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表表托插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5183发布日期:2018-08-07 19:49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能表与电力线连接时使用的端子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能表表托插件。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的改造升级,单相电能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国家电网明确规定“电能表安装应通过电能表专用接插件实现,导线不得直接接入电能表,然而目前电能表与断路器隔离开关是依靠接线的方式进行安装,由于采用是人工螺钉拧紧的方式,导致现场安装施工工作量大,很容易出现错接、漏接,造成安全隐患,同时也加大了运营的成本,故需要设计一种更为简便且安全的接线装置以替代原有的接线装置。

导线与电能表表尾接线柱的接触面积小,现场电能表接线工艺不容易掌握,工作效率低,容易接线错误,导致计量故障,电能表固定困难,由于表尾4根导线向上的顶力,经常造成现场电能表向前倾斜,影响抄表及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能表表托插件,实现电能表插拔式快速接线,可以解决传统电表螺钉压接导线方式灿在的缺陷,提高低压电能表现场运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本发明提供的电能表表托插件,包括出线端插件、表端插件,所述表端插件用于将电能表安装于其内部,出线端插件与表端插件固定连接;所述表端插件包括插座本体以及位于插座本体一端由凸起形成的固定槽,在所述端子槽上部覆盖铜端子盖;

所述铜端子盖包括检测部与连接部,所述检测部与插座本体固接,检测部设有与铜端子对应的检测孔;所述连接部并排设有用于固定电能表的长孔以及智能仪表的接头连接部;

所述铜端子为间歇式铜端子或者过盈式铜端子;

所述出线端插件连接在表端插件下部,用于安置电能表连接出线。

进一步的,所述铜端子为过盈式铜端子,其内部空心,端部为十字开口,端部有弹性,端部的外径略大于电能表的表位孔径。

进一步的,所述铜端子与固定槽通过螺钉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铜端子盖与插座本体连接处设有楔块,并且在所述插座本体上设有楔块孔9,两者通过楔块匹配固接。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电设备的接头连接部为接头导向槽,所述接头导向槽内设有放置接头的且延导向槽平移的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仪表为rs485。

进一步的,所述铜端子盖上设有表出线盖。

本发明提供的电能表表托插件,主要存在如下优点:

1.原来的接线方式,导致导线与表尾接线柱的接触面积较小,基本上是两个压线螺钉与导线的压接点。而本设计的快速插拔件增大了接触面积。

2.原接线方式,由于工作人员能力参差不齐,导致现场现场接线质量千差万别,压线螺钉拧紧用力小,导致导向容易松动;用力过大,导致导线压断;导线剥线长度太短,造成压线螺钉压在导线外皮上;导线剥线长度太长,容易造成事故。

而本设计避免了这种缺陷,且接线统一又美观,提高了安全性。

3.电能表现场安装时,需要拧动8枚螺钉,再加上导线剥皮整理导线等导致现场安装效率不高。

而本设计利用快速插拔模式,大大的提高了现场施工质量及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能表表托插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过盈式铜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间隙式铜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发明电能表表托插件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出线端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插座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铜端子盖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出线端插件,2-表端插件,3-固定槽,4-铜端子盖,5-铜端子,6-楔块,7-导向槽,8-检测孔,9-楔块孔,10-表出线盖,11-rs485插头,12-长腰型孔;

501-过盈式铜端子,502-间隙式铜端子;

51-导向片,52-导向筋,53-塑料卡轨,54-尾部支撑筋;

61-挂表钉,61-安装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能表表托插件,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思路更加清楚,明确,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所采用的电能表表托插件,包括出线端插件1、表端插件2,表端插件2用于将电能表安装于其内部,出线端插件1与表端插件2固定连接。表端插件2包括插座本体,如图6所示,插座本体一端由凸起形成的固定槽3,在端子槽上部覆盖铜端子5盖4;铜端子5盖4上设有表出线盖10。

如图7所示,铜端子5盖4包括检测部与连接部,检测部与插座本体固接,检测部设有与铜端子5对应的检测孔8;连接部并排设有用于固定电能表的长孔以及智能仪表的接头连接部电能表接入铜端子5之后,通过铜端子5盖4上开了3个长腰型孔12进行安装操作。

如图5所示,出线端插件1连接在表端插件2下部,用于安置电能表连接出线,表端插件通过其端部的安装卡槽与出线端插件端不得导向片和导向筋匹配,使导向片与导向筋插入至安装卡槽内,固定表端插件;铜端子5为过盈式铜端子5,其内部空心,端部为十字开口,端部有弹性,端部的外径略大于电能表的表位孔径;铜端子5与固定槽3通过螺钉进行固定;铜端子5盖4与插座本体连接处设有楔块6,并且在插座本体上设有楔块6孔,两者通过楔块6匹配固接。

进一步的,智能电设备的接头连接部为接头导向槽7,接头导向槽7内设有放置接头的且延导向槽7平移的接头。

如图2所示,本发明采用过盈快速插拔方式对电能表进行固定,具体做法是利用电能表接插件与电能表连接时的过盈配合原理,将接插件的插头进行内部空心,十字开口处理,这样使接插件具有一定的弹性。同时将插头的直径略大于电能表的表位孔径,使接插件插头插图到电能表接线端孔时具有一定的接线压力,保证电气连接可靠。插头采用电阻率小,弹性高的铜材,以降低温升,保证符合规范的温升指标要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对电能表采用间隙式快速插拔方式进行固定,具体做法为采用如图3所示,接插件的插头内部为实心,同时将插头的直径略小于电能表的表位孔径,使接插件插头插到电能表接线端孔时具有一定的间隙,再通过螺丝紧固使其电气连接可靠。插头采用电阻率小,弹性高的铜材,以降低温升,保证符合规范的温升指标要求。

本发明提供的电能表表托插件在电能表插入后,电能表的表尾盖能够单独施加封印和自由开启,不需要电能表停电或操作接插件。采用rs485对电能表进行用电量信息采集,电能表运行的情况下,rs485塑料插头可以从表端插件2后部沿着导向槽7推入至前端,rs485的探针能有自由插入和退出,与电能表的弱电端子分离形成断开点,方便用电信息采集维护时进行检测盒调试。

本专利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的优选实施方案,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本专利原理的前提下作出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的电能表表托插件包括出线端插件、表端插件,所述表端插件用于将电能表安装于其内部,出线端插件与表端插件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端插件包括插座本体以及位于插座本体一端由凸起形成的固定槽,在所述端子槽上部覆盖铜端子盖;所述铜端子盖包括检测部与连接部,所述检测部与插座本体固接,检测部设有与铜端子对应的检测孔;所述连接部并排设有用于固定电能表的长孔以及智能仪表的接头连接部;所述铜端子为间歇式铜端子或者过盈式铜端子;所述出线端插件连接在表端插件下部,用于安置电能表连接出线。实现电能表插拔式快速接线,可以解决传统电表螺钉压接导线方式灿在的缺陷,提高低压电能表现场运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静;钱卫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乾鑫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2.08
技术公布日:2018.08.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