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轴调整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74630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光轴调整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光轴调整座,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移动块、第一移动杆和第二移动杆。第一板体的顶面用以设置发光装置。第一板体具有抵接部和螺孔。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之间具有间距。第二板体具有凹陷部及槽体,凹陷部用以供抵接部抵接,槽体相对于第一板体的螺孔。移动块设置在槽体内。第一移动杆自螺孔穿设第一板体及移动块。当第一移动杆转动时,第一板体相对于第二板体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移动杆螺穿第二板体及移动块且部分设置在槽体内。当第二移动块转动时,第一板体相对于第一板体沿第二方向移动。解决了现有激光测距装置的调整结构在调整时,因构件移动而造成相邻构件之间的震动,使得测量产生偏差,造成测量的角度不准确的问题。
【专利说明】光轴调整座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测距装置的调整座,特别是一种光轴调整座。

【背景技术】
[0002]激光测距装置是现代工业中用于测量距离的重要装备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激光发射器向被测物体发出激光,激光被被测物体反射折回并被激光接收器接收,通过计算发射激光与接收激光之间的时间差,乘以光速所得的值的二分之一,即可得出被测物体与激光测距装置之间的距离。基于精确测量的要求,也需要调节出射光束的光轴及入射光束的光轴,使二者保持在同一空间平面内。
[0003]现有的激光测距装置的调整机构是依据实际测量条件及环境,通过调节纵向及横向位置,从而达成对激光测距装置的调整。但是,现有调整机构需要在激光测距装置的两侧各安装一调节用的螺栓,占用空间大,导致激光测距装置的尺寸尤其是厚度尺寸较大,不便于携带使用。
[0004]同时,现有激光测距装置的调整机构仅具有大概的单一方向的调整功能,不能满足实际测距应用中对复杂多样的条件及环境进行精确测量的要求。另外,现有激光测距装置的调整结构在调整时,常会因构件的移动而造成相邻构件之间的震动,使得测量产生偏差,造成测量的角度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对复杂多样的条件及环境进行精确测量及测量误差偏移的光轴调整座。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种光轴调整座,用以承载一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轴调整座包括:第一板体,具有一顶面,用以设置所述发光装置,所述第一板体具有一抵接部及一螺孔,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部的底面,所述螺孔贯穿所述第一板体的相对另一端部;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之间具有一间距,所述第二板体具有一凹陷部及一槽体,所述凹陷部位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部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板体的所述抵接部用以供所述抵接部抵接,所述槽体位于所述第二板体的相对另一端部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板体的所螺孔;一移动块,设置在所述槽体内;一第一移动杆,自所述螺孔穿设所述第一板体及所述移动块,用以当所述第一移动杆转动时,使得所述第一板体相对于所述第一移动杆沿第一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板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板体沿第一方向移动;和一第二移动杆,螺穿所述第二板体及所述移动块且部分设置在所述槽体内,用以当该第二移动杆转动时,使得所述移动块沿第二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板体相对于第二板体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0008]所述抵接部具有第一圆弧接头,且所述凹陷部为一弧形凹陷部。
[0009]所述第一圆弧接头包括一套筒及一钢球,所述钢球部分套设在所述套筒内。
[0010]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0011]所述第二板体具有一连接杆,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在所述槽体内,用以连接所述移动块,使得所述移动块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0012]所述第一板体具有二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抵接部的两侧,且所述第二板体具有二受抵部,设置在第一板体的顶面且低昂对所述二支撑部,用以抵接所述二支撑部。
[0013]所述二支撑部为二磁吸件且该二受抵部为二磁感元件,所述二支撑部磁吸在所述二受抵部。
[0014]所述每一支撑部具有一第二圆弧接头,用以活动地抵接在对应的所述受抵部。
[0015]还包括一第一调整部,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杆,用以带动该第一移动杆转动。
[0016]还包括一第二调整部,连接于第二移动杆,用以带动该第二移动杆转动。
[0017]本实用新型的光轴调整座上的发光装置发出的光束的出光角度,也就是光轴的位置,可经由第一移动块及第二移动块的转动而调整,透过第一移动杆及第二移动杆可准确且细微的调整光束的出光角度以准确的定义光轴的位置。同时,借由抵接部抵接凹陷部,可使得光轴调整座在移动时可稳定的转动以较少调整光轴的出光角度时因构件的震动所产生的误差偏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光轴调整座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光轴调整座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光轴调整座0100的立体示意图。参照图1,光轴调整座0100是用以承载一发光装置0200并可调整发光装置0200发出光束0210的光轴0220的位置,其中发光装置0200可为一激光或一红外光,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只要其光源得以光束0210的形式出光的发光装置0200皆可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
[0021]光轴调整座0100包括:第一板体0110,第二板体0120、移动块0130、第一移动杆0140和第二移动杆0150,其中,发光装置0200可设置在第一板体0110的顶面0112a上。借由移动块0130、第一移动杆0140及第二板体0120相对的移动,使得设置在第一板体0110上的发光装置0200随第一板体0110移动而改变发光装置0200发出的光束0210的出光角度,也就是光束0210的光轴0220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体0110与第二板体0120的构形相对应,进一步说,第一板体0110为一矩形板体,第二板体0120也为一矩形板体,但不以此为限。
[0022]第一板体0110具有抵接部0114(图2)及螺孔0116,其中抵接部0114位于第一板体0110的一端部Ollla的底面0112b,而螺孔0116贯穿第一板体0110的另一端部0111b,也就是说,抵接部0114与螺孔0116分别位于第一板体0110的相对两端部011 Ia和011 lb。在本实施例中,发光装置0200设置在第一板体0110与抵接部0114同侧的顶面0112a上,也就是说,发光装置0200与抵接部0114分别位于第一板体0110同一端部Ollla的顶面0112a与底面0112b。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螺孔0116贯穿第一板体0110的另一端011 Ib,且位于此端部Olllb的中央位置。
[0023]第二板体0120具有凹陷部0122(参考图2)及槽体0124,分别位于第二板体0120的两相对端部0121a/0121b。凹陷部0122位于第一板体0120的一端部0121a且相对于第一板体0110的抵接部0114,其中抵接部0114的一端可抵接于凹陷部0122.进一步的叙述,本实施例的抵接部0114没有完全设置在凹陷部0122内,故抵接部0114部分露出于凹陷部0122.然而,抵接部0114露出于凹陷部0122的部分可分隔第一板体0110与第二板体0120而形成一间距0101.另外,槽体0124位于第二板体0120的相对于凹陷部0122的另一端部0121b,也就是说,槽体0124与第一板体0110的螺孔0116相对且具有一空隙(也就是第一板体0110与第二板体0120之间的间距0101)。在本实施例中,槽体0124可为一四边形槽体,且顺应第二板体0120的边缘形成,其中槽体0124的长边的长度略小于第二板体0120的端部0121b的宽度。
[0024]进一步,移动块0130设置在槽体0124内,同时,移动块0130的宽度与槽体0124的短边大致相同,故移动块0130可活动地卡合在槽体0124内沿槽体0124的长边相对的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板体0120还可进一步包含一连接杆0126,沿槽体0124的长边设置槽体0124内,连接并穿设于移动块0130,使得移动块0130在连接杆0126上沿槽体0124的长边移动,并限制移动块0130的移动方向使其不能沿槽体0124的短边移动。
[0025]另一方面,第一移动块0140由第一板体0110的顶面0112a穿过螺孔0116进而连接移动块0130,也就是说,第一移动杆0140经由螺孔0116同时穿设第一板体0110及移动块0130.当第一移动杆0140转动时,第一板体0110相对于第一移动杆0140沿第一方向Dl移动,进而带动第一板体0110相对于第二板体0120沿第一方向Dl移动,也就是说第一板体0110可以螺孔0116为轴心沿第一方向Dl移动一角度。举例来说,由于第一移动杆0140的表面设置螺纹,且螺孔0116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一移动杆0140相对应的螺纹(图中未示出),当第一移动杆0140与移动块0130固结时,第一移动杆0140的转动会带动第一板体0110上的发光装置0200转动,使得发光装置0200发出的光束0210的出光角度沿第一方向Dl改变,也就是沿第一方向Dl改变光轴0220的位置。在本实施中,第一方向Dl可为一垂直水平面的方向,第一移动杆0140转动时,发光装置0200发出的光束0210的出光角度可沿垂直水平面的方向改变。
[0026]再者,第二移动杆0150穿设第二板体0120及移动块0130,且第二移动杆0150部分设置在槽体0124内。举例来说,第二移动杆0150时自第二板体0120设置槽体0124的端部0121b的外侧面螺穿入槽体0124内,并在槽体0124内连接移动块0130,其中,移动块0130具有与第二移动杆0150相对应的螺纹(图中未示出)。当第二移动杆0150转动时,移动块0130受第二移动杆0150带动而沿第二方向D2移动,同时,由于第一板体0110借由第一移动杆0140连接移动块0130,使得第一板体0110受移动块0130的带动而可相对于第二板体0120延第二方向D2移动,发光装置0200发出的光束0210的出光角度可沿第二方向D2改变。也就是说,沿第二方向D2改变光束0210的光轴0220的位置。由于移动块0130因第二移动杆0150转动而沿第二方向D2移动,同时连接杆0126连接移动块0130时,移动块0130可沿第二方向D2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方向D2为平行水平面的方向。总而言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Dl与第二方向D2彼此垂直。
[0027]另外,光轴调整座0100还包括第一调整部0160,连接于第一移动杆0140相对于移动块0130的端部,用以带动第一移动杆0140转动。举例来说,当第一调整部0160有较大的抓握转动区域,故可方便使用者抓握并转动而带动第一移动杆0140的转动。同样地,光轴调整装置OlOO还包括第二调整部0170,连接于第二移动杆0150相对于移动块0130的端部,且设置在第二板体0120的侧壁的外部,用以带动第二移动杆0150转动。举例来说,第二调整部0170转动时,由于第二调整部0170相对于第二移动杆0150有较大的抓握转动区域,故可方便使用者抓握并转动而带动第二移动杆0150的转动。
[0028]综上所述,发光装置0200发出的光束0210可借由转动第一移动杆0140或第二移动杆0150来微调其第一方向Dl或第二方向D2的出光角度,也就是说,光束0210的光轴0220的位置可借由转动第一移动杆0140或第二移动杆0150来进行微调,而可准确且稳定的定义出光轴0220的位置。
[0029]参照图2,图2为本实施例的光轴调整座的了 0100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由于抵接部0114抵接于凹陷部0122,使得第一板体0110与第二板体0120形成间距0101,而让第一板体0110具有沿第一方向Dl移动的空间。同时,为保持第一板体0110与第二板体0120之间相对的移动保持稳定且流畅,抵接部0114许可稳定且流畅的在凹陷部0122内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凹陷部0122为一弧形凹陷部,且抵接部0114具有第一圆弧接头0114a,第一圆弧接头0114a的构形与凹陷部0122的弧形凹陷相匹配,故第一板体0110相对于第二板体0120沿第一方向Dl或第二方向D2移动时,第一圆弧接头0114a,可流畅的在具对应的构形的凹陷部0122内移动。举例来说,所述第一圆弧接头包括一套筒及一钢球,所述该钢球部分套设在所述套筒内。另外,为加强第一板体0110与第二板体0120连接处的支撑力,第一板体0110还可进一步设置二支撑部0118,支撑部0118分别设置在该抵接部0114的两侧,且第二板体0120可设置相对应的二受抵部0128 (也就是说,二受抵部0128分别位于凹陷部0122的两侧),受抵部0128位于在第二板体0120的顶面且相对支撑部0118,用以抵接二支撑部0118.举例来说,二支撑部0118为二磁吸件且二受抵部0128为二磁感元件,顾二支撑部0118磁吸在二受抵部0128,以加强第一板体0110与第二板体0120的结合强度,当第一板体0110与第二板体0120相对移动时,支撑部0118磁吸在二受抵部0128可提供第一板体0110与第二板体0120相对的移动时的稳定度,其中受抵部0128可为电磁铁,或永久磁铁,但不以此为限。另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很容易想到,支撑部0118可为磁感元件,受抵部0128可为磁吸件时,也可以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进一步地,每一支撑部0118具有第二圆弧接头0118a,用以活动地抵接于对应的受抵部0128,故在第一板体0110及第二板体0120相对的移动时,支撑部0118可支撑第一板体0110并可稳定的流畅的在受抵部0128上移动。
[0030]由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知,应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光轴调整座上的发光装置发出的光束的出光角度,也就是光轴的位置,可经由第一移动块及第二移动块的转动而调整,透过第一移动杆及第二移动杆可准确且细微的调整光束的出光角度以准确的定义光轴的位置。同时,借由抵接部抵接凹陷部,可使得光轴调整座在移动时可稳定的转动以较少调整光轴的出光角度时因构件的震动所产生的误差偏移。
【权利要求】
1.一种光轴调整座,用以承载一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轴调整座包括:第一板体,具有一顶面,用以设置所述发光装置,所述第一板体具有一抵接部及一螺孔,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部的底面,所述螺孔贯穿所述第一板体的相对另一端部; 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之间具有一间距,所述第二板体具有一凹陷部及一槽体,所述凹陷部位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部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板体的所述抵接部用以供所述抵接部抵接,所述槽体位于所述第二板体的相对另一端部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板体的所螺孔; 一移动块,设置在所述槽体内; 一第一移动杆,自所述螺孔穿设所述第一板体及所述移动块,用以当所述第一移动杆转动时,使得所述第一板体相对于所述第一移动杆沿第一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板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板体沿第一方向移动;和 一第二移动杆,螺穿所述第二板体及所述移动块且部分设置在所述槽体内,用以当该第二移动杆转动时,使得所述移动块沿第二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板体相对于第二板体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轴调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具有第一圆弧接头,且所述凹陷部为一弧形凹陷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轴调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接头包括一套筒及一钢球,所述钢球部分套设在所述套筒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轴调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轴调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具有一连接杆,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在所述槽体内,用以连接所述移动块,使得所述移动块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轴调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具有二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抵接部的两侧,且所述第二板体具有二受抵部,设置在第一板体的顶面且低昂对所述二支撑部,用以抵接所述二支撑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轴调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支撑部为二磁吸件且该二受抵部为二磁感元件,所述二支撑部磁吸在所述二受抵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轴调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支撑部具有一第二圆弧接头,用以活动地抵接在对应的所述受抵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轴调整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调整部,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杆,用以带动该第一移动杆转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轴调整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调整部,连接于第二移动杆,用以带动该第二移动杆转动。
【文档编号】G01S7/481GK204142954SQ201420638776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0日
【发明者】王文强 申请人:王文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