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产品的气味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4456发布日期:2020-07-17 15:44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产品的气味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特指一种印刷产品的气味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制品有时为了满足客户需求,通常会采用不同的配方工艺进行印刷生产,不同的配方工艺在印刷时及印刷后会产生不同的变化,有些产品印刷后会产生异味,特别是在运输过程中置于密封且较高温的环境,待到达目的地后才发现产品气味刺鼻,无法使用;另外有些产品有苯类等有毒物质,有些产品有甲烷、甲醛等易燃物质,这类产品均存在安全隐患,且不符合环保标准。

目前,针对新开发的印刷配方工艺,在出厂前均需做气味鉴定,通常是由品质管理部的物理检验员、成品检验员组成嗅辩小组,对产品进行嗅辩后进行打分,以此来判断该产品是否合格。这种方式虽然具备一定的检验效果,但工作量大,耗时长,且检验是否有异味均由人体感观主观判定,存在很大的异常波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模拟运输状态,并可自动判断印刷产品是否符合出厂标准的印刷产品的气味检测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印刷产品的气味检测装置,主要有烘箱,所述烘箱中具有鼓风机,所述烘箱中装有气味报警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烘箱中设有由电机驱动的摆动板,摆动板上设有若干通孔。

进一步的,摆动板上设有支撑柱,且支撑柱上方固定有置物槽。

优选的,置物槽整体为镂空设置。

进一步的,鼓风机位于烘箱上方形成垂直送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可针对不同配方工艺的印刷产品进行气味检测,通过烘箱的温度结合摆动板模拟运输状态,而鼓风机功能可使印刷产品的气味充分散发,气味报警器检测所散发的气味是否符合标准,若不符合标准则不允许出厂,需进一步散味或补救处理。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印刷产品的气味检测装置,主要有烘箱1,所述烘箱1中具有鼓风机2,鼓风机2位于烘箱1上方形成垂直送风,有利于气味随热气上升。其中,烘箱1中装有气味报警器11,用于检测经加热的印刷产品所散发的气味是否为有毒气体或可燃气体。

气味报警器可采用可燃及有毒气体报警器,产品型号:fh100a;产品规格:fh100a-ch4;产品说明:检测气体种类:烷类、醇类、烯类、酮类、苯类等(ch所有可燃性气体或溶剂类)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氯气、氯化氢、氨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甲醛、臭氧、复合气体、二氧化氯、voc气体、苯系物、环氧乙烷、甲醇、异丙醇、乙炔、硫酰氟、溴甲烷、甲硫醇、氯乙烯、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甲酸、丙烯腈乙醚、甲胺、四氢噻吩、丙酮、氯甲烷、光气、氟气、氟化氢、联氨、砷化氢、溴气、溴化氢、锗烷、硅烷、乙硼烷、氰化氢、磷化氢、六氟化硫、过氧化氢、氮气、四氯乙烯、乙酸、乙酯、氮氧化物等。

为了模拟运输状态,烘箱1中设有由电机31驱动的摆动板3,电机31固定在烘箱1一侧,摆动板3通过轴承与烘箱1壳体形成装配关系。摆动板3上设有若干通孔可保证气体从烘箱底部上升,保证气体流通。而为了使流通的气体可以带走印刷样品所散发的气味,因此摆动板3上设有支撑柱32,且支撑柱32上方固定有用于放置印刷样品的置物槽4,置物槽4整体为镂空设置,可使印刷样品的气味得到有效散溢。

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印刷产品的气味检测装置,主要有烘箱(1),所述烘箱(1)中具有鼓风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1)中装有气味报警器(11),所述烘箱(1)中设有由电机(31)驱动的摆动板(3),所述摆动板(3)上设有若干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产品的气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板(3)上设有支撑柱(32),且支撑柱(32)上方固定有置物槽(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印刷产品的气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槽(4)整体为镂空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产品的气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2)位于烘箱(1)上方形成垂直送风。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印刷产品的气味检测装置,主要有烘箱,所述烘箱中具有鼓风机,鼓风机位于烘箱上方形成垂直送风。所述烘箱中装有气味报警器,所述烘箱中设有由电机驱动的摆动板,摆动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摆动板上设有支撑柱,且支撑柱上方固定有置物槽,置物槽整体为镂空设置。本实用新型针对印刷品检测,通过改良烘箱结构,模拟运输状态,可有效检测印刷品的质量,保证出厂产品的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迟俊嘉;林秀粧;王培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汕头东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凯文印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6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