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参快速判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87314阅读:37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针对发动机的飞参判读工作对飞参判读方法进行了改进,具体涉及一种飞参快速判读方法,应用在外场工作中。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的的飞参判读工作中,参数多、数据量大,不同的工作阶段和状态,参数的技术指标要求不一,内容复杂,不便记忆;飞参判读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短时间内不能熟练掌握;判读方法僵硬,很多的判读技巧没有总结应用;为确认一个技术指标,有时需要查阅大量的技术资料,效率低下;没有一本系统地指导飞参判读工作的资料,判读工作无章可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发动机的各工作系统,提出一种飞参快速判读方法,克服目前在飞参判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的一种飞参快速判读方法,在建立飞参系统数据库的基础上,根据飞机各系统的工作特性,建立判读方案,从而实现快速判读的目的,其中

所述飞参系统数据库,总结了飞机各系统的性能参数类型、各种工作状态下的正常工作范围、各性能参数的判读顺序以及对应的故障类型;

所述判读方案包括普通判读和故障判读,其中

在常规检查时,采用所述普通判读的方案,针对飞机的每个系统,对所述飞参系统数据库的各性能参数按顺序进行判读,根据所述飞参系统数据库的正常工作范围判断是否正常,并获得判读结论;

在故障检查时,首先根据故障现象,参考所述飞参系统数据库确定对应的飞机系统进行故障分析,对所涉及到的各性能参数按顺序进行判读,根据所述飞参系统数据库的正常工作范围判断是否正常,并获得判读结论。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把发动机技术资料和飞参判读工作系统地归纳、整理和结合,特别是对各个工作系统的常见故障、判读方法、判读经验进行了总结,为飞参人员的判读工作开拓了判读思路,提供了一套解决方案,有效地提高了判读工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普通判读流程;

图2为故障判读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在飞参判读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飞参判读根据工作性质可分为:普通判读、故障判读。

“普通判读”是指日常工作中的数据检查,例如飞行后发动机各系统的数据是否正常。这种情况下,判读者不必深入了解各系统的工作原理,只需要检查参数的变化规律是否正常,参数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即可。这时,使用本发明“图1普通判读流程”,下面以“润滑与通风系统”的判读举例:

步骤一:确定判读发动机“润滑与通风系统”。

步骤二:参考手册“润滑与通风系统”判读方案中的“判读方法”,了解涉及“润滑与通风系统”的所有相关参数,以及各参数的检查目的,快速建立判读任务,调选相关主要性能参数。例如,滑油油量、滑油温度、滑油压力;确认发动机工作状态的性能参数,例如:发动机高低压转速;同时,还要检查一系列的告警信号,例如:发动机轴承超温、滑油中有金属屑等等。

步骤三:参考手册“润滑与通风系统”判读方案中的“判读内容”。此项中详细的注明了各个性能参数在各种工作状态下的正常值范围和告警值。同时,对于一些飞参系统没有记录的判读指标,例如:“发动机滑油耗量”,可以利用本方案给定的计算公式,很快计算出来,以方便判读。

步骤四:总结判读结论。

“故障判读”是指发动机发生故障后,针对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行的深入分析。这时,需要飞参判读人员了解掌握故障发生系统的工作原理。这时,使用本发明“图2故障判读流程”,下面以“起动系统”的判读举例:

步骤一:通过飞行员、机组人员的故障描述,了解故障现象。例如:发动机起动不成功。

步骤二:确定判读系统。发动起动不成功,可参考本发明“发动机起动和停车”判读方案。

步骤三:参考手册“发动机起动和停车”判读方案中的“判读经验”,起动不成功有很多原因,例如:点火附件故障、燃油系统供油异常,燃烧室贫富油、空气起动机故障·、电源故障等等。可以参考此方案中的常见故障现象建立判读任务。

步骤四:参考手册“发动机起动和停车”判读方案中的“判读经验”进行故障分析,例如:检查电源电压、检查点火附件的工作情况、检查燃油喷嘴的供油压力、检查燃烧室的温度等等。

步骤五:总结判读结论。

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本发明,可以帮助飞参人员建立判读思路,提高飞参判读能力,促进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针对发动机的飞参判读工作对飞参判读方法进行了改进,具体涉及一种飞参快速判读方法,应用在外场工作中。目前,发动机的飞参判读工作中,参数多、数据量大,不同的工作阶段和状态,参数的技术指标要求不一,内容复杂,不便记忆。本发明针对发动机的各工作系统,提出一种飞参快速判读方法,在建立飞参系统数据库的基础上,根据飞机各系统的工作特性,建立判读方案,从而实现快速判读的目的,通过把发动机技术资料和飞参判读工作系统地归纳、整理和结合,特别是对各个工作系统的常见故障、判读方法、判读经验进行了总结,为飞参人员的判读工作开拓了判读思路,提供了一套解决方案,有效地提高了判读工作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王峻;于懿源;扈胜超;刘文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16.08.30
技术公布日:2018.03.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