。
[0081]每一第二密封通孔703a在最靠近第二弹性垫片703轴线的边缘处开设有一延伸至第二弹性垫片703内壁面上的第二切口 703b,该第二切口 703b沿与之对应的第二密封通孔703a的径向向内延伸并贯穿第二弹性垫片703的两端面,第二切口 703b和与之对应的第二密封通孔703a——对应且相互连通。
[0082]优选的,第二弹性垫片703可采用橡胶等常见的弹性密封材料制成,使用者可将第二切口 703b掰开一定间隙,然后从第二弹性垫片703的内侧将引出线3沿第二切口 703b卡入与之相连通的第二密封通孔703a中。
[0083]优选的,第二弹性垫片703的厚度为3-10mm,其径向宽度比支承凸台405凸出于容纳通孔401内壁的径向长度小0.1-0.5mm,以避免出现结构干涉。第二密封通孔703a的孔径比引出线3的直径大0.1mm。
[0084]第一密封通孔702a与第二密封通孔703a同轴设置,以减少引出线3不必要的弯曲。
[0085]结合图11所示,承压垫片704放置在支承凸台405上,第一开口 406(参见图6)和第二开口 705的开口端相对设置,即两者在垂直于轴心线的平面上的投影叠加后形成供引出线3穿过的定位通孔。第二弹性垫片703放置在承压垫片704上,第一弹性垫片702叠放在第二弹性垫片703上。
[0086]密封垫片组件上开设的密封通孔包括第一密封通孔702a和第二密封通孔703a,该密封通孔与定位通孔轴向连通以供引出线3通过。
[0087]第一切口 702b从第一弹性垫片702的外侧贯穿至第一密封通孔702a,第二切口703b则从第二弹性垫片703的内侧贯穿至第二密封通孔703a,第一切口 702b与第二切口703b相对于密封通孔的延伸方向交错或相反设置,可以防止引出线3沿其中任意一个切口从密封垫片组件中脱离。
[0088]承压垫片701和704、支承凸台405、第一弹性垫片702以及第二弹性垫片703在叠放时,使整个密封垫片组件在垂直于轴心线的平面上的投影叠加后只形成若干个供引出线3穿过的圆形通孔,能够保证密封垫片组件具有较好的密封和定位效果;同时,其上均开设有便于取放引出线3的开口或切口,且叠放时使这些开口或切口相对或交叉设置,避免开口或切口重合,进而避免弓丨出线3沿任意一个切口或开口从密封垫片组件中脱离。
[0089]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弹性垫片702和第二弹性垫片703上的第一切口 702b和第二切口 703b相对于密封通孔的延伸方向交错或相反设置,需要组合使用才能在实现引出线3的简便拆装的同时也能防止引出线3在使用过程中与密封垫片组件脱离。本实施例中只使用了一组弹性垫片,但其具体的组数在此不作具体限制,也可以根据密封腔6的大小设置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弹性垫片。
[0090]图12示出了本发明中的承压容器传感器引出线密封装置安装在承压容器I上时的立体图,承压容器I的顶盖上开设有供至少一根引出线3引出的引出线通孔2,承压容器传感器引出线密封装置的底座4直接焊接在引出线通孔2上。引出线通孔2与容纳通孔401相连通,使引出线3从引出线通孔2中伸出,穿过容纳通孔401、密封腔6内的密封垫片组件并从压盖5上的导出通孔506中伸出。
[0091]如果需要更换单根引出线或更换部分传感器及其引出线:
[0092]首先要移除螺栓8并挪开压盖5,待将阶梯结构的压盖5移开后,密封腔6内的密封垫片组件的侧向膨胀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释放,不再与底座4的内壁面紧密贴合,因而很容易取出。
[0093]然后,将放置在支撑凸台405上的承压垫片和密封垫片组件整体移出,将需要更换的引出线3通过承压垫片的第二开口 705以及第二承压垫片704和第二弹性垫片703中的切口取出。
[0094]最后,再将新的引出线3按照与拆卸相反的步骤完成引出线3或传感器及其引出线的更换。
[0095]实施本发明的承压容器传感器引出线密封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96]I)支承凸台405上开设的第一开口 406和承压垫片上开设的第二开口 705所形成的定位通孔、以及第一弹性垫片702上开设的第一密封通孔702a和第二弹性垫片703上开设的第二密封通孔703a所形成的密封通孔,不仅可供引出线3通过还可以对引出线3进行定位,进而保证密封垫片组件对引出线3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
[0097]2)第一开口 406与第二开口 705的开口端反向设置,第一切口 702b与第二切口703b相对于密封通孔的延伸方向交错或反向设置,这一结构特点不仅便于引出线的取放、避免密封垫片组件的整体密封性失效,还可以避免因切口在多次更换引出线后被撑开而导致的密封性失效等问题。
[0098]具体来说,两个弹性垫片上开设的第一切口 702b和第二切口 703b相对于密封通孔的延伸方向交错或相反,具有以下优势:
[0099]a.便于传感器引出线的取放,因为本发明中引出线3可以直接从引线定位结构的开口中或密封垫片组件的切口中取放,无需使用其他专用工具或特殊的操作技能,且可实现单根(或局部)引出线的更换。
[0100]b.防止上下放置的两个弹性垫片上的第一切口 702b和第二切口 703b在受压变形以实现密封时同时失效,从而导致密封垫片组件的整体密封性失效。
[0101]由于在第一切口 702b、第二切口 703b以及密封通孔处需要靠弹性垫片自身的受压变形来填充与引出线3之间的间隙以实现密封,因此这些位置也就成为最有可能导致密封失效泄漏的节点。
[0102]当第一切口 702b和第二切口 703b相对于密封通孔的延伸方向交错或相反设置时,即使第一切口 702b和第二切口 703b均密封失效,但因为这两个切口并不重合,而且上下放置的这两个弹性垫片的接触面是处于压紧状态,所以密封垫片组件的整体密封性也是不会失效的。
[0103]反过来说,如果第一切口 702b和第二切口 703b相对于密封通孔的延伸方向相同,即第一切口 702b和第二切口 703b的上下位置对应重合,则当第一切口 702b和第二切口703b均密封失效时,密封垫片组件就直接被穿透了,从而导致密封垫片组件的整体密封性失效。
[0104]c.在多次更换或拆卸引出线3后,第一切口 702b和第二切口 703b可能会被撑开变形,当弹性垫片自身的受压变形也难以填充被扩大了的切口间隙时,就会导致密封垫片组件的密封失效。在本发明中,采用第一切口 702b和第二切口 703b相对于密封通孔的延伸方向交错或相反设置则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0105]3)承压容器传感器引出线密封装置与承压容器上供引出线3穿出的引出线通孔2之间采用直接焊接的密封连接方式,使得密封部位仅限于密封腔6和密封垫片组件附近,减少了密封部位的分布及数量,便于日常维护和检查。
[0106]4)由于阶梯状的压盖5与底座4之间配合形成用于容置密封垫片组件的密封腔6,与现有技术中用于容纳密封垫的凹槽等固定结构不同,随着压盖5的取出,密封腔6内的密封垫片组件所受到的侧向压力完全解除,弹性垫片的侧向膨胀得到了更为自然和充分的释放,不会与底座4的内壁面紧密贴合,因而更容易取出。
[0107]5)在本发明中,单个承压容器传感器弓I出线密封装置能够同时密封数量较多的弓I出线3。此外,本申请中承压垫片上的开口以及密封垫片组件上的切口的数量,能够根据单个密封装置所需密封的引出线3的数量灵活设置,只要不超过初始设计时所考虑的密封通孔数量的上限值即可。
[0108]在承受内压、密封要求较低的情况下,可以不使用承压垫片,只需要根据实际引出线3的数量选择密封通孔数量与之相匹配的密封垫片组件即可(第一弹性垫片与第二弹性垫片上的切口以及对应的密封通孔的数量应与实际引出线3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0109]在承受内压、密封要求较高的情况下,需要将密封垫片组件配合承压垫片使用,根据实际引出线3的数量选择密封通孔数量与之相匹配的密封垫片组件以及开口数量与之相匹配的承压垫片,即承压垫片上的开口数量、第一弹性垫片702与第二弹性垫片703上切口以及对应的密封通孔的数量应分别与实际引出线3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0110]6)本发明中的承压垫片、密封垫片组件结构简单、尺寸适中,制造和加工相对便捷。并且,可按照用户的要求提供具有不同数量密封通孔及开口的系列,方便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降低了用户的使用和维护成本。
[011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承压容器传感器引出线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密封引出线(3)的密封垫片组件、用于定位所述引出线(3)的引线定位结构、用于承载所述密封垫片组件的底座(4)以及用于与所述底座(4)配合压紧所述密封垫片组件的压盖(5);当所述底座(4)与所述压盖(5)压紧时,所述底座(4)与所述压盖(5)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密封垫片组件的密封腔出);所述密封垫片组件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供所述引出线(3)通过的密封通孔,所述引出线(3)可拆卸地穿过所述引线定位结构和所述密封垫片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容器传感器引出线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片组件包括第一弹性垫片(702)和第二弹性垫片(703),所述密封通孔包括至少一个开设在所述第一弹性垫片(702)上的第一密封通孔(702a)以及至少一个开设在所述第二弹性垫片(703)上的第二密封通孔(703a);所述第一密封通孔(702a)与所述第二密封通孔(703a)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压容器传感器引出线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弹性垫片(702)的外壁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切口(702b),沿所述第二弹性垫片(703)的内壁面对应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切口(703b); 所述第一切口(702b)与所述第一密封通孔(702a) —一对应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切口(703b)与所述第二密封通孔(703a)——对应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切口(702b)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切口(703b)相对于所述密封通孔的延伸方向交错或相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压容器传感器引出线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通孔(702a)与所述第二密封通孔(703a)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容器传感器引出线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定位结构包括用于承载所述密封垫片组件的支撑凸台(405),所述支撑凸台(405)由所述底座(4)的内壁面沿周向向内凸出形成,所述支撑凸台(405)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供所述引出线(3)穿过的第一开口(406),所述第一开口(406)的开口端位于所述支撑凸台(405)的内壁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承压容器传感器引出线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台(405)的厚度为5?10mm,且所述支撑凸台(405)凸出于所述底座(4)的径向长度为20 ?40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承压容器传感器引出线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定位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4)与所述密封垫片组件之间的和/或设置在所述压盖(5)与所述密封垫片组件之间的承压垫片; 所述承压垫片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406)相对应的第二开口(705),所述第二开口(705)的开口端位于所述承压垫片的外壁面上;所述第一开口(406)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开口(705)的开口端相对设置以形成用于定位所述引出线(3)的定位通孔,所述定位通孔与所述密封通孔轴向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承压容器传感器引出线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406)和所述第二开口(705)均为U形凹槽,所述定位通孔为圆形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承压容器传感器引出线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5)包括用于与所述底座(4)可拆卸连接的盖板(501)以及用于插入所述底座(4)内并与所述底座(4)配合形成所述密封腔(6)的压块(502),所述压块(502)与所述盖板(501)相互连 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承压容器传感器引出线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502)沿轴向呈阶梯状,包括与所述盖板(501)相连的第一压紧部(504)和与所述第一压紧部(504)相连的第二压紧部(505);所述第一压紧部(504)的外径与所述底座(4)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第二压紧部(505)的外径与所述支撑凸台(405)的内径相匹配; 当所述压盖(5)与所述底座(4)压紧时,所述支撑凸台(405)的上端面、所述第一压紧部(504)的下端面、所述底座(4)的内侧壁以及所述第二压紧部(505)的外侧壁围成了所述密封腔(6)。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承压容器传感器引出线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压紧部(504)的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沿轴向贯穿所述压盖(5)的导出通孔(506);当所述压盖(5)与所述底座(4)压紧时,所述导出通孔(506)与所述密封通孔相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容器传感器引出线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通过焊接固定在承压容器(I)上开设的引出线通孔(2)外,且所述引出线通孔(2)与所述底座⑷相连通;从所述引出线通孔⑵中伸出的所述引出线(3),在穿过所述引线定位结构和所述密封通孔后从所述压盖(5)上开设的导出通孔(506)中伸出。
【文档编号】G01D11/26GK104316093SQ201410531147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0日
【发明者】刘刚, 蒋华, 冉小兵, 戴长年, 杨景超, 胡大芬, 王春发, 刘东杰 申请人: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