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水污染模拟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87744发布日期:2020-05-01 16:59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水污染模拟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污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水污染模拟槽。



背景技术:

目前,近几十年来,工业化和都市化进程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地下水水量衰竭和水质恶化,从中检测出的不同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浓度,对于天然条件下形成的地下水而言是罕见的,地下水污染研究是当前国际地学界间关注的热点,并成为现代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的汇集地,鉴于地下水污染的复杂性,在地下水污染研究实践中,人们将污染物迁移与转化规律的研究转向了模拟试验研究,传统的模拟装置仅能模拟一种土层分布下的地下水污染情况,不能同时对比模拟更多的土质地下水污染情况。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地下水污染模拟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水污染模拟槽,通过设置有三个试验槽,并在箱体的上端固定有漏斗,可以在三个试验槽内布置不同的土质的地下水,然后通过漏斗向试验槽内加入相同类型和相同量的污染物,可以对不同土质的地下水污染进行对比模拟实验,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水污染模拟槽,包括箱体和试验槽,所述试验槽位于箱体内,所述试验槽为三个,且相邻的试验槽之间隔有挡板,所述挡板为两个,所述箱体的上端中部通过支架固定有漏斗,所述支架为两个,且两个支架位于漏斗的两侧,所述支架通过固定杆安装在箱体的两侧,所述漏斗的中部固定有锥形块,所述漏斗的外侧下端连接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为三个,且三个出水口均匀的连接在漏斗下端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试验槽的下端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底部安装有滤阀,且滤阀上旋接有底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盖下端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箱体的下端两侧均固定有支脚,所述支脚为多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出水口的下端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为三个,且三个导管分别置于三个试验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地下水污染模拟槽,通过设置有三个试验槽,并在箱体的上端固定有漏斗,可以在三个试验槽内布置不同的土质的地下水,然后通过漏斗向试验槽内加入相同类型和相同量的污染物,可以对不同土质的地下水污染进行对比模拟实验。

2.本实用新型的地下水污染模拟槽,通过在试验槽的下端连接有排污管,并在排污管的底部安装有滤阀,在进行实验完成后可以通过排污管快速的将试验槽内的污水排出,方便进行下个实验,且滤阀可以滤去试验槽内的土质。

3.本实用新型的地下水污染模拟槽,通过在底盖的下端连接有排水管,并在排水管上安装有阀门,在进行模拟实验时还可以随时打开排水管的阀门,从各个试验槽内取出试验的污水进行元素分析检测。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下水污染模拟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地下水污染模拟槽的漏斗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地下水污染模拟槽的漏斗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试验槽;3、固定杆;4、挡板;5、支脚;6、支架;7、漏斗;8、出水口;9、导管;10、排污管;11、滤阀;12、底盖;13、排水管;14、阀门;15、锥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下水污染模拟槽,包括箱体1和试验槽2,所述试验槽2位于箱体1内,所述试验槽2为三个,且相邻的试验槽2之间隔有挡板4,所述挡板4为两个,所述箱体1的上端中部通过支架6固定有漏斗7,所述支架6为两个,且两个支架6位于漏斗7的两侧,所述支架6通过固定杆3安装在箱体1的两侧,所述漏斗7的中部固定有锥形块15,所述漏斗7的外侧下端连接有出水口8,所述出水口8为三个,且三个出水口8均匀的连接在漏斗7下端外侧。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通过设置有三个试验槽2,并在箱体1的上端固定有漏斗7,可以在三个试验槽2内布置不同的土质的地下水,然后通过漏斗7向试验槽2内加入相同类型和相同量的污染物,可以对不同土质的地下水污染进行对比模拟实验。

其中,所述试验槽2的下端连接有排污管10,所述排污管10的底部安装有滤阀11,且滤阀11上旋接有底盖12。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在试验槽2的下端连接有排污管10,并在排污管10的底部安装有滤阀11,在进行实验完成后可以通过排污管10快速的将试验槽2内的污水排出,方便进行下个实验,且滤阀11可以滤去试验槽2内的土质。

其中,所述底盖12下端连接有排水管13,所述排水管13上安装有阀门14。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在底盖12的下端连接有排水管13,并在排水管13上安装有阀门14,在进行模拟实验时还可以随时打开排水管13的阀门14,从各个试验槽2内取出试验的污水进行元素分析检测。

其中,所述箱体1的下端两侧均固定有支脚5,所述支脚5为多个。

其中,所述出水口8的下端连接有导管9,所述导管9为三个,且三个导管9分别置于三个试验槽2内。

在一种地下水污染模拟槽使用的时候,在三个试验槽2的底部填充上卵石,然后分别在三个试验槽2的卵石上端填充上不同的土质,并向试验槽2内加入试验水充当地下水,在进行试验时,可以将污染物从漏斗7加入,污染水经过锥形块15后可以均匀的排入出水口8,并从出水口8下端连接的导管9均匀的流至各个试验槽2中,并最终对试验槽2底部的试验水污染,在经过指定的时间之后,可以打开排水管13上的阀门14,排出一部分试验水进行元素分析,在试验完成后可以拧下底盖12将试验槽2内的全部试验水排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水污染模拟槽,包括箱体(1)和试验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槽(2)位于箱体(1)内,所述试验槽(2)为三个,且相邻的试验槽(2)之间隔有挡板(4),所述挡板(4)为两个,所述箱体(1)的上端中部通过支架(6)固定有漏斗(7),所述支架(6)为两个,且两个支架(6)位于漏斗(7)的两侧,所述支架(6)通过固定杆(3)安装在箱体(1)的两侧,所述漏斗(7)的中部固定有锥形块(15),所述漏斗(7)的外侧下端连接有出水口(8),所述出水口(8)为三个,且三个出水口(8)均匀的连接在漏斗(7)下端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污染模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槽(2)的下端连接有排污管(10),所述排污管(10)的底部安装有滤阀(11),且滤阀(11)上旋接有底盖(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污染模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12)下端连接有排水管(13),所述排水管(13)上安装有阀门(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污染模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下端两侧均固定有支脚(5),所述支脚(5)为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水污染模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8)的下端连接有导管(9),所述导管(9)为三个,且三个导管(9)分别置于三个试验槽(2)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水污染模拟槽,包括箱体和试验槽,所述试验槽位于箱体内,所述试验槽为三个,且相邻的试验槽之间隔有挡板,所述挡板为两个,所述箱体的上端中部通过支架固定有漏斗,所述支架为两个,所述支架通过固定杆安装在箱体的两侧,所述漏斗的中部固定有锥形块,所述漏斗的外侧下端连接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为三个,且三个出水口均匀的连接在漏斗下端外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三个试验槽,并在箱体的上端固定有漏斗,可以在三个试验槽内布置不同的土质的地下水,然后通过漏斗向试验槽内加入相同类型和相同量的污染物,可以对不同土质的地下水污染进行对比模拟实验,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连喜;应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连喜
技术研发日:2019.06.11
技术公布日:2020.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