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导航系统中的跟车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24306发布日期:2018-11-02 23:29阅读:9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导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导航系统中的跟车方法。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由于不知道要去的目的地的具体地址如何输入,需要跟车走,或者不是本地人,不知道导航系统中没有的并且更便捷的路,也需要跟车。或者在跟车出游时,要保持集体一致的行动,也需要跟车。但是很多驾驶员的跟车能力有限,很多时候会跟丢,无法保证顺利到达目的地,同时,驾驶员要分散注意力注意所跟的车辆,也会影响到驾驶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导航系统中的跟车方法,包括:第二车辆的导航系统获取第一车辆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车辆的位置信息生成第一导航路线;所述第二车辆的导航系统按照第一导航路线进行导航,其中,所述第一车辆为领路车辆,第二车辆为跟车车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开始导航前,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二车辆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车辆和所述第二车辆的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车辆和所述第二车辆间的距离;如果所述距离小于100m,所述第一导航路线以第一车辆的初始位置为起点;如果所述距离大于100m,所述第一导航路线以第二车辆的初始位置为起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所述第一车辆的导航系统接收所述第二车辆反馈的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车辆和所述第二车辆的当前距离;若所述当前距离超出预设值,则提示所述第一车辆减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跟车导航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车辆的导航系统向所述第二车辆的导航系统发出领路请求;所述第二车辆的导航系统向所述第一车辆的导航系统反馈跟车确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所述第一车辆的导航系统向第二车辆的导航系统发出结束领路信号,或,所述第二车辆的导航系统向所述第一车辆的导航系统发出结束跟车信号;跟车导航结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中的方法是使导航系统的连接使车辆之间的位置信息可互通,即使用户不懂路线,也可以跟随前方车辆行驶,也不需要分散注意力去跟车,提高了行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导航系统中的跟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导航系统中的跟车方法,包括:第二车辆的导航系统获取第一车辆的位置信息(s1);根据所述第一车辆的位置信息生成第一导航路线(s2);所述第二车辆的导航系统按照第一导航路线进行导航(s3),其中,所述第一车辆为领路车辆,第二车辆为跟车车辆。第二车辆的导航系统就是根据第一车辆的位置而不停地刷新行车路线。本发明中的方法是使导航系统的连接使车辆之间的位置信息可互通,即使用户不懂路线,也可以跟随前方车辆行驶,也不需要分散注意力去跟车,提高了行驶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在开始导航前,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二车辆的位置信息(s11);根据所述第一车辆和所述第二车辆的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车辆和所述第二车辆间的距离(s12);确定起点的位置(s13)如果所述距离小于100m,所述第一导航路线以第一车辆的初始位置为起点;如果所述距离大于100m,所述第一导航路线以第二车辆的初始位置为起点。即,若第一车辆和第二车辆从同一地点出发,那么导航的路线直接以第一车辆的行车路线为准。若第二辆车还需要追及一段路程才到达第一车辆的出发点,那么第二车辆的导航路线包括了从第二车辆的出发点到达第一车辆的出发点的路线。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第一车辆的导航系统接收所述第二车辆反馈的位置信息(s4);判断所述第一车辆和所述第二车辆的当前距离(s5);若所述当前距离超出预设值,则提示所述第一车辆减速(s6)。

本实施例中,在跟车导航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车辆的导航系统向所述第二车辆的导航系统发出领路请求(s14);所述第二车辆的导航系统向所述第一车辆的导航系统反馈跟车确认(s15)。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第一车辆的导航系统向第二车辆的导航系统发出结束领路信号,或,所述第二车辆的导航系统向所述第一车辆的导航系统发出结束跟车信号;跟车导航结束(s7)。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形和改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导航系统中的跟车方法,包括:第二车辆的导航系统获取第一车辆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车辆的位置信息生成第一导航路线;所述第二车辆的导航系统按照第一导航路线进行导航,其中,所述第一车辆为领路车辆,第二车辆为跟车车辆。本发明中的方法是使导航系统的连接使车辆之间的位置信息可互通,即使用户不懂路线,也可以跟随前方车辆行驶,也不需要分散注意力去跟车,提高了行驶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思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董思言
技术研发日:2017.04.20
技术公布日:2018.11.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