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过滤功能的气液混合式配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65796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气液混合式配油装置,属于动态配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配油方式主要分为活塞式配油、密闭容器内油气混合式配油和气囊式配油三种类型。其中:

1)活塞式配油装置,采用该类装置配制标准油样只能按照从低浓度向高浓度的顺序进行配制,单次配油完成后,需换空白油,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重新配制,不能根据现场需要,配制任意浓度油样,导致现场工作量大,操作复杂度高;此类装置因用到活塞,导致装置体积较大,不能带至生产现场对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开展校验工作。

2)密闭容器内油气混合式配油装置,缺陷是:配制的油样在校验过程中储油箱顶部有空间不断变大,油中易溶解的气体向空间内溢出,导致标油中气体浓度发生变化,不能保证标油的浓度的前后一致性;采用该类装置配制标准油样的只能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进行配制,单次配油完成后,需换空白油,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重新配制,不能根据现场需要,配制任意浓度油样,导致现场工作量大,操作复杂度高。

3)气囊式配油装置,此类装置存在体积大,不能用于现场使用校验使用;采用该类装置配制标准油样的只能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进行配制,单次配油完成后,需换空白油,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重新配制,不能根据现场需要,配制任意浓度油样,导致现场工作量大,操作复杂度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可现场配油、操作方便、配油效率高的具有过滤功能的气液混合式配油装置,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气液混合式配油装置,包括设有降温器和压力传感器的油箱、气囊、加压泵、进油管路和标气管路,其中气囊设置在油箱内,加压泵连通气囊,油箱的底部设有排油口,进油管路和标气管路上均设有电磁阀和质量流量计,其特征在于:增加射流器、油净化器和设有隔热层的增压管,其中进油管路的一端与油箱连通,另一端接射流器,标气管路的一端为标气进口,另一端接射流器,射流器的输出端经增压管接油净化器的输入端,油净化器的输出端即为标油出口。

其工作过程为:1)启动加压泵向气囊内充气,同时用压力传感器测定油箱压力,当油箱压力为1.2mpa时关闭加压泵,打开保冷装置,控制油箱内油温为0.5℃。

2)油箱内的变压器油经进油管路进入射流器,标气经标气管路进入射流器,变压器油和标气在射流器内混合,经增压净化后形成标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根据现场需要配制任意浓度油样,且具有过滤功能,单次配油完成后无需换空白油、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重新配制,且具有净化功能,操作简单方便,配油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降温器2、压力传感器3、油箱4、气囊5、加压泵6、进油管路7、标气管路8、排油口9、电磁阀10、质量流量计11、射流器12、隔热层13、增压管14、标气进口15、标油出口16、油净化器

具体实施方式

线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油箱3内设有降温器1和气囊4,油箱3上设有压力传感器2,其中加压泵5连通气囊4,油箱3的底部设有排油口8,进油管路6和标气管路7上均设有电磁阀9和质量流量计10,进油管路6的一端与油箱3连通,另一端接射流器11,标气管路7的一端为标气进口14,另一端接射流器11,射流器11的输出端经增压管13接油净化器16的输入端,油净化器16的输出端即为标油出口15。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气液混合式配油装置,包括设有降温器和压力传感器的油箱、气囊、加压泵、进油管路和标气管路,其中气囊设置在油箱内,加压泵连通气囊,油箱的底部设有排油口,进油管路和标气管路上均设有电磁阀和质量流量计,其特征在于:增加射流器、油净化器和设有隔热层的增压管,其中进油管路的一端与油箱连通,另一端接射流器,标气管路的一端为标气进口,另一端接射流器,射流器的输出端经增压管接油净化器的输入端,油净化器的输出端即为标油出口。本装置可以根据现场需要配制任意浓度油样,单次配油完成后无需换空白油、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重新配制,且具有净化功能,操作简单方便,配油效率高,工作性能优良。

技术研发人员:王刘芳;赵跃;祁炯;李德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安徽新力电业科技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28
技术公布日:2018.0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